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到底哪里不好?——疫情和經濟周期的影響和對策

10 評論 11648 瀏覽 9 收藏 22 分鐘

編輯導語:近兩年幾乎人人都在抱怨大環境不好,經濟周期下行+疫情帶來了所謂的「大環境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本文作者從自我的認知和思考,梳理了「大環境」的問題,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怎么你到哪兒,哪都大環境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啊?”—— 趙本山 《鄉村愛情》

無論是身邊的親友、還是網絡上的媒體、甚至樓下水果店胖胖黑黑的老板,幾乎人人都在抱怨這兩年大環境不好,對我們影響很大,逐漸逐漸這成為了大家的口頭禪,甚至演化成為很多人的借口,就像文章開頭本山大叔的經典臺詞一樣。

除了身邊人口口聲聲的抱怨,宏觀數據確實提供了佐證,據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16-24歲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達18.2%,創下自2018年1月此數據定期公布以來的新高。

誠然我們現在確實已經承認經濟周期下行+疫情確實帶來了所謂的「大環境不好」,無論是官方的數據報告還是第三方的商業研究,如果有心幾乎可以從網絡上搜羅到證明、研究這個問題的學術性內容,比不上人家的系統性調研產出,但是可以從自我的認知和思考梳理下「大環境」的問題,看看它如何影響了自己,并試圖為自己找到對策。

一、經濟的影響

無論是GDP還是其他宏觀數據,都已經展示出來經濟下行帶來的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用戶的購買能力在下降,包括政策對于傳統高營收高杠桿的房地產(城市化率高)的影響以及正處于上行的在線教育影響導致的傳導,都讓企業本身對于經濟預期看空,無論是公司還是市場都希望保持現金流甚至需要讓公司盈利,經濟越是下行,越不能靠愛發電了。

所以經濟的影響一方面是實際的真切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市場預期在變得越來越差。

這也是為什么要刺激流動性的原因,大家沒有信心收緊錢袋子了,國家就要及時撒開,一方面直接刺激流動,另一方面把錢通過流動轉給民眾,民眾的預期才會好,信心才能起來,這時候市場才能真的好轉。

這種環境下作為公司這樣的經濟體,砍掉效率低不賺錢的業務是必然的,對于還沒有盈利的公司更是要去提升效率,所以裁員出現,營收方向崗位缺口變大,效率提升方向的崗位也是機會。

二、用戶天花板

用戶數量見頂、紅利消失,按道理是經濟下行的因而不是果。

上一次汽車下鄉(08年全球經濟危機)政策實施的時候,普通民眾很多人沒有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諸多益處,民眾還有很多需求沒有被滿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對于互聯網行業,也恰好趕上了智能手機這個技術的爆發、3G網絡覆蓋,從PC到移動,用戶基數得到了擴大。

所以無論是政策救市挖掘用戶需求能讓汽車下鄉解救了中國經濟危機(美國人已經基本人手一輛車了,可能除了搞個大麻下鄉沒啥能刺激需求的了,所以這招中國有效美國大概率是無效),還是互聯網行業反經濟周期的上行發展,都有底層的邏輯支持,那就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雖然當時市場信心不足,但是需求還在,加上技術突破,所以放眼世界中國那時候很牛逼。但是這次不同,經濟周期遇見了三個不利要素,人數到頂,實現小康了大家都無欲無求了,用戶端的技術沒有重大突破。

政府看得比我肯定明白的多,所以十四五規劃看到的是先提升生育環境,其次提升效率(數字化),然后是發展底層技術,底層技術發展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傳導到用戶端技術,才能真正的對經濟形成刺激。這三條里邊最快的應該還是數字化,稍微有點跑題了。

用戶遇到天花板對于我們來說一方面就是業務不好做了,據說那個8億DAU產品的產品經理們每天晚上10點都在開會改增長模型,因為每次的增長模型都不能再帶來效力。用戶天花板的最重要影響其實還是對經濟的影響,說到底還是市場沒信心了,投資者沒有信心了,公司預期到了不增長就要提前提升效率,最終還是會出現上一小節說的裁員收緊等動作,對你我的影響可想而知。

