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產品思維寫作法,助你寫出好文章

10 評論 5668 瀏覽 12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對于寫作小白,常常為文筆干巴巴,肚子沒有貨,腦子里有一堆好想法,但是拿著筆卻無從下手等問題感到頭疼。如何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優秀的寫作思維必不可少。文章中,作者總結了三個產品思維寫作法,邏輯思維、洞察思維、元認知思維,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我們經常在寫作群里討論,如何寫作?如何寫好作?剛開始寫作時最擔心的問題是自己寫不好,所以不敢寫。

群里朋友的一句回答讓我記憶深刻:寫不好還能寫不差嘛,寫就完了!

嗯,我覺得很有道理,但是我還是想把文章寫好。

那如何才能寫好文章?既然都是產品經理,我們就用產品思維來解決問題。我總結了三個產品思維寫作法:邏輯思維、洞察思維、元認知思維,與你分享!

一、邏輯思維寫作

作為產品經理,誰還沒個邏輯思維呢。大白話講邏輯思維,凡事列個一、二、三!

邏輯思維寫作步驟:

  1. 定主題,列提綱;
  2. 確定文章結構,先把知道的,想到的,對應結構中的內容寫一段然后從頭到尾讀一遍再接著寫;
  3. 寫完后修改至少3次。寫完之后當時改一遍,過兩天再改一遍,實在改到不想改了,那就歇幾天換個腦子再改。

這個方法可以說是最簡單、易實施的。只要邏輯性不差的朋友,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寫作。

如果你說,即使作為產品經理,我邏輯思維也不好怎么辦?那也可以利用以上三步訓練邏輯思維。

例如:開會的時候,講話總是跑題。利用以上方法改進。

  1. 講話之前先列好提綱,講三點或兩點,分別是什么;
  2. 確定結構。要講的這幾點是并列的還是遞進的。通俗點說,是不同的點,還是就一點深入講;例如:你要講公司背景和產品規劃,還是就單針對產品規劃講what、why、how三點;
  3. 先打個腹稿。多改幾遍,把自己要說的話盡量精簡。

二、洞察思維寫作

如何用洞察思維寫作?

要不就寫how的方法論,要不就寫why的深層本質!

1. 怎么寫how的方法論?

前幾天看到有人在群里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發現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電腦登錄qq客戶端之后,在瀏覽器打開qq郵箱、騰訊視頻之類的網頁,會自動獲取到已經登錄的qq信息,有大神知道這是啥原理不?

深入研究一下。我們知道在使用瀏覽器上網時,這些快速響應的內容其實是有很多服務器在支撐,每瀏覽一次,都會向服務器請求一次,把這個東西讓我看看吧。而我們電腦端的QQ軟件其實有服務器的功能,網頁端QQ登陸頁面含有JS代碼,這段代碼會請求QQ服務,和瀏覽器上網請求服務器響應一個原理。

實現邏輯是,當在瀏覽器中打開QQ時,登錄頁面中的JS代碼會去請求訪問電腦中的QQ軟件端口號,每個軟件都會有一個確定的端口號,類似于門牌號。網頁版QQ登錄時,會拿著客戶端QQ的門牌號去后臺進程中找一下有沒有這個門(獲取軟件端口號),如果有的話就請求獲取目前在登的QQ號(獲取QQ軟件進程),從而得到QQ號、頭像等信息。

這樣一篇深入探析how的方法論的文章稍加潤色就寫成了。

2. 怎么寫why的深層本質?

前幾天讀到一篇大佬的文章,林俊杰花了78萬買了3套房子。我看到題目在想,林俊杰買房子怎么那么便宜?是不是買的比較偏?他買了3套房子這件小事有什么好寫的,值得大佬單獨寫篇文章?

抱著這樣的疑問點開看了看。原來林俊杰買的是虛擬房子,是在一個名叫Decentraland平臺上購買,文中寫了由林俊杰買虛擬房子引發對這款產品的剖析。

這是一款在虛擬世界做建設的產品,用戶可以在這款虛擬產品中買地,建房子,買東西。那花了這么多錢買一些假東西有什么作用呢?其實可以類比于真實世界,隨著一個城市的發展,市中心聚集了更多的人和資源,這里的位置價值也隨之提升了。

現在虛擬世界進入的人還很少,等到擁有了一定的人流量,那么最先進入的那一批人在虛擬世界里,就像占據了一座城市的市中心,可以坐等虛擬物品價值上漲,賺一筆。

這樣一看,林俊杰花錢買的虛擬房子,不是圖好玩,而是一種投資行為。

這就是洞察力(insight)寫作,由一件很小的新聞,寫出了why的深層本質。

三、元認知思維寫作

1. 什么是元認知思維?

能給讀者帶來價值。

《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一書中,將知識分為事實知識概念知識、程序知識元認知知識。

例如:GDP。

  • 事實知識:2018年國內GDP增長了8個百分點;
  • 概念知識:含義是國內生產總值;
  • 程序知識:計算公式是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
  • 元認知知識:GDP屬于宏觀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GDP是為了更好的衡量、評估、分析一個經濟體的生產力。

2. 為什么要用元認知思維寫作?

