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學習,看這一篇就夠了,7000字長文慎入!
編輯導讀:在職場上,每個人都需要經歷過長久的錘煉和學習,才能在自己的領域上取得一番成就。本文作者以B端產品經理的身份,分享如何通過學習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產品經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一直相信,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B端產品經理——但前提是,你必須具備高效的學習能力。
一、高效學習能力的4個特點
高效的學習能力具有4個特點:系統(tǒng)學習、知行合一、敢于質疑、克服惰性。
1.1 系統(tǒng)學習
記得剛畢業(yè)時,一起入職的同學們都選擇了自己的專業(yè)方向。我選擇了供應鏈管理,另一個同學小張選擇了財務管理。8年后,由于工作需要,我學習了財務管理系統(tǒng),并且和小張一起參加了某個大型項目。按道理,小張已經在財務管理領域深耕了8年,他應該全面碾壓我才對。但實際情況是,在財務知識和財務系統(tǒng)方面,很多地方他都需要請教我。而我其實才學了一年而已。
造成這種反差的原因就在于,小張這些年并沒有很系統(tǒng)的學習過,而只是根據項目需要,零散學習了一些知識。而我則是制定了目標和計劃,對相關知識和產品進行了系統(tǒng)的學習。
通過以下步驟,系統(tǒng)學習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并且保證學習的全面性:
1)確定學習目標
2)制定學習策略與計劃
3)準備相關資料和系統(tǒng)
4)嚴格執(zhí)行計劃
其實,我的本科并不是財務管理,也沒有接受過任何財務管理和財務系統(tǒng)的培訓。當時我計劃在一年之內完成Oracle財務系統(tǒng)的學習,達到能夠獨立支撐上市公司月結、以及培訓合作伙伴和客戶的水平。
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達到專業(yè)水平:
1)財務核算能力;
2)Oracle財務系統(tǒng)能力。
為此,我制定了相應的學習策略與計劃:
1)報考半年后的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并報網課學習,以確保學習效果;
2)打印Oracle財務系統(tǒng)用戶手冊,完成至少一遍閱讀;
3)安裝Oracle財務系統(tǒng),按照用戶手冊完成系統(tǒng)配置,并走通所有重要流程;
4)找1個項目的財務管理方案,結合用戶手冊、財務系統(tǒng)進行深入學習,確保對方案和系統(tǒng)流程沒有疑義。
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我嚴格執(zhí)行計劃,順利通過了初級會計職稱考試(見圖1)。同時,也讀完了16厘米高、A4紙雙面打印的英文材料(見圖2),而且讀完了兩遍。
圖1(滿分100分)
圖2
這一年的學習對我?guī)椭艽?,基本完成了我的財務系統(tǒng)架構能力搭建。在后來的產品工作中,不管是涉及財務知識的產品設計,還是與財務產品的集成,我都能處理得游刃有余。
1.2 知行合一
明代著名的軍事家、思想家王陽明有一個觀點:知行合一。他的意思是,如果你還沒有成功“做到”,就算不得真正“知道”。
實際上,書上得來終覺淺,只有經過實踐,我們才能真正的吸收和內化知識。
很多初學者為了入門,或者轉型B端產品經理,學習了大量專業(yè)課程。這當然非常好,但是說到底,B端產品是用來解決實際業(yè)務問題的。因此,產品經理的工作本質上是一門實踐的學科,需要采用著名的127原則:
有效學習=10%知識+20%練習+70%實踐
即10%通過閱讀或聽課,20%通過訓練,而剩下的70%則需要在實踐中體會,這樣才能完成整個學習過程。
如果你是一位想轉行B端的產品經理,或者是還沒有入行的學生,我非常推崇你去參加一些專業(yè)課程,盡可能完成前30%的積累。但是,剩下的70%則必須依賴于實際的工作。因此,我建議你不用太計較薪酬和職位,甚至不用太計較公司的名氣。最關鍵的,是有一個能夠讓你充分參與B端產品設計的機會。
1.3 敢于質疑
盡信書不如無書。不管是看書、還是聽課,其實都是在學習老師的經驗總結。但是,人的經歷和見識都是有特殊性的,他人的經驗再厲害,也未必能照搬在你的身上。另一方面,很多書籍質量良莠不齊,如果什么書都細讀、什么觀點都不帶質疑的接受,除了浪費時間,還可能造成嚴重的誤導。
曾經參加過一場會議,主持方送了我們一本很精美的書籍,上面有很多我非常尊重的大佬的推薦語。但是拿回家一翻,才發(fā)現全都是當下時髦理念的堆砌,幾乎沒有作者的獨到見解。讀這樣的書完全是浪費時間,我很快就把它當垃圾扔掉了。