三、心態的影響

其實最重要的心態影響還是上文反復提到的所有的主體都沒有信心了,但是還是針對性地對于兩個重要角色微觀說下他們的心態變化。

1. 用戶

對于互聯網的公司和業務用戶包含兩個層面,第一是DAU的構成用戶,第二是商業層面的客戶。

對于DAU用戶,用戶也是被各種因素傳導影響的,這些因素經過他們再向外傳導的時候,他們的表現核心關鍵詞就是兩個字:收緊。

消費降級(拼多多是唯一一個保持較高增長的電商平臺也是表現之一),有些不怎么需要的盡量不買了,需要的盡量買性價比高的或者購買保值的,當然我說的都是普羅大眾,有一小撮人真的可以厲害到無視經濟周期風險的。

雖然上文說到營收方向崗位缺口會變大,但是其實也很難做,畢竟用戶口袋沒錢而且早就把未來消費了營收大拿也不能無中生有。

用戶收緊自己的錢袋子、收緊自己的需求,在一些商業模型上會再傳遞回用戶,形成消息的循環,比如免費的商業模型,比如電商的商業模型。

對于商業層面的客戶,對于To B業務他可能本身有點像上邊的普通用戶,這里更多的是說類似廣告主這樣的客戶,他們也同樣是兩個字:收緊。所形成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無論是那種類型的用戶,他們收緊以后傳導給企業,企業最重要的還是失去信心,預期降低,變得小心翼翼,企業傳導到下游,包括自己的員工以及合作商,就是裁員和減少訂單。

哎,感覺越寫自己越覺得沒信心了,我們常說危機和機遇并存,這時候機遇是啥?目前來看主要還是提升效率,所以那些有降本增效經驗的人才會變得有市場,所以那些能讓合作方提升效率的合作商也變得有市場,所以十四五規劃的重點之一就是提升效率。

2. 決策者

對于決策者,以前業務是賺錢的,并且預期的增長目標是可以實現甚至會超額實現的(我自己19年負責過的業務就翻倍的完成目標),所以原來決策時是在這樣的環境和預期中的,有時候會非常不拘小節,尤其互聯網行業的決策者好像之前很少精打細算。

但是當環境改變,發生了上述的那么多變化以后,決策者變得戰戰兢兢,部門還沒有盈利的,想辦法降低成本。部門剛剛盈利的也想盡可能找性價比高的合作伙伴,因為感覺合作并不會帶來超預期增長,還不如找個能完成的就好了,沒必要擔風險,因為一旦從盈利變成不盈利可能面臨整個部門的縮減。

即使部門盈利比較不錯的,也得精打細算一些多考慮人效、資源的效率,更有甚者要分擔一部分沒有盈利的兄弟業務可能帶來的虧損。

這樣的情況下,有些人會發現offer聊的好好的就沒批下來或者老板說要再考慮考慮(多數有性價比更高的競爭者了),本來合作的好好的上下游關系也面臨壓縮合同額甚至對方更換合作商,因為決策者這時候需要的也是起碼的活下去,茍住未來再發展,至于未來是否發展得起來,還不是現在考慮的范圍,至少現在茍住是重要的。

我認為大概率這樣的業務未來發展起來可能性不大了,可能需要換個角度:如果不增長是常態如何發展才是解題的重點。

四、競爭加劇

話說到這了,無論對于現在的求職者,還是公司的合作商,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勢必帶來各種競爭的加劇。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降維打擊。比如原來某個大廠的產品總監由于一個業務被大規模裁撤,現在之得去另一個大廠做副總監甚至資深專家??吹矫}脈上的匿名帖子,京東出來的同學由于美團停了hc,不得不選擇幾家初創公司試試機會。在這樣的環境里,原來的產品專家怎么辦?原來一直混跡中小廠的同學怎么辦?

