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創新能力(2)——工具篇

0 評論 4250 瀏覽 9 收藏 19 分鐘

從古至今,工具的本質都沒有變化過,其實質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使用。在探究工具之道和生存之道的路上,作者結合相關理論對工具的本質及其應用展開探討,并由此總結一些關于創新的啟示。

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互聯網的各種應用的實質是什么?設計行為的本質又是什么?

筆者的思考結果是互聯網的各種應用的實質是工具。設計行為的本質是為了讓工具更好用。

仔細想想,互聯網的虛擬工具與各種實體工具本質上是一樣的。理解工具的來龍去脈,無論對于軟件還是硬件產品經理,都有極大的裨益。

在《設計中的設計》這本書中,設計大師原研哉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他認為人類祖先最重要的兩種工具是一根棍子和一件容器——就像生命本身有陰性和陽性一樣。

棍棒代表人類放大體力并演變為一件能處理和改變世界的工具。狩獵用的石斧、弓箭等,開墾土地的犁與鋤,石油驅動的挖掘機、吊車、坦克、導彈等。在互聯網領域的購物、社交、智能家居等各類應用。

容器發展成了各種盒子、箱子、瓶瓶罐罐等,但也演變為種種工具,如物質世界的服裝和櫥柜,精神世界的語言、保存語言的文字,或存放文字的書籍等等,以及數字時代的硬盤等存儲介質。在互聯網領域的電子通訊錄、云存儲、讀書、視頻等應用。

當筆者讀到這一段時,一個喜歡科技和歷史的理工男瞬間感覺思維被擊中了,感受到對工具和設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一、工具之道

我們先來從邏輯上對工具進行概念性的理解和梳理。

筆者梳理下來發現可以分成由表及里五個層級的概念,并且神奇地契合了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人類生存的本能。

一:人的抽象思維。

二:工具的基礎構成,材料和能量。

三:通過人力改變自然,可以抽象為生產、儲存、使用三大類需求。

萬物:為了滿足三大需求產生的各種工具。

二、生存之道

生物的第一要務是生存。生物為了更好的生存,不斷進化出復雜的組織乃至器官,直到智人產生,達到了目前地球生物進化的最高水平。而智人同樣面臨著生存的壓力,為了更好的生存繁衍,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因此工具的本質是為了讓人能夠更好的生存。

到了物質及其豐裕的現代社會,現代工具也是為了解決更好的生存的問題。

網購應用讓我們能更方便地購買生活用品。外賣應用讓我們能足不出戶地享用美食。出行應用讓我們更便捷的實現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遷移。各類資訊應用是為了幫助我們掌握更多信息、做出更佳的抉擇。各類社交應用是幫助我們突破空間的限制,與親朋好友遠程聯系、與志同道合的人更方便地相識。各類游戲、長短視頻、音樂類的娛樂應用讓我們可以更好地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快樂。

所以,工具的實質古往今來從來沒有變更過。

1. 抽象思維

自然界一些動物,尤其是靈長類動物,都會使用工具。比如黑猩猩會用一根細棍或草莖粘上口水,然后插入白蟻洞穴,黏出白蟻吃掉;水獺會利用石頭砸開堅硬的貝殼吃肉等。

同樣都是使用工具,那么人與它們的區別是什么呢?道德經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過思考,我認為是原始人的抽象思維。舉幾個例子:

  • 舊石器時代的智人,不僅會使用石頭,還會使用骨器等,相信他們已經產生了類似“堅硬”的概念,一切“堅硬”的東西都能拿來砸東西或做武器。
  • 堅硬的東西有“鋒利”的頭或邊威力會更大。于是有意識的通過打制讓石頭變得更“鋒利”,類似“鋒利”概念也就產生了,智人就通過各種手段將石頭變鋒利,并嘗試改進工藝。于是逐漸由舊石器時代的打制到新石器時代的磨制。
  • 舊石器晚期時,由最初的扔石頭到發明弓箭,也是因為產生了“拋”的概念,從手拋變成了力量更大、更精準的弓弦發射。
  • 智人最開始用魚刺等尖銳的獸骨縫制。新石器時代除了磨制石頭,當“細”、“尖”的概念產生后,智人就知道將粗的獸骨磨制為針。

