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攻略:如何有效溝通?

3 評論 5391 瀏覽 32 收藏 17 分鐘

在職場工作中,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那么如何進行高效的溝通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了解學習吧!希望本篇文章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 有效的溝通

有效的溝通是指以正確的形式、在正確的時間把信息提供給正確的受眾,并自使信息產生正確的影響。溝通者成功把某一信息傳遞給溝通對象,溝通對象能夠做出預期中回應的整個過程。

有效溝通的關鍵在于共情、使用恰當的溝通禮儀,如有意識地努力傳遞清晰、直接的信息,認真傾聽,即使出現爭執仍保持禮貌和克制等。

二、 喬哈里窗

喬哈里窗被稱為〝自我意識的發現一反饋模型”。這個理論最初是由喬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 20 世紀 50 年代提出的。視窗理論將人際溝通的信息比作一扇窗,它被分為四個區域:開放區、隱秘區、盲目區、未知區,有效溝通就是這四個區域的有機融合。

1. 開放區

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信息。在實際工作中和人際交往中,共同的開放區越多,溝通起來也就越便利,越不易產生誤會。要想使你的開放區變大,就要多說、多詢問,詢問別人對你的意見和反饋。

2. 隱秘區

自己知道、別人卻可能不知道的秘密。即使真誠的人也需要隱秘區,完全沒有隱秘區的人是心智不成熟的。而適度地打開隱秘區是增加溝通成功率的一種有效方法。

3. 盲目區

自己不知道、別人卻可能知道的盲點。性格上自大、聽不進別人意見的人,很難聽到關于自己的真話。主動溝通、積極尋求反饋,才是縮小自己盲目區的方法。

4. 未知區

自己和別人都不知道的信息。未知區是尚待挖掘的區域。要盡可能地縮小雙方的未知區,主動地通過別人了解自己,主動地告訴別人自己能夠做什么。喬哈里窗能夠用來展現、提高個人與組織的自我意識,也可以用來改變整個組織/項目合作的動態信息溝通系統。

三、溝通的基本模型

信息發送方想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信息接收方,需要先對想法進行編碼,將其變成語言或文字,再選擇傳遞的方式,過程中會受到噪聲的影響。這里的噪聲是廣義的,包括所有影響信息傳遞效果的因素,如專業差異、知識結構差異、從業背景差異、性格差異、情緒、雜音等。接收方收到信息后需要進行解碼,將其變成自己的理解。

在這些環節中,必然會有信息損失的現象。我們需要改善自己的溝通方法,提升溝通技巧,增加有效溝通。

溝通的基本模型,如下:

多溝通模型對比分析,如下:

溝通模型包含 5 個基本狀態:已發送、已收到、已理解、已認可、已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1. 已發送:當你傳送信息給他人。這并不表示對方已經讀取或聽到了,這僅僅是信息已發送的狀態。

2.已收到:當對方信息已收到。但這并不表示對方有任何意圖去讀取、理解或解決信息的問題。

3.已理解:正確的消化和理解信息中的內容是簡單接收信息中關鍵的一環。

4. 已認可:理解了傳達的信息并不代表對方已同意這個觀點。

5.已轉化為積極的行動:這是整個過程中最難的一環,通常需要反復的溝通、一定的監督或幫助下才能較好的完成。

在溝通中,作為信息的發送者要注意識別溝通對象是處在哪種狀態,好判斷是否達到溝通目的,是否需要進一步溝通;作為信息的接受者要注意給信息傳達者相應的回應,讓信息傳達者了解自己目前處在什么狀態,讓溝通形成閉環。

四、溝通路徑

人們在溝通的時候,是帶著目的的,我們把從溝通的原點至到達溝通目的地所花費的時間、步驟、過程等統一叫做溝通路徑。溝通路徑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

溝通路徑計算公式是指通過數學模型來計算溝通路徑的公式。如果項目中參與溝通的人數為 n ,那么溝通路徑數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C 表示溝通路徑的數量,n 表示組織中的人數。

這個公式的原理是,每個人都需要與其他人進行溝通,因此每個人都需要與 n-1 個人進行溝通。但是,每個人之間的溝通是雙向的,因此需要將溝通路徑數量除以 2 。

溝通路徑的數量越多,信息傳遞的效率就越低。因此,在組織中,需要通過優化溝通路徑來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

五、溝通漏斗

在溝通中往往存在漏斗效應,指的是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呈現一種由上而下的衰減趨勢,導致溝通效率下降的一種現象。

比如一個人心里想的是 100 % 的信息,但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往往只有 80 % 。而當這80%的信息在別人聽到時,可能只剩下了 60 % ,真正能夠被人理解、消化了的東西大概只有 40 % ,等到這些人遵照領悟的 40 % 具體行動時,已經變成 20 % 了。這就是“溝通的漏斗”造成的。

這種遞減每傳遞一次就會存在程度上的減少,如果完全按自已的理解和經驗來接受信息,交代人的真實信息就容易被丟失。

溝通漏斗形象地表達了在溝通過程中信息損失的現象。為了減少信息損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反向澄清環節,讓接收方給信息發送方反饋,及時確認收到的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把單向溝通變成雙向溝通,形成溝通的閉環有效避免溝通中信息的損失。

六、溝通障礙

溝通障礙是項目合作、人際之間、團隊之間交流意見、傳遞信息時延誤或者曲解信息所造成的困難。

溝通障礙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發送者的障礙、接受者的障礙信息傳播通道的障礙。

1. 發送者

信息發送者障礙主要表現:信息表達不準確; 信息傳送不全;信息傳遞不及時或不適時; 知識經驗的局限; 對信息的過濾;

