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經?!疤善健保拍芸焖俪砷L
有些時候,需要暫時地停下來,才有空去回顧、復盤、沉淀,最終實現認知的成長。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關于“躺平”和“成長”的思考,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回溯自己多年的產品生涯,我覺得自己成長最快的時候并不是全力撲在工作中的那幾段時間,而是每次完成一個大任務后停下來,躺平的那段時間,在那段時間中,才有空回顧、復盤、沉淀。
人的成長,本質是認知的成長。
認知,就是你看待事物的角度、理解事物的規律、看透事物的本質。
一直沉浸在基礎的工作中,能讓你更熟練,但無法讓你突破自己的認知。
就像流水線工人,十年如一日的做著標準的操作,他們的基礎功一定已經如火純青了,但是他們無法突破工作本身,去勝任更高價值的事。
其實某種意義上,互聯網行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精細化標準化分工已經非常成熟了。產品經理的工作內容趨近于流水線工作,接需求、調研、出prd、評審、測試、上線,這樣的工作做個2、3年,或多或少都會變的熟練。
如果還只是著眼于這些工作,到了第4年、第5年,甚至第10年后,你會發現你沒有任何根本性的提升,你的認知依然停留在N年前,你相對職場新人只有年齡的“優勢”了。
所以多停下來躺平一下,看一看、想一想、寫一寫,你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基礎工作無法成為核心競爭力。
人在社會、職場,表面上是通過工作拿報酬、通過努力工作不斷晉升,但是本質上,人其實是依靠更強的核心競爭力來能拿到更多的報酬和資源。
所以構建核心競爭力才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的。而那些基礎工作技能無法成為核心競爭力,因為誰都能勝任。
同樣一個客戶需求,你接了,B覺得這個需求不合理拒絕了。結果你出了prd然后上線后,發現確實B的判斷是對的,這個需求并無市場。
表面上看,這只是一次判斷錯誤,背后代表了一系列資源和時間成本被浪費,在商業社會,這種錯誤多幾個,一個本可能成功的產品,可能就失敗了。
這背后代表的核心能力,是精準的需求判斷分析能力,你沒有,而B有。
所以在這點上,顯然B更具備競爭力。
那么為什么B能比你看的更透徹呢?
并不是因為B做的需求比你多,時間比你久。而是因為B能把之前犯過的錯誤案例、或者驗證過的正確案例,抽象成影響因子,分析其中的邏輯關系,并轉化成可套用的經驗,進行沉淀。
本質上,接需求并不是只是接需求這個行為,實際上背后是在迭代自己的認知模型。
相比流水線工作的一成不變,認知模型在每次的迭代中變的更加完善和強大,你的單點核心競爭力也在變得飽滿。
對你來說,你只要把你所需構建的所有核心競爭力,歸納出來。然后通過強關聯的工作過程和結果,將經驗沉淀到這些技能點上。
按大了分可以分戰略制定能力、產品定位能力、需求分析能力、落地能力,甚至是軟競爭力比如表達力、協同能力等。
按細了分可以分如何抓住市場核心需求、如何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如何保持產品迭代的持續正循環等。
按更抽象了分,還可以分為用戶痛點的敏感度、用戶心理的決策模型分析、產品的抽象能力等。
這些技能點本意上不是要“學會怎么做”,而是要不斷思考“怎么做得更好、做得更有價值”。
價值導向才是競爭力的有效證明。
如果你的工作一直很忙很忙,忙到沒有時間休息,那么我真的勸你換一個工作。
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只是給你讓你混口飯吃,但并不能真正讓你在未來能力卓越、財務自由。
一家公司的老板天天撲在一線,和員工們忙前忙后,這家公司大概率是一家很中庸的公司。
你去看那些發展好的公司,領導基本都有大把的“躺平”時間,這些時間不是用來干活的,是用來思考的。
沒有時間思考公司戰略、思考組織架構、思考公司流程、思考產品服務,這家公司在這個行業、市場中就不會有強大的競爭力。
企業競爭力的構建直接取決于老板是否看懂行業、用戶、模式、產品。
你想想,老板都需要時間躺平,出去打打高爾夫、吹吹風、短暫的停下來思考下自己,你為什么不需要呢?
看到這里,如果你整天忙于工作、又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在哪里,只要你能好好理解這篇文章所表達的意思,我想它將對你的未來都有長足的幫助。
專欄作家
華叔的產品私塾,公眾號:華叔的產品私塾,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0年以上B端Saas經驗,電商平臺產品總監。擅長產品規劃、定位、構建產品競爭力、大型產品的0-1搭建和重構。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不錯
“如果你的工作一直很忙很忙,忙到沒有時間休息,那么我真的勸你換一個工作”真實!
董明珠任正非王健林不認同
怎么做得更好、做得更有價值。學到很多,確實感覺自己有陷入怪圈出不來,不能表面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