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體驗為何停更?用產品思維帶你提升!
編輯導語:每一個通過自身努力帶來巨大提升的設計師都有一個堅持許久的好習慣。輸出產品體驗日記一年半,并且在這段時間里收獲到了許多。在這篇文章,作者講述了自己為什么要寫產品體驗日記,為什么停更產品體驗日記,以及如何看待在輸出時收到的不同聲音,一起來看看吧。
之前優設網看到《為什么有人工作才兩年,能力就遠超過五年的設計師?》系列文章,深深的打動了我,介紹了一些優秀設計師是如何通過自身的努力帶來巨大提升所親身經歷的過程。
分享的不乏有設計思維、挖掘設計價值、培養習慣、職業避坑等精辟的內容,但讓我最震撼的莫過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下來的好習慣,可以是健身、看書、寫作,甚至是玩游戲(非萬物喪志),不管是天晴下雨、工作/節假日從未間斷,以至于后面的收獲大多超出自己的預期。
看似經歷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非常的自律、且給自己培養出了多個堅持下來的好習慣,從未間斷。
自去年下半年起,開始輸出產品體驗日記,并給自己定下目標,即每天一節,到目前為止,前后共輸出500+小節,其主要目的是逼迫自己高頻體驗各種優秀的產品設計,然后按照以往的經驗及參考大佬們的前車之鑒,結合自己的想法總結并分享出來,雖然很多地方并完美,卻能將自己觀點的準確度、缺陷暴露出來,依據廣大設計師提出的建議進行查漏補缺、取長補短,這也是一種提升自己很不錯的方式。
在輸出產品體驗日記期間,有大家對我的鼓勵、指點建議、相互探討,也有惡意中傷甚至最直接的審判,這都將成為我在堅持輸出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以至于后續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里,在語言組織、設計思維及可執行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觀。
一、為什么要寫?
1. UI設計與體驗日記的契合點
UI設計又稱界面設計,是指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百度百科),最官方的解釋。
很多伙伴認為,UI設計就是根據產品需求設計出一套精而美的用戶操作界面,而完成界面設計工作的這群人就是UI設計師。其實不然,完成只是其中的一個步驟、工作流程的一個部分,設計師的最終目的不光是完成工作,而是要通過設計的手段在完成工作之后所帶來的商業價值。
設計師服務的是用戶,并非上游的產品經理或下游程序員,設計師需要清楚的理解產品核心價值,在視覺上給予用戶清晰且合理的視覺引導,幫助用戶順利完成任務,且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感到輕松、愉悅、高效(這就是為什么改變一個按鈕的大小、位置就能提升轉化率的原因)。
輸出產品體驗日記不是目的,它只是自己在提升過程中的一個產出物而已。
- 定下每日一記的目標,是倒逼自己每天去體驗更多的優秀的產品(不體驗就沒有目標、無從下手)。
- 發現不錯的設計亮點后,需要想想自己為什么喜歡,當即分析設計背后的價值,遭遇不理解或卡殼,就會去搜集同等/相似案例的資料、與同行交流探討或向前輩請教,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總結出來加強記憶,并發布到各設計師交流平臺曝光,期望得到廣大設計師的鼓勵(堅持、動力)和指點(糾正錯誤、取長補短)。
- 最后融會貫通,將可行的設計亮點合理的融入到實際工作中,為產品帶來商業價值。
在大家眼中,我的收獲是輸出的多篇產品體驗日記,在自己心中,真正的收獲是“多看-體驗產品;多思考-分析設計價值;多總結-輸出體驗日記;多做-與工作融匯貫通”這樣一個完整的閉環,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因為所給我帶來的是一個綜合性的提升,這也是一個設計師的必經之路。每個人的習慣、提升方式雖有不同,我使用的方法不一定是對的,但卻是最適合我的。
2.? 堅持做好一件事、養成習慣
“再NB的理想也比不上SB一樣的堅持”,只要找準方向、付出努力,剩下的就是堅持了,雖然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真正想做到是何其之難,試想之前定下每日閱讀、健身運動的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自己也曾經滿信心的做好日計劃,例如每天看一篇設計類文章、看書半小時、站酷看一個全案作品、書法練習10分鐘等一系列,最后全都是不了了之。
