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運營與設計師“相愛相殺”?

1 評論 4347 瀏覽 6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語:設計師和運營“相愛相殺”已經不是一兩天了。運營,作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甲方”角色,既需要站在自己的立場讓設計師幫忙出圖,又不能強勢指使對方。因此,運營往往夾在領導和設計師中間左右為難,不能不聽領導的話,但不能讓設計心甘情愿改稿。作者根據過往的溝通合作經驗,提出幾點建議和解決方案,希望能夠幫助運營從業者和設計師高效溝通、愉快合作。

“這個修改需求我不同意,完全沒必要改!”

“現在已經排期到了下個月末,你的需求提得太遲了,做不了?!?/p>

“給我們設計的時間太緊了,這個時間只夠出圖,但是就不能修改了哈!”

身為一名運營,經常需要和設計師溝通,但并不是每一次溝通都是順暢無阻的,時間一長往往會對設計師產生“質疑”和不滿;而在設計師眼中,運營又何嘗不是“不懂設計偏要指手畫腳”的頭疼角色呢?

但是,為什么雙方明明是為了達成同一個目標,關系卻又如此緊張呢?

一、雙方的不同視角

主要原因在于:運營與設計師是站在不同的視角看問題。

對于運營來說,圖片的作用在于向用戶展示內容,他關注的焦點是在能否清晰地引導用戶;設計師則從設計美觀層面思考作品的構圖、配色等是否好看。雙方的出發點決定了對同一個目標的不同解讀。

比如這張圖,可能從設計層面上看挺好看的,但是站在運營的視角是明顯是不合格的。

首先是字體,橫看豎看都很難看清楚具體寫的是什么,尤其是7月上下排列,加劇了解讀的成本;其次是主標題毫無意義,七月夏涼節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詞語,用戶不能從上面獲取任何有效信息。

而這張圖,在運營看來就是一張優秀的設計圖。

無論是從主要信息的突出性、文字畫面與主題的關聯性,以及設計感上看都很棒,能夠讓用戶在一秒以內清晰地知道這個活動是什么。

盡管運營和設計師的出發點不一致,但并不意味著兩者就無法達成共識。在工作過程中,我總結出以下幾點技巧和經驗。

二、合作共贏的六大技巧

1. 明確業務需求

雙方在合作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在于溝通。運營無法把腦子里想法(或者根本沒有想法)明確地傳達給設計師,而當需求不明確時設計師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來之后,又和運營想的完全不一樣。因此運營可能會讓設計師做大的改動或者將就著用了,導致雙方都不是很愉快。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運營需要給到明確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參考圖、尺寸,元素要求、畫面調性要求、畫面創意點、主色調、用途等,給設計師一些邊界和要求,而不是讓其完全自由發揮。

反之,不明確的需求是主觀的、概念式的、懸浮不落地的,例如高大上、有高級的質感、體現熱鬧的感覺、氛圍感之類的表述。

但是注意不要越界,不要指導得太細,比如字體、配色,構圖等方面,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即可。

還有一個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海報創意由哪誰提供?

節日海報、節氣海報、熱點海報等偏品牌側的海報往往需要涉及到一定的創意性,但是在互聯網公司中幾乎很少有創意策劃這個角色,創意的提供者就成為了一件不明確的事。

運營覺得海報上呈現的創意應該是設計師的事情,而設計師會覺得只要按照運營給的需求,負責畫出畫面即可,他無需做創意。相互推諉造成的結果就是海報往往毫無創意,目測80%以上互聯網公司出的海報都非常無聊,替換成任意一個logo也毫無違和感。

那么我是怎么解決的呢?因為我比較喜歡思考創意,覺得思考出有趣的創意是一件非常值得開心和有成就感的事情,因此我會主動做深入的調研、洞察、思考。但如果運營不太擅長創意,可以拉上設計師一起頭腦風暴,共同思考。

2. 敢于提出建議

之前常常遇到設計師交付的作品讓我不滿意的問題,但我都會自己說服自己:“這是不是我的個人主觀感受呢?我不懂設計,設計師是專業的,他們覺得沒問題就應該是可以的吧?”

后面發現我錯了,一定要勇敢提建議,不是個人的主觀想法,而是有理有據的分析建議??梢詮倪@2個視角進行分析:

(1)站在用戶視角

首先需要分析清楚用戶想要看到的是什么,是好看但沒有任何信息含義的圖,還是清晰的活動內容?是能夠感受到品牌傳遞的理念和態度,還是覺得這是一個不會再看第二眼的圖?

