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可鍛煉?誤導
編輯導語:很多人認為“意志力可以通過鍛煉而增強”,但事實很可能并非如此。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對這個觀點的看法,同時分享了五個重新組織工作流程的策略,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聊下成功學重災區——意志力問題。
目前較暢銷的觀點是:意志力就像肌肉。你越鍛煉,它就越強。
這一類比人們喜聞樂見,但勵志有余,而效用有限。就像哄孩子喝藥,倒糖入藥湯,非但沒能去除苦味,味道反倒變得更詭異難喝。
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是什么?是善弈者通盤無妙棋,是“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此處取其褒義)。
有沒想過設法避免阻力發生呢?
成功學書籍為了銷量,喜歡賦予主人公“人定勝天”的意志力,但科學研究明確否定了這些“戲說部分”。
發展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從不同的角度一再證實了一個論點: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不是源于強大意志力或克服阻力的能力,而是通過重組工作環境(模式)事先避免了阻力的產生。
我認為,這一觀點之所以可信,不是因為多少杰出人士符合,而是因為普通人也明顯受其影響。
以互聯網行業為例,“用戶體驗”領域有句金科玉律:每讓用戶多一個動作,就可能會流失10%的用戶。只要你偶爾用一下某些“官僚類APP”就能領會糟糕的用戶體驗帶來的“阻力感”。
所以,如果你做某些事,總是伴隨著阻力,能不需要動用“意志力”么?反之,你喜歡的事,如果多了額外的阻力,也會變得需要“意志力”。比如,我喜歡睡前在床上看書。但前一陣外頭書桌燈壞了,我只好臨時將床頭書燈頂上。之后我睡前就不太看書了。
為何?因為現在床頭沒燈,只能在書桌看,看完書我不能直接睡,還得先將家居服換成睡衣,麻煩。
小事尚且如此,何況那些“需要意志力”的事務?由此可見,解決意志力問題的關鍵原則應該是:不是去鍛煉所謂的“意志力肌肉”,而是當你需要意志力才能做某事前,先反思下是否可以事先改善環境或重新組織工作流程,從而將各類阻力消解于無形。這才是科學接地氣的方法。
那么,具體該如何操作?
下面,我分享一些自己重新組織工作流程的策略心得,從簡易到復雜
一、 優化“工作體驗”,消解阻力源
前面說了,既然糟糕的用戶體驗能讓喜歡的事變得需要“意志力”,反之亦然。
我們可以通過改善作業環境,讓沒那么喜歡的事情啟動起來“毫不費力”。
有個暗智能學員曾跟我說,他下班后常去圖書館看書,疫情后,上館既要預約,還要求一直口罩,他突然就覺得要掙扎著才去(這符合剛說的用戶體驗原理),后來索性不去,但家里又看不下書。
我就建議他,可以在家里模擬個書吧的環境:書桌上擺個橙黃色書燈,不要開大燈,書燈照射范圍內除了書、茶杯、文具之外不要擺放任何東西,最好再戴個靜音耳塞。他試了幾天,告訴我說還挺有感覺。
實際上這只是應用燈光設計“虛擬”出一種“鬧中取靜”的舒適氛圍,咖啡店、書吧、高端餐廳也常常運用此效果。優化了閱讀的用戶體驗,看書變成一件愜意的消遣,還需要什么“意志力”呢?人畢竟很容易受環境影響,就好比很多學生明明只是不喜歡上數學課,卻以為自己不喜歡數學,這就很遺憾了。
因此,需要做正經事時,有條件的去個安靜的環境,或者臨時布置適合的環境,再不濟哪怕是將手機靜音、微信設定“消息免打擾”、折疊群聊,甚至是直接斷網,都是簡單有效的策略。那么,當有些行為本身的確是“負體驗”時,又該如何消除“心理阻力”呢?
二、將行為與個人目標產生關聯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跑步。
無論你是否熱愛,當跑到氣喘吁吁時,心肺處于高負荷狀態時,所有人的生理體驗都是一致的——不舒適,想停下。
那為什么有些人跑完后又能燃起熱情,而有些人卻放棄,下次需要“意志力”才能皺著眉去跑?
究竟是什么導致了兩者截然相反的結果?
