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沉迷幻想,怎么辦?

1 評論 5455 瀏覽 6 收藏 29 分鐘

編輯導語:伙伴們,我們都有過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想象著美好事物,而耽誤一些事情!那這該怎么辦?本文作者解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及如何解決。文章涉及許多概念以及很多干貨,記得做筆記噢!希望對你的自我管理有幫助。

這是現在社會中多數人的常態:遇到某些問題,他們每天花部分時間沉迷在“幻想”中,在大腦中出現一個“夢幻的世界”,幻想一切非常美好。

譬如:上學時明知道唯有努力才能考出好成績,但腦中總浮幻出“考試后成績優異的場面”而忘記當下的努力;碎片化時間想做短視頻,卻總在行動前幻想出“視頻發出后”點贊量無數的喜悅場景。

工作后總幻想自身像那些創業大佬一樣成為世界首富,回到現實一看,自己依然是公司中的一員,每天早九晚五擠在地鐵中,連某件小事都做不好。

這些幻想也許剛初露苗頭,也許已根深蒂固,嚴重者會造成思維固化深入路徑依賴,最后折射到行為層面是“拖延癥,不自律,愛高估”進而焦慮不堪。

怎么辦?身邊的人會告訴你“別瞎想,先行動”,你認為也很對;但行動不久又回到此狀態,為什么?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大腦認知思維方式接受信息過度造成閾值過高。

簡單來說:在做某件事前會提前透支自身“獎賞系統帶來的反饋”。

習慣把一件很簡單的事看得很遙遠,然后從遙遠狀態要求當下,做不好就會壓抑,越不想它,它就越出現在潛意識中。

最主要問題,你會將自身局限在某個幻想的“禁錮圈”,難以跳出。

今天,智遠從認知及心理學角度,帶你從根源解決了解幻想的本質背后的問題,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一、幻想中的閾值

先來討論下什么是幻想?它是一種自我意識的主動狀態,如同劇本一樣,一次次在腦中排練意向的形態,主要分為“積極與消極”兩種。

前者符合客觀規律與社會要求,所想狀態在現實中可以實現;后者不切實際,猶如你想插上翅膀,天空翱翔等,但不管哪種都會讓大腦對某件事期望值“理想化”。

若預期過高就會產生極強負能量,有時也不被自身所察覺;直到腦中理想劇本未按照設想進行,造成實際行動被破滅才會做出反思改變;換言之幻想就是“帶著索取的美好愿望”。

那強迫幻想,進而你可理解為每次行動前都習慣讓自己反復回憶,強制聯想的一種狀態。

如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是否產生額外疑慮,對別人有無影響等情況發生,主要特征擔心考慮不周或不夠完美。

1. 那,人為什么會喜歡幻想?

總結而言人天生“擁有自由的思維方式”和想要獲取“滿意的狀態”。

從前者角度出發,創新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本領,換言之,影響創造的主要因素在于知識,智力和人格。

我們每天瘋狂攝取知識,以及對它的理解在腦中形成獨特的洞察力,然后結合專業的技術進而對問題進行解刨,這一切是創造的基礎。

所以用發展眼光看,世界要求人的思維要隨機應變,舉一反三,達到變通與流暢的特征;因此自由的思維方式造就我們對“各種事物產生推演,模擬的狀態”。

比如:遇到復雜問題,如果不能即刻調取已有認知經驗解決,你就會幻想:“我有無其他人的方法可借鑒”,別人是否遇到過相同問題等。

幻想本身是用來做基石假設,但要知道人每天都在接受新知識,大腦當中的內容不斷增加,讓人的幻想豐富度也進而提升;加上人的感性腦又對“喜怒哀樂”無法抗拒,這些種種原因導致的結果為“想法多樣”。

它猶如詩人站在山峰高處,一覽眾山小的景象有感而發“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再說后者,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冒出所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核心都希望自身達到某種“滿意的狀態”,你想通過設想的路徑去實踐,甚至為某些事設定好最終結果。

譬如:想象著自身猶如某明星帥氣有能力,漂亮又多金等;換言之積極的幻想,可以讓人的思維短期逃避現實的痛苦,進一步拉近心理感的落差,從而讓自身有行動的力量。

就好比,你想減肥若以數字驅動堅持不到半個月就會放棄,但以某種身材體型為畫面,把期望值進一步往此狀態拉攏,也就擁有付出的動力,在你的心中狀態閾值很重要,它決定你是否行動或放棄。

2. 那,什么是人的“狀態閾值”?

