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產品經理出路在哪?
35歲危機現象,社會傳達出的信號有一定的警醒作用,但不應該成為一種焦慮。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儲備個人知識和能力,預防35歲危機來臨?作者總結了幾點方法,一起來看看。
最近一段時間Shopee喜提熱搜,各種“裁員、畢業”等話題層出不窮。
比如:蝦皮光速大裁員!上個廁所的功夫,瞬間查無此人…
互聯網人對于這種操作應該早就已習以為常了吧,不過每次涉及到這個話題,心里還是會感到一陣沉重,然后把自己代入其中,思想斗爭一番,接著陷入一陣沉思……
一方面心疼被裁的“打工人”,一方面也是心疼自己,覺得可能這就是“前車之鑒”吧。
既然這個是市場上經常會發生的客觀事實,那我們就不要過多的停留在這個被裁的負面情緒里了,應該想想如何提前避免和正面解決它。
現在市場上針對一些大齡產品,尤其是35+、40+的打工人不是很友好,所以今天主要是針對這些大齡產品人群(沒有清晰的年齡界限)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方法,希望通過這些建議和方法能給到你一點點幫助,那這篇文章也就有點價值 了。
一、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先來說說整個行業出現這種裁員情況的原因,其實背后的原因非常非常多,奇葩的表面原因層出不窮,比如小紅因為上班吃零食被裁、小明因為上班瀏覽游戲網頁被裁、小吳因為早上左腳踏入公司大門,被批評與公司價值觀不合被裁等等滑稽的理由……
大家不要以為上面這些個荒謬的理由是在開玩笑,現實確實也存在過呢。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只要想裁你,什么借口都可以。
當然了,裁員雖然發生在當下,但背后原因多種多樣,本質是人才供需匹配問題。
不匹配有四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為:
一是個人與業務發展需要不匹配,常見的就是一些可能自己沒規劃好,技能也比較缺乏,就隨便。
找份工作糊口,慢慢時間長了,發現自己跟公司的職業的發展是相悖的,所以就會發生自動辭職和被裁的情形。
二是當前整個業務與企業發展不匹配,一些大公司有實力,會同時快速組建多個團隊做產品,團隊之間實行優勝劣汰,在市場上不行的產品就被pass,等待項目組的可能就是大批的裁員,或被迫轉崗。
三是企業發展與行業發展不匹配,企業的一些業務跟不上市場行情,面臨重新定位產品戰略方向問題。
很大部分是高層對市場的預判不精準,導致某個業務甚至整個公司來為它買單。
疫情當下,市場復雜多變,扛不住的公司直接倒閉的情況也常見,那么大家一起下崗也就可以理解了。
四是行業發展與時代發展不匹配,之前手機行業巨頭諾基亞的故事大家應該也聽說過,觸屏手機一經問世,諾基亞就慢慢淡出大家的視野了。
這就是行業的發展跟不上時代發展,必然會遭到社會的淘汰,那么里面的員工被裁也是必然。
總之,就是個人或公司當前的能力水平已經跟時代脫軌,跟不上時代發展,看起來是被企業或市場淘汰,其實就是被時代拋棄。
畢竟時代的巨浪始終是持續向前的,不符合的或跟不上的就必然會被時代所淘汰。
那么基于這幾點,我們作為個體,如何在時代的巨浪里盡可能保住自己的一份飯碗呢,下面是23條參考和建議,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二、23條參考和建議
1. 了解清楚市場環境
(1)全球互聯網人才整體現狀
領英人才大數據洞察顯示,截至2021年12月,領英全球會員中互聯網行業從業總人數同比增5% 達706萬。從全球分布看,美國、中國互聯網人才總量均過百萬,分別以159萬、126萬位居第一、 第二,印度以超84萬從業人數位列第三,巴西、英國互聯網人才總量均不足35萬,遠低于美國、 中國躋身前五。
根據上面數據來看,互聯網行業從業人數是非常多的,行業前景不用擔心,市場足夠大。
(2)國際形勢
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跨國集團未來也會越來越多,市場上就需要大批的專業的互聯網人才。中國的互聯網人這么勤奮,放眼國外,各個方面的綜合實力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所以可以朝這個方向看看。
(3)職場內隱藏規則
我們要盡早認清一個事實,互聯網里面的職級和年齡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也就是說:大概什么年齡對應著什么職級,這是互聯網里面一條隱藏的規則。
那么我們可以對照著這個無形的規則對照下,自己目前的年齡與職級是否是匹配的,如若不匹配,就要盡量的想辦法去匹配起來。
(4)產品經理行業現狀
市場中互聯網產品經理崗位約占15%左右,也就是說國內產品經理大概從業人數在20-30萬左右,主要分布在一線城市。
未來的崗位也會更加的垂直化和細分化,慢慢的傳統行業也會往互聯網方面靠攏,機會還是有很多的,不用太過擔心。
2. 清晰定位自己和職業
(1)客觀分析自己擅長的技能是哪些?短板是哪些?
