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管理12-人員招聘(下)

1 評論 2807 瀏覽 20 收藏 16 分鐘

在人員招聘之前,我們需要對業務盤點,解決需要某方面人員的需求問題,那么在吸引到人才之后,接下來需要做什么,才能夠保證人員招聘的有效性?作者總結了相關流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在上一篇文章《團隊管理12-人員招聘(上)》中,我們聊到人員招聘之前,先進行業務盤點,人才盤點看是否需要引入人員,并看是否有平替的方式,比如通過找專家,咨詢顧問,第三方是否可以解決人員需求問題,如果確實需要招聘人員,需要先梳理崗位職責,對要招聘的人進行畫像,通過各種渠道來吸引人才。

下面我們再來說說吸引到人才之后,接下來做什么。

一、面試

當我們找到人的時候,我們需要進行面試,每個面試官的面試能力有差異。我們可以簡單的把面試能力分為幾個層級水平。

A、最低層級的能力就是基本沒有面試的能力和相關知識及準備,完全是臨時拉來湊數,自己對所有信息完全不了解,同時自己也沒有什么經驗。最終就是完全是隨便聊,瞎聊。

B、更高一些知道面試的流程,但是問題也比較隨機,沒有結構化的提問方法。

C、層級逐步提高,從個人的面試能力,面試知識,面試準備,對崗位的了解逐步提高。

D、再往上就是和前后環節的銜接更好,從個人推進到整個面試過程,共同協作。

1. 準備工作

為了更好的對人員進行面試,在面試之前我們需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首先是準備問題,然后是根據問題準備好問題答案的評分標準。

(1)問題準備

我們面試是想通過與面試者的問答來促進雙方的了解,以評估是否為彼此的正確選擇項。

那什么樣的候選人是正確選擇呢,基本的是要滿足崗位的需求,比如說你要招聘一個資深產品經理。我們通過一些基本問題,了解候選人的基本信息是否符合。比如年齡,做過的項目(如果是找電商的,那肯定希望有電商相關的項目),是否帶過團隊,資深產品經理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工作技能呢,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知識呢,這些技能和知識怎么樣提現出來呢。

比如資深產品經理需要具備強大的市場調研能力,候選人這個調研能力怎么體現呢,需要結合候選人做過的業務進行提問。

最終問題基本是:你做了什么項目,在某個項目中,你怎么做的市場調研,整個過程可以介紹一下嗎,是獨立完成的還是團隊完成的,你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獨特(價值)的發現,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是什么。

針對我們想要了解的每一項能力,要考察的點,我們運用star法則+5w1h方法來進行挖掘。

STAR法則具體含義是:

  • Situation:事情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
  • Task:任務
  • Action:針對這樣的情況分析,你采用了什么行動方式
  • Result:結果怎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學習到了什么

5W1H分析法是:

  • Why:原因,為什么要?
  • Who:人員,哪些人參與了,誰是主要負責人?
  • What:對象,主要解決什么問題?
  • When:時間和程序,什么時候做的
  • Where:場所,既情景問題,在什么情況下做的。
  • How:方式,用什么方法去解決的問題?

最終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提問清單:

(2)評分表

根據提問清單,針對每個提問的項目,確定權重及評分,如下圖所示

2. 面試提問

正式面試的時候,在候選人自我介紹之后,主要根據star法則(或者5W1H)進行提問。

根據之前擬定的此崗位需要考察的能力、技能等各方面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并結合之前自我介紹中的項目進行提問。

也就是圍繞一個項目,瘋狂的追問細節,比如上面提到的,具體的提問根據每個崗位的內容來。

真正做過一個項目,進行了反思,有深入思考的,則對細節各方面越清晰,越透徹。

小心講故事型,概述型的,泛泛而談型的候選人。

3. 多輪面試銜接

有些職位只需要一輪面試就可以,有些面試需要多輪,當有多輪面試的時候,需要做好銜接。比如說,如果有多輪面試,怎么樣進行安排,是一輪面試之后馬上安排面試,還是隔天,還是一個周期再安排面試呢?

多輪安排面試的人員職位是否需要固定,前面已經介紹的內容,是否要完全重復來進行呢。

一般來說,各輪參與面試的人員都需要固定,不能隨便拉個人來面試湊數(這種情況在很多中小型公司還比較普遍)。

每輪面試的人應該在前一輪面試的基礎上,就疑惑點或者重點關注點進行溝通,這一點如果做的不好,就會變成每一輪面試,都是問相同的問題,特別是前一輪如果沒有記錄,或是記錄不規范的情況下,那么就會做很多重復工作,增加很多無用功。這也讓面試者感覺內部的溝通協調不順暢,造成不好的觀感。

4. 規避造假

造假基本分為三大類:經歷造假、技能造假、工資造假。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造假點及對應的處置方式:

二、評估

當我們通過面試清單來進行提問,然后針對每個問題的回答,進行一個打分(比如0-10分),每個問題有一個權重值,打分完成之后,我們根據打分與權重值,可以計算出一個總分值。

