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在看嗎?

8 評論 2931 瀏覽 3 收藏 25 分鐘

在空閑時你會如何利用時間?你在“三心二意”的狀態下是否效率特別低?甚至會出現了看過的長文兩分鐘后回憶卻只記得標題,專欄時長刷的不少,老師說的知識點卻只記住皮毛的情況……作者就此文分享了一些提高注意力,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的技巧,供大家參考與學習。

通勤時你會怎么利用時間?

以前離公司比較遠上班路程大概要1.5小時,這段時間不能浪費掉,于是就會做點額外的事情,譬如聽歌,聽專欄或看看新聞。

偶爾我也會觀察身邊人在做什么,發現眾人都屬于低頭族,他們左手扶車廂右手刷手機主要呈現兩種狀態:

  • 大拇指有節奏感的滑動屏幕,當內容滾動到一定位置時停下,眼球視線剛好停留在內容鎖定的地方準備快速瀏覽,進而等待下次翻動。
  • 有的耳機音樂降噪聲不好,隔10cm左右都能聽到鳳凰傳奇“大聲唱”的聲音,可手指與眼球也不閑著,邊滑動邊吸取內容簡直像人工智能的機械手臂,配合的天衣無縫,很過癮的樣子。

不妨審視下自己,你是不是也有這些行為?過段時間我發現這種效率特別低,看過的長文兩分鐘后回憶卻只記得標題,專欄時長刷的不少,老師說的知識點卻只記住皮毛,為什么呢?

原因是你確實在看,只不過是掃視(to glance),并不是閱讀。

這種眼球快速轉動的方式與大腦吸收速度不匹配,最后學的內容也就“忘在腦后”,也就是說當你讀完一篇文章聽完某個音頻后,以為自己理解實際僅是聽完而已。

種種行為對你的心智成長并無幫助并且會刺激多巴胺持續強化該動作,因此這種學習方式可能是“最差的一種”;怎么從根本改變它呢?還是先認識下什么是掃視。

一、掃視不是閱讀

閱讀有五種方法分別為:

  • 掃視法
  • 搜索法
  • 速讀中心法
  • 速讀概括法
  • 速讀提問法

其中任意三種相結合內容吸收概率比值會大大提高。

維基百科把掃視稱之為“目光迅速向四周移動掠過”,它和掃視定位是兄弟關系,也是老師常教的學習方式,通常理解是:用一目一行或多行的方式提高閱讀效率,以高于平時精讀幾倍乃至幾十倍的速度掃視閱讀材料,快速在原文中定位到題干中的關鍵詞,快速加深記憶。

它要求我們找到引導物避免眼球沒有規律的掃視,避免中途回視,加快眼球速度逐步擴大視覺廣度,什么意思呢?

眼球不能沒有規律,找到關鍵詞快速閱讀,這么說想必多數人會認為“我每天都在掃視閱讀”。

但重要是在掃視前若沒有找到某個引導物(筆,手指)充當指引,人的眼光便會受到屏幕視覺的影響而跳躍,最后不能理解整段的內容而加速跳過核心部分,從而停留在“表面”。

養成此情況的根本一方面是社交媒體多樣化加劇“信息爆發”,人需要加快篩選內容的步伐;另一方面來源「認知天性」,大腦對復雜有價值的內容首先會mark下或審視一遍然后再快速瀏覽。

2009年9月,美國著名網站設計師柯柏尼爾森(Jakob Nielsen)發表了一項《眼球軌跡的研究報告》中提出,大多數瀏覽者都不由自主的以F形狀的模式閱讀網頁,這種基本恒定的閱讀習慣決定網頁呈現F形的關注熱度(Nielsen Norman Group,2006)。

二、什么是F狀呢?

