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1 評論 6092 瀏覽 4 收藏 14 分鐘

你知道嗎?如今進入互聯網行業的第一道門檻居然是“起花名”。“花名文化”起源于哪里?為什么會在互聯網行業泛濫?又在其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本篇文章就來探討這些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快來看看吧。

萬萬沒想到,進入互聯網行業的第一道門檻居然是“起花名”。

什么是花名呢?早期,外企員工為了方便與同事、老板間的溝通交流,會給自己起一個很酷的昵稱,如IBM員工自稱數據偵探等。

進入國內互聯網企業,花名也開始呈現出一些本土化特征,比如阿里喜歡以武俠小說人物來取花名,拼多多前身是拼好貨,早期團隊元老都以水果蔬菜來取花名。當然,大廠還有另一些類似的舉措,如阿里、百度、字節員工互稱同學,京東都是兄弟等。

放眼一看,各大互聯網企業似乎都紛紛加入了“花名俱樂部”。

一、“花名文化”哪家強?

說起花名,不得不提的一個名字就是風清揚,“花名文化”也是自阿里開始盛行。

前期阿里花名大多出自金庸小說,如今阿里員工人數超24萬,新員工無法從金庸小說里起名字,阿里索性開放了花名限制,員工可以自由發揮,偏武俠風最優,但人物必須是正面形象,且要符合阿里的價值觀。字數不能超過4個字,P10以下的員工只能取兩個字,花名確認后不可修改,離職后不復用。于是出現了眾多奇葩花名,阿里員工還將它們編成了一個段子: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網易在2020年9月1日發布通知,倡導員工平等交流,內部溝通時去掉“哥”、“姐”、“總”等稱呼。昵稱規則要求積極向上,符合自我理想人設;以2-3個漢字或20個以內的英文字母作為昵稱,不支持中英、數字、空格或特殊字符組合;避免使用帶有輩分或上下級關系含義的字詞;避免使用完整本名等。自此,網易也加入了“花名俱樂部”。

此消息發出后,一度導致內部系統崩潰,“富貴”、“二狗”、“翠花”等接地氣的名字被迅速占領。也有不少員工在社交平臺上表示昵稱難取,各路網友紛紛支招: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花名”還有另一種變形——工號。華為一開始使用12345的順序進行編號,但是隨著企業人數的不斷擴大,不論職級高低,大家一看工號就知道是不是元老。于是,華為把所有的工牌收回,重新編號,再隨機發放。

如今,華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復此動作,目的是防止員工“順藤摸瓜”找出權力條線。

二、執著花名,意欲何為?

無論是武俠小說人物、昵稱,還是工號,互聯網公司選擇“起花名”的原因基本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 促進扁平化管理,去除官僚化

傳統企業非常重視上下級關系,官僚主義等問題嚴重。當下互聯網企業講究組織結構扁平化,花名逐漸成為一家企業是否開放、扁平的象征,有效地弱化了上下級概念。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2. 營造開放氛圍,提升工作效率

從某種角度看,花名給了員工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能快速拉近與同事之間的距離,叫起來順口且好記,溝通起來更方便,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3. 增強員工歸屬感,防止競對挖角

幾乎所有存在花名政策的互聯網企業都規定,花名一旦設定就不可更改,同時伴隨員工在企業內的整個職業生涯。這種“終身制”花名讓員工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同時,公司不暴露員工真實姓名,也降低了挖墻角的風險。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當然,除了上述比較拿得上臺面的理由,還有關于花名制度的一些坊間傳聞:

4. 降低業務風險

有大廠員工認為:“把工作人員抽象化,降低具體個人對同事和客戶的影響力,設置特定崗位的昵稱,客戶只對接昵稱,換個人依舊是這個名字?!?/p>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5. 強化組織權威

知乎相關話題中的一個高贊回答表示“宗教/邪教是這個世界上最原始的鉆研洗腦術/管理術的行業。可以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營銷/洗腦/管理人心的技術,都是宗教/邪教玩剩下的東西?!?/strong>

此前,已經有若干媒體秉持這類觀點,批評花名制度,這些批評與互聯網大廠內部的一些聲音相互驗證。這些聲音抱怨,公司內部只用花名交流,切斷原有社會關系,與新組織建立聯系,將員工生活與工作完全割裂開。同事之間更加難以了解生活上的信息,最終變成對方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一位大廠員工表示:“減少對人性的感知,可能從入職到離職都不知道這個人的名字,有一天這個人消失了,也會感覺是一個網友消失了”。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6. 緊隨互聯網潮流

很多企業跟風學習,覺得不起花名不夠“互聯網”。這些企業不在意“花名”背后的底層邏輯,只要能趕上這波潮流就可以,花名也是隨機拼湊。有意思的是,杭州企業絕對是重災區,無數的阿里分里。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三、花名治標不治本?

