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的藝術
不要問開放性的問題,誘導性的問題,而是引導應聘者多做案例分析,描述他過往的具體經歷,才能更準確地了解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在網易的時候參加過四五場中層管理培訓班,后遺癥是,對幾乎所有管理培訓班都產生了“這也太好騙錢吧”的歧視心態。
之所以講“幾乎所有”,是因為其中的小半場“面試技巧”的培訓幫助很大,讓我受益的觀點總結為一句話:不要問開放性的問題,誘導性的問題,而是引導應聘者多做案例分析,描述他過往的具體經歷,才能更準確地了解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回到正題,我昨天在微博開通了付費提問,第一批的7個問題,至少有3個我不樂意回答。
1、你會在乎哪些工作中或產品上的細節?
這是一個典型的知乎體問題。我反問提問者一句:你會在乎哪些生活中的細節?
正常人遇到極度開放性的問題,第一反應通常是“千頭萬緒,無從說起”,類似于“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總結能力強的,當然可以講出來12345,也就是講講段子而已。講段子沒毛病,但故事會有故事會的問法,比如說:
- 能不能舉兩三個例子,講講令你印象深刻的,特別有創意的產品交互設計?
- 能不能舉兩三個例子,講講你常用的,提高產品工作效率的小技巧?
- 能不能舉兩三個例子,講講你特別欣賞的,證明自己工作態度特別好的細節?
諸如此類。
好的提問,應該盡可能避免開放性。過度開放的問題只能證明,其實你沒想好問什么,就是想從對方那里隨便扒拉一點干貨出來。而我把前胸一捂,正色道:“瞎扒啥呢你。”
2、能聊聊社區類產品前中后期,在設計內容分發機制上的心得和意見建議嗎?包括timeline和非timeline兩種形式上的優缺點和適用的產品類型。
該問題可以嚇死一整個種群的高原牦牛。
社區類產品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如果不舉具體的例子,社區類產品 + 前中后期 + 內容分發機制 +timeline&非timeline,同學你知道會產生多少個變量嗎?
如果產品經理有博士學位,這是一篇典型的5萬字博士論文好嗎?
你確定要花199元來問我對嗎?
如果我愿意回答,也只能從N多個變量中,隨便蒙一兩個來講。但靠蒙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我一看見宏大敘事就煩得不行,煩到想上去毆打提問者的地步。宏大提問只能證明你腦袋里邊對問題一團漿糊,全無頭緒,只能漫無目的地提問,指望別人把變量組合給你一條條擼清楚。但其實沒人會擼給你看,不不不,99999元也不行。
3、如果你是微博的產品經理,你會做哪幾件重要的事情,讓微博發展的更好更快?為什么?
首先,微博的產品經理什么決策都做不了。產品決策是由高管層,CXO,至少是產品VP這個級別來做的。其次,“發展得更好更快”是個含混不清的概念。
我再反問提問者一句,你猜純銀我會做哪幾件重要的事情,讓自己發展得更好更快?
你猜不出來對不對?
因為你不了解我。
同理,我也不了解微博的具體數據,微博的戰略,微博背后的公司政治與資本角力。于是“更好更快”是個特別虛的虛詞,全無意義。它是一個美好的期待,但不是具體的目標。好比你已生崽,我問“怎樣讓你的子女過上好日子?”你是不是瞠目結舌,先得給“好日子”下一個定義。
所以稍微好一點的問法是:
- 你認為做什么動作可以顯著提升微博的整體用戶體驗?
- 你認為做什么動作可以幫助微博擴大市場影響力?
- 你認為做什么動作可以讓微博更有效地提升用戶停留時間?
上面的問題,其實還是過于含混。比如“整體用戶體驗”務虛居多,4億用戶啊4億用戶,4億用戶的整體體驗和“中國人,你幸福嗎”也沒多少區別。
“市場影響力”具體是指哪個市場——互聯網市場,青少年市場,媒體市場,社交市場,廣告市場,哪個細分廣告市場?
“用戶停留時間”雖然相對明確,但不同的用戶群和用戶訴求,對應不同的產品優化手段,泛泛而談也只能講幾句大路貨,然后你不明覺厲,還認為是極干的干貨。
我昨天看caoz的文章,有句話特別有共鳴,他說:“我覺得很值錢的,交了許多學費才總結出來的血淋淋的教訓,你可能因為缺乏相關背景,完全不覺得有多值錢。更可怕的是,入門級的反而容易被接受,越高端的越難以分享?!?/p>
越是新人和小白,越難把自己的問題落實到具體的點上,多提開放性的問題,作宏大敘事,希望能聽到金玉良言的總結。但我刻薄地說一句,開放性問題只能換回來段子、雞湯。當你的思考能落實到具體的點上,能在提問時也講解背景,厘清條件……你可能就不提問了。
我之前開“知心怪蜀黍”問答專欄,多次收到幾百上千字的來信,介紹完背景后說,其實把問題詳詳細細地描述一遍,自己已經有了一點解決思路。即便我一字不答,亦有收獲。
說回微博相關的問題,拿微博問答舉例,我樂意于回答的是:
- 你猜測微博問答在微博的產品體系中,有什么樣的地位和意義?
- 微博問答目前在產品設計上有什么急需改進的部分?
- 微博問答在運營方向上的風險點在哪里?
因為微博問答還是一個早期產品,特別單薄,這么問沒毛病。假如把“微博問答”改成“知乎”,背景復雜50倍,提問就得再次細分背景,厘清條件,否則又變成特別無聊的宏大敘事了。
講了一些壞的例子,最后也講講好的例子,我愿意回答的付費問題。
4、對于一款小而美的產品,例如生辰,如何搭建盈利體系,在覆蓋運營、人力等成本的基礎上還有利可圖?
5、對“得到”式的平臺型知識付費服務,錄播課程和直播課程哪個更適合呢?理由又是什么呢?
6、類似財新私房課和知乎live的這種本質是小班授課的模式,傳統線下培訓機構也加入這種模式是否適合?比如考研突擊,比如會計考證。如果有更多產品采用這種模式,是否還有機會分一杯羹?
7、銀叔,為何你極度迷戀大胸妹?這種迷戀對做產品有哪些幫助?
按照由分答首創的規則,提問被回答后,其他人1元圍觀,提問者可分得每次圍觀0.45元。所以好的提問有可能收回成本甚至賺錢。望諸君共勉之。
#專欄作家#
純銀V,蟬游記創始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網易網站產品部總監。一個文藝加文筆好的產品經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看了這么多,所以為何你極度迷戀大胸妹?這種迷戀對做產品有哪些幫助?
大胸漢子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