  • 先看摘要再看內容,水平方向從左到右瀏覽
  • 不會閱讀整篇內容但會下意識移動,并再次沿水平方向快速閱過
  • 沿正文左側向下垂直瀏覽

進一步而言,我們打開某個網頁后會非常迅速的判斷是否值得花時間AII-in,然后決定是否繼續瀏覽或離開。

若繼續一般會以F狀掃視頁面,然后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快速摘取而非逐句理解,顯然網頁的設計者為抓住用戶眼球,就故意提煉「關鍵詞」來吸引你的關注。

可瀏覽方式只有這一種嗎?并不是。

2016年-2019年,尼爾森諾曼集團再次開展研究,發現人們「掃視而非閱讀」這種行為并未發生改變,但出現6種新的模式:

  • 斑點模式:視線依次固定在頁面的特定區域或突出文本上,跳躍式閱讀像斑點一樣
  • 蛋糕模式:眼球瀏覽軌跡由一組水平條紋和它們之間的空白構成,即用戶先掃描頁面標題和小標題,找到感興趣的標題后再閱讀下面的內容,如同掃描頁一樣
  • Z型模式:在不同行/區域交替,的地方快速閱讀
  • 彈球模式:用非線性路徑掃描,例如在搜索結果頁不同的內容區域之間跳來跳去
  • 承諾模式:眼睛會先閱讀大部分內容而非一掃而過,看部分后覺得乏味而關閉
  • 割草機模式:在有不同內容頁面上,視線從左上角開始向右移動直到該行結束,然后向下移動并從右向左瀏覽,直到最左邊,再向下移動,依次類推。

這些眼花繚亂的模式,核心是用戶適應靈活的排版而變動的結果,但信息收集或閱讀行為本身并沒有太多變化。

因此我們要接受一個事實,人們在碎片化的時間中不會仔細閱讀內容,你只是掃視挑選符合大腦想看的內容罷了;那我們愿意花費長時間投入一則信息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四個要素:

  • 動機
  • 任務類型
  • 專注力
  • 個人喜好

前兩者是人對信息的“重視程度”及“我帶著什么目的去閱讀”;網絡調研結果顯示多數是漫無目的;后兩者具體表現為“該標題對我吸引有多大”以及“我閱讀時習慣掃視還是非常注意細節”。

你真的在看嗎?

因此,這些信息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不妨看一組數據:《中國互聯網網絡發展統計報告》中顯示,中國網民每周上網超過28小時,甚至一線城市時長單天超過四分之一,這什么概念?你會驚訝的發現自己在各大APP上消耗很多時間都不知道在干了什么。

可笑的是「信息如此豐富」卻「又非常稀缺」;豐富在不論是短視頻,圖文,它是一切傳播的根源,會帶各種主觀情緒來引導你的思考;稀缺在「優質」的內容越來越少,我們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簡單來說,你很難找到一份真正想要且對自己有深度幫助,又像教科書一樣高品質的內容來解決現實問題。即使看到「合適內容」,著急的心也很想快速劃到最下面看「作者在表達什么」,快速想得到答案。

綜上所述,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我們推崇的碎片化閱讀大部分是「掃視」,稱不上思考;你以為規律式刷信息流的學習可能是錯的,結果就是:1)它在奪取注意力;2)消耗認知資源。

三、一心別想三用

1998年美國心理學家鮑邁斯特(Baumeister)提出的自我損耗理論簡直太完美了;你或多或少聽過,“盡管你什么都沒做,但每次選擇糾結焦慮分散精力中,心理能量都在一步步流失”就是這種狀態。

所以,沒事不要瞎刷手機;因為APP的算法會根據你的喜好推薦給“你喜歡看的內容”,進而造成“我陷入自己知識的詛咒中”,無法邁出算法的邊界審視更多精彩內容。

人工智能和認知心理學領域的先驅赫伯特·西蒙早在1971年就闡述了他對“注意力經濟的理解”,他曾經說過:在豐富的世界中,信息的豐富意味著其他東西的匱乏,只要是信息所消耗的東西就會匱乏。

一個簡單例子:

很多上班的朋友工作勞累后習慣不自覺的打開短視頻平臺,觀看些娛樂視頻來緩解內心的壓力,這并不能讓你輕松。

你想,自己的大腦一直在循環運作狀態,你給它投喂刺激的信息,片刻后快速投入工作它會不累嗎?