智遠總結為“你期望”與“現實差距”中間的臨界點。

換句話說,若理想界限過高會造成行動力降低,若臨界線與現實差距過低,那很容易驅動行動力,它也是人判斷事物處于什么狀態重要設定。

進一步而言狀態閾值兩邊代表不同結果,譬如,我們假設閾值為1,大于1則判定某件事不能進行,小于1尚可接受;好比舉啞鈴,30個可以接受若再加高于5個,可能體力就會透支。

但你不知道的是,閾值會因“持續比較”引起“量變到質變”,它也是讓人幻想欲望拉高的一把尺子。

前者多數出現在訓練場景中,如肌肉,體能某個動作的刻意練習后不斷增加;后者是心理作用的安慰劑,讓你一個持續和某個人比較,那期望值會不斷拉升。

因此,不論你在任何場景里(刷手機,與人溝通)做任何事情,你的閾值是持續上升的;當然最可怕的是,閾值的上升如同自然界的熵增,幾乎不可逆。

這一切猶如某些男明星的欲望,擁有金錢權利,就想要其他方面帶來的快感;女生愛看戀愛劇,越追越想追;成功人士愛喝茶,好茶喝的多再品嘗爛茶就難以下咽一樣。

進一步而言它也包含“積極與消極”兩個維度,比如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往往有兩大危險源,其一是金錢,再者關愛。

家庭富足,父母憐愛的女孩子很難被有錢大叔和屌絲男士騙走,因為她不缺錢和愛,從積極上理解它也是種抵抗能力,越高代表越強。

消極一面相對痛苦,你看那些閾值高的大佬,很多東西不能滿足自身,于是他們就會陷入沉思,最終會選擇在菩提樹下悟道或“學習哲學”,為什么?

他們不為生計發愁,有充足閑暇時間思考,因思考而發現物質不能衡量“本質或真相”;于是也只有通過思考的升華來帶來認知快感。

總結而言,閾值會改變一個人狀態,讓其內心幻想的持續升溫,進而難以滿足。

根據認知閾值理論研究的演變(2018)指出,這世界上每個人獲得快樂的條件不同,對于閾值定位也不同。

有人會因一頓熱騰騰飯菜而感到滿足;有人會因為球隊贏得比賽而開心;而有人只有活在生物鏈頂端才覺得人生圓滿,要知道,這背后的形成與“共同體”發展差異和人思維變化有巨大關系。

二、共同體間的變化

什么是共同體(Community)?我把它總結為人在共同條件下形成的集群。大到幾十億人口,小到某個村莊;它的組成離不開“價值觀,認知;情感與利益”,若利益沖突就無法形成小的“集群”。

