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誤解的“做自己”

4 評論 4231 瀏覽 1 收藏 26 分鐘

編輯導語:你是不是也常聽到一句話,即“做自己”?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實現“做自己”?你需要清晰地認知何者才是真正的自我,并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有所洞察。本篇文章里,作者就“做自己”這件事情發表了他的看法,一起來看一下。

“做自己”是流行多年的話術,這種口號無疑是它已經預設好某個“自己”躲在隱形的角落,需要通過某些途徑找到它,一旦找到人生會變得豁然開朗。可問題是它出現時,代表什么?

比如,年底高管團隊與HR部門組織的人才盤點,你不知道如何寫好匯報,找到領導盤問時他告訴你“做好自己”就行。

或者,小張和你關系不錯,你臨時沒什么安排就答應她撰寫方案的請求;但朋友說“你怎么每次都做老好人”?要勇敢做自己,學會拒絕。

你看它是個復雜的命題,不論怎么說人們把它理解成“順從自我內心”的某種狀態;可這就一定全面嗎?其實未必。

它包含兩層含義:推崇真實,變得更好。

現實多數的語境是指前者,后者似乎帶有目的性,如為自己的物質需求而接受不喜歡的工作,向甲方不合理的需求妥協;這種想變好的欲望不得不順從組織而掩蓋自我個性。

因此“做自己”常常被讓人誤解是“自私自利,只考慮自己”或“你讓我做什么我就不做”等。

這種具有回旋鏢效應(boomerang effect )運用叛逆的方式盡管是為重獲「自由」,但它可能會犧牲到自我真實的意愿和偏好為代價。

那什么才是做自己?心理學對應的概念是「真實的自我」,關鍵因素在一個人的內在意識和需求不是根據外界評價而做出的扭曲行為。

一、在交互下產生

比起做自己還是先思考下,你到底被誰影響著?

每天7點多起床洗臉刷牙,擠地鐵堵車等紅燈匆匆忙忙到公司打卡,辛勤的勞動一天,晚上拖著疲憊的身體躺倒床上拿起手機刷著短視頻平臺,關注與自身毫無相關的明星八卦。

你的每一秒意識都在外界引導下共同完成。

甚至注意力經濟讓許多人模仿著KOL來修正自己的審美,學著他們的做事風格,認同商業所表達的理念,這無形中讓自己又變了樣。

我們有很多自由做選擇,但好像選擇又都是「拼命壓榨自己」;之所以沒辦法“做自己”是因為人出生,自我就被無時無刻的教育和身邊人影響著。

精神分析學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在「鏡子階段」的理論中提出:嬰兒在6-12個月大小時會在鏡子中認識自我的模樣,并將其作為自己身體和意識之外的“自我”。

從那一刻起,在語言和社會規約還未構成時,「自我」就已經是凝視在自身之外與自我不重合的虛擬影像;換言之,純粹的「自我」概念不存在,從幼小時就是外物建構的結果。

而成年后的世界更不用提了,外界訊息的交互和各種文化熏陶讓人形成三重人格(本我,超我,自我),除本能外關于我的一切都是在外界的塑造下完成的。

那么,我們也就很容易沉浸在不同感覺中,如:

在公司是扮演好職位承載的角色,做好工作;在父母眼里扮演好孩子角色,在孩子眼里扮演好父母角色。

于是把心抽絲剝繭卻猛然發現,在各種關系籠罩下根本不存在一個完全一致的自己。

甚至我曾經收到一張名片上面印20多個title,這種習慣談論天地吹噓的人隨著時間拉長,自我虛榮在無形中被放大,反而是披著精致外衣的土匪。

被人誤解的做自己

也許你會說由于工作迫不得已,其實很多舉動都是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產生;這一切不得不說每個人身上都有的特征,“討好型人格”。

它是種為了需要而犧牲或選擇標榜自我滿足他人的狀態,其實不論是人格八種類型四大特征還是大五人格特質理論,都沒有它的分類。

在國外類似的概念還有“討好型綜合征”,取悅癥(people-pleasing syndrome),它與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什么這么說?

