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優先級的制定(進階篇)
作為新人,處理工作優先級用一些基礎的方法,基本夠用,但作為一名老手,如何做優先級排期需要衡量更多的因素。本文總結了幾個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引言
上次我們介紹了一些產品功能優先級制定的基礎方法(見《聊聊優先級的制定(基礎篇》)。從覆蓋面、重要度、能力滿足度三個方面,使用量化打分的方式,對功能點進行排序。這種方法很適合新人產品有理有據地進行優先級排序。
今天我們來談談老司機如何做優先級排期,今天“心法”比較多,一家之言歡迎拍磚~我們先來看互聯網產品迭代更新一般有幾種驅動形式:
(1)業務驅動
在toB產品里面,業務驅動翻譯過來就是運營驅動,也可以認為是需求驅動,“業務爸爸輸出優先級!”
(2)技術驅動
技術驅動是指出現一種新的技術時會驅動產品進行迭代,比如5G網絡技術商用,推動智能手機往5G網絡支持改進。在日常的產品發展中,推薦、搜索等場景上,算法迭代會驅動產品建設與之相匹配的功能。
(3)用戶驅動
產品經理完完全全可以自主判斷的優先級的情況,在toC產品里面用的比較多(產品經理:我為用戶代言!)
這三類形式的產品,產品經理的話語權是有差別的。
但是話語權弱,不代表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即使是業務驅動、技術驅動的產品,好的產品經理也能夠輸出自己有分量的意見。
如何輸出你自己的優先級排期呢,我認為核心是要有硬核的產品邏輯。
為什么會有優先級這件事?歸根到底,資源是有限的,在一定時間內,不能同時做所有事。“事有先后”,這就是優先級。
產品當前的核心問題決定了什么事要先做。
什么問題是產品的核心問題?決定產品生死、產品發展的問題就是核心問題。
舉例:界面好不好看是核心問題嗎?答案是看場景。如果用戶因為界面不好看,大量流失,對于產品來說這就是核心問題,因為用戶流失會造成產品死亡。
在產品不同階段,產品的核心問題是不一樣的,下圖是常見的產品生命周期劃分:
(1)導入期
導入期是產品0到1的階段,產品在這個階段的核心問題是“有人用”、“能有用”。圍繞這兩個點,在一堆功能中挑出在上線后能夠反映產品“能有用”、“有人用”的功能,這類功能要滿足:
① 可以反映產品規劃方向、產品定位;
② 是“基石功能”,具備可迭代屬性。
③ 與用戶有交互的,即用戶可見。
(2)成長期
產品快速增長的問題,在滿足了核心用戶的核心功能后,產品在這個階段會迎來“擴容”(橫向多元化+深度發展)、需要考慮用戶增長、價值變現等。圍繞“用戶增長”、“價值變現”這兩個點,在一堆功能中挑出上線后能夠促進用戶增長、促進產品價值變現的,作為高優先級。這類功能要滿足:
① 可以回答如何解決用戶增長的問題,功能是用戶增長路徑上的核心關鍵點,沒有它增長路徑就不通暢、不閉環;
② 可以回答探索產品商業化方向問題:是先做寬度再做深度,還是反過來?產品接下來做寬更有價值,還是做深更有價值?從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兩個角度來看價值。
- 用戶價值:給能帶來商業價值的用戶提供的功能(這些功能本身是不賺錢的);
- 商業價值:直接帶來現金營收的功能(賺錢的功能)。
(3)成熟期
產品有穩定的用戶群、功能特性之后,面臨著如何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保持競爭地位的問題。在這個階段,產品在成熟期的發展策略有兩類:強化競爭優勢,狙擊競爭者。這兩個策略成功的結果都會指向一件事——要搭建起自己的競爭壁壘。
圍繞“強化優勢”、“狙擊競爭者”這兩個點,在一堆功能中,挑出上線后能夠促進競爭壁壘搭建的,作為高優先級。這類功能要滿足:
① 它在產品的用戶留存/營收/利潤的擴大化路徑上,是一個核心功能,能夠體現如下內容:如何將體驗做好牢牢吸引住用戶(極致體驗在哪?),如何提升公司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利潤在哪?),如何用現有產品去拿到更多的客戶(收入增量在哪?);
② 新方向探索:回答下一個產品新方向為何的問題。
按照我們基礎篇講的,覆蓋面廣、重要度高、技術能力能比較好滿足的功能要先做。
這種優先級的評估排序方法與我們今天說的通過識別產品核心關鍵問題去進行優先級排序之間是什么關系呢?可以看下圖:
在產品生命周期中始終都要關注產品功能的重要度、用戶覆蓋面,以及如何用技術能力滿足用戶需求,是在每個階段的核心問題都要涉及到的方面。從這個角度看,二者是殊途同歸的。
從思考方式來說,覆蓋面、重要度、技術滿足度,更像是微觀視角,關注的是每次迭代需求的細節。新人產品使用這幾個角度去評估優先級,不容易出錯。
對于資深的產品經理來說,常常是從宏觀視角入手,先考慮產品目前的核心問題是什么,從這個點出發來看當前產品規劃核心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以上就是我一個老司機的思考(套路)。
作者:薄荷點點
本文由@一個數據人的自留地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