順便說,這樣的環境下非常初創的公司大概率是活不成的,所以原來中小廠的出來可能就無路可去的。

但不是說就死掉沒機會了,其實大廠員工去了中小廠很多人根本開展不了業務,尤其那些出身就在大廠的,舉個例子,一家三百人的互聯網公司沒有那么牛逼的算法團隊支撐,也大概率不會有專業的商業分析團隊幫忙實時同步競對情況,這時候抖音來的某個產品經理可能一上手就瞎眼了。

但是很多經歷過中小廠的同學應對這樣的問題是得心應手的,所以用人方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求職者知道自己的優勢還是重要的。

另外一個就是經驗要求更加具體了,原來我們產品求職或者一家公司作為大廠的合作商,可能對方關注的更多的是底層的思考和能力,但是當競爭加劇以后,大家逐漸失去耐心了,切身體會就是對本行業的要求會更加具體和迫切。

一方面大家都做存量業務了,有底層能力和非原專業的可能更有利于創新,但是現在大家知道沒啥可創新了;另一方面需要能盡快上手產出,不像原來我可以找一個底層能力強非常優秀的合作者,前期行業經驗我可以給時間讓他學習,因為我期待后期他產生更大價值;第三個方面就是競爭者變多了,市場上會有既有底層能力又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甚至外加跨行業經驗的合作者來競爭。

五、如何應對

對于經濟周期的變化,作為一個普通的從業者肯定是無法改變的,那能做的應該分三步來應對:盡早感知,適應變化,借助機遇引領發展。

說實話,這波問題不僅是疫情帶來的,而且我是有一些提前信息的,只是真的是自己忽略了。

早在2018年底我所在公司的創始人就發出過一篇表達寒冬的全員內部郵件,還有公司的前輩也曾在我們內部會議時講過這波整體的周期波谷(唯一聽勸的是他說波谷的時候想要買房的同學可以抓緊時間了,我抓住了),而我當時認為作為區區草民,大周期對我應該沒有什么影響,而且08年的中國經驗也讓我有點盲目自信,所以我浪費了黃金的準備時間,直到疫情將問題加重了,我才后悔莫及。

1. 盡早感知

雖然我沒有及時準備,但是我還是幸運有人提醒過,也不是所有人身邊都能有人提醒我們經濟周期進入下行期了,普通人其實也有很多其他渠道可以感知的。

首先每個月、季度、半年、年度等一些列重要節點國家發布的數據報告還是要關注的,渠道可以分為兩種,官方的可以去看國家統計局官網查看,非官方的可以關注一些比價著名的分析機構或者個人,對于普通人建議后者,前期可以多關注幾個分析者,找到跟自己價值觀和關注點比較接近的一個或兩個分析者,持續閱讀他的分析文章以及他對官方數據的解讀,關注久了可能會覺得看他們的文章可比吃瓜有意思多了。

其次對于自己的行業數據及三方分析一定要持續關注,大公司有商業分析以及CEO溝通會等也會對垂直行業有非常完善且與業務相關的分析,尤其關注行業用戶規模、市場規模的增長率變化,如果說GDP表示的是大環境的周期是跟全國人民息息相關的,那行業的數據就是跟自己極度相關的。

最后,除了數據這些客觀反應情況的指標,其實身邊也有很多信息是可以傳達出來現在的經濟情況的,最為突出的就是公務員的工資福利。

據我所知,19年和20年的時候,有些三四線城市的公務員是發不出工資的,即使是某個沿海的一線城市也在縮減公務員福利。當然一二線城市的抗壓能力還是強一些的,所以可以多關注一下三四線城市的公務員同學最近工資發的好不好,福利是增長了還是縮減了,這也是感知變化的一種途徑。

說到這里,如果你身邊恰好有在給三四線城市政府做項目的親友,也可以關注下他們的賬期如何,同樣的道理。但其實這點并不是最好的提前感知方式,因為地方政府財政如果已經傳導到公務員工資福利或者合作者賬期了的話,這時候大概率普通人的生活已經受到影響了。

2. 適應變化

把感知的事情做好以后就要想辦法去適應了。上文已經大段的分析過最大的影響就是市場的信心不足,那我們要做的適應就是要在全市場都信息不足的時候該做的事情,很多文章都有總結過:現金為王、謹慎謹慎再謹慎地進行投資和創業、減少提前消費(減少使用貸款和信用卡分期)、茍住不要辭職、堅持運動保持身心健康、提升自己的軟硬實力……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同的人關注不同點。