我認為有三個方面:恐懼感,很難拒絕別人,不了解自己的底線。

首先,在商業社會中部分人會擔心自己的需求給周圍的朋友造成麻煩,甚至諷刺或傷害,所以會選擇隱藏自己。

然后還會對他人情緒特別敏感,或許不喜歡道歉但常常覺得自己習慣式的通過道歉能獲得一些關系中的安全感。

比如,有些事情不是自己的錯,但因溝通中不小心觸摸到對方的不快樂而帶來負面情緒體驗,你會誤解而感到沮喪,可又很難有定力去求證,只好選擇道歉,這種內在恐懼會長期植入內心。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別人的請求,部分人幾乎是有求必應。

不論心理怎么想表面都會客客氣氣,甚至還會把「回頭我請客」或「有事你找我」掛在嘴邊,但事實上很難follow up的兌換諾言。

這一方面想為自己積累老好人形象,另一方面又無法控制事態的發展,就會在內心會產生很難拒絕別人。

但答應的又不真誠的狀態,從而變成不斷壓抑和忽視自我需求,把別人利益和事情看得重中之重,自己就會受傷。

再者,有些人時常不清楚自己的底線在哪里,如同在一段商業(上下級)或親密關系中,因為恐懼沖突,會將委屈深深掩埋起來,這樣反而會更容易在內心深處感到憎恨。

同時在認知層面,也更容易對周圍一切關系感到冷淡和不信任;因此表面看你特在意他人需求,但這份在意并不是出于渴望,而是迫切地需要別人不要對自身加以否認和拒絕。

總體來說,上述特征人皆有之,自己也在交互下不斷變化。

壓抑自己的需要肯定是不舒服的,但礙于各種人設情面和排場又想要體面,那時間久了「做自己」也就成為自我的一種宣示。

之所以說是宣示,是因我們無時無刻受到兩方面的控制:慣性經驗模式,慣性的假設模式。

在它們的操控下人的真實自我被掩埋,露出的只是涂抹上顏色的冰山一角,也很難活出自我了。

二、在慣性下被影響

什么是慣性經驗模式呢?它也稱之為「記憶體」;操控「自我」的途徑有兩種。

一種是利用過去的經驗和記憶來得出結論,且沒有檢驗是否用于當下的特殊場合;另一種是通過過往事件片面的解讀而形成不準確的記憶,從而誤導當下的決策。

比如:銀行銷售向你推薦一只基金,給的理由是年回報率超過30%;那么你只需要問自己它過去的表現與未來的表現有多少相關性,大概率能決定是否入手。

但基金申購說明中往往能看到“過去的業績不代表未來的投資建議”,這就是通過相關性來破除慣性經驗模式的運用。

你看,即便我們避免掉經驗模式,當通過總結過往記憶而形成經驗時,依然會被「操控」,因為記憶不靠譜。

很多對記憶的理論分析,一般呈現三個階段。

首先是獲得階段,這是對原始事件的感知被存在記憶系統中;其次是保留階段,從事件存入大腦到回想起特定片段之間的時段;最后是提取階段,也是人們所回想起存儲的部分記憶。

華盛頓大學實驗心理學家和記憶專家伊麗莎白·洛夫特斯指出,這個說法并不正確。

當人存在一些事實的記憶之后,會繼續從外部的環境里獲得其他信息,這些信息和存儲在大腦中的記憶會起到相互的作用。

因此,她認為記憶是不斷被構建和創造的過程,而非像攝像那樣錄制完畢就不再有新的變化。

你可能會說,這和做自己有什么關系?

要知道從「慣性經驗」角度出發“真實”也是可以被塑造的,也就是說“自己看自己”和“別人看自己”是不同的;比如:網絡上曾經有個熟悉的爭議。

一個Z時代女生喜歡穿JK服,她認為很可愛,但又不想被凝視物化的身份,這兩個愿望同等嗎?憑什么她的可愛是別人的不懂?

這仿佛和女生怎么確定自己化妝是為了取悅別人還是自己;那“做自己”就不只是自己的事了,我們無法完全脫離環境和別人的記憶模式去討論「自己」。

困難是有些環境本身正是需要別人去擺脫或克服的,由于長期的適應,我們就很難分清哪些是個性、愿望,哪些是為保護自己而采取的偽裝。

這像上述名片案例,幾十個title哪個是實至名歸?或者你回農村過年手上帶幾千塊的表別人說你炫富,但在大城市根本談不上富,你怎么區分?