實際上信息在消耗你的注意力,盡管早晨乘坐地鐵1小時沒做什么事情;可邊聽音樂,邊看新聞兩者兼并的模式,大腦已經做很多事情它在求你放過。

因此在任何時刻,我們只能接受和解釋一定數量的內容,據此采取執行指令;為了必要性我們還是重新認識下注意力(Attention)吧,心理學中它屬于認知過程的一部分。主要涉及:

  • 認知資源分配
  • 記憶
  • 決策

一般而言認知資源是人接受信息經過加工的過程,它是你承載你認識,理解內容的總和。

假設在某項任務上投入過多,其他并行的任務可能會受到干擾,所以我們很難「一心二用」,當然還有人「一心三用」,這會是什么狀態呢?

一個簡單例子:

你在玩游戲時會突然覺得有人在喊你的名字,游戲休息時也要看看電腦微信是否錯過信息;在家邊看書邊聽音樂;邊吃飯邊看電視;最后雖然當下過癮可別人問你昨天演的什么劇情,卻全然忘記;最嚴重的晚上睡覺還能夢到白天工作的場景。

請別把這些責任推脫給「壓力過大」,一切的本身不過是日常一心二用,三心二意變得習以為常罷了。

要知道,注意力一方面對你處理各種應激反應起著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注意范圍越大,你觀察事物就越停留在表面,并引發焦慮。

從神經科學看,你的注意力都來源于大腦的前額葉皮層(PFC),它在25歲之前還沒有完成髓鞘化。

這意味著20多歲時,我們許多前額葉提供支持的技巧才剛培養起來;而遺憾的是許多成年人并沒有完全掌握訓練技巧,在30歲左右時注意力開始分散退化,那該如何訓練它呢?

普林頓大學的生理反饋專家萊斯·費赫米指出通過開放式注意力的練習方法(拓寬注意力),應激反應的程度就能改變。

換言之,讓你的大腦從一種視野狹隘的應激狀態擺脫出來,什么意思呢?

日常我們的大腦在腦電波(EEG)活動時它是一個很舒緩的狀態,你的自主神經系統中參與的「戰斗或逃跑」交叉神經也會平靜下來,副交感神經的控制力也會增強,這意味著你的狀態很平靜,你不可能提高注意力。

進一步而言,你想集中也許只有短時間(5,15,20分鐘)就又下降。

你真的在看嗎?

我們需要同時激活一大群神經元的效率,它才會像被訓練的將軍一樣立挺,有6條行為準則也許能幫到你,我也經常在用:

  • 理療
  • 驚嚇
  • 冥想
  • 旁觀者視角
  • 情緒識別
  • 關閉噪音

前半部分,盲人按摩的頭療是不錯的選擇,疲勞時按一按你會清醒很多對不對,這本身是激發你神經元的一種方式。

不知你是否發現,放松狀態下被朋友驚嚇一次也能讓你精神高度集中;冥想是我每日所做之事,那種閉眼“眼珠”使勁瞪前方的狀態也能提高注意力。

后半部分,偶爾要把自身抽離出來觀察「身體」反應,譬如它是否又注意力不集中,是情緒出問題還是身邊噪音太多讓自身無法安靜等,諸如此類。

總而言之,提高它是降低“消耗認知資源”基本的要素,這樣我們就可以改變掃視(to glance)的習慣嗎?

不是的,若想提高閱讀力并把所看內容記在大腦中,還要改變自身的「心法」,打造你的掃視心法。

具體是什么呢?思維框架的案例眾所周知,想形成體系就如同蓋房子,滿地不缺的是磚頭和材料,缺少的是建筑的草圖對不對?