惰性是天生的,也是每個人的通“病”,如果只是順其自然,靠著常規的信心堅持自己的計劃,基本不可能實現。想想自己堅持不下來的原因,真的要怪罪于天生的惰性嗎,有沒有可能是方法不對、過于拖延、未想放棄后的損失,還是根本沒做好心理準備。
想要快速提升,對業余時間制定學滿滿習計劃沒有錯,但當你每件事都堅持不下來的時候,再多的計劃也是白搭,更何況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將業余時間全部用來學習,這不現實,還不如集中精力堅持做好一件事。
在諸多不可能同步進行的計劃當中,我選擇了寫產品體驗日記,起初并沒有想過質量如何,先堅持下來再說吧,每天花費半小時絕不放棄、絕不超出、絕不提升難度,當每日體驗、總結成為日常行為時,自然就會往質量方面靠攏,連續兩個月后,你會發現,堅持一件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堅持的難點大多在于計劃太滿或者在一件事情上耗時過長~難度太大;從開始的信心慢慢、三分鐘熱度到三天打魚且看不多短期的收獲~焦慮乏味;最后信心下降~放棄)。
堅持做好一件事,堅持在前、做好在后,當你能夠游刃有余的駕馭一個小目標時,再去疊加其他的計劃并堅持下來便順理成章。
3. 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大腦想上千遍,不如動手一遍,沒有所謂最好的方案,即便是自認為不理想,在沒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出現之前,先將現方案實現。很多時候,好的方案都是在原有基礎至上層層遞進優化,最后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試想原有的基礎都未實現、甚至可能被遺忘,還想一步登天,這是大佬們才敢有的想法。
相信所有設計師都清楚一點,做設計必須要多看,以此來提高審美和開闊眼界,這是必要的但并非絕對,除了多看,還應多練、多思考。
輸出產品體驗日記讓我深刻體會到從多看、思考、再到總結的全過程,缺一不可,一路走來,發現給自己的帶來的收獲不是某個單一的版塊所能替代的。
最終,自己堅持下來了,當表面只是輸出產品體驗日記時,卻還能做到每天堅持“看書、閱讀一篇熱門文章、預覽/分析一套全案作品、逛各大主流設計網站30分鐘并采集優秀作品、健身”等,這就是堅持做好一件事給自己帶來的價值,“做”在前,“好”在后,如無堅持、何談之好,當自己練就出了自律的毅力,那么之前所堅持的事情(輸出體驗日記)只不過是自己往更好方向努力的一個過渡。
堅持一件事,必能堅持多件事,經過時間的磨練和努力、必能做好,哪怕現在并不怎么出彩。
4. 形成有效的時間管理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困難、對一件事情稍有抗拒,便會找到極為合理的借口說服自己拖延直至放棄,殊不知困難的顯現可能就是進步的開始,也有時忙的不可開交卻看不見成果,最終碌碌無為、自信收到打擊。
這些種種問題也許就是沒有制定合理的計劃和有效的時間管理導致的結果,畢竟除了上班、吃飯、睡覺之外,業余的學習時間就只有那3~5個小時,不管是一件事情的無限拖延還是計劃滿滿,如果做不到合理的管控,就會變成三分鐘熱度或作秀。
計劃不僅需要對應有限的時間,還需根據時間變化、疏密度、達標比例等即時調整,否則,一旦因為某些不可預知的情況出現就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直至放棄。
產品體驗日記計劃之初,我將體驗產品放在去上班的路上(地鐵),輸出總結放在下班后在公司完成,如果當天沒有完成,第二天就疊加,意味著雙倍。
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如果工作任務拖沓,就會延后寫產品體驗日記的時間;如果寫產品體驗日記拖延,就還一直呆在公司;如果早上沒有體驗產品(無內容可寫),就要在公司先體驗產品再總結;如果第一天沒有完成,第二天下班后在公司寫雙份,以上種種問題,但凡出現一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無法下班回家,可能無法履行和朋友打桌球的約定、答應陪老婆逛街也爽約了、上星計劃也泡湯了。
想想這些后果是自己不能承受的,再想想僅僅占用半小時寫完產品體驗總結就能改變這些結果,是不是很興奮呢,就這樣每日一記堅持了一年多。
上面說過,堅持一件事就能同時堅持多件事,可以理解為習慣或者條件反射,因為當你看到堅持一件事情給自己帶來的成果后,基本很難接受放棄后所帶來的損失,只會做的更好,這也讓我在完全能自律的輸出體驗日記后,給業余時間安排的更多的計劃,當達標率低于80%,即會找出原因,是因為自己工作太忙?作息時間有問題?還是自己的時間利用率較低?