我自己有點親身教訓:21年的時候從一家A股上市(A股公司都是盈利的)跳槽到了一家尚未盈利的美股上市公司,現在回想在目前討論的話題層面這個選擇確實有點問題。

3. 借助機遇

辯證地看,經濟周期是好事,如果經濟一直平穩發展,會進一步加大收入差距,進一步加深階級固化,所以經濟周期是普通人謀求發展的一次很好的機遇。所以先能適應了環境并生存下去了,最后就說說自我的改造提升,借著經濟周期的機遇發展。

在說這個話題前,想表達作為中國人還是很驕傲的,我們有有一個能想辦法的政府,有一個堅強的民族,十四五規劃確確實實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即使整個市場信心非常低迷,但是現在大家對于政府還是有比較強的信心的,這也是我們能夠在周期中求得發展最重要的兜底性的信心來源了,也是我們跟其他國家相比的優勢。

從整體來說,要把握大趨勢,從國家的發展戰略中找到發力方向,仔細研究政府規劃和報告,關注政策走向,其實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從政府的規劃中找到自己進一步發展的一席之地的。

比如我作為互聯網從業者就可以關注和靠近數字化(創業的同學感到最近融資難,但是卻都知道企業服務SaaS公司近期備受資本青睞,無論是估值還是融資規模相比其他行業都好太多)以及新能源(不僅僅有造車,現在新能源后市場發展非常迅猛)。另外養老育托、雙碳、內循環也都是可以持續關注的方向,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如果無法進入或者靠近到新的發展方向,對于我們現在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想辦法適應不增長或者負增長,這是個長期的思考問題,如何在存量市場中為用戶提供更大的價值從而合理的從中獲利。目前互聯網尤其國內互聯網的所有準備以及方法論都是基于增長的,很可能這些方法論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是不受用的,目前還沒有從業者開先河的找到不增長甚至負增長下的方法論。

六、結語

巴菲特說他從來都是在投資中找到“萬變中不變的東西”,我一直非常認可,投資如此,工作如此,甚至人生亦如此。

經濟周期有變化,但是底層的價值不會變化,做產品的時候要追蹤熱點,但是最重要的是把握用戶核心需求。做工作的時候要將一點人情世故甚至黨派斗爭,但是核心還是要為公司創造價值。大環境是在變化,找到環境的核心需求、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到自己想要追求的永恒的理想,用一個不變的態度去應對,真的會豁然開朗。

發文當天收到瑞·達利歐的每日原則推送,主題是痛苦+反思=進步 ,我覺得真的是個美妙的相遇。這篇文章我寫的是自己的認知,也就是我在這痛苦的疫情和經濟周期下行期間的一些反思和認知,我相信我一定是有進步的。

我并不認為我的文章就一定有通用性,甚至在這篇文章表達的時候我盡可能保持主觀而不是像之前的文章會試圖客觀,因為思考本身就很主觀,讀者能有啟發就不錯了。

 

作者:小花,資深增長產品;微信公眾號:小花摸耳(ID:huaandmore)

本文由 @小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去年讀和今年讀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今年再次細讀,發現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細節,感謝分享~

    來自廣東 回復
    1. 今天再看自己當時寫的文章,很多事情意識到了,但是自己做的也不好。
      知易行難啊~ 加油吧看到文章的兄弟姐妹們!

      來自北京 回復
  2. 前幾個月的基金被割韭菜,都快割沒了,近幾年的環境真的好不干

    來自山東 回復
    1. 別著急,最近會好起來,近期理財建議可以關注下中概股

      來自北京 回復
  3. 不得不說,現在是大環境整體不好,每個行業都在積極的做出自己的改變,來快速適應這樣的節奏。

    來自河南 回復
  4. 大環境肯定是有好時候也有壞時候,抓住機遇,把握機會,任憑大環境變化,我自巍然!

    來自吉林 回復
  5. 最重要的心態!時刻保持信心,做出針對性地改變

    回復
  6. 最不變的就是變化,任憑大環境怎么動蕩,保持自我平靜和進步很重要

    來自貴州 回復
  7. 大環境是在變化,找到環境的核心需求、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到自己想要追求的永恒的理想,用一個不變的態度去應對,真的會豁然開朗。認同作者這句話,大環境是不好,可總有人能賺到錢,總有人能在危機中發現生機。

    來自四川 回復
    1. 這句話講的真好~
      干了!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