比如你是更擅長C端還是B端,是想在某個領域深耕下去還是不斷拓寬自己的行業領域呢?
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不斷追問下去的問題,然后梳理清楚,最后才能圍繞著這些問題去想辦法解決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自己喜歡的產品之路。
(2)挖掘自己的潛能
知道了自己擅長的方面以后,可以不斷拓寬自己的技能邊界,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平時多去做這方面的刻意練習,拓寬和加深自己的知識技能邊界。
如果自己不清楚的話,可以請教一些比自己能量高的人,比如你的老板、產品行業大佬、公司資深等人,讓他們給自己一些意見,看看自己每個層級的天花板在哪,然后去一個個突破它。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不要認為自己很平凡、很普通。雖然我們是,但是也要弄出自己的特色,不要束縛和限制自己。
可能你在某一個方面真的不如別人做的好,但是你可以做差異化競爭或長尾領域競爭,做一個“小而美”的個人特色出來也未嘗不可。
(3)客觀看待產品經理崗位
能做產品經理的,一般都是一群邏輯較好的人。他們理解用戶、懂業務,能幫助公司和團隊做出決策,其價值還是非常大的。
思路打開以后,這些平時用的很嫻熟的思維方式,可以應用到其他工作,不僅僅是限制在產品經理這一個崗位上。
一直覺得一個好的產品具備產品思維以后,做其他的行業或生活都是把這種思維融入進去,也能很好的做好其他工作和平衡好生活。
(4)客觀看待年齡
年齡大的和年紀小的,各有各自擅長的地方。比如年紀大的可能經驗更豐富、更穩重,責任心會更強,畢竟有家庭、有閱歷,對于一些經驗性的產品就很適合;而年紀輕的會有更多的想法,那么他們可能更適合一些新興行業,像自媒體這塊。
所以年紀方面我們要客觀去看待它,年輕人可塑性較強、年紀大有經驗,二者不矛盾,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更重要。
作為產品要有審慎思辨的思維,不要聽網上的熱潮,要有自己的判斷和認知,去找一份與自己更匹配的工作,沒有想象那么困難。
(5)轉換職業跳槽漲薪觀念
互聯網里面存在的一些說法是漲薪是靠跳槽來的,這個大部分情況是適用的。不過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能力不是特別的強,那就要稍微做出一些妥協了。
比如降低對下一份工資待遇期望值,不要想著每次跳槽都漲薪資,固有觀念改變了以后,可能更容易找到工作。
3. 調整心態
(1)早點培養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也就是提高自己的抗擊打能力或挫折商(挫折商,又稱為逆商。逆商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這個能力無論在哪個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瑯琊榜》大家可能看過,里面的梅長蘇可謂是經歷過巔峰,也掉落過谷底,完美復仇后又重回巔峰??梢哉f梅長蘇的反脆弱能力應該是非常非常強的,因為一般人根本扛不住這樣的變故,更別提復仇了。
電視劇里畢竟是男主的人設,我們普通人的人生可能沒有那么多大起大落,不過盡早培養這種能力,可以讓我們更好的去適應這個社會。
隨著你的成長,小時候遇到的問題和長大后遇到的同一種問題,你的處理方式可能就不一樣了。問題還是同一個問題,但是你已經不是曾經那個你了,比如小時候你扛不起一袋米,搬不動你會哭會鬧,長大后思維方式會變,第一時間回想著怎么去解決,而不是哭鬧。成長中附帶的就是抗擊打能力的閾值提高,抗壓能力的增強,那么就可以抵御更強大更困難的事情了。
那怎么做呢?我們可以在早期的時候去創業公司歷練歷練,或盡早主動去經歷很多無序、混亂的狀態,從而來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2)心態要好,不用過度擔心年齡
面對互聯網寒冬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是調整心態,對于年齡方面可以在意,不過不要過分在意,放過多的注意力在這個因素上。
而是要直面裁員或未來可能被裁的事實,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有計劃有目的的去提高自己,當你的專業能力過硬的時候,年齡這個因素的負面影響就會抵消掉一部分,從而側面提高了自己的競爭力。
(3)主動大膽求職
人到一定年齡,不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身上不可避免的會背負很多東西,尤其是過了30歲,擔子就會更重一些。
那么適當的放下一些面子,也未嘗不可?!稁熣f》里有這么一段話: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碰到在職場里能力比你強的年輕人也很正常,所謂學無先后,達者為師。干好本職工作之余,還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到東西,何樂而不為?