因此有了草圖,你不但可以蓋房子,還能建造各種各樣的房子。

所以「掃視」的核心是把日常中輕易吸收的各種“零散知識點”融匯貫通到某個地方,而背后的結構才是核心。

這種結構我把它又稱之為「思維框架」或「記憶框架」,上面可以懸掛各種概念,事實,案例或知識。

因此沒有「掃視框架」的人,看半個小時內容關閉手機后就會忘記,而擁有此意識的人會在任何碎片化時間內把尋覓的知識點一一記錄,沉淀在大腦或備忘錄中。

舉個例子:

根據資料記載巴菲特在10歲時閱讀一本名為《賺1000美元1000個方法》,這本書主要講述手里有1000美元,若能每年增加10%你將會成為富翁;實則為“復利法則”。

然后他經過計算深信不疑,于是日常做任何事都基于「復利」思考,在35歲時就實現百萬富翁的目標。這個指數或法則就是巴菲特的第一性原理,他把積累財富比作滾雪球,每次出發做事的三個目標:

  • 首先保證不要虧
  • 盡可能增長
  • 可持續增長

800多頁的巴菲特傳記《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寫的就是他所有行為;他的另一思維來自導師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他又精心的研究了《證券分析》;最后把師傅的投資思維搬到自己的大腦中。

這些行為,難道這不就是背后的框架嗎?假設你帶著一條復利的基因去掃視任何內容,那是否每次都會審視“此內容能否為我復利”,轉化成為我的心智呢?

你真的在看嗎?

再或者說,眾所周知的馬云老師,能夠講話滔滔不絕并且內容有深度,他強悍的體系來自于哪里呢?

相信你肯定會說平時涉獵很多之類的答案對吧,但有個重要心法來源于《道德經》。

若你看過他的演講會發現,有個思路正說反說都很厲害,如:“我們過去二十年說把人變成機器,而未來三十年是把機器變成人”。

再比如:今天很痛苦,明天更痛苦,后天很美好;都是一正一反;《道德經》中就不斷在強調反向思維。

另外一個框架來源于《金庸小說》,他可以對各種問題,人物事件進行解讀;因此你會發現,有此框架你日常所學所看,內容就像掛衣服一樣,把它放在不同的柜子中。

這種案例還有很多,假設你認真讀過牛頓開創近代自然科學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你就會明白他的體系來源于古希臘數學之父·歐幾里得的幾何學中演變。

Elon Musk從太陽能公司(Solar city)到特斯拉,到生產可回收利用的火箭space x都是基于「第一性原理」。

說這么多,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

假設你沒有「心法」和「目的性」的去利用碎片化時間掃視信息,那多半是在浪費時間,甚至看的更多大腦更亂。

假設你有心法和「目的性」,每篇不同內容或視頻你都會把它有效過濾,進行儲備或「記憶」。

我們常說目的性太強不好,但互聯網時代目的代表效率,進一步說,它是一種抽絲剝繭的能力,怎么改變呢?

四、改變在看的方式

先說下什么是心法?該詞匯運用最多的是“佛教”。

這讓人誤以為“心法”由來是佛教,實際上它是地地道道華語詞匯;在遠古華語中,心的原意是心臟,因為心臟跳動又控制大腦供養而決定其思維意識,所以有“心之官則思”的說法,并由此產生心表達思想的含義。

而這里的“法”則代表“術”,即是人心效仿天道小道理,引申為“效術”“方法”等意思;那么心法的核心為「掌握小趨勢,微觀小規律」。

有些深奧對不對?結合實際具體該如何做呢?你不妨把它先轉移到最淺顯層面「目標」。

試想下,看信息的目的是什么?提高大腦吸收率。

研究認為,單純進行文字閱讀的吸收率大概在20%左右,也就是說你讀完一篇內容,能在一個月后記住四分之一就非常不錯。因此我通常有六個步驟:

  • 提取
  • 收藏
  • 記錄
  • 理解
  • 創新
  • 分享

1. 先說前三者

在認知神經學中,大腦對知識是以「點」到「線」再到「網」的模式存儲記憶中,最后形成聯接并使用。

當接受外來信息時要有意識思考該內容在表達什么?

