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我的需求是什么?

1 評論 1782 瀏覽 6 收藏 6 分鐘

編輯導語:對于產品經理來說,正確的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把問題拆解出來,更容易聚焦本質問題,得到確切回復。那么,什么才是正確的提問方式呢?一起來看看吧。

“多數時候,好的提問比優質回答更難”。

昨天我們產品部發生一件小事,但我覺得很有代表性,所以就寫成一篇短文期望能給你一點簡單參考。

事情是這樣的:鏡同學安排一個剛入職的產品經理A,對某個新的業務場景進行調研,于是他直接打電話給負責該業務的銷售經理B,開頭就問:請問咱們這個項目的業務背景是什么?

說實話,這份雷厲風行的果斷和勇氣,讓我不自主地瑟瑟發抖,一瞬間我覺得他仿佛面試官附體,似乎有無數個靈魂拷問,像是沾滿了鴆酒的毒箭,隱藏在峽谷草叢中,等待向我發射的時機。

你聽,這是什么神仙提問?

除非對面也是王者50星的產品經理,才能回答他的這個提問。

作為產品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咱們不是需求的搬運工,我們是需求的設計者。

我相信,肯定有不少產品同學都親自制造過或者遇到過類似的神仙提問,搞的自己也一時懵逼,甚至懷疑自己的理解力是不是出了問題。

其實,這是很典型的溝通障礙,源于問題表述的不清楚。

產品經理作為復雜溝通的焦點,應該具備一個基礎能力:學會正確的提問

那什么是好的提問方式呢?

用產品思維,學會結構化拆解,并且聚焦本質問題,表述清楚。

我們不要把想要得到的答案,直接當做問題描述就不加處理地詢問他人。多數時候,我們想要獲得答案,都需要拆解成若干問題,這樣才更容易因聚焦現象得到確切回復。

比如說,上面這個產品經理A同學,他想了解的問題很明確,那就是關于該項目的業務背景。

但是, 你不能單純地詢問業務背景是什么?

畢竟,人家也不是專業的,業務場景這個概念對他們業務人員來說太大太抽象,不夠具體化。

你應該主動拆解,比如:

  • 業務規模與可行性:請問該項目的當前進展如何?有沒有簽訂商務合同?
  • 目標用戶:請問該業務主要服務于哪些用戶?
  • 產品篩選:請問該項目主要使用咱們哪些產品?
  • 競品分析:請問除了咱們產品外,還有沒有其他競爭對手?
  • 產品需求:請問有沒有個性化的需求?
  • 需求確認:請問這些需求是由哪個客戶提出來的?有沒有聯系方式?
  • 業務流程:你能簡述下核心的業務流程嗎?

我們要學會將一個大的問題拆解成類似于這樣的若干小問題等等,把問題本身當做一個新需求,只有每個問題都表述的很清楚,才意味著有確切的答案,這樣才是正確的提問方式。

鏡同學尤其想說的是:不僅在需求對接中,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是一樣的,我們在與其他人溝通協作時,一定要聚焦本質問題,描述一個清晰的、具象化的問題。

比如,這些常見的索命題,你問過幾個呢:

  • 這個項目可行性如何(可行性有哪些評價維度)
  • 這個業務場景是什么樣的(業務場景包括哪些內容)
  • 這個產品未來的市場前景如何(市場前景的考量因素)
  • 這次評審的需求好實現嗎(你指的是評審的哪個需求)
  • 這次能不能按期交付(應該深入具體的問題,比如,某個功能會不會影響排期?有沒有技術瓶頸?需不需要資源支持?風險點是什么?)

所以,你看,這些提問都是大而泛的表述,對產品同學來說,我們需要的是問題解決力,而問題解決力的關鍵效率就體現在好的提問方式。

抽象而不聚焦的提問,總是讓人一頭霧水,捉摸不透,似乎在告訴對方:你猜,我的需求是什么?

這不僅對解決效率與溝通協作極為不利,也會大大降低你作為產品經理的權威力,讓人覺得不靠譜。

任何時候,都請記?。?strong>不要抽象地提問,一定要進行結構化拆解、聚焦可視化的問題。

#專欄作家#

產品大峽谷,公眾號:產品大峽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七年B端產品經理,供應鏈物流與金融領域,擅長需求設計、業務指導、商業觀察等。

本文由@產品大峽谷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讀完茅塞頓開,確實提問問題要具象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