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員工手冊(入門篇)

2 評論 4061 瀏覽 8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一些企業,為了節約企業成本和降低企業風險,會選擇外包,即出錢找其他公司干活。本文從員工的角度分析,進入外包有什么優劣勢?轉正概率高嗎?以及外包鄙視鏈等問題,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外購/外包,已經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中。在PMP的大綱中,專門有1個大章節,內容為項目采購管理,專門予以細分和講解,本文不對于這個內容進行詳細解讀,只是講述核心內容:甲方爸爸選擇外包(外購),本質是為了節約企業成本和降低企業風險,把企業經營期間的風險,通過合同準確地把具體風險分配給最有能力加以管理的一方。

人話:甲方爸爸出錢找小弟干活,某個小弟不行就換小弟,甲方爸爸還是爸爸。

一、分類

  • 業務外包人話:甲方不想投產研成本(設備+人力),直接買乙方提供的成品
  • 人力外包人話:甲方只給錢,乙方給人,不夠人乙方想辦法,能賺多少乙方自己算

無論是作為乙方公司為甲方爸爸進行項目開發或者作為甲方的人力外包,員工的簽約主體是第三方公司,也就是俗稱的外包公司。

二、優劣

優勢

華為、騰訊、阿里等大廠,正式編制入職門檻985,211雙一流大學+杠杠的工作經驗,薪酬年包可能是40W起步,第三方公司薪酬年包可能為20-30W(非大廠的外包項目薪資包會更低)。

也因為如此,第三方公司的入職門檻較低(學歷+工作經驗),最突出的是學歷門檻,通常情況下全日制本科即可,若工作經驗與甲方要求的較為一致,可放寬到大專。若工作經驗不太吻合,在薪酬包的限制下,第三方公司會考慮新入職員工跨行業/跨崗位的轉型。

人話:只要薪資肯讓步,0經驗也有一定概率可以跨行業+跨崗位轉型。

劣勢

凡事都會一體兩面,也因為第三方公司的入職門檻低,轉行幾率高,且在甲方公司的處理邊緣化的工作,也意味第三方公司員工的整體的可替代性高,工作技能提升慢,薪資容易被壓價,而且在層層轉包的情況下,員工的薪資存在非常明顯的天花板。

其次,由于項目外包,項目的穩定性非常差,可能月頭團隊100人,月尾可能只剩下10多號人,由于簽約主體是第三方公司,你只能和第三方公司進行溝通。

而第三方公司依據勞動合同,會安排你去其他項目組試崗,萬一試崗失敗,期間你只能拿最低工資(第三方公司沒有人頭差價賺,怎么可能給你相對高的工資),而員工有爭議,也只能是和第三方公司進行勞動仲裁。

人話:入職薪酬是頂峰,后面升職加薪概率近乎0,萬一沒有新項目,只能拿最低工資。

PS:脈脈上有外包員工被裁員要問甲方拿賠償,這種問題在外包來說,很常見,見怪不怪。

三、故事

1. 外包鄙視鏈(公司級別)

你沒看錯,外包也是存在鄙視鏈條的,前面提到,部分上市公司為了財報上的員工成本開支好看,會把部分員工掛靠在子公司下,所以這類外包公司有些還是門檻很高的,比如中興與阿里的子公司、浩鯨X,比如移動的子公司某望,比如騰訊與廣東省公司合建的子公司,X省事。這類公司,薪資福利和二三線的互聯網公司差不了太遠。

公司的規模越大,工資發放相對有保障,畢竟甲方爸爸的項目結算周期可能項目結束2年都不一定能追回款項,第三方公司做著做著拖欠工資乃至倒閉也是常見的事情。

鄙視鏈條大致是:大廠/集團子公司>較大規模有年終獎的外包公司>沒有年終獎的外包公司>拖欠工資的外包公司。

2. 外包鄙視鏈(外包層級)

你沒看錯,出了公司級別以外,還因為外包層級產生的鄙視鏈。

作為第三方公司的員工,不一定是乙方公司的員工,在項目層層分包的情況下,可能是丙方公司甚至丁方公司的簽約員工。也因為層層分包,官大一級壓死人,除了大甲方,分包商的普通員工都比干活的簽約員工強幾個檔次。

3. 外包轉正是真實存在的么?

很多外包童鞋,是奔著稀缺的轉正指標在努力工作,筆者也打探過一些從外包員工轉正的經驗,首要條件是有能力/有關系,且有一定的工作年限(3年起步),項目內的上層公司(注意,不一定是甲方)面對這類資深的外包員工,通常是是2個出路,也包含一些特例。

4. 外包入職只為招投標/臨時頂崗

外包員工已經夠慘了,有沒有比普通外包員工更慘的案例?

不騙大家,還真有。項目外包,有一定的期限,通常為1年或2年,項目結束前3個月,部分消息靈通的員工得知公司續簽無望,會尋找下一個公司。這種情況下外包公司為了項目有足夠的人頭進行工作,會從外部招聘,到項目進行頂崗,萬一項目真的無法續簽,就以試用期不通過為由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比起臨時頂崗更慘的是項目結束前3個月,外包公司無論如何都會重新撰寫標書參加項目投標,這時候招聘項目經理/運營/產品對標書進行加班加點的撰寫,假如項目投標失敗,那么新入職員工也是會隨著被解除勞動合同。

5. 外包是否能養老?

很多人對于這個話題很感興趣,認為從996的公司去到外包公司,可以開啟955的生活,這個某種程度上說法是對的,但是這個安逸區,很危險。

案例1:筆者認識某個X銀行外包公司混日子的網友(JAVA),855,據說老大已經40+,而他本人因為銀行內網的原因,每天僅需要工作3-4個小時即可,有滋有味地躺平了1年,今年也傳出風聲要優化,面了很多輪也GG。

案例2:另外一位前產品同事,去了某服裝平臺當外包(人力外包),因為甲方不管事,開發是再外包給其他公司,他也有滋有味地躺平了3年,前段時間他微信找我內推,我訪問他維護的服裝公司官網,發現40%的頁面鏈接都是404,再問3年做了什么成績,回復我的是省略號,內推自然也沒了下文。

6. 從正編到外包丟臉么?

關于這個問題,筆者的態度是,只要是辛勤工作得到的回報,都應該值得肯定?;氐絾栴}則要辯證唯物去看待。

前東家的的某位長期合同員工因為公司倒閉,去了某外包公司,薪資漲了10%,后來一次線下聚會,對方酒后吐槽因為長期合同,公司一直沒漲薪,薪資在業內處于中下水平,餓不死吃不飽,換了平臺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所以,只要錢給夠,都是一份工作而已,至于臉不臉面,能當飯吃?能抵房貸車貸和小孩的學費?

7. 外包產品有出路么?

筆者就是一個非典型案例,年近30的時候,從傳統行業>非互聯網外包運營>非互聯網外包產品>互聯網產品,關于這一點,各位看官可以先看我之前的思考:從0到1,我在轉型后端產品的思考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woshipm.com),后面有空單獨再寫一篇外包員工手冊(運營/產品篇)。

#專欄作家#

西蒙書策,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個玩王者榮耀會研究貨幣體系的后端產品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家都是打工人,誰也不比誰高貴,拒絕歧視從身邊做起。

    來自陜西 回復
  2. 外包得鄙視鏈挺嚴重的,而且最主要是正式員工和外包員工之間的大戲份,令人唏噓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