找出真正的問題就能合理調整計劃/心態,以便于后面更好的堅持下去。除此之外,業余計劃能達標的同時,還能利用“番茄時間法”,每天提前10分鐘到公司,按照時間段的方式規劃好一天的工作內容,其效率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
5. 合理借助外力提升
每當輸出一定數量的產品體驗日記后會發布到多個平臺,因此也得到的各大平臺的認可及推薦,雖然并不能說明個人能力,但卻能讓自己更有信心堅持寫下去,且收獲了一批同路人(粉絲)在努力前行的設計之路上一起探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同時,還結識了一些設計大咖,前輩們給出的建議和指點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幫助,讓我更清晰的認識自己、認識設計的價值,避免后續在設計之路上彎彎繞繞。
6. 獲得持續堅持的動力
想要自律的堅持做一些事情實屬不易,更何況是利用業余時間,所以這種想法很多時候都成了所謂的“夢”想。真正做到堅持,付出時間和努力固然重要,期間需經歷反復的舍棄、調整及試錯,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通過各種渠道持續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
- 發朋友圈:美其名曰分享、實則裝x,但在好友的點贊、鼓勵的推動下,持續裝下去就逐漸認真起來了。
- 發布設計平臺:平臺的的推薦是對自己最大的認可,成就感作祟,有什么理由不堅持下去呢。
- 同行的評價:好的評價(同行都這么認可,我要再來一波)讓我得到鼓勵、更加努力;建議/指導類評價能讓我糾正錯誤、取長補短;面對惡意性中傷,反正我比你強、或以后比你強(真正有能力的人更有素質、重在交流)。
- 線下交流:通過所輸出內容的不斷曝光,認識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設友,周末幾個人一起帶著電腦面基,在辛巴克待一天確實比在家打王者強,相互鼓勵、更有毅力。
- 獲得一些不錯的工作推薦、外單機會,都將是自己動力的源泉。
二、為什么不寫了?
1. 產品體驗日記的性質
這段時間,有很多伙伴問我,寫的好好的為什么要停止更新呢?其實,產品體驗日記是屬于體驗產品、發現設計亮點后摘錄并進行總結,內容連貫性不強、知識點較為零散的性質,長此以往就會發現,其很多設計(套路)的方式相似度極高,如果繼續寫下去,也是炒冷飯,對自己、他人都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幫助,意義不大。
在定下計劃之初,輸出產品體驗日記本就不是目的,主要是逼迫自己多看、多去體驗優秀的產品,如今不用任何手動總結,已然養成持續體驗產品并思考的習慣,寫與否,無傷大雅。
2. 文章內容升級
大家都清楚,長時間在同一領域,因相似度、重復度不斷增高,自己提升的空間就會變的越來越小,這就像入門的UI設計師會努力的去把圖標畫好、頁面做的好看;而高級設計師更多的會考慮設計的價值,思考這種設計方式能給用戶帶來什么、給公司帶來什么。
如果一開始就對小白設計師增加無法想象的難度,那么只能是體會一遍從開始到放棄的過程,或者長期停留在畫圖標、界面的層次,后續的提升空間無疑會變的很狹窄,畢竟設計師的最終目標是解決用戶的問題。
輸出產品體驗日記也不例外,因很多產品的設計手段(套路)都是如出一轍,時間久了就會局限自己思考的范圍,思維及能力就無法得到快速的提升。
當然,這并不是說自己做的夠好,但相比最初,提升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唯一的選擇就是在現有基礎上另辟蹊徑,給文章內容升級,這樣既能開闊自己的視野,也能給其他設計師帶來更高質量的輸出。
有時候,暫時的停下并不是放棄,只是為了走的更遠。
3. 加強作品輸出
產品體驗日記輸出的再多,也只是理論和想法,任何事情,想上千遍不如動手一次。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說起來頭頭是道,終究不過“紙上談兵”。
未來的時間將增加更多作品輸出,將理論知識點更多的融入到作品中,可以是工作任務或作品練習,只有通過持續輸出作品、不斷的試錯,理論加實踐結合,才能打造出更高質量的作品,實現更大的設計價值。
三、如何看待不同的聲音?
