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產品人,總結2021年
編輯導語:2021年已告一段落,是時候對2021這一年來的工作進行總體復盤了。在這一年中,你獲得了哪些經驗或教訓?達成了什么成果?你對產品、項目等,又有哪些新的感受?本篇文章中作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來回顧了他的2021年,快來一起看看吧。
2021年已告一段落,總結回顧這一年,發現有點無從下筆,因為能拿得出手的事情并不多。好在明白人生是一個進、退、停的過程,停和退是必由之路,能邁過去,才有更大的進。
一、工作
從2010年5月開始算起,工作已超過11年,做產品經理也有6、7年時間。對于自己而言,過了而立之年,思考的不僅僅是本職工作、專業能力。開始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和體會。
職場的發展,主要有兩種路徑:
- 一種是長期在一家公司,伴隨公司的發展,個人也得以提升和成長
- 另一種是不斷地跳槽換公司,以此來實現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很難說那種形式更好,但是經驗告訴我,長期在一家公司發展和晉升,才是更正確的選擇。
當然,在一家公司長期的發展,由諸多因素決定,并不是個人所能左右,比如公司的發展前景和領導風格個人就很難影響。找到合適并且有空間的公司,需要一定的運氣。
對于產品經理而言,要想順利晉升,從產品,到高級產品,到產品專家,再到產品總監,最后到產品副總或CEO,除了基本能力外,還需要運氣和機遇,并且有幾個關鍵的坎一定要邁過去。
1. 通用能力
包括溝通能力、執行力、學習能力、自驅能力、總結復盤能力等。
很難說哪個最重要,要成為優秀的產品經理,這些基本的通用能力需要過關。
想成為總監及以上級別,還需要特別突出的長板。比如在溝通能力方面,是否能夠跟公司大老板匯報工作,并且能夠舉重若輕,游刃有余。
別小看匯報這件事情,這需要在眼光、格局、膽識和看問題的角度等方面,跟老板在同一水平線,至少不能相差太遠,背后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
或者在公開表達方面,具備大型發布會和論壇的演講能力,可以在類似小米或蘋果的新品發布會上介紹產品。要想成為總監,至少在1~2個方面非常出色,到達卓越的水平。
2. 專業核心能力
對于產品經理來講,專業能力是看家本領,無論什么級別,都需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當然,不同級別,需要具備的能力并不相同。
(1)產品經理
是產品團隊的中堅力量,真正干活的人,是能聽見炮火聲的人。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需求調研和分析,產品規劃和設計,競品分析,項目管理,以及產品運營,數據分析,市場、商業和渠道管理,還需要了解研發技術等。
當產品經理在做自己本職工作過程中,如果有突出的業績,比如帶來大量的GMV的增長,用戶數量的增加,實現大幅降本增效,提升用戶體驗等,就有機會得以晉升。
(2)高級產品經理和產品專家
可由內部晉升,也可以通過跳槽實現。除了需要具備產品經理的能力外,需要關注行業、上下游和友商的趨勢、動態等,需要開始從總監層面思考問題。
不僅僅是執行,還需要關注商業,關注為什么要做這個事情,能夠帶來什么樣的價值。
需要具備一定的產品策略思維,要從中長期思考產品的發展,不僅僅是解決眼下的問題。有時候需要擋住不合理的需求,并且跟業務、研發搞好關系。
到了這個級別,需要將30%左右的時間用來管理團隊,需要學會將自己從具體的事情中抽出來,否則你會陷入瑣碎的事務中,對個人未來更大的成長無益。
對我自己來講,在轉型承擔管理任務過程中,走了一些彎路。開始時有種錯誤思想,覺得做好自己專業領域才是第一要務。當團隊成員邀請參加產品方案評審,以及業務溝通會議時,顯得積極性不高,甚至能不參加就不參加。這樣做會讓自己失去團隊管理的機會。
正確的做法是,逐漸將自己的部分工作交給團隊成員。在這個過程,自己也要了解具體的進度和情況,遇到困難,能夠給團隊成員提供思路,但一定不要去幫他們做具體的事,否則你又做回了產品經理。
(3)產品總監
無論是內部晉升,還是跳槽成為總監,都是職業發展的關鍵里程碑階段,很多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總監的水平。
我自己目前還在朝總監的目標努力。雖然自己沒有擔任過產品總監,但是接觸過不少產品總監。
在我看來,做產品總監,除了把握方向,選人、育人、用人是工作重心。應該花大量時間,選出優秀的產品團隊,然后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智,做出優秀的產品。
產品總監需要保證團隊的公平、純粹和簡單,讓優秀的人有機會嶄露頭角、得到重用;讓混日子的人空間越來越小。并且需要通過數據、例會和工作匯報等,了解項目的進度、風險和效果。
對于產品總監,在團隊一定要有威信,這種威信通常是由于具備某方面的突出能力,并且得到大家的認同。氣場和自信是產品總監的必備素質。
干活已經不是產品總監的重心,幫助團隊協調資源,解決團隊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比干具體的事情更重要。跟其他部門的總監溝通,為部門爭取利益,參與中高層的管理會議并傳達到自己團隊,向高層領導匯報工作等,占據產品總監工作的很大一部分。
