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吸收理論知識?
編輯導語:理論和實踐并不是對立面的,有些人認為理論無用,應該側重實踐,其實不然,正確地吸收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在實踐中成長。本文作者認為:“有時不是理論沒用而是學的太少,沒有找到基石?!币黄饋砜纯窗?。
“這個想法太理論了,別給我說這些,我要具體方案。”
開會時,常常聽到別人頭破血流的吵鬧聲中冒出這句話,偶爾我也會思考,當人們說這種話時在表達什么呢?具體有兩個因素:
- 理想和現實差距太大
- 假設性條件太多
第一種,我想做份social營銷方案,在創意方面需要天馬行空,結合實際卻發現無法落地,這直接導致思考變得理想化。
第二種,我把它也成為「顱內戰」,假如我們這樣執行會不會帶來更多用戶增長;假如這份項目調研沒問題結果會不會差。
說直接點“我不能確定這樣有無效果”,因此才需要拿出更多假設進行商討;兩者其實都是一種猜想,表面來說都比較片面,并不能幫我們建立正確的「執行方案」。
我也會聽到“開會不要跟我講理論,告訴我具體怎么做之類的話”,這樣真的就一定對嗎?不是的。
后來發現“沒有理論”的推演,一件事執行后的效果差距很大;原因是大部分人知識的來源都是自我總結并不能作為有效依據,最后就要不斷的復盤對齊。
這些種種矛盾形成的根源具體是什么呢?我把它稱之為基石假設(Cornerstone hypothesis)。
進一步而言,如果我們找不到行動背后的「大前提」,所有的討論都是表面現象的主觀自洽,最終影響決策;因此提取“理論知識”就顯得非常重要的。
一、理論知識與進化過程
若直接問我什么是理論,我也不知道如何精準回答;于是我查閱大量學術資料找出具體解釋,從廣義方面來說它從三種角度出發:
- 知性
- 理性
- 邏輯
1. 怎么理解三者的關系
眾所周知,在高中二學期時同學們都會經歷文理科分班,許多人由于物理、化學、生物課程難度較大而選擇“文科”;同樣有人不喜歡歷史、地理等科目而選擇“理科”,它們分別代表“知性和理性”。
知性角度出發,學習生涯中會接受大量形式邏輯的訓練,如因果關系論中的“因為所以”,假設關系的“如果,就”;相對關系的“不是,而是”,諸如此類。
理性角度出發,物理學中常用質點運動公式,如,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公式),有用推論Vt2-Vo2=2as;壓強:P=F/S等,不一而論。
但兩者學習從來都不是冰冷獨立狀,單一理科的符號無知性的文科支撐就很難理解,單一文科內容無理性元素支撐就缺少文學之美;因此兩者交叉是學習必不可失元素。
那如何有些結合呢?離不開關鍵要素“邏輯推理”。
人類通過某個概念判斷,結合思維推理,運用論題依據、數學公式等方式最后推導出“萬物基本規律”以支撐在現實中使用,來提升各領域學科方面的效率,從而普世化讓大眾可接受。
因此,理論是基礎規律,是「理」和「論」的組成;它主要分為兩大類別:
- 學說理論
- 科學理論
第一方面,人類對自然社會現象按照已有的實證知識,經驗,法則和認知經過驗證的假說,經由一般化與演繹推理的方法,進行合乎邏輯的推論性總結,偏向演繹法(Deductive reasoning)。
第二方面,驗證過對某科學領域所作的系統解釋的知識體系,由系列性的概念,判斷和推理組成,基于實戰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思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嚴密邏輯結構的學說體系,偏向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可看出,兩者唯一不同是“基石”和“推理”的方式,學說理論更偏向思辨,科學理論更偏向理性的數據。
相通點是把經驗規律一一檢驗之后形成的知識,并不是胡亂猜想的假設,是動態并具備抽象和普適性的規律,除技術外,人們在生活中多半用的是“學說理論”。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出發,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的國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 E.Stanovich)把它總結為:
一組相互聯系的概念與命題,它通過對變量之間的系統,來闡述、解釋、并對未來做出預測”。
因此,日常所看到大量別人的思考多半稱不上為理論,充其量是一小部分經驗而已,并非批量驗證的規律僅是單人的思考罷了。
2. 兩者理論怎么進化的呢
在科學研究中把它拆分為:從個別或特別的知識中剝離出的定律或定理,根據這些規律演繹出“各種有關假設”。
即從一般的知識出發,對特殊和個別現象做推論,以進一步的事實驗證這些假設,從而進入更高一級水平。(注:科學理論)
這里有則重要概念為「定律」,多數人會把它和「定理」難以區分,具體什么意思呢?
