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CA時代,企業戰略必須遵循的3大原則

4 評論 2245 瀏覽 6 收藏 14 分鐘

編輯導語:如今我們生活在VUCA時代,即一個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的時代中,隨時都有可能被替代。該如何去面對VUCA時代的大變局呢?本文作者分享了三大原則,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沙溢在一檔節目中,說了一段辛酸的笑話:

“當我是小鮮肉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家看戲、看演員,基本上是陳道明老師、王志文老師、陳寶國老師,我就只能演一些小配角?!段淞滞鈧鳌分?,我就發誓,要做一個實力派男演員,不靠鮮肉、不靠臉,雖然我有顏值,但我要憑本事。

后來,我就開始磨煉自己的演技,開始毀我自己的顏值,還不停的熬夜,讓自己顏值迅速地變老。在這條路終于要走到終點的時候,突然間大家審美改變了,大家又喜歡鮮肉了,這個時候我再想回,已經回不去了?!?/strong>

01 工匠最終輸給了童工

在工業革命前夕,有一群人遇到了與沙溢一樣尷尬的境地。

那時候,成為工匠是基層人民最引以為傲的事情,因為那意味著擁有一技之長;意味著有穩定的收入;意味著步入中產階級。

但是,要成為真正的工匠,必須歷經千辛萬苦,不斷的錘煉自己,日復一日的努力。當年,不少有志青年,放棄游戲、放棄休閑,專于一行,開始不斷的錘煉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步入中產,靠手藝體面的生活。這像極了現在拼命加班的年輕人。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勝利果實近在咫尺時,工業革命轟轟烈烈的爆發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小作坊,被機械化大生產取代。

由于工匠們敵不過年輕勞工的結實身體,更敵不過工資低的童工,他們開始失業,找不到工作,并最終淪為社會的最底層、淪為赤貧。

更為殘酷的是,這些工匠能進入新行業的其實非常少,消化掉這些勞動力的方法,就是等他們老去,退出勞務市場,至此一代人落幕。

你無法想象那種痛苦,他們的窮困潦倒,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時代變了。

時代要拋棄一些人,從來不會考慮這些人的感受。

更可悲的是,被拋棄的往往是那些曾經最努力的人。

02 給強者一記最重的耳光

2021年年初,我跟朋友路過了大學外的商業街,眼前的景象讓人唏噓不已。因為大學的搬遷,曾經人山人海的商業街,如今門可羅雀,一片蕭條。

我們邊走邊感慨,當年吃飯都得提前搶位的地方,如今大多數店鋪已關門倒閉,整條街僅剩三五家餐飲在苦苦支撐。推門而入,服務員明顯多于顧客,可以想象當初的生意得多么火爆。

如今飯菜的質量不盡人意,價格卻異常高昂。吃著難以下咽的飯菜,看著對面倒閉的小店,再想想這家當年的強者,我突然意識到:

當大潮退去,最好的方式就是站起來,尋找另一片深水區。

而強者往往固守于自己的過去,困死在當下。

也許那些已關門的小店,早已在新的校區重新火爆起來。

這讓我想起了2018年遇到的一家企業。

那是一家做手機按鍵的企業,巔峰時期供應了中國80%的手機按鍵。觸摸屏出現時,他們不是沒有注意到,只是,他們生產實力太強,養活的工人太多,過去的包袱太重,最終影響了自己的轉變。

短短幾年,諾基亞破產,按鍵手機退出了歷史舞臺,他們企業的訂單也遭遇了斷崖式的下滑。

這就是時代給予強者的耳光。

03 失效的“第二曲線”

我相信不少人看到這里會想到“第二曲線”。

第二曲線是歐洲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漢迪,為企業持續增長找到的解決方案。

他認為一切事物的發展都逃不開“生命周期”的自然規律,即經歷“誕生、成長、成熟、衰退、結束”幾個階段,這個過程表現為一個S型曲線,稱為“第一曲線”。

企業必須在現有產品(第一曲線)還處在上升階段時,就啟動打造第二曲線的計劃。只有在第一曲線到達極限點之前,找到帶領企業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并過了破局點,企業永續增長的愿景才能實現。

但是,在黑天鵝事件頻發的今天,在VUCA時代(指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的時代中。VUCA是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復雜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縮寫),“第二曲線”失效了。

疫情的突然爆發,很多企業的第一曲線發生了腰斬,從高速增長期直接進入了快速衰退期,極限點過早過快的到來(如上圖紅色曲線),讓眾多企業猝不及防,在這種情況下,如沒有提前布局,哪里還有能力和財力去尋找第二曲線。

是這些企業做錯了嗎?

不是!

宛如諾基亞賣掉時,時任CEO說過的話:“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道為什么,我們輸了?!?/strong>

04 應對VUCA時代的3大原則

諾基亞技術不先進嗎?諾基亞生產不了觸屏手機嗎?諾基亞高層不合格嗎?

都不是!

