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危機根源,“不夠努力”該背鍋么?
編輯導語:職場“35歲危機”的出現十分詭異,在30多歲的時候,一個人明明正處在處事經驗、創造力、工作動力的巔峰時期,卻在就業市場上倍受嫌棄,難道是不夠努力的原因嗎?其實不然。這篇文章寫出了職場“35歲危機”在網上的主流解釋,以及職場“35歲危機”的根源和一些啟示。推薦想要了解職場“35歲危機”的童鞋進行閱讀。
我一親戚愛調制檸檬茶,琢磨改進了好些年,每次聚會都給我們做,味道確實不錯。最近我家附近開了家手打檸檬茶店,我買來一試,比我親戚做的好喝,尷尬的是,做茶的小妹才剛入行。
兩相比較的尷尬中,隱含的是兩個時代差異的縮影。
一、職場“35歲危機”
職場“35歲危機”本身就特別詭譎。一個職場人,三十歲出頭,無論處事經驗還是知識創造力都正當巔峰,然而到了就業市場,卻倍受嫌棄,這是唱的哪出?
網上有不少主流解釋,咱一起看看在不在理:
1. “職場中年人”性價比低
一般說法是,老手資歷深,薪資也高,所以做同樣的事,企業更愛招聘“便宜”的年輕人。但這真的符合現實么?
眾所周知,今天的職場“薪資倒掛”(沒經驗的新人比老人工資高)現象嚴重;其次,職場老人因起薪低、求穩定等“弱勢心態”影響,薪資要求反倒不高,據我的招聘經歷,不顧客觀能力,獅子大開口要價的反倒是年輕人居多。
2. “職場中年人”工作效能低
這觀點的理由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分身乏術,影響工作效率。
但我觀察到的卻是,中年人普遍更有擔當,工作生活沖突時中年人也更傾向于犧牲個人時間,我倒不是提倡這一價值觀,只是陳述現實,而年輕人的確更容易情緒用事。
此外,職場老人還有職業穩定度更高、做事情有首尾“留雷率”更低等優點。將“工作效能低”扣在他們身上實在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3. 創造力衰退說
還有人認為,人類最富有創造力的年紀是25歲左右,中年人創造性思維后繼乏力。持這一觀點的人恐怕是混淆了“天馬行空”與“創造力”,我在辨別知識優劣的專題中探討過,年輕人的優勢是行動力,但絕不是創造力。
高價值的創造力需要縝密自洽的邏輯,需要知識經驗的大量沉淀,這些都不是年輕人的長處。
其次,絕大部分工作實際上并不需要多少創造力,更需要的是在各種情境中仍能確保關鍵業務穩定運作的處事經驗,這一點,中年人仍優于年輕人。
可見,上述常見理由,沒有一項經得起現實推敲。
還有一種說法是中年人難以適應新興行業,這倒沒錯,但它卻是個偽命題,因為職場人中年危機的挫折往往不是來自“轉行”,而是被本行業“被拋棄”,是在簡歷環節僅因一個“35歲”就被直接砍掉的悲劇。
一些運氣好免于中年危機的群體,既不了解也不去思辨真相就將“好逸惡勞、不夠努力、缺乏長遠規劃”扣在那些不幸的失業者身上,一副“受害者有罪論”的嘴臉,更是冷漠無恥。
35歲職業危機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它實際上并非個人問題,而是社會問題,它從一開始就內嵌于社會機制中,是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二、職場“35歲危機”給人沖擊大的原因和啟示
為什么35歲職業危機給人沖擊如此之大?學歷偏見、名校門檻、女性就業歧視……哪一樣不是同等嚴峻?
原因令人悲傷,只因前者不那么“符合直覺”,而后者卻是“情理之中”。
誠如開頭所言,一個三十多歲的職場人,正是其綜合能力巔峰之時,而恰在此時卻被市場棄如敝履,實在匪夷所思。
但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匪夷所思”上,才能觸及更深層意識的反思。
為什么會匪夷所思?因為我們「默認」勞動者經驗增加、工作產出提升,那么理所應當需匹配更高的報酬。
這一「默認信念」實際上源自我們根深蒂固的“農人意識”,如果“農”字讓你感到刺眼,把它轉譯成“匠人意識”也行。這一問題我在人性變化簡史中已深入剖析,此處不展開。
但工業社會的運行機制卻奉行另一套邏輯。
我們聽到「工業」兩字,腦海里浮現的畫面是什么?無外乎是標準化的機械、自動化的流水線。
流水線、螺絲釘,隱喻的是工業社會不便拿上臺面的機制——一切皆為「可替代性」設計。
工業社會必須配套市場經濟才能正常運轉。
市場經濟需要每個消費者擁有完全自主權,所以需要宣揚人文主義的自由、人權等釋放“人性”的思想。這是商品消費端主體的需求。
但供應端主體要想在市場競爭規則中取勝,卻必須奉行與這一光鮮亮麗思想背道而馳的另一套規則。最終目標卻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何最大程度提高效率?無他,唯流水線爾。
要讓流水線順暢運作,最可靠的辦法是扼殺整個鏈條中最不可控的因素——人性。所以無論有意還是無意,企業追逐效率的最終結果都是迫使員工「去人格化」。
那又該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成本?這取決于成本大頭在哪。
很多老板必須長期與精神分裂癥同行,他們招聘時高呼尊重人才的口號,常見的有“人才是我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句話有幾分真幾分假我們不得而知,但要說“人才是企業的最大成本”,這句想必才是老板們想說而不能說的心里話。
所以要最大程度降低成本,釜底抽薪的辦法是從人力成本著手。
前面談到了,提高效率的結果必然導致「去人格化」,這倒為降低人力成本掃除了最大的障礙。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人力中“最貴”的部分是稀缺性,是「不可替代性」,「去人格化」之后,企業就能自上而下的展開人力資源的「可替代性」設計,其思想精髓就是將崗職往「標準化」設計,而員工則像螺絲釘一般,用“壞”了換一個就行。
所以作為一枚螺絲釘,怎么能指望“越老越吃香”呢?