動機心理的一個研究結論給到了我答案:“負體驗工作”只要滿足兩個條件,仍能讓我們保持動力:
- 符合內在目標
- 可掌控這完全契合我熱愛跑步的原因
首先是我有保持精力旺盛、身體健康的強烈欲望(即內在目標);其次,跑步“可控性”很高,不用湊人數,什么時候去,跑多久跑多遠,完全自主掌控。而我一個哥們說他熱愛跑步是因為他覺得堅持這一“苦行”能讓他充滿榮譽感,而放棄會讓他“看不起自己”。
這也是一種強大的內在目標。我順帶調查了下其他能堅持健身或競技類運動的朋友,發現他們有些是有強烈的健美動機,有些是社交動機。
因此,如果你想要堅持某些負面體驗(但對自己有益)的事,一定不要人云亦云的跟著他人做,而是要在諸多備選項中找到符合你內在目標的項目,或者創造條件讓該活動與你的內在目標關聯起來。
比如你重視社交,那就不要選擇跑步、游泳這類個體運動,而應考慮加入群體運動的項目。
又比如我以前一個同事,她說自己本來不愛看書,后來熱愛看書的原因是,因為她極度厭惡她領導不學無術還滿臉自信的嘴臉,“不想變成那樣的人”成為她愛上閱讀的內在目標。任何一項活動,只要匹配上了你的內在目標,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就感”,有此獎勵,就不再需要什么意志力。
目前談的兩類都屬于“啟動前內心需要一點掙扎,但一旦啟動起來大都不難”的事項,確定性、可控性皆較高。那當我們面對更高認知負荷、不確定性更高的事項,比如寫論文、籌備演講、或工作中帶研究性質的項目,面對這些「復雜持久」的事項,每天又該如何從容啟動?
三、溫水找狀態
意志力類暢銷書最誤解人的觀點之一就是“在早上精力最好時處理最困難的事情”。
這實際是一個反認知神經科學的下策。中小學生都明白一個最基本的應試技巧,先做容易的題,遇到不會做的先跳過,找到感覺后再回來做,往往迎刃而解。這一策略之所以有效,是由人類的記憶力機制決定的。
人類記憶的“提取”需要一個逐漸傳遞的過程,復雜問題需要“并發激活大量的記憶”,而先做容易的事情能逐一激活關聯記憶,激活到一定程度后,認知負擔就大大降低,此時再處理難題就會“變簡單”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類體驗,有些事想著很抗拒,但一旦做起來,做著做著就感覺越做越順。只要我們擅于運用這一心理特征,就能有效消解許多“意志力問題”。
比如,我以前寫書時,每天都需要打各種雞血才開始動筆,而實際上一旦動筆,寫起來并沒預想的那么難受。后面我就琢磨出一個技巧,每天收筆前,故意留下幾段想好了要怎么寫的內容(這就相當于考試時容易的題目),第二天開工時,先動筆收尾昨天遺留的內容,把這些內容填補完,狀態也就起來了,再接著今天的內容就輕松多了。
同理,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復雜持久」的事項,也可以每天故意留下一點簡單的“小尾巴”,供第二天“熱身”用。類似道理,運動、減肥失敗的人,大都一開始就設定了激進的目標。
記住,先從容易的題目做起。那么,當一個復雜項目沒有“容易的題目”時,又該如何順暢啟動呢?下面我以專題寫作為例談下。雖然多數工作不需寫作復雜文章,但任何復雜工作都有其內在相似性,比如都需要“探索未知領域”,所以我研究專題的思路對其他復雜工作仍有啟示價值。
四、 改串行為并行,化零為整
有些人可能會將我的專題歸類為“干貨”,其實一般所謂的干貨文大都是“帶著問題找答案”,這類文章難度低,畢竟最難的部分“發現并定位問題”(姑且不論對錯)都已解決了,其他都是“剪輯”。
但老讀者們都清楚,我的專題定位是「未知的未知」,從表象中洞察深層問題是最難的。
如果按傳統“自上而下”寫作的思路,預設問題,溯源分析,推導答案……每一步都存在“卡殼”風險。比如,預設了想法,研究過程中發現錯了,這時就會“卡殼”。思路卡殼時,那種“不適感”比起跑步的心肺壓力簡直是指數級上升。
這樣的體驗經歷幾次,那種“滿滿的挫敗感”甚至會讓人萌生陰影,以至于后續一遇到挑戰的事情就退縮。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人一面對略微困難的事情就容易“拖延”、“逃避”,這是人應對負面體驗的正常反應。
那我們應該如何“毫不費力”的啟動困境事項呢?