讓諾基亞這位強者栽倒的原因就四個字——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以往發生的,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

但是,沉沒成本深深的影響者現在或未來的決策。

就像你愛了一個姑娘8年,為她付出了8年,但她不愛你,這段感情注定沒有結果。你付出越多,你的沉沒成本就越高,你放下這段感情,開始新的生活就越難。

諾基亞最早研發出智能機,但被否定了;柯達最早發明了數碼相機,但被雪藏了。

組織規模越大,越容易迷失自我,越容易失去壯士斷腕的勇氣,越容易錯過未來發展的革命性機會。

回到前面的工匠問題,他們有機會去工廠嗎?

是有機會的,放下自己的工匠身份, 放下過高的薪資要求,基本生活費還是可以賺到的。

他們會去工廠工作嗎?

我想不會。

他們的沉沒成本太高,影響著他們的決斷。

請閉上眼睛,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來一場智能革命,你是否在被取代的行列——坐在電腦前的“工人”。

回歸戰略思維,我們該如何去面對VUCA時代的大變局呢?

我查閱很多戰略書籍,聽了很多戰略大師的課程,最終總結出針對此戰略問題的3大原則:

  1. 保持冗余
  2. 放下包袱
  3. 革新自我

1. 保持冗余——系統保障

生命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冗余,就像人身上有很多冗余的器官,我們有兩只眼睛、兩個腎。切除了身體的部分器官(如腎、胃),我們仍能存活,這就是生命給予我們的冗余,是我們生命的系統保障,能讓我們能從容應對突發的變局。

冗余的對立面是效率。

但效率的極致在崩潰的邊緣,沒有冗余,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全線崩盤。

不少企業為了效率,去除了冗余的部分,導致其抗風險能力極差。

無論個人還是企業,一定要設置冗余機制。在突發變局時,它是你生存下去和尋求改變的保障。

2. 放下包袱——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大多數企業和個人都難以放下的包袱。

但只要你轉變了思維,就會重新看待這個包袱。

劉潤講過一個觀點:沒有損失,就不是選擇。這個觀點的核心要義,就是放下。

2006年,加入微軟7年的劉潤管理著一個比較大的跨地域技術團隊。突然,有位Boss找到他,問他要不要加入銷售部門。加入銷售部門,要從銷售基層做起,意味著要放下極大的沉沒成本,包括:管理崗位、獨立辦公室、降薪20%等。

放下過去,只看未來,一邊是沿著程序員路線做下去,成為技術大神,另一邊是擁有新挑戰和新可能的銷售路線。

思索再三,他加入了銷售團隊,擁抱了變化。也正是因為這,讓他完成了從程序員到商業咨詢顧問的轉變,成就了今天的潤總。

如果你同樣面臨著抉擇,建議你把沉沒成本的清單列在一張紙上。如果不考慮這張紙上的清單,你會如何選擇呢?

在剔除沉沒成本的干擾后,相信你一定會有清晰的答案。

3. 革新自我——裂變團隊

在VUCA時代,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復雜性和模糊性是必然,變局是必然會發生的,在我們“有冗余、無包袱”的情況下,我們如何預防這個時代的變局呢?

答案就是革新自我。

革新的前提是看清趨勢。如何看清趨勢、看到機會?

美國MIT Sloan School管理學博士、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湯明哲教授給了我們一個WWW模型:

  • What’s New:觀察有什么新趨勢
  • Why:為什么事情會這樣發生?
  • So What:事情發生的后果?

WWW模型,讓你系統的思考,有廣度、有深度,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最終找到戰略終局,然后進行戰略布局。

戰略布局就是要革新自我,不要等著別人來革你的命,那如何做呢?

湯教授給出的建議是,裂變或組建一個新的團隊,給他們賦能,讓他們放手去做,并把原有的產品當成競爭對手,這樣新團隊才能放下原有的包袱(沉沒成本),輕裝上陣。

微信就是這樣出來的,為了推出微信,騰訊內部有三個團隊在做,誰贏了誰上。抖音也是這樣起來的,2016年今日頭條進入短視頻領域,做了西瓜視頻、火山視頻和抖音,最終抖音火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還是第二曲線,但又不是第二曲線,這里存在兩點差別:

  1. 啟動的時間是跟隨趨勢,而不是等待第一曲線進入上升階段,因為黑天鵝隨時可能到來
  2. 需要裂變一個新的團隊去做,把原有的產品當成競爭對手,不借過去的優勢、放下過去的包袱,思維才能是新的,才有可能突破。很多傳統企業觸網失敗,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保持冗余,讓你有轉變資本;放下包袱,讓你能輕裝上陣;革新自我,讓你能緊跟趨勢。

 

本文由 @大魔方數字營銷陳明宇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當大潮退去,最好的方式就是站起來,尋找另一片深水區。
    贊!

    來自廣西 回復
    1. 不執念過去

      來自山東 回復
  2. 受教

    來自浙江 回復
    1. 客氣

      來自山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