如何讓團隊保持活力,是產品總監需要思考的問題。
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保持團隊的流動性,通過輪崗、晉升、清退等都可以,要用好鲇魚效應。若團隊沒有活力,且沒有任何動作,當有一天問題暴露時,基本就沒有退路了。
(4)產品副總和CTO
這個級別,在我看來,跳槽后入職的居多,內部晉升的較少。
到了這個級別,不僅要有出色業績,而且不能犯大錯誤,并且要能夠凝聚人心。實際上,能夠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內部管理者,少之又少,不僅僅要有能力,而且要有機遇和運氣。
這個級別雖然也是產品經理,比如張小龍雖算產品經理,但實際上80%以上的時間是在承擔管理這一角色。對于產品副總和CTO,在公司業務快速發展階段,為業務保駕護航,不出大錯,是基本任務。完成公司最高層交付的任務,是工作的第一要務。
日常工作核心是確定團隊方向,激勵產品團隊,對他們考核,進行優勝劣汰,良性競爭。還需要具備行業前瞻性和洞察力,不僅僅是跟隨時代的步伐,要有引領的氣魄。
當然,這個級別的管理者,通常比較謹慎,穩字當頭,不犯錯誤,少犯錯誤就能勝過大多數同行。
產品經理的晉升之路,總體來講,高級產品來自產品經理中的優秀者;產品總監來自產品專家或高級產品中的優秀者;產品副總來自產品總監中的優秀者。
雖然不同階段的產品需要具備的能力不一樣,但是后一級別的產品通常具備前一級別的能力。只是到了更高級別,需要將工作重心轉移。
3. 組織影響力
對于各個級別的產品,尤其是高級及以上的管理者,共同特點是需要具備組織影響力,包括帶團隊,知識傳承,培訓人才。
帶團隊中管理方面的內容,大部分在上面篇幅中做了介紹。對于一個在組織有影響力的管理者,要想帶好團隊,一定要讓自己持續的成長和學習,并且能夠將自己所學、所思、所感分享給團隊成員,帶領團隊成員不斷的進步,有公司的人才傳承、培訓體系。
可以說,一個公司是否停止發展,或者發展緩慢,取決于公司的創始人。假如創始人原地踏步,公司就不會有發展。
說一千道一萬,無論那個級別,從產品經理,到產品副總,兩點很重要,一是勤奮,二是向厲害的人學習。
4. 職場感悟
有人說,職場上,作為管理者,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聽上面領導的話。這句話看起來好像透露了職場的人情世故。實際上沒毛病,因為有個大前提,那就是上面領導的話是正確并且值得去執行的。
通常來說,一個公司的發展,90%取決于創始人,如果創始人的戰略、愿景方向出現錯誤,下面的人想通過努力糾正,并且拉回正軌幾乎不可能。
所以,碰到一個有能力和眼光的領導,跟著他的腳步,不斷提升自己,將領導的決策落到實處,才是正確的選擇。如果沒碰到,那就不斷的尋找,直到找到為止。
在公司跟領導抬杠是大忌。一個管理層經常抬杠的團隊,是沒有前景的團隊。
如果你開始帶團隊,做領導,也需要明白,領導者的主要任務不在具體事情上,而是確定戰略方向,并且找到合適的人,讓他們承擔能力匹配的工作,給與他們資源和指導,并監督和考核他們的績效,不斷激勵他們。這是自己這一年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展望未來,需要聚焦在產品總監能力模型上,需要鞏固產品經理的基本功,更多的往產品總監的職責上努力,多接觸行業的大咖,多學習,多復盤總結。
職場上,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就是勇于承擔重任。比如我在公司負責項目重構時,前期有不少擔憂和顧慮,跟領導有分歧,甚至到了爭執的地步,后來經過領導的耐心溝通,最終我被說服了。我記得領導當時問了我一句話,問我是不是沒有信心?我當時明確的說:有信心。
在我看來,在討論階段可以暢所欲言,一旦確定要開始做,就100%執行到位,無論遇到什么困難,能夠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在當前我國經濟從中高速向中低速轉型階段,各行各業的形勢都不是很樂觀,各領域競爭開始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
此時,就是潮水退去的時刻,誰有真才實學,誰是南郭先生,立見分曉。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能力和格局的人,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二、學習
1. 看書方面
今年更多開始看專業方面的書籍,供應鏈業務和產品方面居多,包括:
- 羅靜的《實戰供應鏈》
- 劉寶紅的《供應鏈的三道防線》
- 京東的《京東自營供應商管理》
- ISM的《CPSM供應管理專家認證》叢書(共7本)
- 格溫·理查茲等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工具包》
- 施云的《供應鏈架構師:從戰略到運營》
- ……
有些已經看完了,有些還沒看完。
看書的過程,也是增長見識,開拓眼界的過程。
其中《實戰供應鏈》是一本偏供應鏈產品方面的書,大部分篇幅在介紹供應鏈系統的構思和設計相關內容,而且剛出版不久,作者在供應鏈產品方面經驗豐富,書中內容干貨不少,值得推薦。
此外,還看了其他方面的一些書籍,包括《暢想中國:未來十年的國運與人運》、《如何成為專家》、《蔣經國傳》等。我的購物車里,相當一部分訂單買的是書。買書如山倒,看書如抽絲。