應用前面提過的核心原則——重組工作模式事先規避阻力。以探索式寫作為例,既然明知“卡殼風險”無處不在,那我開展專題研究時就放棄線性式自上而下的寫作,反之,我“并行寫作”。即一開始不明確唯一主題,當前觸發了什么靈感就寫什么,素材量級多了,自然會“聚合涌現”成熟的專題,這就是自下而上的開展。
實踐中,我手頭并行運作的“想法”常常維系在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之多。如此,就不存在“卡殼”問題。
這樣寫作,有幾個好處:一來,面對帶有探索性質(即“不確定性”較高)的事項時,你當下探索的內容不可能全是你的目標內容,其中肯定不乏“有價值但不相關”的內容,這些后續往往能激發大量的啟示,如果直接拋棄非?!袄速M”;其次,那些最有價值的洞察,往往源自看似不相關的領域。類似于“涌現關系”,你并發研究的子項目越多,可能產生的靈感就越高。
所以,我只需研究當下興致濃厚、靈感源源不斷的領域即可,而當獨立專題的寫作沖動出來時,我再啟動,此時,由于積累頗豐,阻力感已大為消減。如此,還需要什么“意志力”呢?其他通用工作上也是類似道理。
絕大部分常規工作實際上熟練了就不“燒腦”,那剩余的時間就可以去“并發探索”那些“相關又不完全類同”的事項。
這些工作的“副產品”往往才是實質改變個人能力甚至個人命運的積累。
沒有人能從零開始干一件復雜而不確定的事情。灌雞湯“鍛煉意志力”不過是誤人子弟的觀點,真正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要學著重組或優化工作模式從而規避“從零開始”。這才是根治之道。
那如果我們實在時間緊急,該正視困境時反倒更想著拖延逃避,還有什么應急策略么?
五、先簡化,找啟示,再回歸
人乍一面對超出認知的問題時,往往會感受到壓力。壓力又容易催生心理學說的“隧道效應”,越是壓力大,越是傾向于保持原習慣、抑制創造力,以至于惡性循環。
十幾年前我還上大學時,接到了跨校的演講任務,當時零經驗,準備時間只有兩周,思路全無,那會的互聯網資訊遠沒今天發達,網上很少相關建議。當時也是壓力爆棚,只想著逃避。
后來索性硬拉著我宿舍的幾個哥們,隨便找個“迷你話題”模擬講了一下?!把葜v”過程中,我從他們的眼神、關注點以及之后的反饋,找到了些許感覺。再回到演講籌備時,思路就清晰多了。
我當時無意中采取的策略,實際上就是一種“先簡化,找啟示,再回歸原問題”的啟示法。所以,簡化法可說應對“限時壓力問題”時的絕佳策略。一來它能破解“隧道效應”,讓我們不至于束手無措,二來應對簡化版的思路往往對最終解決復雜問題都會有一定啟發。
就好比要拼完整的魔方很難,那可以先嘗試拼一個面;數學上較難的多維問題,也可以先嘗試“投影”降維找思路;要做公司年會的主持人有壓力,不妨先試著在家庭聚餐時組織個小節目;設計一個復雜產品前,也可以用現有工具“拼湊”一個簡單粗糙版本操作看看;……
六、結語
心理學家Kelly·McGonigal的暢銷書《自控力》的確提到了一些生理、心理機制有助于提升“意志力”。比如,穩定的血糖、充足的睡眠、強健的身體……“意志力類比肌肉”的始作俑者正是此書。但這屬于典型的“正確的科研數據引導錯誤的方向”,人一旦認可了“意志力”這一概念,就傾向于選擇“硬扛”的方式,最終勝少敗多。
相比之下我更認可Duckworth等心理學者的研究,有所成就者不是依賴意志力,而是事先就避免阻力的產生。
而本專題的五種策略,從簡單到復雜,都是我親驗有效的體悟,再總結一下:
- 優化“工作體驗”,消除干擾因素或改善、虛擬出更好的作業環境;
- 將行為與個人目標產生關聯,挑選關聯度高、可控性強的備選項,或賦予行為意義;
- 溫水找狀態,先做容易的題目,或留點“收尾活”供下次啟動“熱身”;
- 改串行為并行,化零為整。激活“摸魚時間”、碎片時間,創造“副產品”的價值;
- 先簡化,消解“隧道效應”的副作用,找啟示,再回歸解決原問題。
人的“惰性”就像叛逆的孩子,家長強制管控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這才是反思一切意志力問題的起點。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進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這才是反思一切意志力問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