1歲產品經理的年度總結
編輯導語:每一位職場新人,都有著自己迷茫的時候,該如何提升自我能力,得從硬實力與軟實力兩方面出發,對自己做一個清晰的總結。作者分享了自己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新人的成長過程,以下是他的一些能力提升方法。
從2020年8月入職到現在,11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從校園學生到職場新人的轉變。經歷了毫無方向的迷茫、從0到1的喜悅、懷疑自己的焦慮、放平心態的平和,回顧這1年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成長了很多。
這些成長來自每一個設計的需求、來自每一次與外部的溝通對齊、來自每一次數據的整理分析……來自1年來工作的點點滴滴。
以下是我這1年的收獲與經驗總結:
一、認知的提升
認知包含了職業認知和自我認知,這兩種能力的認知可以幫助產品經理找到更適合的職業方向。
1. 職業認知:“術”、“法”、“道”
1年前我眼中的產品經理就是一個會寫需求文檔、會畫流程圖和原型圖、會做產品分析和競品分析的人,擁有了這些技能就是一個很優秀的產品了。
而現在我卻認為這些技能與理論知識只是產品經理的“術”,而在產品實戰中獲得的業務思考才是“道”。
簡單來說,“道”即方向和目的,解答了要做什么,而“術”即使用的工具和技能,解答了要怎么做,“道”與“術”之間還需“法”,即方法論,解答了怎么做效率更高。
以京東來舉例,為用戶提供多快好省的服務為“道”,將“多快好省”拆解到商品品類補齊、物流效率提升等為“法”,具體到每一項的落地為“術”。
打破淺薄的認知,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盡管現在的我還停留在“術”的層面,思考的是如何去規劃好每個需求,但也會努力往“法”和“道”的層面提升自己,去思考有什么方法論是可沉淀的以及業務的未來前景是什么。
2. 自我認知:刻意練習成希望成為的樣子
1年前的我并沒有真正做過產品經理的工作,剛入職時也非常不自信,總覺得自己成長的太慢,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拿自己對標一下優秀產品經理必備的x大特征,也會沮喪地發現自己確實差距很大。
現在重新再對標優秀產品經理必備的x大特征,會發現雖仍有不足,但差距已經在縮小。這說明優秀產品經理必備的特征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提升的。而對自我的認知也不應該囿于現在的自己是什么樣子,而應該是2年、5年、10年后想成為什么樣子。
二、硬實力的提升
硬實力即產品經理所需的專業技能,包含:需求分析能力、文檔撰寫能力、數據分析能力、項目管理能力。
這四種能力的提升,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1. 需求分析能力
需求分析作為產品經理工作中核心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提升需求分析能力可使需求創造的價值最大化。
(1)明確需求的合理性
這解答了需求應不應該做的問題。
團隊內有些需求做了之后使用頻率很低甚至根本沒有使用,這其實是一種對開發資源的浪費。因此需求的一開始就要思考清楚需求的背景:需求的場景是否真實存在?需求是否可以解決問題?需求是否為解決問題的最優解?需求是否可以不做?如果不做該需求是否有替代方案?
1年前的我并不會考慮到這些,但經過開發“毒打”的我已經開始重視這些,通過這些靈魂拷問也可以讓產品更明確需求的意義。
(2)明確需求的優先級
這解答了需求什么時候做的問題。
很多需求是合理的,但是可能不做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因此在跟開發溝通需求排期時也要靈魂拷問自己:需求的場景是否為高頻場景?需求的性價比有多高?需求短期內不做的影響范圍有多大?需求短期內不做是否有替代方案?