那什么是集群?譬如不同明星的粉絲們產生的文化;一群人所在的公司價值觀;主要有“自發性,短暫性與常規性”三種類型。

集群核心離不開人,因此人所在不同地域,文化教育的發展路徑,步入社會后所受影響不同直接決定“人的認知高度,欲望幻想的層級”,影響不同集群形成有三個方面重要因素。

1. 先有基本條件影響

從產房出生那一刻,就決定著自身所在階層,遇到的人地域特性;這是一個人出生的最基本單元,待擁有記憶時,你的基礎認知形成來源于周邊這一切。

譬如:一個出生在貧窮農村的孩子注定接受教育是不多的,老師和父母的教育會形成“根深蒂固的認知”,好比“家里窮,多掙錢”;好好學習,未來找份好工作。

換句話說,一個人小時候學習的所有內容,源于老師的學識與父母的認知,我們的認知中總有些他們的影子無法抹去。

如同富人家庭的孩子,從出生環境到培養思維的方式就不同,有些人從小接受“長大要獨立做事,實現自我成就一樣”。

人的大腦在25歲左右基本發育完畢,后續再教育也只是在此基礎上“完善神經網絡的路徑”,就像建設北京發往全國高鐵,道路基礎布局已經完備,以后就會形成某種定勢。

換言之,“血緣,地緣,身邊朋友的友誼”讓人對世界有套基礎認知模式,后續即使涉獵新知識也是在此上進行補充。

當出現新事物需要理解時,我們會優先使用這套模式來決策,只有絕少數人有“理性的思考”但也只是站在自身角度。

畢竟多數人不具備絕對理性條件,因為相關背景,所接受到信息的全面性根本不充分。

也就是說,不同地域的人群思維模式,自身所想要的狀態與理想的境界其實在開始已經被定格在某個層級中。

好比別人眼中的“你的夢想原來就想吃飽飯僅此而已呀”;27歲不結婚原來算大齡剩男;你們那里結婚彩禮為什么那么貴等問題一樣。

2. 再有資本條件催生

有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值得思考,“為什么很多年輕人2萬塊錢拿不出來,卻覺得一百萬很少”,屬于什么心態?

它就好比:很多大學生自己讀的???,卻覺得985一本大學生無用,這背后認知形成實則是“資本條件的催生”與時代的進步。

如何理解?若某個??粕蜃プ〔糠謺r代紅利,短視頻直播帶貨賺幾千萬崛地而起,那他的認知方式就發生巨大變化,或認為讀書無用,趨勢更重要。

換言之,這背后實則是資本驅動的力量,為什么?資本的本質不是物,而是加速器,在社會不同發展階段產生,核心是披著“物”的外殼下某種“社會生產關系”,它是一種運動,載體是公司,背后實則代表為人與技術。

簡述理解:創業者看到某種市場機會,他需要更多人來解決從而創造社會就業率,在跑動業務模式后資本入局,背后的投資就是人與效率。

人驅動技術變化,而管理的核心在于激活組織動力,背后需要文化價值塑造和利益分配問題。

前者永遠離不開使用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s)來傳達“信息”,后者只是做事所換成功,因此信息是始終跑在人思考前面的產物。

信息給人傳遞的是“文化價值,生活方式;情感追求等一切”,介于人本性會產生“向上追求的欲望,它可以讓人擁有足夠的想象空間,使期望不斷放大。

譬如:你掙5000元時,公司組織內有人比你高,那就形成攀比心理;你打開其他APP,看到各種信息教你如何盈利更多,實則就形成一套無窮循環模式。

當欲望驅動想要更多時,進而造就交易的流通,總結而言,這一切猶如生態鏈,資本推動信息的流動方向,信息推動人幻想的空間。

3. 后有個人自由全面發展

人的本質是什么?分為“類本質”和“個體本質”;前者可理解為“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他并非單個固定的抽象物,是自由的自覺運動。

如我們所說勞動關系,直接決定你在某類別中需扮演什么角色。

后者是具體的根本性質與其他屬性的內在聯系,怎么理解?

