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如何用產品思維提升簡歷邀約率?
?編輯導讀:金三銀四馬上就要到了,你打算換工作嗎?想要獲得一份工作,亮眼的簡歷是加分項之一。本文作者從產品思維的角度出發,分析如何提升簡歷邀約率,希望對你有幫助。
前段時間,有個朋友找我說:“看你最近在寫公眾號,有沒有興趣寫一篇關于簡歷的”。
最開始我是想拒絕的,畢竟關于簡歷的文章,現在網上一搜一大堆,我還能寫出什么花呢?
巧的是,有一位小伙伴想內推字節,看了下他的簡歷并做了一些指導,最后他成功被字節邀約;同時把他簡歷內推到鵝廠,也被兩個不同部門的面試官邀約,目前已通過鵝廠一面。
原來有時候的瞎叨叨還是有點用,那就分享下我在簡歷上踩的坑,希望能幫到小伙伴們。
對于簡歷的編寫,我習慣運用產品思維。
對于什么是產品思維在這里就不做解答了(請找下我的合作伙伴度娘),畢竟今天的重點是簡歷。
如果說要把編寫簡歷的產品思維細拆的話,它可以由以下公式組成:
產品思維=用戶思維+設計思維+迭代思維
但考慮到有些小伙伴不是做產品經理的,對上述拆解的思維可能還是不太理解,我把它簡化了下:
簡歷=思考+規劃+迭代
01 用戶思維:思考
在前面給大家分析到,簡歷邀約率跟招聘方有直接關系。
但我們也很難去鏈接到招聘方,那就要“想他人所想,思他人所思?!?/p>
想想我們的簡歷是誰看;誰有權利決定讓我們去面試;他們想在我們的簡歷上看到什么。
簡歷的目標用戶,無非是HR、面試官X(這里多指用人部門)。
所以,找準目標用戶,設身處地思考他們想要什么,才能交出一份邀約率高的簡歷。
但很多小伙伴又有疑問,招聘方和我又不認識,我難道靠猜知道他們想看什么嗎?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以下方法。
第一步,找資源
無論是哪個行業或者哪個職位,當我們做深后,會發現一個現象:“圈子真小?!?/p>
但圈子小有圈子小的好處,畢竟找來找去都是那些人?
所以,當我們有心儀公司時,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渠道去鏈接到內部的人,比如:
- 領英
- 知乎
- 脈脈
- 朋友推薦
- 行業大佬微信群
- 牛客網(不僅可以內推還有面經)
- ……….
這些網站都可以讓我們鏈接到心儀公司的朋友,至于如何通過這些朋友獲取準確的信息確實很難。但我們不就是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因為它值得。
這種方法也是我最推薦大家使用的,它有以下幾個好處:
- 通過各種方式,鏈接到了一位新朋友,雖然現在還不太熟悉,但誰又能保證他未來不會拉你一把呢。
- 得到真正的招聘需求(有些特殊需求不會放出來),探聽真實的公司文化。
- 了解招聘方招人的真實目的,招人只是招聘方的解決方案,但其實他們的真實目的可能是填坑或者公司發展快需要人手等。
舉個例子:
去年我特別想去某公司,通過脈脈鏈接到了內部的朋友,通過邀約他吃飯,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提前讓他幫忙打聽了),比如招聘方為什么會招人;招聘方想找一個什么行業的人,比較注重哪些方面等等。
雖然最后掛在了三面,但我和這位朋友一直有聯系,還幫他內推了部分朋友,一起平分內推金(賺的不多,但是吃幾頓飯還是可以的),有時還會出來一起吃飯,聊聊各自最近情況。
第二步,分析JD
什么是JD?這里的JD不是指某東,而是職位描述。
其主要內容是描述用人部門對面試小伙伴的一些需求。
雖然JD很多朋友認為沒什么用,包括張一鳴曾在字節跳動7周年會上,公開懟了自己公司的HR說JD寫的太嚴厲。
但我們還是要分析JD。
因為前面的信息不夠,一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有信息流失的;二是市場上大部分崗位都沒有標準,不同公司的對于面試人的軟硬技能要求各不相同。
那么如何分析JD呢?