還有很多資料,雖然有作者自己的見解,但是邏輯上存在明顯漏洞。比如,前騰訊副總裁吳軍曾經說過一個故事:斯坦福醫(yī)學院發(fā)表了一篇預測新冠病毒肺炎感染人數的論文,研究人員抽查了圣塔克拉拉縣3300人,發(fā)現大約有2.5~4%的居民已經感染了該病毒,而目前該地區(qū)報告的感染病毒的人不到人口的萬分之五。于是他們得出結論,這種病毒的實際感染數量是報道的50~80倍左右。但是實際上,研究人員的抽查方法是有缺陷的,因為他們是在Facebook上做廣告,邀請志愿者來醫(yī)院參加免費測試。但當時這個地區(qū)已經頒布了居家隔離的限制令,一般人如果沒有一點癥狀,是不愿意去醫(yī)院參加這樣的測試的。因此,這樣統(tǒng)計出來的染病率,肯定是大大偏高的。
要想不被作者誤導,并且吸收到有用的知識,我們就需要有“究竟”的精神。
每讀到一個觀點,我們都可以多問幾個為什么。如果作者不能解答我們的疑問,或者我們自己不能想得很透徹,那這樣的知識就要謹慎的吸收。
另外,加大閱讀量、閱讀多種類型的書籍也可以提高我們去偽存真的能力。比如,在學習管理知識的時候,除了閱讀經典管理著作,如德魯克的書籍;也可以閱讀管理實踐類書籍,如《項目干系人管理》;還可以閱讀管理類雜志,如《哈佛商業(yè)評論》。不同的書籍、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案例交錯在一起,會大大增加我們的辨別能力。
就我而言,平時閱讀書籍時,不管是再經典的書籍,我都會帶著批判性的思維——這并非對作者的不敬,而是我認為,“質疑”是一種態(tài)度:只有經得起質疑的內容,才可以吸收到我們的知識體系中。
1.4 克服惰性
學習和運動一樣,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不能長期堅持,可能就看不到出成果的那一天。
做好以下三點,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惰性,最終把學習變成一種習慣:
1)目標感
給自己設定一個學習的目標很重要。
比如,我學習HR系統(tǒng)的時候,就會給自己設定半年目標:
- 讀完10本HR經典著作
- 把Oracle HR套件的系統(tǒng)資料閱讀兩遍
- 深入研究一個HR項目的方案資料
- 在Oracle HR demo環(huán)境中配置和操作一遍
2)計劃性
有了目標以后,需要把目標拆解到月,甚至到周、到天和到具體時間段。這樣,我們才能夠督促自己不斷向目標靠近,并且能夠衡量目標的達成進度。如果達成不理想,也可以盡快采取補救措施。
3)營造環(huán)境
很多時候,環(huán)境也會影響我們做事的態(tài)度。
比如,在家看書容易受到各種誘惑或干擾,影響看書的效率;但是如果我們去圖書館閱讀,就更容易靜下心來。
因此,我們需要給自己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比如,和家人約定好,每天晚上的9點到10點是學習時間,希望家人盡量避免打擾。另外,在朋友圈每日打卡,接受外部的監(jiān)督,實際上也是在營造一種好的“外部環(huán)境”。
二、四種高效的自學方法
有些朋友喜歡參加線下課程,這當然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途徑,畢竟有老師的現場監(jiān)督和指導,學習效率也會高不少。不過,老師只是帶進門,后期還是需要我們投入更多時間進行自學。因此,高效的自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結合我的親身經歷,給大家推薦四種高效的自學方法:
2.1 方法一:閱讀
閱讀是性價比最高的自學方法。
記得剛涉足B端行業(yè)時,我養(yǎng)成了每天早上閱讀30分鐘B端行業(yè)文章的習慣。堅持一段時間下來,我的行業(yè)視野和產品決策能力都大大提升,不管是和同事溝通,還是和其他B端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溝通,都能平等對話、互有啟迪。
我平時最喜歡閱讀的兩個網站:36kr、億歐網,也推薦大家也可以看一看。
當然,閱讀文章主要還是獲取資訊。要想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特別是業(yè)務知識和管理知識體系,就必須得閱讀書籍。
對待不同的書籍,建議綜合運用泛讀+精讀的閱讀方法。
對于傳記類、歷史類、心理學等非本專業(yè)書籍,我們可以采用泛讀的方法,快速讀完一遍,重點是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
對于產品經理、業(yè)務管理等本專業(yè)相關書籍,建議第一遍采用泛讀的方法,快速瀏覽一遍。這主要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用較短的時間做一個綜合判斷,如果書籍質量不佳,則可以及時止損;二是可以快速對全書主題和結構有一個整體印象,便于我們閱讀第二遍。
對于好的書籍,我們可以挑重點章節(jié)進行精讀。推薦大家直接在書上做筆記,因為讀書的感想應該隨時記錄下來。對于經典書籍,則建議大家全書精讀第二遍。實際上,真正好的書籍,是值得我們反復閱讀的。比如,《啟示錄》我就讀完了8遍,還買過好幾本送人。