為了寫的更有深度!

如果一篇文章寫的僅僅是事實性、概念性的知識,每個人都可以搜到,但是應用范圍卻很小。

而程序知識和元認知知識對我們以及對讀者來說,價值更大,因為這類知識需要多花功夫去鉆研,而讀者看了我們的文章就可以省去這些鉆研的時間直接獲得知識,我們寫的文章就給讀者帶來了有深度的價值。

3. 如何用元認知思維寫作?

站在知識的源頭!

很多人應該知道“1萬小時定律”,這個概念出自于《異類》,講的是我們只要在專業技能領域不斷反復練習,練夠那么多時間肯定會有所收獲。

看到這里我們會發現這和“刻意練習”講的原理似是而非,但好像又有本質區別。

研究一下《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是安德斯 · 艾利克森。

再往前捯飭,作者做了什么事。1993年,艾利克森與另外兩位同事克朗培、泰施羅默基于大量的研究,發表了一篇論文《刻意練習在專業獲得中的作用》。而《刻意練習》這本書就來源于此,是艾利克森發現自己的理念被誤解了,出書澄清。

再往前捯飭,艾利克森與其同事發表的這篇論文,也是來源于1973年,諾獎得主赫伯特·西蒙與威廉·蔡斯合作發表了一篇對比國際象棋大師與新手的論文。他們發現,國際象棋大師的長時記憶中有5萬~10萬個棋局組塊,并推測這需要花10年才能獲得。首次提出專業技能習得的“10年定律”。

到此,我們就捯飭出來了這些概念知識的源頭,為什么是一萬小時定律?為什么要刻意練習?如果想再深入了解這個理論就可以去知識的源頭研究。

4. 如何建立元認知思維?

第一,加強實踐和輸出,試試學完馬上用、馬上教別人。

這就是著名的「費曼學習法」,以教促學。

當你學到一個知識時,最好的吸收這個知識的方法就是教別人,或者試著用自己的話簡化輸出,用通俗大白話說出來。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寫出來,寫作倒逼思考。這樣在教別人過程中可以發現自己學的這個知識點是不是囫圇吞棗,是否真的理解了,直面盲維。

如果突然發現自己的理解似乎邏輯上講不清楚,那么你會想著“自圓其說”。用知識解釋知識,會更加的融會貫通。

第二,系統的學習。

雖說費曼學習法很有用,但是我們也不能一股腦的什么都學。尤其學習程序知識,更要聚焦于自己的需要,或真正的興趣,不然真立了flag,也容易沒動力。

這就需要我們要系統的學習。例如:我想做數據產品,可以去看數據產品的書,報名參加課程,學下來發現數據產品大致分為底層、中臺、應用三種類型,那就分別去學習下這幾種類型都需要什么技能……

我們會發現以上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時甚至需要用碎片化的時間一點點學習,把解決問題的相關碎片,拼接成更完整的知識。所以,不要再說自己沒時間了,碎片化時間用起來!

第三,站在知識的源頭。

我們常說,每個人的格局不同,其實這說的就是元認知不同。

在瀏覽知識星球時看到這樣一段評價產品經理的話:老實說,沒有產品經理看文獻,也沒有產品經理看歐美管理。我見過2個清華的產品經理,他們還保持著查文獻的良好習慣;他們的思維確實比一般的產品經理要深一些。

很多時候不是學不學的差距,是認知效率的差距。

真正重要的知識是有限的,多掌握一些基礎的“程序知識”和“元認知知識”,學習新知識就越容易,這些多學科的元認知知識經過交叉融合,寫出來的內容也就會更有深度。

四、最后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三個產品思維寫作法:邏輯思維、洞察思維、元認知思維,希望能幫助你提高寫作水平。

不論哪一種方法,都需要我們不斷的刻意練習。就像我開頭的故事,寫不好還能寫不差嘛,開干就完了!

 

本文由 @金豌豆?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666,大佬,怎么鏈接你呀

    來自廣東 回復
    1. 哈哈哈啊哈哈

      來自浙江 回復
  2. 方法再好,不用也毫無意義,要不斷去使用這些思維,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來自陜西 回復
    1. 贊,總結到位

      來自浙江 回復
  3. 這三個思維很實用,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上去,學到了學到了。

    來自陜西 回復
  4. “寫不好還能寫不差嘛”這句話該怎么理解 讀著有點別扭(哭 不是杠

    來自福建 回復
    1. 哈哈,寫的差也可以寫起來

      來自浙江 回復
  5. 很有意思,洞察思維寫作的方式反復看了三遍有些似懂非懂。

    來自福建 回復
    1. 很簡單,對待一件事不要光看表面,可以寫這件事洞察到的原理,或者是為什么這件事是這樣的不是那樣的。

      來自浙江 回復
  6. 干貨滿滿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