通過這些靈魂拷問可以幫助產品分清需求的輕重緩急,尤其是在產品需求較多但開發人力不足時,優先解決核心緊急需求尤為重要。
(3)明確需求的風險
明確需求的合理性和優先級后,還需要考慮這個需求是否會帶來風險,如果有風險該如何規避。
我曾經做過一個補充數據庫的需求,在設計該需求的時候并未考慮到數據未經驗證補入庫中可能會有覆蓋正確數據的風險,而現在復盤總結:
①在數據補充前應先通過數據分析明確新數據與庫中數據的差異量級(即補充后的影響范圍);
②在數據補充前應先驗證新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除此之外,在業務較復雜時也需要考慮需求的上線是否會影響其它功能的正常使用,需求上線是否有安全合規風險,盡可能考慮的更全面一點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的發生。
2. 文檔撰寫能力
無論是需求還是匯報郵件,文檔的撰寫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鍛煉文檔撰寫能力,提升閱讀者的閱讀體驗與效率也是產品經理的必修課。
(1)去口語化
剛開始寫需求和郵件時,我的文檔中口語化詞語非常多。因此慢慢養成一個習慣,在寫完一段話后總會把它通讀一遍再進行刪刪改改,盡量改得簡練清晰。文檔有時候就是一個人職業形象的體現,簡練清晰的文檔會樹立一個專業的職業形象。
(2)可讀性
我的導師無數次跟我說:產品要有為用戶服務的思維,而把文檔當做一個產品的話,它的讀者就是你的用戶,你要確保你的用戶可以輕松地知道你要表達什么。
這句話我深以為然,因此為提高文檔的可讀性,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①結論先行:可以讓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Get你最想讓他知道的內容;
②邏輯框架:內容為皮肉,框架為筋骨。搭建邏輯框架之后內容更立體且讀者更容易理解,也可以幫助撰寫者理順自己的思路。
③數據可視化:呈現信息時盡量提供與之相關的可量化數據,重要的數據可進行標紅/加粗等處理,而不可量化的指標可以通過打分/星級評估等方式來為讀者提供參考;
④讀者畫像:每個讀者都有不同的習慣,應對讀者保持一份同理心。比如這封郵件的收件人不喜歡看沒有千分位的數字,那郵件中的數據就應格外注意加上千分位。
3. 數據分析能力
無論是產品策劃還是運營都離不開數據的支持,因此作為產品經理也應該掌握一些數據分析應用能力,讓數據生于業務,用于業務。
(1)數據須放在業務模型中分析
我對該點的感悟來自于一次問題的排查,5月功能升級后業務指標開始大幅降低。為分析數據下降的原因,我梳理了業務的全鏈路邏輯,從數據漏斗上分析每個環節的留存率在節點前后是否有變化,定位到有問題的環節后再讓開發排查對應環節。
最后雖數據并未提升但解決了用戶體驗不佳的問題,修復了1個技術bug和2個報表問題,完善了1張業務關鍵因子的監控報表和1張業務的全鏈路數據報表,便于以后及時監控各環節數據與業務關鍵指標。
(2)數據含義須定義清楚
數據生于業務,使用時須明確數據的含義。在之前的排查時由于字段理解錯誤導致排查方向偏差,而糾偏花費了約2周時間。因此在取用數據時需了解清楚數據的來源與含義。
在梳理與埋點事件相關的數據時,時序圖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可清楚地看到每個數據是來自于什么埋點事件的上報。
4. 項目管理能力
產品經理工作中,每一個需求的規劃到落地都可以看做一個項目。在需求評審完結的那一刻,產品經理就要完成從產品經理向項目管理的角色轉變。關注點也從對目標的定義,轉變到目標的實現過程管理。通過對消息中臺API系列需求的項目管理,我總結了以下經驗:
(1)建立項目進度表,定期同步項目進度
項目管理首先要明確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以及每個階段的時間節點。在評估項目的工作量時,需確保開發足夠了解需求內容,避免因錯估工作量導致項目延期。
明確時間節奏后需同步給項目成員,確保每個人都清楚項目的時間安排。
在項目出現延期時,也需要及時同步項目的延期原因以及完成時間。
(2)跟進項目進度,處理異常情況
對于項目應具備主人翁精神,時刻清楚項目動態。當遇到阻塞點時需盡快協調相關人員溝通,明確問題癥結后協調資源解決,提升團隊的積極性和效率。
當遇到項目延期、需求實現與設計有偏差、需求變更等異常情況時需及時解決并將變更點同步給項目成員。
三、軟實力的提升
軟實力即工作中除專業技能外的其它技能,包含:學習能力、目標意識、時間管理。
軟實力與硬實力相輔相成。
1. 學習能力
我在學習能力方面做的也不太好,但相比于1年前的自己已經提升很多。
1年前的我很少看專業書籍,連產品經理社區的推文也只是偶爾看一看。而1年中零零散散也閱讀了3本書籍,保持每周閱讀5篇推文的習慣,做了2次團隊分享。對于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有一些感悟: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輸入,更需要輸出。
(1)輸入
1年來我的輸入主要來自于:書籍、新媒體文章、業務實戰,這3種輸入方式各有千秋。
①書籍:閱讀書籍收獲的是一些非常“干”的理論知識,通讀一遍或許只能理解其中的某些點,我通常喜歡先了解全書的目錄,這基本就是作者想要搭建的點線面框架,隨著閱歷的增加,慢慢從點串聯成線再到面才可以幫助產品經理更系統的思考。