未來要給自己定一個規矩,看完一本后才能買新書。除了看書,這一年工作之余,花了不少時間在演講俱樂部。
總體來講,參加演講俱樂部,一方面能夠持續督促自己不斷提升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向大家學習的過程。而且,頭馬演講俱樂部鍛煉的核心能力,除了公眾演講,還有人際溝通、戰略領導力、管理和自信。
在頭馬,只要堅持下去,多研究官方指導手冊,多實踐,會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寶藏。
每個人擅長的地方不一樣,對于自己來講,演講俱樂部很難每周參會,精力和狀態不允許。
新的一年,保持自己的節奏,平均每月參會1~2次即可。
2. 考研
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20年12月份參加21年在職研究生入學考試,成績并不理想。當時考完后,想休息一段時間,結果一休息大半年就過去了,等到21年國慶前后,又想考在職研究生,就報名了,但是工作方面等原因,沒時間備考,算是裸考。
雖然是陪考,但是從考場出來后,就明確告訴自己,接下來這一年,需要好好準備一下。為此特意買了一臺打印機,用來打印備考相關學習資料。
學習方面,環境真的很重要,有兩個學習的好地方,一個是國圖自習室,二是付費的自修室工位。
考研,是一種不斷成長的過程,保持學習的動力和狀態,重要性可能不亞于讀研本身。
今年還參加了普通話培訓考試,成績是二級乙等。備考的過程,既是督促自己學習的過程,也能檢驗一下真實水平。雖然這個成績不算好,不過我對自己的普通話還是有認知的,這就是實際水平,未來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和鞏固。
普通話的練習,除了發音和語調之外,整個人的狀態很重要,只有精神飽滿,發言才會有力、厚重。
學習永遠屬于重要不緊急,很容易被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擠占,比如刷視頻,看新聞。需要讓自己從更高的位置思考,比如堅定考研的信念,激勵自己堅持寫微信公眾號文章等。
三、感悟和思考
1. 確立力所能及的目標
一個人的成功,始于自信,終于堅持。當你發現一件事情,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時,學會放棄,跟自己和解。因為做能力范圍外的事情失敗多了,會影響自信。
學會認知自我的狀態,當你發現自己狀態不好時,需要停下來,去做一些能夠提升狀態、恢復精神的事情。一味的往前走,不見得是好事。
2. 學會做減法,聚焦聚焦再聚焦
其實我們看的很多新聞、視頻和節目,99%跟我們沒有關系,屬于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學會減少這些事情。
叢林法則,這個社會永遠是成功者更受歡迎,更能得到尊重,更容易被關注。
所以,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去刻意巴結一個人,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時,就會有一批的朋友與你同行;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人格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
所以,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
四、閑聊時刻
鄧寧-克魯格效應,說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上圖,王慧文的解讀是:有擔當的管理者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把下屬從愚昧之巔推到絕望之谷,至于他能否爬上開悟之坡,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我的解讀是:一個人經歷了谷底的絕望之后,只要能走出去,定會迎來更大的發展。
作者:千古一城,微信公眾號:產品經理專欄(pmimprove),原京東產品經理,9年技術、運營和產品工作經驗。
本文由 @千古一城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一個人經歷了谷底的絕望之后,只要能走出去,定會迎來更大的發展。
你好,看了您的文章,如今階段的我有所收獲,和您一樣今年在職考了mem,初試還沒有成績,問下有好的演講俱樂部推薦嘛,希望提升自己的說服力,很多時候無法將價值傳遞給團隊
啟航AACTP,可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或加下微信,可邀請進群634578444
我也是一個想考研的產品,請問你是怎么確定專業的呀,跟業務領域有關的嘛?
個人建議,最好結合自己職業規劃思考:如果走管理領導路線,可以考慮MBA;如果走專家路線,最好是專業相關的領域,比如物流、信息管理方面的MEM,或者金融方面的專業,具體要看自己的行業
好多漏字和錯別字,不錯文章很好
歡迎指出
確實如此,學習和多看書真的有用,可以拓展思維。
寫得很好,頗受益
不管作為哪個行業的人做一個年終總結是很有必要的,他就相當于一次復盤,一次反思,這篇文章給了我很大的一個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