朋友圈的讀書筆記
這些年,我讀過幾百本書,但是經典書籍可謂鳳毛麟角。在這里,給大家推薦50本我讀過的經典書籍,請在公眾號后臺回復:書單,獲取。需要強調的是,盡信書不如無書,建議大家?guī)е|疑去閱讀。
2.2 方法二:研究成熟系統(tǒng)
研究成熟系統(tǒng)和研究競品,還不是一件事情。
我們平時研究競品,更多是研究國內B端產品。而這些產品的歷史大多不超過十年,而且并沒有經歷過跨國集團的考驗。
傳統(tǒng)軟件則大多已經發(fā)展了幾十年,而一些國外軟件的產品架構已經經歷了很多世界500強的復雜場景考驗。比如,Oracle ERP在1992年發(fā)布的R9,已經包含財務會計、生產制造和人力資源等應用軟件包。而Oracle的財務管理應用,一開始就支撐起了Oracle公司的國際財務管理體系。后來又被應用到了全球超過3萬家企業(yè),包括IBM、寶馬,還有國內的華為、阿里巴巴等。
作為B端產品經理,最核心的能力就是產品架構能力:當客戶提出一個需求,B端產品經理需要快速的梳理出,這個需求應該用什么產品、什么模塊和什么功能來滿足,這個功能與其他功能的關系是什么,以及這個功能本身應該由哪些頁面和關鍵字段構成。
關于架構能力,我有一個比喻:架構能力就像是棋盤,散亂的需求則像是一堆棋子。高明的棋手懂得正確落子,這就是所謂的架構能力。
那架構能力怎么來?有人說,架構能力來自于對實際業(yè)務進行歸納和抽象。但是根據我的經驗,形成架構能力的最佳實踐,其實是研究Oracle ERP這樣的成熟系統(tǒng),直接從上到下構建一個“完整的棋盤”。
學習Oracle ERP這樣的系統(tǒng)其實并不困難,最重要的是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如果你是一名HR產品經理,希望學習Oracle ERP的HR套件,那么你就可以根據以下步驟進行學習:
- 學習系統(tǒng)準備:安裝一套Oracle ERP 演示系統(tǒng)(我們又叫demo系統(tǒng));
- 系統(tǒng)手冊準備:購買或下載一套Oracle ERP HR套件書籍或用戶手冊;
- 業(yè)務書籍閱讀:閱讀至少10本HR經典管理著作;
- 解決方案學習:下載一套Oracle ERP HR解決方案文檔,仔細閱讀并理解;
- 系統(tǒng)操作學習:按照書籍或手冊對系統(tǒng)進行配置和使用練習;
- 結合解決方案理解系統(tǒng):結合解決方案文章對系統(tǒng)功能進行更深入理解;
- 對標:思考自己負責的產品在架構上如何與Oracle ERP匹配。
當然,專業(yè)資料獲取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獲取資料的途徑也越來越豐富。建議大家多借助百度、淘寶甚至Google等工具,相信一定可以找到適合學習的資料。
2.3 方法三:現場調研
業(yè)務調研是B端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我曾經建議產品經理培養(yǎng)自己的10個核心用戶,目的之一也是為了便于業(yè)務調研。
相對于其他調研方式,現場調研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1)系統(tǒng)性
現場調研往往和客戶有提前預約,因此客戶安排也會更充分,包括時間、人員和行程安排等。
因此,產品經理往往可以一次性就企業(yè)經營策略、業(yè)務流程、管理重難點、現場操作等問題進行系統(tǒng)性的調研,還可以和企業(yè)老板、管理層以及現場人員分別進行深入交流。
2)深入度
現場調研最突出的一點優(yōu)勢是面對面溝通。
如果我們和客戶電話溝通,由于看不到對方的表情和現場狀態(tài),可能會造成溝通誤解或者信息的遺漏;當我們產生疑問,也不方便通過畫圖、演示等方式進行更深入的溝通。
而面對面溝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就一個關鍵點進行反復研討,通過“究竟精神”,把一個問題或需求徹底搞清楚。
3)現場主義
B端特別強調高可用、高效率。
所謂高可用,即用戶一拿上手,不需要培訓就能正確、順暢的完成操作;而高效率,則是盡可能減少用戶的操作步驟。
我在第一次設計B端移動端的時候,對高效率的重視度并不夠。比如,對于選擇商品售賣單位的操作,如銷售1箱2瓶,雖然用戶需要多點擊兩次以選擇單位,但我覺得影響并不大。后來我去現場調研,發(fā)現雖然只是每個商品多點擊兩次,但是由于用戶是用一只手搬運貨物,只留一只手操作系統(tǒng),這多點擊的“兩次”就會給用戶造成不小的負擔。
不去現場,我們就很難體會到“小問題”給用戶造成的困擾,也就失去了改進產品的大好機會。
雖然現場調研好處很多,但是成本也比較高。特別是很多B端客戶在外地,而完成一次異地調研,往往要耗費數天時間。因此,我們需要安排好每一次現場調研。
具體來說,現場調研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調研準備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思考好調研目的,并提前溝通好調研對象、調研形式、時間安排,并準備好問題清單。