從辯證唯物主義來說,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靜止的,而是表現在運動發展的過程,它有自己特殊的運動與表達方式,進而才能進行區分開來。
由此而言,人的根本表達現象呈現為“人”,而內在聯系是“學習運動造就的方式”,它是性格與過往所經歷的總和,進而造就人與人的不同。

換句話說:我們出生便生活在一系列桎梏(zhì gù)之中,飲食文化,父母基因,性格和外觀都無不經受著無數因素的塑造和重建。

如在少年時期,你以獨一無二的自我形式與外界碰撞;到青年時期,多數人的人格定性,開始擁有有跡可循的行事風格與處事原則。

大多數人以喜歡的方式呈現這些性格,不論好壞,其造成的結果都是我們所經歷過的,并習慣接受了(暴脾氣,性格魯莽,丟三落四)等一切。
因此不論好壞,大部分人會遵循本能和慣性走向去,此乃一個人的“模式”。
但人的一生終究是全面發展的過程,前期滿足基本生存所需,是自然本性。

中期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從農耕社會到工業文明,再到信息技術與智能化,這無不證明人的思想與性格特征呈現“流體狀”,不斷變化。

因此不同人群,它既要接受外界社會變化的被動改造,也要主動改造自身,可凡是能改變自己的,一定程度上是深深感受到某種階層脆弱。

譬如家庭處于小康階段,但自身又不安這種命運,我就要更努力;再如我出生在貧窮的農村,不安于這種生活,我就要更加奮斗來跨越階層。

現實中,多數人針對自身努力會面臨很大阻力,進而也就擁有一切更高“期盼,幻想”,來彌補心靈的慰藉,若把這些種種行為換到心理學角度而言,它其實是種天生而來的心理寄托方式。

三、幻想中的防御機制

之所以幻想,是因現實場景中無法滿足,譬如年輕時在學校與人打架,自身覺得體質如同電視劇中俠客,力大超群;可現實下你被虐的滿地找牙,怎么辦?

晚上睡覺時可能就會幻想,我改天一定要怎樣;這些場景猶如你在工作中深受領導折磨又不敢破口大罵,也只能在心中幻想下,它是一種自騙機制中的理想化(ldealization)。

簡而言之,當個人無法應對挫折痛苦與不滿,人就會使用一種非現實的想象來逃避問題,在當中可以得到快感,進而應對生活所帶來的壓力。

進一步說,這種心理機制能滿足內心達到防御的狀態,主要有“投射和移情”兩個方面。

先說投射(projection),把自身的個性,好惡,欲望;想法情緒等像投影儀一樣,不自覺的映射到對方身上,讓別人同樣感受和認知。

譬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認為對方也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覺得每個人都藏著無數暗箭;一個急脾氣的人總覺得人人都是火藥桶。

這種心理表征有三種表現形式,分別為相同投射;愿望投射和情感投射,現實中與幻想最貼近的是“愿望投射”;即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強加給對方,或升華到經常在腦中塑造自身理想狀態。

而到達一定程度,自身在行動中遇到一點挫敗內心防御值就會瞬間崩塌,出現緊張,焦慮等情況,腦中不斷浮現我想要,總得不到;不能急功近利卻還無法安靜,最后莫名的“失控感”。

再說移情(transference),通常指自己過去對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付出情感而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譬如為什么很多男女談對象分手以后,男生再次找女朋友自身性格會發生變化?

很多人認為是前女友教育的好,這并不是最佳答案;而是男生因曾經彼此的習慣,性格所受影響產生的記憶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但移情有“正負轉移兩種”。