前者屬于一種感性模型,屬于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應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的判斷而已,通常用它描述特定的情況或特定尺度下的現實世界,但它可能會失效或不準確。
比如說,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描述宇宙中所有的狀況,也沒沒有一種理論是完全正確,如人們常說的“真香定律,期望定律,歐姆定律,因果定律”等。
后者屬于已經證明具有正確性,可以作為原則或者規律的命題甚至公式;它從真命題(公理或其他被證明的定理)出發,經受邏輯限制的推導,證明為正確的結論,即下一個真命題。
比如說,幾何定律,多面體歐拉定律,圓冪定律;這些可用在算法,人工智能,物理化學中來推動科技的進步。
綜合上述會比較枯燥對不對,這么多有關理論知識的解析與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
不論是學說理論或科學理論,都基于大量經驗的驗證最后得的可行性,屬于「客觀規律」,并非某個獨立觀點的存在,而是某個現象和結論相閉環的“組合套件”。
通俗一些,這就像氣象臺預測明天有大風,當數據預測系統發出的報道和最后現實結論發生矛盾時。
專家會嘗試構建一個更好的理論來完成“新現象”的解釋,因此會發現理論中存在“適用邊界”,這是查理·芒格說過非常有名的一句話。
二、適用邊界的誤導性
什么是“適用邊界”?當你無法知道別人的經驗(觀點,概念)在什么情況下失效時,這個知識對你來說是無效的。
換言之,你吸收的經驗(認知)都不是絕對正確有用的,它只在某種特定場合和條件下適用。
簡單舉幾個例子:
中國有很多俗語,如「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意思是遇到困難不應半途而廢,不因困難而畏懼不前,最后一定會獲得成功,對不對?
但同時還有另外一句叫「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什么意思?塵世間如同苦海無邊無際,只有悟道才能獲得超脫;還有很多,英雄出少年,大氣晚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每句話的適用都有一定邊界和對應場合,若把這兩者放在同樣場景中相信你的內心就會瞬間崩塌,都是理論(知識)為什么突然失靈呢?
上述理論的進化中提到,所有的理論形成都是從一般知識出發,對特殊現象推論,以進一步事實完成假設。
因此完善的理論形成有三個維度:
- 基礎概念
- 聯系這些概念的判斷原理
- 推演的邏輯結論。(注釋:科學理論結構)
換言之,“英雄出少年”這句話首先是某個年輕人因做成某件事而形成的標簽,最后得出的結論。
如同你打開手機,眼前看到大部分人發表的觀點都是有個基礎概念,進而結合自己的思考(處境,經歷)最終形成「想法」。
再比如:你問別人做短視頻先起草文案還是先拍?你會得到很多不同答案,類似有說要先買個支架,有說先報個課程,諸如此類。
這就導致,多數時候我們會通過自媒體平臺采納很多理論(經驗,思考);也會基于工作的個人經驗,利用自媒體平臺的便捷輸出一些思考發表。
若不能說清楚“論點,論證,結論”三者,那看似有道理的觀點無法驗證,其實幫助不大還有可能影響到自己;所以我們要回避沒有「大前提,小前提」的結論思考,避免讓自己只陷入觀點中。
如同,我說讀書不在多而在精,要帶著問題去閱讀,每年設定100本的閱讀KPI是不對;明天我又說讀書不記錄等于白讀,應該邊多邊記吸收更好。
前者用在“那些以數字驅動讀書的人身上,后者用在用心學習的人身上”。
你看,這兩句話明顯基于的大前提,場景都不同,僅從觀點上學習有什么用呢?它只會讓你誤導。
可問題的本身是:生活中不會讓我們不會覺察到「理論或某個經驗的適用邊界」,大腦習慣按照已有的預測編碼優先處理「愛聽的觀點」來匹配已有的認知。
舉個例子:
“復利思維”多數人知道它的定義,“使得事物按照一定的指數不斷反復增強的思維模式”;簡單而言,重復和反復做一件事,通過結果的再次累積形成同方向遞進,把時間拉長猶如滾雪球一樣倍增。
巴菲特很早就知道此概念,并找到復用的場景「股票投資」才擁有現在的收獲;若你不知道它的概念從哪里受到的啟發,在哪里能夠適用,以及他基于什么根據形成的復利;最終就無法“使用”。
因此,當足夠了解某個觀點背后形成的邏輯時,才能夠準確將別人的觀點用在自己身上;否則它僅是「正確的廢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拿一個淺薄而正確的理論(知識點,觀點)用在錯誤的地方還想著要結果,難道不是南轅北轍。