當總分值差不太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其它一些附帶因素或者看重點來決定,或者再進行面試引入新的人來打分避免偏差。或者總分值差不多,但其中有一些非常看重的項目分值偏低那么就可以直接進行淘汰。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將對一個人定性的感官,變為定量的一個評估,這樣就更能夠對一個面試者的情況進行一個較為客觀的評估。

三、入職及初期輔助

通過面試,招聘進入團隊/公司的成員,都是希望能夠一起長期合作,不斷創造價值,取得更多成就的。

但是每個公司、每個團隊都有不同的特點,并且在一個公司一個團隊在不同的階段的合作方式都有不同的特點;團隊中的每個人的處事方式也有不同的特點。

很多時候,團隊招聘來了成員,就直接分配任務,希望馬上產生收益。好的團隊會有一些新人歡迎儀式,做團隊介紹,進行一些新人培訓,差的就直接丟一些工作任務,讓成員自生自滅,如果沒搞好,就是人能力不行,馬上又開始進行招聘,換人等。

那應該怎么樣來減少入職過渡階段的摩擦,讓新人更好的適應團隊,熟悉業務,做好工作呢。下面提供一些方法。

1. 資料提供

給新人提供盡可能完畢的資料,這些資料分為兩種:

  1. 基礎資料——基礎資料包括新人在公司需要使用的辦公系統,門禁等各種賬號,公司的一些規定規范,其它一些公司層面的基礎資料。不要小看這些,很多公司根本沒有做到位,比如門禁,電腦賬號,項目管理軟件密碼賬號。很多公司可能就是指定個對接人,讓新人自己去對接,要拿到這些賬號,可能要分別找人事,運維或者N多其它部門(看各公司對應負責部門)來拿到這些基礎賬號。這種做法不是不可以,而是會影響效率,這個階段如果做的不好,新人很可能就直接走人了,因為看到太混亂了。
  2. 業務資料——一個業務做的是否規范、管理是否到位,其實很容易看出來。就是看是否有較為成體系,完備的相關資料。比如對應系統的賬號,是否有流程,是否有原型文檔,是否有,做事的規則等。

很多公司在這塊做的不好,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一個業務如果做了很久,而沒有形成知識體系,那么就只能靠人為經驗或者口頭繼承,這就非常容易在人員更替、流失中,業務的寶貴經驗也流失了。

2. 業務熟悉

新人進入團隊,即便新人有該領域的經驗,但是每個公司的業務都有獨特之處。如果業務資料還不完善,那么就會存在很多隱性知識,或者團隊成員的黑話(堅決反對,但往往很常見)。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要對新成員進行一定的培訓,讓其盡快上手。

可以利用EDAC培訓法對新人進行培訓:

  • Explain——培訓者向被培訓者進行解釋——是什么,為什么,如何運作,直到明白為止。
  • Demo——培訓者進行實際演示,按照標準的做法進行
  • Apply——被培訓者進行嘗試、練習,提供一定的反饋和指導,但以被培訓者為主導,放棄控制欲望。
  • Consolidation——對掌握程度進行評估,考試,模擬對練等方式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學習成果。

為新人指定導師,讓新人在試用階段均可以找導師進行指導,新人的表現與導師的績效做一定的掛鉤。并對新人需要在過渡階段完成哪些事項,重點考核哪些部分進行明確。

對新人的表現以一周左右進行反饋,并及時給予反饋。有一些公司,在新人轉正考核結束前才告訴別人考核不合格,中途不給反饋意見,這種就對新人和自己公司極度不負責任。

考核不是目的,彼此融合才是目的,增加彼此的交流,發現問題,進而改進才是目的。

3. 組織及人員熟悉

(1)組織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梳理過企業組織架構及演變趨勢。我們也基本清楚,組織架構是業務發展的一個結果。通過向新人介紹組織架構及運作方式,讓新人更容易理解企業,團隊

(2)人員溝通

A、在新人入職的時候,把新人介紹給每個人

B、及時組織聚餐,這種不用非常正式,可以是中午一起吃個飯等

C、讓新人知道團隊中每個人的一些特點和溝通方式,減少新人的磨合時間

總結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了解:

A、招聘之前,需要對業務和人員做盤點,以評估是否需要調整團隊;

B、如果有需要對團隊成員進行調整,看是否能夠以非招聘解決方案處理

C、一定需要招聘人員,則需要根據業務來確定需要招聘的人員崗位

D、梳理崗位之后,通過各種渠道吸引人員來面試

E、通過準備問題及使用star法則,評分表來使面試過程盡可能得到量化結果來對候選人進行評估

F、人員入職之后,不是就萬事大吉,還需要進行更多引導,減少人員的適應和磨合時間,讓人員順利度過過渡期,扶上馬送一程

不同公司、團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早期團隊,可以做的簡單些,但總的原則是要有方法,有邏輯,有流程,有規范的來做,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改進,不斷優化。

專欄作家

Markzou,8年產品經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主要專注于本地生活、O2O、到家服務、新零售領域;曾任職于多家本地生活垂直領域頭部公司,具有豐富的本地生活行業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加markzou1988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