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資源,怎么浪費的?

0 評論 5182 瀏覽 11 收藏 24 分鐘

智能手機“飛入尋常百姓家”后,大家通過網絡攝取的信息越來越多,記憶力和注意力反而顯著下降,導致大腦出現認知負荷。一個人每天接受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我們需要把空間留給更有用更重要的事情。那么,如何使用認知資源呢?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你知道大腦多無聊嗎?

很多人上廁所會帶著手機,并非玩游戲,而是看視頻、看新聞;沒有智能機的時代里,廁所都會放一些報紙和雜志,這被稱為,“廁所讀物”。

也許,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對它印象不深,像我這個年紀,之前的人(90后)對廁所讀物,有非常溫馨的印象,家庭在廁所里放一些,不僅家人可以讀,客人也會讀。

記得有一次,我去別人家做客,上廁所發現時,居然沒有廁所讀物,渴望讀一點東西的我,最后沒辦法,拿起旁邊洗頭膏瓶子,讀起了背面的成分表。

這件事,給我很大印象。

我也理解并意識到一個道理,大腦容易無聊,無時無刻都要靠視覺、聽覺來輸入信息,一旦缺乏信息,就像食物的小動物一樣,四處尋找可以獲取信息的東西。

可是,長期投喂內容并非一件好事,研究顯示,使用電子產品過長,會使大腦灰質密度下降,主要處理信息效率那部分;另外,長期使用社交媒體,會減少海馬體活動,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導致大腦出現進入認知負荷。

01

心理學中,目前缺乏,對認知負荷(Cognitive Workload)廣泛認可且明確的定義。截止目前,它依然是多維概念。

諸多文獻中,指作業人員信息處理能力和認知資源的比例,是否滿足實際需要;以及,看做滿足期望績效所需,信息處理能力與可用處理能力之間的差異。

不同學者,也闡述出不同看法。

Wickens是多重資源模型理論(Multiple Resource Theory,MRT)提出者;其認為工作量與任務、資源有一定關系,負荷反映著所執行任務時產生的心理壓力。

Fernandez和Abbass等研究人員認為,工作環境與外部環境帶來的認知負荷不同;前者會給后者帶來“精神負荷”;一個人付出相當大腦力活動,信息處理效率會延遲,當信息處理超過所需容量,人的精神壓力會接憧而至。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成,認知負荷涉及到日常工作中任務要求、時間壓力、個人能力、以及績效、努力程度,大腦處理問題效率等多個因素。

通俗點說,認知跟體力相似,如果過度使用它,會出現疲勞,當大腦表面工作超過整體運行占比時,腦力、心里等多方面不適的信號就會出現。

舉個例子:

沒有接受過長期訓練的人,在健身房一次連續舉重次數越多,人越疲勞,直到失去平衡再也舉不起來;認知同樣,信息處理決策越多,人越乏力,最后大多決策不但非理性,還容易出現錯誤。

是什么泄露了認知資源?

用「選擇」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你可以把認知資源想象成一盆水池子,每天通過飲食、休息為它儲備能量,進而,再把能量用在能夠最大化創造價值的事情中。

某種程度上,儲備和消耗在一個池子中。假設,每天為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消耗大量資源,我們在思考或解決問題時,就會出現認知不足的情況;同樣,如果白天做大量損耗資源的事,如果晚上需要做一些臨時性決策,往往會,極為敷衍了事。

這些問題可以分為兩類。

生活上:

很多人早晨起床第一眼就要看手機,刷牙時還要看短視頻,任何情況下都要一心二用,坐地鐵、打車路上邊聽歌、邊刷朋友圈信息流,什么都記不住,還把腦袋搞的亂七八糟。

很多女生要和閨蜜出去玩,常常因為化妝或穿衣打扮,白白浪費掉1-2個小時的時間,最后不但自己不滿意,還會因遲到引發各種小事,造成一天玩樂都沒心情。

假設生活不規律,你會發現很多東西,經常不知道跑哪里了,我以前經常找不到“指甲剪、挖耳勺”這些工具;這還不算什么,容易較真的人,越找不到越想找,最后根本沒時間做其他事情。

工作上:

某些伙伴經常開會中“愣住了”,一分鐘后又回到正軌;打破砂鍋問到底“剛才怎么了”,她卻說,忽然想起今天要給孩子找個合適的幼兒園,不知道奶奶中午,給孩子換沒換紙尿褲。

我身邊一位在自媒體公司上班的朋友,電腦、手機上筆記的工具不下6-7個,他常常因為用哪個軟件而糾結;現在各種效率軟件如云,人們在海量選擇中翱翔,也常把時間花在這些無效的事情上。

前段時間chat-GPT爆火,因為名額等各方面限制,一些朋友總想搞清楚這東西,怎么玩的,于是,花費大量時間自我摸索,也不去請教別人,最后不但沒搞定,還浪費不少時間。

你有沒有遇到過上述情況?