②新媒體文章:它的特點是時效性強、主題豐富。它會緊跟一些風口行業,其中不乏作者對于行業中新機會點的思考。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篇探討外賣界拼多多的文章,它分析了拼多多崛起的原因,再從外賣市場的盈利模式與市場現狀分析是否具備拼多多的崛起條件。這些文章可以讓我跳脫出工作業務,擴展思考的廣度。
③業務實戰:需求調研時了解業務、需求分析時探討業務、需求驗收時熟悉業務流程都是對業務的實戰輸入,它的特點是信息較零散,因此對輸入的沉淀與輸出格外重要。業務實戰的輸入可以幫助產品快速上手業務,做對業務真正有價值的需求。
(2)輸出
在1年中我做過2次分享,也沉淀了一些業務流程圖、業務文檔。對于輸出這件事情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①內容>形式:只要內容是邏輯清晰、言之有物的,展現的形式是PPT還是Word還是一張圖都可以。
②加強與同事的交流:通過與同事的交流分享自己獲得的知識,在輸出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③將輸入及時轉化為輸出:輸入的東西是很容易被遺忘的,因此輸入后及時對內容進行思考,提出問題或者進行總結都是很好地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方式。
2. 目標意識
剛開始工作時,我很少深入去思考我做事情的目標到底是什么。這樣帶來影響就是做事情很盲目,看似忙忙碌碌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卻不知道意義是什么,自然也無法收獲成就感。
因此具備目標意識不僅可以指導產品經理做正確的事,也可以幫助產品經理獲得成就感。
(1)樹立個人目標,明確團隊目標
職場中成就感主要來源于:個人價值的提升、團隊業務指標的提升。因此目標也分為個人目標與團隊目標。
①樹立個人目標:個人目標需具備可量化性和階段性兩個特點。在目標確定后應階段性地檢驗自己與目標的差距;
②明確團隊目標:年初有幸參與了團隊目標的制定,因而對團隊目標的理解也較為深刻。在規劃需求和年中總結時我發現團隊目標會對工作內容起到指引作用,它可以幫助產品明確需求的合理性和優先級,也可以幫助產品及時糾偏自己的工作方向。
(2)將目標拆解成指標,再拆解成行動項
在目標較大且達到目標的路徑不夠清晰的時候,我們需要將目標拆解成關鍵指標因子,再梳理提升影響因子的行動項,這樣目標才可以真正指導產品經理做正確的事。
下面將以團隊目標的制定與拆解為例,來論證此點:
①明確團隊目標:團隊目標為xx。
②拆解團隊目標:xx=影響因子1*影響因子2*影響因子3*…
③分析關鍵指標是否可提升以及提升的行動項:
④落地行動項后檢驗是否提升了關鍵指標與團隊目標:這一步可以讓產品經理發現自己工作的價值,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環;
3. 時間管理
隨著工作經歷的增加,手里的事情也越來越多?,F在的工作狀態雖算不上得心應手,但也少了很多手忙腳亂的無措,因此我在時間管理方面也有一些總結和思考。
(1)及時記錄:掌控事情
事情如果不及時記錄在TODO里,很可能下次想起來的時候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已經變成了重要又緊急的事情,這時候難免又會有疲于奔命的感覺。
因此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事情及時分類別記錄下來可以幫助產品經理擁有對工作的掌控感。
(2)合理規劃:分清輕重緩急
事情永遠是做不完的,因此事情需要按優先級進行排序:重要緊急>不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對要做的事情也需有取舍:對于不重要緊急的事情需要思考是否一定需要自己做,有沒有可能可以交給別人做;而對于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需要思考是否一定要做,能不做盡量不做。
做事情有取舍才可以讓付出的精力產生最大的價值。
(3)高效行動:專注、簡單
工作中通常分為兩類:獨立思考的、與人溝通的。
①對于獨立思考的工作,需遵循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原則,讓自己盡可能專注地撲在一件事情上,避免一切干擾;
②對于與人溝通的工作,需遵循簡單的原則,選擇簡單的溝通方式讓別人簡單地Get到你要表達的含義。從溝通效率上來說:當面溝通>電話溝通>辦公軟件溝通,無論哪種溝通方式最重要的是描述清楚需要對方做什么。
四、總結
在1年前我從沒有想過1年后的自己可以獨立規劃大的模塊需求,可以獨當一面與別的部門溝通推進需求,可以將1年的工作經歷總結成1篇還算言之有物的文章。
總結來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希望新的一年勤勤懇懇,有更廣闊的認知,更深度的思考。
本文由 @彩虹味兒的小橙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很棒
能分享一下,看的什么書籍嘛
同為產品新人,感覺跟你相比差距很大,希望未來我也可以獨擋一面
寫得很好,很有邏輯條理,感受得出你的進步,給我不少啟發,謝謝!
謝謝支持~嘻嘻
寫得很好,會仔細在看
嗯嗯 希望對你有幫助~
寫的真好,產品萌新也希望跟作者一樣成長起來獨當一面
謝謝支持和肯定~ 我們都會比過去的自己更優秀的!
你的文字,我的鼓勵
謝謝支持~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