網絡世界崇尚言論自由且文明交流,但任何行業、平臺都會有人張口就來,一頓惡語狂言以彰顯自己的能力及高明之處,優越感爆棚,對于這種情況基本不用線上理會,事后自行加以驗證即可,因為這種人畢竟只在少數。
每個人提升都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即便天才,也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賦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能成就自己,一步登天,那只是小說里的故事(中獎500w的除外),沒有例外。
所以,當各人的能力不在同一個層面,也會面臨多種不同的意見,這并非只是自己或對方的觀點問題。例如:將設計師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專家級別,一個中級設計師的作品在初級設計師眼中可謂是優秀,值得學習;在高級設計師眼中則顯得非?;A,甚至漏洞百出;而在專家級別的設計師眼中,啥也不是,作品還是這個作品,反響卻是如此的天差地別。
在我輸出產品體驗日記期間,可謂是經歷了人間百態,但不管什么樣的評論對我都有巨大的幫助。
面對別人的點贊、夸獎讓我更有信心堅持下去;同行之間的交流探討、相互學習讓我更有動力;前輩們的否定和指點讓我及時糾正錯誤、調整方向;鍵盤俠們的惡意抨擊,在我進行驗證之后更能自信的認為我比你強。
總之,平臺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一起學習的機會,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玻璃心去一一開懟,甚至給自己添堵,最重要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堅持做好自己的該做、想做的事情。
四、總結
設計理論/定律從來都是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它可以用來驗證我們的設計是否合理,但不能過于依賴,應該是相輔相成,作為支撐設計依據的存在。當然在同等情況下也會存在一些偏差,比如某米新LOGO,就算我們把原理及價值一字不漏用原大師的話說出來,未必有同樣的效果,這就多少偏向一點行業的影響力了。
任何時候,我們在評價一個設計好壞不應該是出于個人的主觀意見。
在輸出產品體驗的亮點時,我的觀點不是所有人都認可,大部分人認可就好;想法不可能完全正確,大部分正確就好,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是設計師、也不是原創作者,我只不過是把已經存在且大多數人都認可的觀點總結到一起,給自己加強記憶,給他人帶來方便。
當出現問題時,我們一起探討、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這也正是設計交流平臺的可貴之處。
當我們說某個人不是一個好人時,難道就一定是個壞人嗎?設計亦是如此?。?!
2021即將過去,2022我們再見。
#專欄作家#
大漠飛鷹;公眾號:能量眼球,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致力于產品需求的驅動、產品體驗的挖掘,利用設計的手段為受眾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即好看、好用。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 CC0 協議
學習的榜樣,之前的文章每篇必看。偷偷問下方便加個微嘛哈哈~
VX:lr112fx820
老師輸出的設計產品體驗日記 在哪里看啊
你好,從我主頁進去就能看到哈
支持支持,期待2022年有著更好的發展。
感謝支持
太感謝分享,有心靈的觸動;2022開始從一個小目標執行
感謝支持,我們同行
多看,多思考,多積累,作者分享的內容很干貨,收藏了
感謝認可,繼續努力
量變引起質變,期待作者以后輸出更多優秀的文章。
感謝支持,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