互聯網企業選擇“起花名”的初衷是為了去除官僚化。但是,僅僅通過“起花名”真的能去除官僚化嗎?我們在社交平臺上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評論。

當花名和某個人綁定時,花名就是職級,依然存在官僚化。企業發展初期,武俠小說中的英雄人物或一些好記的名字會被優先挑走,后續入職的人只能用一些“邊角料”的名字。企業為了彰顯大格局,規定花名不可重復,且離職后花名不復用。時間一長,員工提起某個花名,都知道是哪個大佬,花名也就約等于職級,官僚主義依然存在。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同時,花名本身也暗藏玄機,也有三六九等。

在阿里,花名的字數代表職級。除了核心高管外花名都是兩個字,三個字是高管特權,甚至職級升至VP(Vice President,副總)及以上還能獲得“改名卡”一張。企業內部江湖化過重,“起花名”也只能治標不治本,只是從外在弱化了上下級概念。

在拼多多,花名有輩分一說。內部的人都知道阿字輩不能得罪,叫水果蔬菜的一般都位高權重。有意思的是,據說還真有后來不信邪的取了“阿”字輩的花名,直接讓周圍同學都石化了……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事實上,不少企業已經形成了按輩分起花名的規則,一般會固定第一個字,甚至出現了“師兄賜名”的情況。讓人苦笑不得的是,為了避免等級觀念嚴格帶來的弊端,才會出現“花名文化”,但花名在某些企業內部已經演變成一種劃分等級的新工具,完全違背了其去官僚化的初衷。

大廠 | 大廠花名俱樂部,約嗎?

現實是,花名已經成為了讓員工與生活劃分界限的一種手段。

企業表面上以扁平化為借口,用花名相稱,拉近上下級關系,實際充滿職場PUA話術,各種奇葩文化盛行。說白了,在花名的“場域”里,領導可以用一種更加隱蔽的方式來壓榨員工。一叫到花名,就感覺必須整裝待發,進入工作狀態了。

說實話,這的確是不少企業期待出現的隊伍狀態,但這種狀態一旦被一些不作為的領導濫用,花名就成為了職場PUA的幫兇。真正對員工有同理心的企業,不會視而不見。

四、應該繼續玩花名嗎?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花名呢?穆勝咨詢創始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穆勝給出以下觀點:

其一,有了官僚不承認自己有,還用花名來裝平權,這本身就很虛偽,企業的價值觀可以很多元,但“虛偽”絕對不應該在列。我們接觸的某杭州企業,介紹自己的花名文化時,宣揚自己企業充滿活力、主張平等,但無論是他們高管之間的對話,還是企業待人接物的方式,無處不充斥著官僚與油膩。我們簡單接觸就能發現的事情,難道他們的員工會發現不了?

其二,花名是一套代碼,運行這套代碼也有成本,如果收益不足,成本在增加,那么,這個事情就不夠劃算。我們接觸的不少企業都跟風了花名,但實際都是兩套系統在并行,不同同事在不同場景下使用不同代碼,有人的花名別人根本不叫。實際上,各種“小麻煩”還真不少,加上根本沒有去除官僚化,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其三,管理上“花招”很多的企業,大多都是耐不住寂寞,不愿意在打磨組織管理上投入的企業。“花招”治不了企業的官僚主義,過多的“花招”會讓企業越走越漂,越來越遠離了組織管理的正途。因為,如果“花招”失敗,他們只能用更多的“花招”來打補丁;而如果“花招”偶爾負負得正了,他們就會更癡迷于這種錯誤的路徑。

其四,花名好不好使,其實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水滸》里,108將都有花名,相互之間也稱“哥哥”,結果呢?從組織管理角度看,梁山團隊是匪幫中的匪幫,官僚中的官僚,失敗中的失敗。

作者: 婁珺;公眾號:穆勝咨詢(ID:hrm-yun)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sgFqkXHBYVd18axcDCBrTA

本文由 @穆勝咨詢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空間服務。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覺得還是不要玩花名,不要弄哪些虛的東西,真真實實,簡簡單單就好?;螛瞬恢票?,不能去除企業的官僚化,還會使企業越走越遠,所以不應該繼續玩花名

    來自湖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