梳理崗位關鍵詞,做關鍵詞的自我對照。
舉個例子:
這是我在boss直聘上找的JD,我們可以把它的關鍵詞劃分為以下兩個模塊:
- 硬實力:需求分析、行業經驗、產品規劃與定義、項目管理等。
- 軟實力:溝通能力、自驅力等。
當得到上述JD關鍵詞了,我們的任務是我們自身如何與這些關鍵詞匹配,而且深挖我們是真的懂這些關鍵詞了嗎?
比如針對需求分析這個關鍵詞,需求分析多問幾個為什么不難?難的是我們要判斷哪些做哪些不做?
這個時候我們可能跟招聘方說我們用KANO模型或者自己的方法判斷的,這沒錯,但我們更需要想清楚這個需求的what、why、how,這樣才能給招聘方一種我們是真的懂這個需求,而不是拍腦袋決定的。
最后,將JD上得到的關鍵詞和第一步溝通的信息相互核對,看是否有出入,如果沒有,我們大致能得到以下信息(以上面這個JD舉例):
招聘方:
- 招智能硬件的產品經理。
- 招具備需求分析、產品規劃、擁有3C行業經驗和溝通能力強的智能硬件產品經理。
- …………
求職者:
- 我是做智能硬件的產品經理,具備產品規劃與定義等經驗。
- 這家公司文化不錯,我還比較感興趣。
- …………
當有了上述信息后,我們下一步就是將招聘方想看到的信息在簡歷各個部分體現出來,比如在自我評價部分需要展現哪些關鍵詞、在工作經歷部分展現哪些關鍵詞等等。
02 設計思維:規劃
“規劃”指的是規劃一份簡潔、美觀的簡歷,內容由淺入深,從而逐漸吸引招聘方。
對于稍微出名的公司,我相信每一個職位投遞的簡歷數量都是以百起步。
那么,如何在這上百份的簡歷中讓招聘方看一眼,還能有興趣繼續往下看?
那肯定是先抓住眼球,然后層層匹配招聘方心中的關鍵詞,讓他認為我們就是最合適的人選,趕快通知來面試吧。
這個時候我們就該開始規劃簡歷的整體框架和內容了。
關于簡歷的框架,網上模版非常多,但它們都包含以下模塊:基本信息、自我評價、工作經歷、項目經歷和教育信息,其中最大的問題無非就是它們的順序問題。
我也在網上找到了幾種通用框架:
- 基本信息、教育信息、工作經歷、項目經歷和自我評價。
- 基本信息、工作經歷、項目經歷、教育信息、自我評價。
- 基本信息、自我評價、工作經歷、項目經歷和教育信息。
其實針對上面這三種框架,我比較推薦第三種,理由如下:
第一種,如果我們教育信息只是普通本科,可能招聘方看到這個板塊,就直接pass掉我們了。
但如果是普通本科,把它放在最后面,招聘方可能因前面工作經歷、項目經歷等內容非常匹配,而對教育信息的不滿足忽略不計。
如果真的要放在前面,那除非我們是211或者985等學校,這樣才會有吸引力。
第二種,通過工作經歷很難抓住招聘方的眼球,原因一是很多工作經歷內容比較宏觀,對于招聘方來說get不到;二是如果公司不出名,那就更沒看頭了。
第三種,通過自我評價來抓住招聘方眼球,因為自我評價比較偏實際,可以通過多種關鍵詞來抓住招聘方的眼球;當招聘方覺得我們自我評價符合他的要求,他自然會再去看工作經歷和項目經歷。
所以,簡歷的框架其實采用第三種是最好的,因為我們可以通過自我評價匹配招聘方的軟硬實力,然后通過工作經歷和項目經歷去和上文相呼應。
接下來,就帶大家看看各個模塊應該放什么內容。
第一模塊: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是一份簡歷的開頭,它的目標就是傳達最簡單直接的信息,一般建議四個信息:
姓名、電話、郵箱、職齡、簡介、求職崗位。
其中,簡介要寫,因為它放在最上面,寫好后絕對可以抓人眼球。
當然,有些小伙伴會問要不要放黨員身份、放照片等等。
根據不同情況下可以放,比如我們求職的是事業單位(如國企、央企等),這個時候黨員身份肯定就要放上去。再比如我們有高顏值,那么我們可以放一張漂亮的職業照,誰還不想公司有個漂亮的小姐姐呢。
注意我前面說的是比較通用,簡歷是沒有所謂的標準模版,要學會根據不同情況調整自己的簡歷。
第二模塊:自我評價
在我們讀書時,老師給我們的評價常常都是:“該生樂于助人、性格活潑………..?!比藗円詾檫@就是所謂的評價,所以在簡歷上面可能寫的就是樂于學習、邏輯性強…….等類似評價。
其實,這一部分是簡歷最難的部分,因為它不僅是對自我的認知,也算是簡歷的總結部分。
這個時候回過頭來看看“思考”部分得到的一些關鍵詞,這里我們可以重點突出三部分:
- 職業能力:主要是工作經歷,我們做了什么,得到什么結果,比如3年消費電子經驗,經歷多款智能硬件產品的從0到1,并成功打造過三款爆品,一年銷售額共達一千萬臺。
- 個人技能:這里主要是寫我們在職業上的軟硬技能,比如:對事負責,抗壓能力強,有良好的協作意識,和諧搬磚。
- 個人特性:這里可以放一些個人獲得榮譽、工作之外的學習記錄及一些實操成果。
總之,自我評價就是讓招聘方對你有個初步印象,而這個印象怎么樣,有多深,取決于我們如何將一件小事,通過描述從而吸引到招聘方的眼球(跟我們寫產品亮點是一樣的)。
第三模塊:工作經歷
很多人問我,要不要寫工作經歷,能不能把工作經歷和項目經歷放在一起。
我的建議是要寫還不能放在一起。
為什么呢?
因為工作經歷更偏宏觀,針對不同行業、公司業務的宏觀概括性敘述,主要考察候選人的職業經歷、背景、行業是否匹配。
項目經歷則屬于詳細描述部分,可以通過項目經歷看候選人的水平。
也可以理解為工作經歷是我們對前面自我評價中部分描述的一個論證,畢竟互聯網時代,誰還不會百度呢?
工作經歷一般分為兩部分:公司信息+工作經歷。
對于公司信息,一般包含公司名稱、工作時間及職位即可。
在這里,我要特別說明下,針對公司我們也要學會借勢。
如果公司是某個細分行業的龍頭或者騰訊、阿里系,這些我們都可以在公司名稱后稍微備注。
接下來,就是工作經歷部分。
除了項目經歷,工作經歷是一篇簡歷中文字最多的部分,看到一堆文字,招聘方出于本能就會比較抵觸,所以給大家推薦一種:橫向結構。
這個比較抽象,直接看例子:
紅框部分是主題,藍框則是對紅框的論據。
第四模塊:項目經歷
前面有提到,項目經歷的內容應該詳細,在這部分我們應該是寫清楚項目的基本介紹,我們負責什么,怎么做的,結果如何。
很多朋友說,這里的內容會和工作經歷重合,讓招聘方讀起來有種“食之無味”的感覺。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種方法:PAR法則(很多人推薦STAR法則,這個其實和它差不多)。
背景(Project):描述工作的背景,招聘方想知道為什么我們會去做這件事情。
行動(Action):我們做了什么,招聘方想知道我們為上邊的任務付出了哪些行動,為什么這么做及是否還有其他方案。
結果(Result):從我們的行動中,這個項目的結果如何;衡量的數據指標有哪些等等。
為什么是PAR法則?