正轉移如表白成功,獲得戀愛感從中滿足情感欲望;負轉移相對會讓人產生“厭惡,憎恨,敵意”甚至想控制的欲望。

現實中經??吹竭@些社會現象,如:員工因覺得公司管理不公平,怒刪公司代碼庫;廣場中和女生表白被拒,上前怒罵女生有問題等。

這些種種情況,其實激發了幻想的“補償心理”;因現實中遇到的困難沒有按照理想狀態進行,進而激發情緒困擾,只能將內心憋著的一團火散發出來,這是理想狀態。

那不可控狀態什么樣?形成嫉妒,扭曲的心理,表面看實則冷靜,而內心極度膨脹,在不經意間就會出現爆發,成為欲望的努力。

總結而言投射與移情都是幻想形成的一環,只是從兩個不同維度講相同故事。

投射更關注自我的心理防御,進而強加人;移情更加關注兩人關系,公平公正性,正向性引導能夠起到疏通效果,反面教材則不可估量。

四、調整幻想與現實差

說這么多你或許從幻想的閾值,所形成的因素“先天基本條件影響,后期資本催生,時代中個人自由發展”以及“投射和移情”五個方面對此有所認知。

有些先天性基因遺傳無法改變,但后期所形成因素均有機會調整,那我們到底該如何讓期望和實際達到正常狀態,進而讓行動力提高,這里有幾個方面的思考送給你。

1. 降低狀態閾值

智遠常說:可以和優秀的人共舞,但不要與優秀的人相比較;要試著放下內心過多的期待,將心中那些標準放到腦后,不要急著要求自己一定要達到某個目標,而要給所做事情一些時間。

我的一位朋友,他看我寫作內容很有啟發,于是在心中設定目標要短時間超過我;最后卻因壓力和急功近利想要滿意結果,把自己練焦慮了。

這種場景有很多,如同你看某人做一件事如此簡單,自身也要嘗試,最后發現難度并非肉眼所見。

我認為,認清現實與內心預設目標的落差很重要,它是根源;這種落差可能是人際關系上的,也或許為自己的能力。

總而言之,當我們遇到“欲望與現實”相撞時,首先要看清自己幾斤幾兩,讓心態平穩下來降低期望值。

不要與自身本性抗衡,并詢問內心這是我真正想要的嗎?如果是,去摸索與它和諧相處的方法,進而持續迭代。

2. 給泛信息做減法

我們眾多幻想均來自于“信息的催生”,或許你興趣廣泛,手機中一大堆APP公眾號與社群,留著臃腫卸載又怕錯過,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就像身邊朋友說,我加入那么多資源群是為了尋找人脈,方便日后合作能找到“弱關系”。

我經常說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你若強大就猶如峰終定律,別人終將主動找上你一樣;換句話說人也是信息,我們要過濾到沒有價值的信息。

如果單純想屏蔽無關信息的干擾,原則上只需屏蔽即可;譬如關閉通知,取消關注甚至卸載APP。

但更進一步的問題可能是,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要從海量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進而才不會被別人情緒化內容所放大欲望。

所以,信息不是知識你不需要獲取更多;做好減法只看權威媒體的報道,精選可依賴的信息源,不追逐過熱或快閃式流行信息,注重事實與輕觀點;定期閉關屏蔽外界紛擾。

3. 加冕顯意識皇位

有兩句非常管用的話叫“關我啥事和對我有什么用”;某件事還未行動就出現幻想時本質屬于精神內耗,大腦的意識構成分為“顯意識與潛意識”;前者可控,后者屬于控制不住的狀態。

換言之你制定的各種計劃,目標,都是顯意識作用下進行的;而發呆,走神,幻想都是潛意識作用的。

譬如顯意識說該收拾下去學習了,而潛在意識則表述為“我這么難受,還需在休息會兒”。

因此當潛意識打敗顯意識得到“大腦”的寵愛時,你就會陷入負面情緒的幻想中,更別說投入到工作與學習中,那該怎么做呢?訓練注意力系統并加冕顯意識的皇位。

這幾個小習慣不妨長期堅持,分別為做事前減少干擾,明確目標;培養節奏并賦能其意義,生活里正念冥想;練習靜坐,養足精神也必不可缺。

五、總結一下

讓人沉迷幻想的,不過是對現實不滿的狀態自己又不想改變,還要透支預期。

所以試著去行動,把想做變成該做,把該做變成“主動要做”;能拯救人生的從來都不是空想,而是踏踏實實的付出。

不管理想中的興趣也罷,目標也好,所得到的結果都是要靠努力行動的,不是嗎?

部分觀點學術參考文獻指導:

1.論馬克思《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倫理主題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ヂ摼W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章說的還是很好的,就是結尾好像差了一點具體的解決方案,但是對心理的分析我覺的非常到位
    因為,我仿佛感覺說的就是我一樣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