(2)站在目標視角

其次站在整體目標的角度,分析這么做能不能支持目標的完成。舉個例子,如果說目標是讓用戶看到圖后產生點擊行為,那么就可以思考這張圖是否夠有吸引力、是否夠有視覺沖擊力、是否夠美觀或有趣,是否能夠刺激用戶點擊。

在和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強大的信念:我是最懂用戶的人,最了解用戶心理的人,最能夠把握數據轉化的人,所以我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在如此心理暗示下,你提的建議往往會容易被采納。

3. 合作流程化

制作一張質量很高的設計圖,需要運營和設計師雙方的密切深度配合。一般而言,會包含以下流程:

(1)前期策劃

這部分需要運營完成,內容包括以上提到的詳細設計需求、交付時間等。對設計師而言,時間往往是決定圖稿質量的關鍵因素,給的時間越長越能夠多思考琢磨,從而給到更優質的作品。因此需要運營提前策劃,宜早不宜遲,盡量少給設計提臨時的需求。

可以在每年年初、每個季度初、每個月初,預估本期的需求,例如節氣海報、每周總結報告郵件圖、內容圖等。

(2)需求對齊

有沒有想過,運營提設計圖需求的方式可能是效率低下的核心原因。在和設計師溝通的時候,是打字、寫文檔、語音電話,還是開會溝通呢?

根據我的經驗,最好采用文檔+對話溝通的形式。一方面保證設計師可以隨時回看需求,另一方面能夠讓雙方高效對齊,避免文字解讀過程中產生的誤會。

很多時候,越細越簡單的設計需求,越容易出錯。曾遇到一個情況,需求是針對已有素材圖修改尺寸,聽起來就是幾分鐘能搞定的事,但是由于沒有提到修改后的尺寸是用于線下物料,而設計師以為還是像之前一樣,導致在作圖時按照線上海報的標準做的,不符合線下物料的標準。導致后期重做,這其實就浪費了很多人力和精力。

(3)跟進設計

對設計師的“管理”至關重要,當成稿交付后,再想讓其做大的改動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持續跟進設計的全流程:找設計參考——設計草稿——未上色稿——終稿——修改稿。

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一直讓雙方信息保持同步能夠極大減少設計師“返工”的情況,這點設計師也可以反向“管理”運營,主動告知每一步進展和內容,讓對方確認后再進行下一步。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圖都要完全按照這些流程,根據對圖稿的質量要求靈活變動,才是最高效的操作方式。

4. 做好“時間管理”

和設計師的矛盾,有一大半來自時間問題。提緊急需求、活動上線前修改、給的設計時間過于緊張等時間問題都相當于需要讓設計師加班超負荷完成,時長一長、次數一多設計師肯定都是不樂意的。

因此運營必須提前規劃,給足設計師充足的作圖時間;并且對過程做好把控,以免給的時間太長,他忘記做你的需求了。

5. 業務培訓

大部分公司的設計師是獨立于業務存在的,他們可能工作了很長時間卻依舊只了解產品的基本情況,對深層次的業務邏輯和背景是不夠清晰的。

運營可以擔任起“培訓者”的角色,幫助設計師深入了解產品理念、用戶畫像、品牌調性、品牌規范、業務邏輯等。

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呢?

讓設計師更好地理解需求,從而畫出更符合你想要的圖。

比如網易嚴選用戶定位是一二線城市的職場白領,他們對商品的品質和情調比較高的要求,因此設計風格也就需要體現出高質感。而淘寶和拼多多的定位有有較大的差異,從近些年淘寶大促的設計風格看,其偏重于體現酷炫時尚感;拼多多則偏重于體現熱鬧的氛圍。

6. 掌握溝通技巧

和設計師的溝通,牢牢記住一個詞:多夸獎!

夸獎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溝通技巧,多肯定設計師做得好的作品,多夸獎設計師本人的創作水平,從用戶、領導和自己的角度多維度、全方位給到正向的反饋。

設計師在受到鼓舞后,會將這張大受好評的圖作為以后的創作標準,未來力圖每張圖都能達成如此高度,親測比其他方法有用100倍。

三、成為最懂設計師的運營

最后,不妨再換另一個角度思考:作為一個設計師,喜歡和什么樣的運營打交道呢?

達成以上都是常規操作,想要真正懂設計師,關鍵還得看“審美力”。

審美力是一種對藝術的鑒賞能力、感受能力、評價能力和創造美的能力,它除了天生的敏銳外,還可以通過長年累月的熏陶形成。比如可以多關注一些美學網站、公眾號,多看電影、展覽、書籍等。

畢竟,顏值經濟越來越成為一種流行趨勢,當代年輕人愿意為顏值買單。如何理解年輕人的審美偏好、如何讓催動年輕人的付費意愿,這無疑也是對運營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深度思考者曼曼,愛思考、愛分析、愛總結的互聯網大廠運營,歡迎一起和我一起深度思考。

本文由 @深度思考者曼曼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唉,這種最怕的就是對面get不到自己的點,或者自己搞不懂對面的意思

    來自廣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