所以就不要有太多這種包袱了,大膽去求職,遇到了再去一個個解決它就好。只要你有價值,不可能找不到生存之道的。
4. 調整策略
(1)早點做規劃,找到與自己匹配的職業
在還沒有遇到這個坎之前,可以提前想好自己以后想從事的領域,最好是能與自己目前的領域相關,可以橫向拓展或縱向挖深。
現在公司都比較傾向找一個同領域或類似領域的,匹配度越高越好,也就意味著你能快速上手,從而為公司創作價值,而不想浪費過多的培養成本。
那么我們就需要我們考慮清楚以后所從事的領域,盡早做規劃,提高與同領域的企業匹配度。
(2)轉移需求,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已經工作了那么多年,也應該明白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還可以有其它更多元的方式去生活。
年輕時候的重心主要在工作上,到了一定的年齡以后,比如35+、40+,可以適當從工作里勻出一定比例到你的生活,可以多陪陪小孩,幫家里做做家務,陪陪父母,帶他們出去旅旅游;也可以勻出一部分時間去理理財,做做副業啥的。
上面說的這些當然是在經濟或時間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畢竟打工人還要打工呢(心疼咱們打工人一分鐘~)
(3)行業轉型
目前互聯網里面的紅利慢慢消耗殆盡,已經呈現一片紅海趨勢。如果綜合優勢不是很強的話,繼續留在這種白熱化的賽道里面,自然優勢不是很大。
那么我們可以考慮換個賽道,現在很多傳統行業,正在做數字化轉型,可以考慮這方面的企業,他們也需要一些軟件系統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傳統企業的根基一般都比較穩,不會輕易倒閉,一旦開始了數字化進程,對于軟件方面的人才也是非常急缺的。
至于如何進入和一些注意事項,在這里就不贅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聊。所以,這也是一種思路,可以參考參考。
(4)城市或公司降維
身邊有一部分朋友陸陸續續的都離開了一線城市,網上稱“逃離北上廣深”,去到一些二三線城市或中小型企業工作。
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是:沒有一線城市那么卷了,也沒有那么多996和007了,只是沒有那么有激情了,日子不緊不慢的過著,也過得不錯吧。
其實到了一定時候,主要還是看你想要什么、能要什么,比如你想要家庭,那在做選擇的時候就要考慮定居在哪、孩子以后的上學問題,至于自己的工作就往后靠一靠了。
那選擇二三線城市是個不錯的選擇,可能薪資待遇方面比不上一線城市,但是相對而言有更多的時間勻到家庭生活里了。聽上去是各方面都降維了,不過只是生活重心、心態變了,你的選擇也就變了,有得必有失,想通就好。
(5)輕資產創業
在一個領域待的時間久了,總會有一些經驗和知識資產的沉淀。這個階段可以考慮輕資產創業,比如知識星球、知識付費類的,做一個自己的專屬IP。既能傳道受業解惑,又能通過IP變現,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還有一個方向是隨著中國國際化,技術在世界中還處于領先地位,相對國外而言還是風口。我們可以學一些小語種,進一些跨國企業。
國外的IT方面,對于年齡沒那么多限制,所以不失為一種選擇。
5. 構建自己的“護城河”
(1)打造自己的朋友圈
工作中可以適當勻出部分精力來維護下個人的朋友圈,比如向上的話,學會向上溝通,跟自己的領導或老板保持一個良好的關系。
可能你會覺得二者之間會有身份差距,不太對等,確實存在。不過不必要過分在意,一般我們愿意去請教,他們也都會告訴你的。從他們身上也可以吸收到很多能量,就看我們有多想要了。
另一方面是向同級別或比自己級別低的學習,只要能學到東西,是誰都沒那么重要了。
通過向上溝通和向同級別或比自己級別低的學習兩種方式,可以建立聯機學習(聯機學習就是先打磨一個知識模塊,然后拋出去換回別人的知識模塊,最后重復前兩步,積累足夠多的知識模塊,整合出自己的知識體系。–來自《躍遷》),從而建立一套屬于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