還有很多,它們都比較消耗認知資源,令大腦進入負荷狀態;不妨回想下,從早起醒來到晚上睡覺之前,都做過哪些事情,這些重要嗎?

或者,是不是我們大腦忙于思考很多并不重要的事,而浪費掉大量認知資源;亦或,大腦總想著重要的事情,到節骨眼,又束手無策了?

他們都容易讓一天效率低下,最終,3-5件事都沒干成,反而認知資源卻被消耗光了。

02

一位朋友說,“這問題很簡單,我控制不就好了”,但是,你真的了解控制嗎?為什么很多人的控制,最終走向了放棄?

自我控制也叫認知及控制(cognitive control),是人的執行功能。指選擇某個目標,控制思想和行動,以達到目標與心理一致,我們也稱之為“目標導向行為”。

過程中,我們會基于自我價值、判斷目標做出一系列計劃,這些計劃基于經驗,又要適應無法預見的變化,還要監督行動,并抑制偏離目標的習慣反應,以保持目標。

舉例來說:

我每天都去健身房,如果你認為我“迫于自律”,那就大錯特錯;早期時,這種行動完全來源一種“厭惡感”,我討厭自己吃胖,才勇于邁出。

中期時,前一天健身完帶來的酸痛感,幾乎第二天絕對不想去。

第二天忙碌完,還是會不自覺的邁入健身房,這又是為什么?這種感覺已經從最初的“厭惡”,發展成心理上的堅持,內心想,我總不能剛開始就放棄。

現象持續2個月到后期,我基本開始享受健身的過程,那種大汗淋漓的感覺,不僅能把身上虛汗排出,晚上還可以帶來深度睡眠,且精神抖擻,何樂不為。

所以,自我控制包括5個方面。

涉及心理導向的決策(選擇目標)、工作記憶(記住目標)、目標規劃(分解目標),自上而下注意(專注目標相關的事情),以及元認知(監控自己的行為是否朝著目標走),因此,它并非僅靠單一「意志力」心理活動。

大家怎么控制的?

當一個人看到自己體重上漲時,心中會暗暗發誓,”哎呀,不行了,我真的要減肥,從明天開始堅決不吃碳水化合物”。

想做一件事,從明天開始使勁的AII-IN,就像寫文章,日更,堅持打卡,這些行為,兩天后能量被耗盡。面對美食誘惑、沒有穩定的正反饋,就會再次回到以往的狀態。

報復性松懈與控制的模式,是很多人問題的根源。

進一步說,大腦本身是矛盾體,每天要處理很多問題,這部分想這樣,那部分想那樣,我們表露在外面的只有一種情況,它們在心中必然會打架,會有一方勝出。

你想想看,有時候大腦你心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沒有那么多規律時,它就會冒出各種想法,反之,有規律時,理性和感性之間往往具備壓迫性。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當大腦兩部分、誰也無法說服誰時,自我會陷入“六神無主”境地中;一旦勢均力敵、負面行為壓倒正向想法,你會不會很糾結?損耗巨大精力不說,還會恨鐵不成鋼,認為“自己真沒用,連這點小事情都管不住自己”。

誠然,自我控制跟游戲中角色的血量一樣,短時間內有限,用力太猛,必定消耗太多,當控制資源短缺,對誘惑力下降,就會沉迷情緒中無法自拔。

可喜在于,認知資源屬于再生資源,雖然會被消耗,但經過休息會恢復如初,有點像很多職場人,今天實在累的不堪,睡一覺,第二起來,依然元氣滿滿。

所以,在此基礎上,認知資源具備動態變化屬性,一定范圍內,你想自我控制,絕對能夠做到;超過范圍后,越控制越無法控制,反而進入內耗狀態。

它有點像閥門,邊界內,自我控制資源會越用越聰明,歷經擴容后,逐漸走向正反饋,如果長期擱置不用,它也可能沒有變化,甚至出現退化的可能。

03

顯然,失敗的自我控制者對成事、動機、健康和幸福都會產生負面影響,成功的自我控制者,根本不會大腦進入“認知負荷”狀態。?