其實人在「一線城市的記憶體」并不能帶回到「農村」使用,幾十個title別人未必買單,不然你的“做自己”可能會帶來無形的困擾。

被人誤解的做自己

而這一切本身是“如何看待問題”減少負面影響的事,想想看是不是?要擺脫它并不困難,轉換視角、多方查證、善用切分法等行為就可以。

這背后是我們從「無反思意識者」變成「有反思意識者」認識的過程;具體我們可以采用:以人為鏡,自我梳理。

我認為兩類人可以成為你的鏡子。

一類是事件中其他的當事人,比如,你和別人產生糾紛,那就認真思考下對方視角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你會有不同發現。

這是因為在任何場合中我們都有三種現實,你的現實、我的現實和第三方視角的現實。

另一類是置身事外的人,以這類人做鏡子需要注意“不要找過于熟悉你的慣性模式”的人,也就是太了解你的人,比如你的好朋友、上級領導。

他要知道你身上的習慣模式早就跟你說了,但你因自己信息接受上的偏見而沒聽進去;找一個距離適中愿意說真話的人來幫你分析,則可以避免這些偏見。

自我梳理的方式需要在一段時間內全神貫注的把某些沖突性事件記錄下來,描寫出相關人物的特質和行為;甚至包括背景情況,發生什么,你又做了什么感受如何等。

要是覺得繁瑣可以使用睡前思考,這是我常用方法;通過此問題可以反思到哪些是我當時沒有認知到的,或需要通過換位思考來考慮的。

反過來看,這也是「做自己」革命的一面,我到底是應該滿足那時候當下的自我還是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它好比玩切西瓜游戲,讓同類型的水果合并。

被人誤解的做自己

總之,“當自我關注”和“他人關注”分離時,終究走不到一起;你心中的做自己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別人看待的眼光也未必是錯的。

給自己挑選合適的環境和同類人,也是“做自己”重要組成部分,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會尋找合適自己的圈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講的不僅是相互吸引,也是在合適的環境中能夠舒服的做自己,展現其他很難展現的另外一個自我。

三、在信念體下塑造

若說外部信息和意識是建構自我的過程,那慣性假設模式則是根基。該怎么理解它呢?它包括信念、價值和規矩條理(Beliefs,Values and Rules),簡稱為信念體(BVR)。

是每個人都有,并且與其他人不同的思想發動機,憑借它我們去處理人生的每件事;因此這套系統決定人的成功快樂,情緒感覺和人生成就;你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價值觀」。

那價值觀可以被塑造嗎?

哲學家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里說,一個人在消費社會中根本沒有所謂的自由,這個觀點聽起來似乎有點可怕。

但仔細想想,我們的行為無時無刻不被外在的宣傳影響。

比如:我有一段時間因為職業規劃和做事猶豫不決而錯過很多機會,當我沉下來發現,那些焦慮,懊惱和無奈的情緒都來源外界的影響,而并不是「自我內心」想要的。

因此你不妨思考下,自己是聽“社會”的還是“內心”的?

很多人認為自己有選擇各種物質的權利,如化妝品、包包、家電;但你不能選擇七夕時不跟對象買禮物,甚至不打扮自我。

不然你會收到周圍人的不理解或異樣的眼光,甚至背負「摳搜」的名義;這些都是消費主義在人思想里種下的「信念體」的體驗。

社會著名心理學家亨利·泰弗爾認為:我們在溝通時很少以個體角色進行,而是以認定自己是誰的某個群體和職業進行,也就是說,自身所屬的公司身份,也是由社會準則所決定的。

被人誤解的做自己

因此,群體認同中包含我們常見的「自我信念」,但有時候群體會導致個人信念的偏見,你卻渾然不知甚至被帶跑偏,這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界限不清晰時,沒有信念時。

比如:你不清楚某個公司的群體文化,就很難融入其中;或者你根據絕大部分人去盲從,怎么理解呢?舉個例子。

在絕多數二三線城市,父母的價值觀里他們認為超過27歲就是大齡剩男,我好想就自動帶入了。

當看到家鄉的人們紛紛議論時,我突然有點懷疑人生“是不是應該在家相親趕緊結婚”?

認真深思后發現,自己的未來生活他們并不負責,選擇后若不能遵循「內心的自我」就會后悔,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過,對不對。

因此,每個人的思想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外界影響,但這里唯一的區別在于“你是無意識地接受影響”,還是“有意識地選擇這種影響”,頗為重要。

那么若想擺脫外界的擺布,就必須對自己的內在主要觀點、想法和價值體系做透徹的分析;找到每個思潮的來源,然后重新審視它們,看我是否應該接納這些。

好比“自由”就是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

但我對它的定義是擁有“清晰自我的使命”和“未來方向”后放下不相關的事物去選擇,去奔跑;如果你不了解也許就認為它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如何挖掘深層內心的信念體(價值觀)呢?

這是我早些年使用的方法,你可以拿出一張紙,在上面寫出20個關于“我是一個_____”來定義自己。

你會發現很多句子都是都某種角色的描述,如:我是一名丈夫,一個公司老板;要是這樣,請你思考下這些對你意味什么?