總而言之,一方面經驗不等于理論,兩者中間相差多種經驗的反復驗證;另一方面理論是有邊界的,它不過是種猜想和假設,人們習慣圍繞固有「基礎概念」做出延展,然后再自洽的完成邏輯回答。
所以我說,很多時候學習理論(經驗)要掌握背后某個人輸出此經驗的閉環邏輯(大前提,小前提)是什么,避免陷入表面觀點中。
用這套方法論也可以拆分某個人知識或理論的形成,如樊登讀書的火爆僅是愛講書造成的嗎?我為什么堅持做長內容?仔細深挖發現某個最后觀點出現都有“重要的支撐”。
這也是挖掘別人思考的「基礎概念」的過程,我也稱之為“別人的思考根本根基”,“第一性原理”,所以別人的結論與隱含假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基于什么。
三、依照別人第一思考做根本
該概念來源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學觀點:“每個系統中存在一個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和刪除。”
第一性原理被炒的很火的主要得益“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他經常說:通過第一性原理,我把事情升華到最根本的真理,然后從核心處開始推理。
如幾十年前傳統鋰電池價格居高不下,這很大程度影響特斯拉電動車大眾化之路。
于是他從倫敦交易所購買電池組所需的碳、鎳、鋁等原材料,再有特斯拉建廠制造,最后投入生產價格下架30%,他從事的航天、能源、汽車均通過此思考取得顛覆式創新。
此概念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呢?里面存在兩種思考方法,歸納法(Inductive reasoning)和演繹法(Deductive reasoning)。
上述中,理論的解釋中也有提到「學說理論」和「科學理論」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此,那從本意上有什么不同?
1. 先說前者歸納思考
它指什么呢?從一系列經驗事物或“素材”為依據,尋找出其服從的基本規律或共同規律,并假設出其他同類事物也服從此規律。
從而將這些規律作為預測同類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種認知方法論。
如:早些年學習市場營銷,發現畢業后人們從事市場分析銷售等工作,但隨著市場變化發現,市場又包含“品牌策略,數據洞察,社會心理學”,更多工作是渠道和公關居多。
而現在營銷升級為數字化,市場變成產品型市場或技術性市場,需要了解martech(智慧營銷),進一步細分廣告數據,內容,社交和創意來滿足用戶。
簡單來說:從理論到精細化數據分析,對特殊的代表(token)有限觀察,把性質或關系歸結到類型,或基于對反復再現的現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觀察。
1620年,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一書中首次提到了科學主義的歸納方法論;他認為:“科學工作者像蜂蜜采蜜一樣,通過搜集資料,有計劃地觀察,實驗和對比并揭示自然的奧秘。
仔細想想科學理論難道不就是這樣?保守切精準;其實人們在工作中也常用歸納法。
如,最近火熱的新消費品牌破圈三件套,先小紅書種草,然后找頭部主播李佳琪薇婭帶貨,最后找中腰主播持續滲透,幾句簡單的話把新消費品牌策略概括的大而全。
2. 再說后者演繹思考
他指什么呢?以一定反映客觀規律的理論認識為依據,從服從該認識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的思維方法論;由一般到個別的認識方法論,屬于認識”隱形“知識的方法論。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把一切表現的淋漓盡致,比如:打開天氣APP顯示說“杭州明天要下雨”,這時我們慣性思維會做出一個推理或決策“明天要帶傘”。
仔細想想學說理論難道不就是這樣形成的?對比發現,一方面,歸納是通過實踐推導結論,把連續性的經驗推導到未來;可要知道并非所有事物都有連續性,固有的思維會讓人陷入“歸納法”謬誤。
如同,我們經??吹揭恍┕ぷ鲙资甑娜苏f“我的經驗判定肯定沒問題”,都這么做幾十年了,熟能生巧。
因此當這種「固有認知」面臨工作崗位調整或業務改革時,自己想跳出就變得很難。
或者說,他們基于幾十年經驗的判斷會讓自身陷入「歸納謬誤」中,原因是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我常說在保守中激進,在激進中成長就是這種狀態。