這就延伸出一個問題:

到底是自我控制卻強,以后越容易控制,還是「越控制越容易放棄」?中間閾值到底該如何掌握?我認為這一切很容易。為什么呢?

本世紀初,美國心理學家Baumeister 等人對“有限自制力理論(The finite principle of self-control)”的研究,剛好解答這一切。

什么是有限自制力呢?

簡單講,自制力是一種控制和約束自己情緒的能力,我們的自制力就像肌肉的力量,存在上限,當超過這個上限,即便大腦強迫出的各種想要做的行為,自己的控制行為都會下降。

舉例來說:

盡管,你知道每天刷手機的行為已經讓自己“疲憊不堪”,不想玩,要去控制,但過一段時間后,仍然會再次拿起手機。

這種行為,心理學家認為就是自我控制的衰竭。它和疲勞存在共同特征,當身體疲勞或出現葡萄糖降低時,耐心就會下降;有關自我控制衰竭的解釋,大概分為兩種:

第一種,能量耗竭。

在自我控制時,開始階段會出現大量能耗,控制資源的儲備也會隨之下降,當控制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衰竭狀態;一旦衰竭,自己就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撐其完成隨后的任務。

這種耗竭有點像生活常識,如,一個家庭中,通過各種途徑儲蓄了一定的金錢,當你第一階段消費大量金錢后,就不會有足夠金錢,來支撐緊隨而至的第二階段消費。

第二種,能量保存。

最初面對任務,自我控制并未達到耗盡“控制資源”的程度,但這種資源損耗,會刺激自己自動產生,并保存剩余的控制資源的意識;就像長跑運動員,半路疲憊時,有意識保存體力,然后,以備不時只需所用。

該方面,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很巧妙的實驗,大概如下:

被試者分為兩組,表面要進行兩項不同的“自我控制任務”,在第二項任務開始前,實驗組告知A組被試者,還有第三項任務等著他們,B組則沒有第三項任務。結果發現,A組進行第二個“自我控制任務時”,比B組表現要弱一些。

意味著什么?

大家可能為后面更重要的事,保存一定的“實力”(自我控制資源)資源。然而,為了進一步驗證該實驗的準確性,研究者又在另一項實驗中,按照“能量耗竭”的觀點,提出驗證。

結果發現,動機水平不同,導致隨后表現均出現差異。

盡管被試者提前完成“自我控制任務”,若告知,后續臨時加的任務,能得到更多報酬,他們仍然會做出良好的表現;反之,如果告訴他們后續有任務,獎勵不是太大,且必須完成,大家重視程度則會降低。

這說明什么?

人面臨不同任務,會選擇性分配控制資源。當一項任務完成,臨時再加一項任務,動力可能會減弱,如果持續進行下去,會出現認知負荷。

如果下一項任務,得到報酬(獎賞激勵)比較高,你可能會鉚足勁,再次把認知資源拉高,以保證完成,完成后,自我控制資源,就會進入衰竭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前一天個人出現暴飲暴食、大量吸煙、熏酒、熬夜行為,第二天葡萄糖水平會降低,自我控制資源也會下降,陷入低效狀態,這種低效,還會隨著不正當的循環進而加劇變化。

誠然,不準循身體固有規律,一鼓作氣想做成某事,必然走向“失敗控制者”的隊列;把事情做到能量耗竭之前,恢復后再進行,是“成功控制”者必備狀態之一。

04

除此外,隱形層面目前已證明,情緒調節、思想抑制、抵制誘惑、分心控制,都會損耗“控制資源”。

如果出于某種目的,故意克服當前情緒狀態,用另一種情緒狀態取而代之,無論是抑制還是夸大,都有可能導致自我控制資源的下降。

有一個小實驗:

實驗組要求AB兩組人去看電影,A組需要壓抑情緒,不管播放任何片段,都不能發出聲音;B組按照平常進行。結果發現,A組結束后,后續”自我控制任務“上,明顯差于B組。

其次,相對自由表達自我想法,抑制思想,需要消耗更多意志力,因為思想有一種天生特性,常常會返回想擺脫的事物中去,這被稱為逆效應(ironic effects)。

白熊實驗算是經典之一,實驗組要求大家不要想白熊,最后每個人都安奈不住想起了白熊。

公司開會,不讓大家發言要比暢所欲言,更消耗“控制資源”;所以,不停的灌輸內容,大家肯定有想法,又讓受眾抑制思想,那比單純表達思想要困難好多。

相比上述提到的兩個因素,抵制誘惑和分心控制占比較高。

我記得有一個實驗,實驗組在中午11點半和下午4點半兩個時段把美食和甜點放在辦公區域,房間內充滿著各種巧克力等香味,那些曾經喊著要減肥的人,糾結了半個小時后,還是忍不住跑到面前,拿起來品嘗了一下。

分心常常消耗“注意控制”,有些覺得我邊看手機,邊聽歌、邊吃飯,邊看電視的行為,算分心嗎?

準確來說,算。

畢竟,它更像一種干擾任務,看似較輕,實則在做重要任務時,你才會發現,它已經消耗你巨大控制資源。

另外,當你放棄某個目標時,也會消耗控制資源,看似不在進行,但致力該目標過程中形成的記憶現象,依然存在。這就像,我們經常使用的瀏覽器,你以為關閉網頁,電腦就不在卡了嗎?

不是的,緩存也需要清理。

你可能會說,我沒有太刻意,為什么還會消耗控制資源呢?要知道,控制資源有顯性與隱性,顯性是看得見的行為,隱性是早已經形成的壞習慣,盡管不用控制,可它仍在消耗。

現在應該清晰認知到,一天雖然事情沒做多少,大腦為什么會出現負荷狀態了,很多隱形部分,是顯像層面無法看到的。

如何保護認知資源呢?

很多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常年保持一個簡單打扮,喬布斯、扎克伯格、雷軍、除公共傳播以外的考慮,更多是個人風格。

這些大佬每天穿著大致極簡的衣服,目的不是為了「不在衣著選擇上花費精力」,這看起來有些難以理解。穿衣服需要花費精力嗎?實際上,他們的穿衣習慣是對自己「認知資源控制」態度的一種體現。

對普通人來說,穿什么、吃什么是非常必要的選擇,對于大佬們而言,這些選擇會占用認知控制資源,更加劃算的選擇是,將更多的認知資源投入到產出更高的事情中。

我把這叫做“認知資源棄子”。

棄子,圍棋術語。指故意放棄一些棋子,以換取更大好處,這個好處往往是非可量化,要從整體大局通盤考慮,也就是說,明面上放棄一些東西,但整體更有效率,更有利。

舉個例子:

大家都聽過“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翻譯成另一種說法即,從一個人的屋子、辦公桌等細節,能看出這個人能否成大事,把個人事業的成功,和房間整潔度直接掛鉤。

如果我告訴你,一些事業成功的人,他們并不喜歡收拾屋子,你會怎么看;每個人習慣不同,強迫所有人室內整潔,相當于你認為「凌亂=靈感」,從而要求大家把自己辦公室弄凌亂一樣,是一種粗淺解決方法。

對我來說,以前用完的挖耳勺、指甲刀必會到處亂丟,經過各種找不到的教訓后,才會把它固定放到一個位置,這種下意識,不需要耗費更多「控制資源」的行為恰巧最關鍵。

誠然,這與讓我思考指甲剪、挖耳勺應該放在哪,我要用完放回去等一系列思維相比,后者就是我的「認知資源棄子」;你的固定習慣、每天吃什么、如何打發時間,這些被視為安全感的東西,會為你減少控制資源。

相反,從另一個維度解讀,關鍵只有一條,你不需要去做很多選擇的事情,試著讓一切變成「良好習慣」,才會降低自己認知資源的消耗、與控制力。

就像上述提到,健身的開始與后期,每個階段看法都不同,你不需要一蹴而就,將要放棄之前,放棄就好了,這種放棄待精力恢復后再來,逐漸就會形成習慣。

總體而言:

超越意志力,就是形成習慣。

減少認知負荷最佳策略,并非取決于,處理多少事,而取決于,事情實施的容易度,以及,能量即將耗盡時,是否給自己留出足夠多的休息時間,讓它恢復。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互聯網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