是否對自身有用。假設覺得不錯試著把片段提取出來,怎么做呢?你可以利用手機的備忘錄快速記錄,這個點是加強我們對關鍵內容的認識或彌補以前的某個知識漏洞。

提取的方式千萬不要用當下自我理解的角度進行記錄,而是瀏覽的誰什么觀點完成保存,本質是盡可能保持別人觀點的「原汁原味」,不管是聽線上專欄還是線下商學院老師講課,我一直保持這種狀態。

記錄之后要嘗試理解做筆記,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多人形成知識收藏潔癖,看完趕緊保存越積越多,再回頭的比例卻很少,因此僅僅「收藏」或單「記錄」單線并不可行,我通常雙驅動。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一個小時后記憶量只有44.2%,所以要從遺忘曲線中掌握規律加以利用,以此提升自我記憶力。

那么我們提取的節點越多,建立的新聯接也就越多,記錄的越深對于新知識掌握也就越牢,這才是「掃視」背后的本質。

你真的在看嗎?

2. 再說后三者

理解某個關鍵點后我會趕緊融合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加工,這部分一方面鍛煉思考表達寫作力,另一方面加深印象;加工與記錄唯一不同是讓它盡可能像篇小作文一樣完善可快速分享出去,此過程是創新。

跟誰分享呢?只要能分享的對象都可以,如社群,好友等不一而論。

《道德經》上說,“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不要覺得不夠好,主要是敢邁出。

分享過程中你可能會想起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或對方會給你一個不同的回應,這不僅加深新內容帶來的印象還鞏固彼此關系。

明白這些后你不妨把它循環使用,以后碎片化的時間就不會因為盲目的「掃視」而浪費。

也就是說,利用時間最大的功夫不是不浪費每一秒,而是每秒所做之事都有聯結并產生各種「復利」。

時間久了,你也就找到“在看”內容的心法;所以在新技術,新平臺層次不窮的今天,我們的大腦認知也會隨著應用的改變而變化,對于越來越復雜的世界,也應該有合理的方法讓自己避免陷入盲目「掃視」的海洋中。

五、總結一下

假設你現在有半個小時碎片時間,那不妨「掃視」前思考下:

  • 我這兩天目標是什么?
  • 圍繞目標哪些信息能進一步為我所用?
  • 從哪里能找到?

總結而言,帶著問題去找信息,然后像采花一樣享受信息帶來歡喜的同時,不忘篩選出哪些能為我所用。

先提取、再收藏;然后記錄、理解、創新并分享;掃視不是問題,問題在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真的在看嗎?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ヂ摼W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認為你在監控我的生活,請你拆下監控器!!!
    “掃視不是閱讀”這不是在說本人嗎,自己都一把年紀了,看書的時候還得用手指著讀。

    來自陜西 回復
  2. 認同作者,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注意力對于個人而言說是最重要的資源而言也不為過,看看那些互聯網巨頭們哪個不是開發設計出各種能無時無刻不吞噬我們注意力的產品。
    誰能吸引注意力,誰就能掙錢!

    回復
  3. 我覺得應該是他們寫的不好,抓不住你的注意力

    回復
  4. 碎片化時間閱讀是個好思路,但是現在大家接觸到的信息都是零碎的,一掃而過轉眼就忘,還是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

    來自廣東 回復
  5. 很認同作者的這句話:“帶著問題去找信息,然后像采花一樣享受信息帶來歡喜的同時,不忘篩選出哪些能為我所用?!?br /> 帶有目的性的去搜索信息有利于提高效率,減少迷茫。

    來自陜西 回復
  6. “掃視不是問題,問題在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時候看一些東西沒有目的,看過之后就僅僅是看過而已,沒有什么思考就過去了,以后要針對目的去看一些東西,但是偶爾的娛樂還是需要的。

    來自陜西 回復
  7. 做一件事情就要專注于此,三心二意反而什么也做不好。

    來自陜西 回復
  8. 很同意作者的觀點,“利用時間最大的功夫不是不浪費每一秒,而是每秒所做之事都有聯結并產生各種「復利」”。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