- 充分挖掘項目細節,讓簡歷有內容可寫。
- 結構化表達,讓招聘方能快速掌握關鍵詞(如在T中體現軟硬技能、在R中體現數據)。
第五模塊:教育信息
這一塊內容包含時間、學校和專業即可。
第六模塊:簡歷名稱
當簡歷真正寫好后,簡歷的命名最好不要用“簡歷或者個人簡歷”這樣的詞語(這在我內推的人中出現過N次了)。
建議用“姓名-xxxx方向產品-x年工作經驗”來命名,這樣招聘方收到簡歷后很方便區分是那個崗位的簡歷。
好啦,以上就是針對簡歷結構的整體規劃和基本信息,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還差一步,迭代。
03 迭代思維:迭代
“迭代”指的是對最終版本簡歷進行3~5天的自檢和更新。
當我們的簡歷出來后,它的效果怎么樣我們不知道,也許我們就是自嗨。
所以,要學會跳出來看這份簡歷,可以用下面這幾種方法:
第一種,自己迭代
俗話說的好:“旁觀者清,當局之謎?!?/p>
當我們長時間修改簡歷,修改完后會有一種這份簡歷已經毫無瑕疵的感覺。
這個時候,請停下我們的腳步,隔兩三天后再圍繞我們的簡歷,相信會有新的收獲。
那我們可以看簡歷的哪些方面呢?
- 避免低級錯誤:檢查是否有錯別字、關鍵字檢查、語句是否通順、字體是否統一等。
- 避免簡歷冗長:招聘方的時間都有限,我們簡歷不應該廢話太多,所以檢查關鍵字、內容是否簡單、明了。
- 簡歷醒目:簡歷的外表不一定要很華麗,但它至少要清楚,比如對關鍵詞加粗、對姓名采用大字號等。
- 簡歷模版是否恰當:很多人選取簡歷,喜歡左右的,殊不知這種讓招聘方兩邊來讀,易造成干擾;同時,也不符合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由淺到深的習慣。所以要選取最順暢的模版,即自上到下,一條順。
- …………..
第二種,找他人反饋
找身邊3~5位做招聘方的朋友,讓他們對我們的簡歷內容做出一定的點評,比如:
- 針對一些JD,關鍵詞是否精準打動他們。
- 項目介紹是否通俗易懂,不同行業的招聘方都能看懂。
- 亮點不突出,平平無奇。
- 細節內容是否經得起驗證,數據是否足夠吸引人。
- ………
再就是找類似心儀公司行業的競爭對手(建議投5家左右),投遞這份簡歷,看邀約率如何,如果沒通過,我們也可以問下是什么原因?然后根據原因做迭代。
以上,就是通過不同方法來自檢這份簡歷,然后根據反饋再迭代這份簡歷。
04 寫在最后
最后,我再劃劃重點:
要想編寫一份好簡歷,可以運用這個公式:簡歷=思考+規劃+迭代。
- 思考:通過找資源和分析JD去了解招聘方的需求,然后思考他們想在我們簡歷上看到什么內容。
- 規劃:規劃好簡歷整體架構,讓招聘方讀起來有種由淺入深的感覺。
- 迭代:通過自己和他人站在不同角度來看這份簡歷,然后迭代簡歷內容,得出最終版本。
總之,當我們沒有太多優勢時,一份好的簡歷是值得我們去付出的,而運用產品思維站在招聘方的角度,我們會發現關注的點不一樣,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會給我們增加邀約的成功率。
本文由 @我是李小胖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優秀的小胖,哈哈哈,滿滿的干貨,學到了
*最專業哈哈哈哈
太優秀了!?。】胺Q最干貨的寫簡歷干貨
hhh,有幫助就好
感謝分享,求職季正好用上!
hhh,感謝小森
相當專業的文章~
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