下面給一個簡單的示例,供大家參考:
調研目的:
- 調研產品在實際使用中存在的用戶體驗問題,包括效率問題和可用性問題
- 與客戶深入溝通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新需求
調研對象:
- 客戶公司CEO(公司決策層)
- 供應鏈部門負責人(供應鏈管理層)
- 倉庫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執(zhí)行層)
調研形式:
- 系統(tǒng)使用問題演示,現場溝通
- 供應鏈管理需求會議討論
- 倉庫現場調研
- 和銷售人員一起拜訪門店
時間安排:
- 第一天,客戶辦公室討論
- 第二天早上,倉庫現場調研
- 第二天白天,和銷售人員一起拜訪門店
- 第三天上午,調研總結與討論
問題清單:
- 客戶CEO:您放棄競品選擇我們的產品,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 執(zhí)行層:您覺得使用我們產品,最大的問題在哪里?
- 等等
2)調研執(zhí)行
調研時,我們需要按照計劃推進,確保完成所有調研內容,并達成調研目的。在調研過程中,有一件重要的工作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做好調研記錄。
調研時,我個人習慣是少說、多觀察和多聽,并且我會做好詳盡的調研記錄,盡可能記錄調研對象的原話。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詳盡的記錄,事后我們才能更好的還原當時的情景,避免錯漏甚至誤解。
3)調研總結
最后,我們還需要把調研記錄整理成總結報告,與同事進行分享。
推薦大家內部分享,還有一個原因在于:“教”是最好的“學”。在教會別人的同時,也能幫助自己學習得更加深入。
2.4 方法四:復盤
復盤是“向自己學習”。
人的進步其實是一個疊加的過程,假設一個人每天進步1%,一年下來就會成長36倍。雖然人的成長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公式,但是,不斷超越“昨天的我”,確實是人類進步的重要途徑。而復盤,正是通過不斷的自我反省,找到改進的方向,并制定和執(zhí)行改進計劃,促進我們的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復盤不應該是漫無目的的分析,而應該首先制定出自己的目標、打法和執(zhí)行計劃,再圍繞著計劃的完成情況不斷復盤,從而通過計劃的完成驅動目標的達成。因此,我給大家分享一種強大的工具:OGSM,他可以幫助我們梳理清楚目標和計劃,并且在執(zhí)行過程中,幫助我們不斷復盤和優(yōu)化。
1)OGSM
OGSM實際上是一種強調落地的目標管理方法。通過梳理O(目的)、G(目標)、S(策略)和M(方法),能夠讓我們的目標能吸引人,而且增強落地的可能性。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OGSM四個部分的意思:
O.目的
部門的使命,工作的方向。即在一年后,你想要實現的定性目標。
G.目標
定性目標需要被轉化為定量目標,并最終轉化為多個短期目標。到既定時間,如果你實現了所有的短期目標,正常情況下也就實現了你的“目的”。但是,目的比目標更重要,就好像部門使命比部門KPI更重要一樣。
S.策略
策略是實現目標的具體方式。策略從分析中來,為了聚焦,每個目標最好不要超過3個策略。策略來自于分析,經不起推敲的策略無法支撐目標的實現。
M.方法
方法包括行動計劃和管理看板兩部分。行動計劃將策略轉化為具體的行為方案,明確執(zhí)行人和完成時間。管理看板用來實時跟蹤計劃的完成進度,就目標的完成進度可視化。
OGSM是一種成熟的目標管理方法,大家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很多的資料進行學習,這里就不再進一步闡述了。
閱讀、系統(tǒng)研究、現場調研和復盤,這四種自學方法分別對應‘向書本學習’、‘向標桿學習’、‘向客戶學習’和‘向自己學習’。只要我們能夠應用好這四種自學方法,就一定可以快速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B端產品經理。
#專欄作家#
王戴明,微信公眾號:To B老人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年互聯網產品與信息化管理經驗。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你好,請問作為一個B端運營有沒有推薦的書籍或者學習的課程,看的網課呢?
盡信書不如無書。不管是看書、還是聽課,其實都是在學習老師的經驗總結。要學會質疑。
當寫著慎入的文章,就一定要點進來!OGSM看起來是個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