這是通過朋友圈建立起來連接,經過各自的知識模塊碰撞后的結晶而產生的個人知識體系。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尤其重要,畢竟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大家碰撞以后就可以形成更多更大的知識網,從而快速形成自己專業領域的“護城河”,構建自己的知識壁壘。
(2)成為專家
在一個行業的垂直領域持續的耕耘下去,比如如果你是智慧交通領域的產品經理,深耕多年以后,成為這塊領域的產品專家,那么你在這個領域就是金字塔尖的那部分人,幾乎就不存在職場危機了。
所以我們如果對某個領域很擅長的話,可以長期挖掘下去,到達該垂直領域的頂端。職場上的選擇范圍也就拓寬了很多,危機也會少很多。
(3)學會主動去承擔復雜的工作
網上現在流行“斜杠青年”、“復合型人才”,其實本質還是這部分人不僅專精于某個領域,還在其它領域有所專長。這些人才在社會上就很容易立足,沒那么容易被“淘汰” 了,畢竟稀缺。
那么我們如果想成為這種人才,就需要學會主動去承擔更復雜的工作,不要在“舒適區”停留太久。通過做這些復雜的工作,個人的綜合能力也會不斷攀升,個人價值就會越來越高,被社會“拋棄”的概率就會越來越低了。
(4)持續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應該是很多人的觀點吧,也是我一直秉持的人生信條。在如此飛速發展的社會,保持持續學習的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
在互聯網里,各種技術更新換代層出不窮,常見的就是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等。不及時和持續學習,對新東西不了解,就會慢慢與時代脫軌、跟不上節奏,很容易就被時代所“遺棄”。
所以我們要想不被淘汰或延遲淘汰,就需要保持學習力。帶著問題去閱讀、總結和應用。主動走出自己公司的圈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學習的同時一定要知道是為什么而學,最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去學的。
(5)持續復盤輸出
持續學習以后,要記得復盤和總結輸出。沒有經過總結的東西是處于一種高熵無序的狀態,比較零散,時間久了調用起來會比較慢,那么我們可以用輸出的形式進行總結復盤,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資產。
輸出的形式有很多,比如寫公眾號、寫知乎、做短視頻、做音頻,甚至寫書的形式,在這些平臺上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論,零散無序的知識就形成了結構化,便于提取和傳播。
(6)保持身體健康,持續鍛煉
身體永遠是第一位的,不用再多說,朋友們多保重。平時可以適當跑跑步,比如每周跑個2.3次,每次30-60分鐘,或者在家做做俯臥撐、引體向上這些。
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打工”呀~
小結
35歲危機確實可怕,但如果自己提前5年,甚至是10年做好規劃,那么35歲到來后,你也是有底氣能沉著應對的。
社會中傳達的信號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警醒作用,尤其是還沒經歷過這種危機的朋友,警醒以后可以更努力地豐富個人的知識儲備,從而構建個人專業領域的壁壘,那么到了一定的年紀出現危機的概率就會更小,年齡范圍也就相對更寬松一些。
那現在正在面臨這些情況的朋友怎么辦呢?可以參考上面講到的23種方法,不妨試一試,另外就是心態上要相信沒什么事是過不去的,想方設法去解決就好了。
從經濟角度來看,無非就是是否能用最低的成本去解決當前的困難,結果你能不能接受而已,真到了那一步,只能努力尋求解決之道,能解決成本高收益低點也比沒收益好點吧。知足常樂嘛~
當然也衷心希望大家永遠都不會遇到這種危機,職場一直那么順利。
就算遇到了,也不要怕,解決它就好。
作者:稻田上的少年; 公眾號:稻田上的少年(ID:gh_fbd6194621c4)
本文由@稻田上的少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寫的賊6,邏輯清晰,文字簡潔有力,讀起來像是一個善良的老師,慈愛的父親在跟讀者對話,老弟愛了。
兄弟你這話一出,感覺我都老了20.30歲~(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