我需要把家庭放第一位?還是我需承擔家庭責任并養家糊口,它背后體現是你對不同社會認同的認可度;另外你也可以從網絡上下載份「個人價值觀評價表」,對照思考。

自我信念體就像水庫,它需要水不斷注入,若水量不夠那在外來事物沖擊時,你平時的水也就一放而光。

也就是說,你的自我價值感還未充沛到可以抵擋嚴重或突然的打擊;所以,我想告訴你:你的信念體會隨著外界的影響發生變化。

我觀察發現很多人即便遭遇生活的逆境,依然充滿自信,但也有部分人因為某些小小的工作壓力而一蹶不振;這些都是妨礙從深層做自己關鍵的因素。

四、還怎么做自己

聽起來,似乎先天和外界的教育、慣性的經驗和信念的塑造三者反之成為自己身體和思想的主人,那還有機會找到隱秘在角落深處的「自我」嗎?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自我一致性”。

具體指個體行為態度、信仰、價值觀等方面的符合程度(Jongman-Sereno & Leary, 2019);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情,按照找到的價值觀進行生活,不違背內心就是「做自己」的重要部分;可個人價值觀跟外界總是不一致的。

當外界標準超過自我標準時,擁有真實自我的人總傾向于堅持自己,即使別人批評或拒絕我,我也要努力以符合我個人價值觀的形式做事(Kernis & Goldman,2006)。

這樣從表面看,雖然有些叛逆但本質不同,堅持自我并不是為了反抗而是維持內心秩序。

進一步而言,當外界標準跟內心一致時才不會為了反抗而反抗,那叛逆則不同,如同上述中“別人眼中的自己一樣”。

一句話形容則是:“道不同,不相為謀?!?/strong>

除一致性外,我認為「自我驗證理論」中的真實,具體還表現在四個維度,分別是:對信息,對經歷,對能力,對自我需求。

首先,能夠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坦然承認自己不懂是很困難的。

我雖然在很多領域能承認自己不懂,但在自我精通的學科上被別人挑戰還是會有些情緒,需要加以控制才能以和平態度接受反饋。

相信很多人也相同。

我認為在表達時,能夠重視說出觀點可能會引發的負面情緒,以及對方“帶來的不好回應”并放下面子,是對「自我認識的信息」的基礎真實。

其次,真實的面對過往經歷也是從內在“做自己”的體現,我見過部分人習慣在社交場合和簡歷上包裝吹噓自己。

背后是比較復雜的心理機制,如果想更好的認識自我,需要對這些舉措進行深刻剖析。

若能解開該心結,相信后續人生旅途就不需要花很多無效功夫來掩蓋事實,可以把精力更好投入在值得的方向上去。

被人誤解的做自己

再者,有些人喜歡夸大和低估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則不清楚自己的能力,這三種狀態都是對能力的不真實。

曾經有個人跟我說他特別善于改變別人,輔助5000人+走向自律道路,我詢問他如何做的?

他說自己發起一個習慣改變群,每個人繳納1000元保證金,每天打卡,改不掉不退押金。

我問他你為什么確定這都是自己的功勞呢?若別人不想改變,你還可以幫助她嗎?或許是外部壓力讓別人堅持了下去。

因此,如果能客觀地審查自我的各項能力,找到那些不太愿意真實面對的方面,或許你就能發現一些「做自己」底層的認知盲區。

然后有些人礙于面子,一是不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二是知道需求不好意思表達出來或用其他需求代替,這都不是真實的表現。

《非暴力溝通》的作者指出,在學習平衡自我需求和他人需求過程中,會經歷三個階段:他人的奴隸,自己的皇帝,平衡的生活。

早期認為自己需要滿足他人的需求,把自我優先級放低;中期優先考慮自我,不考慮他人。

后期才能做到對自己的行為,感受和情緒負責,并保證不傷害別人來實現滿足。

但是想把自我表達清楚不容易。

我經常采用SMART原則,在溝通中提出針對某一事物非常具體的要求,這樣別人才能知道你的期望值在哪里。

總結一下

做自己很難,但值得努力;當你真正認識到它時,也許意味著擁有一種成熟的心態。

在緊急情況下你會愿意慢下來搞清楚發生什么,自我想要什么;在社交時你也懂得如何掌握邊界,又能保持彈性。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ヂ摼W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好做自己

    來自山東 回復
  2. 做自己的核心就是讓自己開心,做事隨心情,開心就好。但是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束縛著我們,讓我們不能開心的做事情、不能隨心而為。

    來自內蒙古 回復
  3. “做自己很難,但值得努力!”這句話說得真好

    來自福建 回復
  4. 做自己的核心本質就是:開心就好。如果能做到這個,那真是最好的了。可是事實是大家基本都做不到

    來自海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