上述「去人格化」或是「可替代性設計」并非企業家道德淪喪,或陰謀為之,而是工業化社會這套機制運作的“自然”結果,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企業必然走向這條道路。
至此,我們得以透過社會學的透鏡,一窺35歲危機的根源,正是工業社會的內在機制決定了其必將人力的「稀缺技能」往「可替代性」的方向改造,進而降低“人”的成本。
我們姑且稱這一過程為「工業化進程」,但需要特別強調,我用“工業化”三個字指的是它們背后的思想起源,而不是說它僅屬于制造業,任何自由競爭的行業,泛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甚至大量“知識產業”都會出現這一進程。
薪酬博弈中,員工依賴踐行中的經驗沉淀提升業務技能,而企業是借助資本的力量用「流水線」拆解業務、稀釋技能權重。
前者有利于提升勞動力薪酬,后者則是降低勞動力成本,個人經驗沉淀的速率哪趕得上行業的工業化“升級”?
因此,當勞動者畢業若干年后被改造成一名出色的螺絲釘時,也就徹底失去了薪酬的“定價權”。
這便是35歲危機的實質。
越是成熟的行業、成熟的企業,我們就越能清晰的看到這一「工業化進程」。在小企業里,不少員工都充當“多面手”,而大企業,往往崗職瑣細,邊界清晰,一個蘿卜一個坑。
一個新興行業,之所以一開始入行的人能有可觀的收入,究其根源,正是因為該行業不成熟,工業化進程還沒來得及貫徹,因而勞動者得以沉淀經驗,獲得稀缺技能的“高額溢價”。
我們反觀那些“越老越吃香”的崗職,它們必然具有「抵御工業化」的特性。
要么是核心業務難以「工業化」,比如涉及到社交人際關系,以信任為基礎的客戶關系的崗位;或者其「價值本身就與工業特性」背道而馳,比如藝術創造等。
雖然略微悲觀無奈,但我們仍得看清這一現實——工業化社會存在嚴峻的原生問題。勞動力價值被資本進行“可替代性”的「工業化」“升級”,以至于被剝奪了定價權。
實際上發達工業化國家早已各自嘗試“打補丁”,比如西方的“高福利”及“去工業化”組合拳,日本提倡的“匠人精神”等。但這些補丁效果目前來看尚不盡人意。
宏觀層面我們無法發力,但在個人層面,有了上述對工業社會運作機制的剖析,我們便能獲得啟示,從而在這一工業化浪潮中,盡最大程度的保護自身免于中年職業危機。
下面我拋磚引玉談幾點推論。需再強調一遍,本專題所說的「工業化」是指思維模式、意識形態,而不是具體的制造業、機械等。
啟示一:新興行業高收入難以持續,財務決策建議下調預期
我大學畢業那會,職場人普遍認為,未來的收入將指數級增長,所以那時不少人腦門一熱就敢瘋狂上杠桿買房,并且賭贏了,不是他們多有見地,而是恰好踩對了時代的階梯。那會改革開放也不過三十年,工業化進程方興未艾,大量新興行業正在崛起,隨便跳個槽都能坐享“不成熟的高溢價收入”。
但今天的年輕人,卻面臨更為“成熟”的「工業化」階段。
行業從“不成熟”到“成熟”的時間周期,趨勢是越來越短。比如PC互聯網大概有十多年窗口期,到移動互聯網就縮短成三五年,到近年的各類新媒介幾乎短至一兩年甚至曇花一現。
只要社會的運作機制及競爭邏輯不變,那任何新興行業都將從依賴從業者能力的“個人英雄主義”向“自動化、標準化、流水線”的工業化方向演化。
這意味著從業者收入在前期的“不成熟溢價”及“投資泡沫”的雙重刺激下的迅速走高難以持續。
我了解到不少剛畢業的年輕人仍保留以前那種“收入指數級增長”的過度樂觀預期,尤其是在此預期的基礎上做激進的財務決策,這是對風險缺乏敬畏。
新興行業的結局無外乎兩種,幸運的能在更大的產業鏈中站穩腳跟,趨于成熟,但收入中的“不成熟溢價”必將不再;而不幸的,是直接消亡或被取代。
一個理智的新興行業從業者,最好是保守看待當下的“高溢價收入”,適當下調未來的收入預期,尤其是作重大財務決策時別盲目上杠桿,確保未來能「進可攻退可守」。
啟示二:做事要追求工業化思維,學習要抵制工業化思維
職場里秉持“專業”(標準化)、“高效”(流水線)、“職責清晰”(螺絲釘)的行動意識,這沒問題。甚至可以說值得鼓勵,畢竟這已經是職場人的“通用語言”,人在職場,就得融入其中,獲得信任。