因此是抽象思維讓智人了解到了工具的實質,拓展了工具的材質、樣式、制造方式。從此在工具的發展道路上一騎絕塵。下面是筆者個人的一些想象,未經考證。

  • 動物最原始的移動物體的方式就是搬運,對于過重的物體呢?找多個個體一起搬或拆分搬運。如果只有一個個體呢?可能某一些智人注意到了山坡上滾落的石頭,于是嘗試推動比較規則的重物,就這樣滾動的概念誕生了。
  • 那么不規則的重物怎么辦呢?想必肯定有很多智人經歷過不小心踩到棍棒摔倒的經歷,而比較聰明的智人則聯想到了把重物放到原木上運輸,于是人類發明了滾木。
  • 運輸時,需要在前面不斷的添加滾木,非常麻煩,那么能不能把滾木固定下來呢?我們可以發現,此時自然界已經沒有類似的參考物了,只能依靠人的抽象思考。經過不斷的嘗試,逐漸出現了軸、實心輪,進一步簡化為輪轂+輻條的發明。
  • 這個幾千年前的發明,至今仍服務著人類,只不過替換為更結實的材料,增加了更舒適的輪胎,匹配了更強大的動力,被應用在汽車、飛機等各種載具中。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智人抽象思維的強大。我們還可以找出很多例子:現在火箭與弓箭本質上是一樣的,電話與聊天本質是一樣而,通訊工具與書信本質是一樣的……
因此我認為是抽象思維的產生,開啟了人類不同于其它動物的工具利用史。

2. 工具的本質

如上文所說,當工具抽象概念確認后,最能影響工具的是材料與能量。材料與能量是工具最本質的屬性,隨著人類對材料與能量了解的不斷深入,才誕生了如今各式各樣的工具。

人類文明誕生之初。對人類文明誕生起最重要的是石頭和火。

  • 人類最早使用石頭打造石斧、石刀、石簇等各種石器,可以用于狩獵、采集等場景,豐富了人類的食譜,且提高了人類的自保能力。
  • 火的應用,讓人類吃上了熟食,讓食物變得更易消化和衛生,極大提高了人類的體質,為大腦發育提供了充足的營養。

石器和火應用,極大的提高了人類部族的生存能力,保證了更多成員的存活,產生了更復雜的社會形態和社交關系,進一步促進了人類智慧的提升。于是人類文明迸發出了更強大的力量。

從材料層面來說,銅器比石器能夠加工的更鋒利、更有韌性,而鐵器則比銅器材料分布更廣、工藝更簡單、韌性更強。去過博物館的朋友都會知道,青銅劍其實是很短的,用其與手持鐵劍的敵人對陣,單是氣勢上就輸了。

對于軟件產品經理來說,各種組件庫、頁面布局方式、圖文、音視頻、編程語言等,就是我們生產各類應用的材料。

從能量層面來說,弓箭利用的是生物能,火器利用的是化學能,因此火器能夠擺脫人力的限制,隨著材料的進化不斷升級,獲得更高的射速和射程。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互聯網產品的主要能源就是電能。雖然形式只有一種,但是其中也存在大量的創新機會。干電池的時代,只能支持計算器、收音機、MP3等簡單的應用。等到鋰電池技術成熟,電子產品尤其是移動產品的品類,才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比如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電動汽車等等。

我們從人類史的斷代,就能看出材料與能量的重要作用: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等。

可以說材料和能量的變革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最重要科技。

3. 工具的用途

筆者在產品“無”之道提到過,工具是人類拓展自己能力的產物,可以視為人身體的延伸。人發明工具,是為了滿足生存(生活)的需求。在原研哉的棍棒和容器的基礎上,我將工具的本質用途總結為生產、儲存和使用。

  • 生產(四肢的延伸):人類通過工具來創造各種生活、生產資料或精神資料。比如用于打獵的石斧、弓箭,用于耕種的犁、水車,用于做飯的鍋,用于生產布料的織布機,用于工業品生產的車床、流水線,用于處理辦公的office套件、釘釘等辦公工具等。
  • 儲存(胃和大腦的延伸):在人類使用生活、生產資料或精神資料時起運輸、暫存的作用,或將過剩的儲存起來。比如用于吃飯的碗,用于喝水的杯,用于住人的房屋,用于儲物的倉庫,用于運輸的集裝箱,用于存儲文字的書和電子書,用于存儲聯系方式的通訊錄,用于存儲數據的硬盤和網盤等。
  • 使用(五官、皮膚的延伸):更方便的滿足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工具。比如用于吃飯的餐具,用于喝水的吸管,用于觀察微觀世界的顯微鏡,用于聽音樂的耳機,用于娛樂的電子游戲、視頻應用等。

人類所有的工具肯定會落到三種用途中的一個或多個。

比如我們來分析一下手機:

  • 生產:用各種文字、圖像、視頻、聲音軟件等滿足創作需求。
  • 儲存:用內存、閃存等儲存數據。
  • 使用:用屏幕、喇叭及各種應用軟件滿足人的娛樂、社交、購物等需求。

4. 萬物:各種工具

基于上述的原則和目的,人類生產了各式各樣的工具。

此處應當指出,目前工具從自身屬性出發,可以分成物質、精神和數字。

  • 精神和數字工具必須有物質基礎。比如文字要有竹簡、紙等作為儲存和顯示載體,數據要有硬盤等作為載體、屏幕等作為顯示載體。
  • 精神本質上是人類大腦進化到一定程度產生的概念,比如人的思想、情感、情緒等,其產生的機理目前還存在非常多的假說和爭議。為了更好的展示、溝通、傳承精神,探索世界真相,于是有了文字、藝術、數學、哲學、科學等精神工具。(注意,科學不是客觀存在的,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
  • 數字雖然也是虛擬的,但是與精神還是不同的。精神工具也是人的大腦活動,數字工具則作為大腦的能力延伸。比如計算器替代了人類的計算,人工智能可以部分替代人的決策等。

因此數字世界雖然是人類近現代社會才出現的新物種,但其乃是在人類實體工具不斷進步的基礎上的產物,是人類大腦的延伸,所以其也要尊重人的使用習慣。了解工具的歷史,對我們做人機交互設計非常具有借鑒意義。

現在元宇宙的概念爆火,也是出于人對更強大的數字工具的向往,希望現實痛苦能夠在資源無限的數字世界得到解脫。同時再次重申筆者對元宇宙的態度:元宇宙經過迭代,可能會引發人類社會的變革,但是目前還要經過幾輪泡沫成熟起來。

三、對創新的啟示

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借鑒已有的工具和遵循人類的本能、習慣非常重要。我們不妨來梳理幾個創新產品背后的歷史發展脈絡。

  • 壁畫 > 結繩記事 > 泥板 > 竹簡 > 紙質書 > Kindle
  • 石頭 > 繩子 > 泥巴 > 竹片 > 紙張 > 硬盤
  • 飛石 > 投槍 > 弓箭 > 槍炮
  • 算籌 > 算盤 > 機械計算機 > 電子計算機
  • 涂鴉 > 繪畫 > 照片 > 視頻
  • ……

作為在人類最新的信息科技基礎上進行創新的產品經理,也切不可忽略工具的本質和發展歷史。經過思考,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最本質、最深入的啟示。

比如說,目前手機最自然的交互方式是iPhone首先推出的多點觸控,因為用手去點擊、拖拽、捏放是人與世界交互最自然的形式之一。

即便是鼠標這種現代科技,其本質上也可以從最原始的交互上尋找答案。我們操縱鼠標時,是不是很像移動棋子?其只不過多了一層現實與虛擬位置的映射。而鼠標的基本操作也與手別無二致,仍是點擊、拖拽、滑動。

曾經爆火的微信搖一搖功能對應的傳統工具是什么?

是搖簽、搖色子!遠古時候的人類的生活中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那么只能訴諸于神秘的力量,通過搖簽算卦去預測未來、決定命運。慢慢地,這種搖晃的行為又遷移到了賭博搖色子上,通過晃動產生點數來定輸贏。同樣地,為什么搖一搖時我們會感到那么的爽?因為這種搖晃的行為激發了我們搖晃的原始本能,通過搖晃可以隨機匹配到附近的人,這與搖簽算姻緣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讓游戲公司賺的盆滿缽滿的的抽寶箱,其實就是從抽簽活動中得到的啟示。

還有語音助手,讓人們體驗到對別人吆五喝六、命令別人的掌控感和快感。

可以說,任何爆款、能戳到人爽點的功能,一定是最符合我們最原始本能的功能。因此有時候我們不妨去觀察人類更古老的工具,其功能更簡單,更貼近人類最原始的操作習慣和滿足最本能的需求。

因此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去回顧和思考工具的發展歷史,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于工具之道就聊到這里,拋磚引玉,希望對讀者朋友們有所啟發。

為我投票

我在參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22年度作者評選,希望喜歡我的文章的朋友都能來支持我一下~

點擊下方鏈接進入我的個人參選頁面,點擊紅心即可為我投票。

每人每天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可獲得抽獎機會,抽取書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紀念周邊和起點課堂會員等好禮哦!

投票傳送門:https://996.pm/YyDmr

專欄作家

一直產品汪,微信公眾號:apmdogy,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邏輯型產品經理,致力于將科學思維與產品經理方法論結合。關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擅長產品孵化、需求挖掘、項目管理、流程管理等產品技能。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