另一方面演繹法必須有個基石,來自系統之外能夠邏輯自洽到原點,該原點可以稱之為「第一大前提,邏輯奇點」,也可以稱之為第一思考的根基;這也是別人基于什么思考得到觀點背后的概念。
我通常在工作中經常問同事“你這個大前提從哪里來”,他們的回答常常令我驚訝,如:
- 別人也這么做
- 數據調查
- 朋友圈觀點
總而言之,我們能得到什么結論呢?別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是別人觀點背后通過「演繹」還是「歸納」很重要。
因此,一個人歸納「數量」的多少和演繹的前置基石直接決定該觀點能否可取,這直接判斷出信息來源的準確性和思考依據。
像大公司做戰略就是以此方式,調研各種數據基于歷史發展做判斷。
這么多關于「理論」背后的拆解和別人推理的思維方式,最后結合我自己的思考,講講一個實踐理性主義者,我們應該吸收什么樣的理論以及如何正確使用別人的「經驗」。
四、正確吸收理論的方法論
我們要接受一個事實,所有的理論(知識,經驗),它沒有決定對錯之分的權利;大腦接受后只是為推演判斷做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依據,僅此而已。
因此我們需要具備學習理論如何形成的能力,盡管這些很枯燥,但你在人生某個階段瓶頸時它是幫助你成長最有力的武器。
如同抽絲剝繭不用摧毀之力看透別人觀點背后的(大前提);具體到日常行動方面,這里有幾條方法論我一直在用:
1. 學會問題前置
很多人做事習慣「目標先行」,兩者著實有相似之處,目標可量化、問題可發散化;唯一不同是問題可以解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難題。
而目標導向是自上而下的規劃,要知道時間是流淌社會是變化的,應對發展,隨機問題更合理。
圍繞目標提出問題,然后通過網絡或同事的反饋能直接得到「觀點」,這只是冰山的一角不能直接采納,不然會陷入表面困境上。
我上述有說,需要找到別人第一思考的基石在哪里把它拿出來,不妨多問幾個為什么,依次來推理它是「演繹思考」還是「歸納思考」,能否找到確認的大前提。
2. 找到適用邊界
舉個例子,為什么說牛頓的”三大力學定律”和“量子力學定力”并沒有沖突呢?因為它們適用的邊界不同,前置條件也完全不同。
當得到某個大前提時你會明白原來理論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統一的;比如有人說996是福報,有人說累的要命;也有人說年輕就要早創業,還有人認為創業到年長成功概率更大。
他們背后的經歷不同都有適用場景的邊界,說996的人公司上市自己股票套現也能財富自由,累的要命的人本身在基礎崗位掙的不多,投入產出不劃算;年輕要創業可能有原始資產。
所有一切不能蓋棺定律;因此判斷就要學會自我切割,把大前提和自我分開;過程需要思考他人的內容是否幫助我,剔除那些不適用,不利于解決問題的觀點,直到找到符合自己最適用的。
3. 敢于大膽嘗試
日常會遇到這種過程,對于不擅長的事不知道從哪里下手你就會學習相關知識,然后進行實踐,發現很難落地或得到的結果總是顯得生硬,因為「不匹配」。
知行合一的難點有時不是知道做到,而是知道的不夠多,行動就會偏差。
所以為什么強調邊學習理論邊實踐呢?過程中可以調整在學習,一直循環就好;當你把某件事做成時輸出的觀點也是「一小部分的」,如同,你無法把全部面貌展出出來一樣。
據此,有時不是理論沒用而是學的太少,沒有找到基石。
一件事呈現的結果往往是多個正確操作完成的,多數理論知識強調某個正確操作,你去思考時確實走的通,但你沒注意落地時總是差點意思。
因而,我一直相信做成一件事有一個完整正確的路徑擺在信息的載體里,只是我們沒發現或只看到一部分;很多思考只是主干,而那些小路才值得關注。
五、總結
如何找到有價值的理論(知識)?
首先看別人觀點形成的邏輯是「演繹推理」還是「歸納推理」,得到大前提的基石是什么。
進而對照自身找到適用邊界,剔除無用理論,哪些能否幫我很重要;最后敢于大膽嘗試,邊學習邊實踐邊微調。
如此三向進擊,或許你的成長速度,信息準確率要比別人高很多。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ヂ摼W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CC0協議
實踐來自于理論,理論來自于實踐,相輔相成吧
理論知識是基礎!打好基礎是很重要的
我認為確實是這樣,在實踐之前正確的吸收一些理論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