但很多人融入這一套思想后就出不來了。
有些人把這套職場面具在家里戴著,這自然會引發家庭矛盾。
還有更多的人,將這套思想用在業余時間的學習充電上,用不著企業洗腦,自發的將思維「流水線化」、「螺絲釘化」,人間悲劇莫過于此。
如前述剖析,對個人而言,能夠積累沉淀、有價值的能力始終是「圍繞人性」。
哪怕是應試教育,追求高效機械式的學習也不過是“考完即忘”,更遑論踐行式技能。
在學習的具體內容上,許多人更是眼中僅有實用類知識,對于泛人文類知識,像是歷史、社會、審美、形而上哲思等等是一概視作“不實用知識”丟在一邊。
這就不怪乎網絡流行語中會冒出一個“工具人”,許多人也得確在事實上將自身「工具人化」。
記住,再好的流水線最終也是欠修理。有價值的不是流水線,而是設計流水線的人。
啟示三:擇業要盡可能朝「逆工業化」屬性強的方向靠攏
典型的「逆工業化」屬性有:
- 人際信任關系
- 個人化/個體敘事
- 洞察人性、社會,創造性
這些屬性都具有「縱向可積累」的特質,因而得以“越老越吃香”。
比如,第一項「人際信任關系」的典型職業有客戶關系維系。
現實中人際間的信任關系必須投入大量的“同理心”、“為人處世”、“持續履行承諾”等等,這些日積月累就會形成極高的信任壁壘。
越是涉及重大決策,這個信任門檻的價值就越高。而且人際關系有個奇妙的特點,一旦我們信任某人之后,哪怕久未聯系,一旦聯系起來,仍能快速“找回感覺”。這意味著,信任關系實質上可以持續疊加積累。
第二項「個人化/個體敘事」的典型職業有醫生、律師。
無論是病人還是辯護人,要得到最好的服務,都是建立在多樣的個人背景(生理或家庭、經歷)之上,其次還涉及到主觀心態、人性關懷等更為復雜的因素,這些都是難以被「標準化」、「流水線化」。因而這類領域的經驗亦能隨著積累沉淀而愈發有價值。
第三項的職業較多,任何涉及到“創”字的領域都屬于。
無論是創業還是創造各類實體或虛構的“作品”,有價值的必然都“吸引人”,屬于一種廣義的“審美”。
所謂“吸引人”,背后實際上就是對人性、對社會變化的敏銳洞察。這些都需要大量知識經驗的積累及綜合運用才能達成,亦有“越老越吃香”的特質。
一句話總結,「逆工業化」崗職的共同特征是——需持續“投入腦力資源”。
這里說的“腦力”不僅是我們狹義上理解的“專業知識學習”,其實社會人情的各種“共情”、“同理心”、“設身處地”、“多方考慮”等等都非常消耗腦力。
我記得剛畢業那會同學們都還挺追逐那類“無需持續學習”的工作,現在想想,這類缺乏持續耗腦的崗位,一著不慎即失業。
這個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情,既想要輕松不費腦,還想要穩定高收入,恐怕也就只存在偶像劇里了。
三、結語
雖然人們常稱呼今天為“信息時代”、“智能時代”,但我們不要被這些口號式的俗稱蒙蔽了雙眼,就社會機制及思想意識而言,我們正處于「工業化」時代。
「工業化」機制內嵌了兩個相互矛盾的要素,消費端需要「解放人性」,生產端需要「壓制人性」,這兩互為矛盾卻也產生了強大的張力,推動著歷史浪潮洶涌向前。
只要工業化社會的秩序不發生質變,勞動者的技能稀缺性就很難免于「可替代性化」,如果我們任由自身被職業思想同化,中年危機這一劇本仍將反復上演。
這也是本專題的初衷,愿能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工業化時代下,逆工業化的思維反而更能幫助我們,“越老越吃香”。
低谷期看到這篇文章,謝謝,“不要做激進的財務決策”“學習要抵制工業化思維”,有啟發。
職場“35歲危機”真的很可怕,認真思考一下,這雖然和工業化發展有關系,但是對于自身,還是要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并且要不斷填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