2. 接受者

信息接受者障礙主要表現:信息譯碼不準確; 對信息的篩選; 對信息的承受力;心理上的障礙; 過早地評價情緒;不確認不反饋;

3. 溝通通道

溝通通道障礙主要表現:選擇溝通方式不當;幾種媒介相互沖突;溝通渠道過長;外部干擾;

4. 其他障礙

知識、經驗水平的差距導致的障礙;認識差異和利益觀念不同;相互不信任所產生的障礙;個性因素所引起的障礙;溝通者的畏懼感以及個人心理品質也會造成溝通障礙。

七、溝通方法

1. 交互式溝通

在兩方或多方之間進行多向信息交換。這是確保全體參與者對特定話題達成共識最有效的方法。包括:會議、電話、即時通信、視頻會議等。

2. 推式溝通

把信息發送給需要接收這些信息的特定接收方。這種方法可以確保信息的發送,但不能確保信息被目標受眾理解。包括:信件、備忘錄、報告、電子郵件、語音郵件、日志、新聞等。

3. 拉式溝通

用于信息量很大或受眾很多的情況。要求接收者自主地訪問信息內容。包括:企業內網、電子在線課程、經驗教訓數據庫、知識庫等。

以上三種溝通方法有各自的優缺點,實際工作中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選用適當的溝通方法。

八、提高溝通效率的方法

1. 理解時細心,表達時簡單易懂。在溝通時,先細心理解再高效的表達,避免還沒理解透徹就急于表達,表達不到位、鋪墊太長,太啰嗦導致對方理解成本很高。

2. 使用對方好理解的方式溝通。項目中各崗位人員,可能會有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專業背景、不同職位、不同的成長環境和經歷,使得每個人在知識儲備、理解力、思考模式上不同。在溝通中,要學會去考慮對方習慣的思維,根據對方的知識儲備及思維模式溝通,可以降低溝通成本。

3. 想清楚再說,防止情緒驅動。在討論工作的時候,不要別人還沒有把話說完,就趕緊說 no 或 yes 。這個壞習慣,第一就是最基本的社交禮儀都沒有做到。還有更大的壞處,是所得結論很可能是主觀慣性思維下的產物。

甚至很多時候,當溝通過程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難以一下子想到解決方案或者覆蓋齊全所有場景,就應該直接跟大家說明情況,表示需要更多的思考時間,總之一定要是想清楚再說話。不要為了面子,為了表現自己的專業性和敏捷,給出一個不成熟的結論。

4. 使用開放性心態進行溝通。《原則》一書中講到:封閉的人時常打斷別人發言,開放的人則善于傾聽和引導對方發言;封閉的人常說,”我可能錯了,但是我認為…”,開放的人知道何時陳述,何時提問;封閉的人不喜歡被挑戰,開放的人永遠保持好奇。采用開放的心態溝通,不要為了贊成而贊成,為了反對而反對。

5. 提前準備,溝通有理有據。對于資源爭取性質、向上匯報、對客匯報的溝通會議,最好提前收集好相關依據,會極大提高溝通效率。在項目中,我們需要對接各種不同角色,各個不同崗位的同事,不同角色崗位可能會存在專業認知上的差異,這個時候直接拿出以往相關數據、線上的實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更容易說服對方。

6. 溝通的時效性,及時溝通和提前溝通。當遇到跨專業的疑惑,或者因為個人思維局限性、專業局限性考慮不全的地方,一定要及時找到相關人員溝通。大部分人是有鴕鳥心態的特別是溝通對象是上級甚至老板的時候,這時候大家的小憂慮就出來了,擔心說錯話表現不好等。對于互聯網從業者的工作都是時效性很強的,不要在糾結中錯過了時間節點。

7. 控制溝通時間和節奏。有效的溝通并非是時間越長越好、節奏越慢越好,而是適當的控制溝通的時間和節奏,找準切入點和要點,準確的將自己的意思傳遞給對方,同時也可根據環境情況縮短溝通的時間、加快溝通的節奏,達到預期溝通的效果。

8. 選擇合適的溝通時機。要依據不同的溝通對象和內容,選擇合適的溝通時間、地點和方法,才能夠達到有效的溝通,不能一味地拘泥于某種固定方式。溝通時機不當,往往會影響溝通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

9. 迂回戰術,不要非黑即白。遇到兩邊意見分歧,雙方都觀點明確,并且誰也說服不了誰,大家都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毫不妥協,溝通很容易變成情緒拉鋸戰。我們在溝通的時候,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可以采用迂回戰略,跳脫出二維思維。

10. 保證信息對稱性,上傳下達要及時全面。尤其是像產品經理、項目經理、項目統籌等,帶有項目管理性質的角色。作為一個在團隊里的高密度的信息源,需要保證對內對外,信息傳遞的及時、全面,保證需求從規劃到最終交付落地各環節的信息對稱,能有效避免返工、重復工作等。從而讓項目間各角色人員高效有序的合作,在時間節點內完成項目地有效交付。

九、溝通評估框架

同時我們也可以對照,「評估溝通水平框架」來自測和提升溝通能力。如下:

專欄作家

忻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于B端、SaaS產品,擅長技能用戶體驗設計、交互設計、用戶研究、數據分析、項目管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直接匯報當前工作情況,切記含混不清

    在工作中和我們平時的日常委婉的談話不一樣,更多的是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就某一工作情況進行相互的了解。
    因此我們在溝通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交談中不要拐彎抹角、不要找借口,要直截了當、簡潔、明確給出當前工作的進度,例如領導問“某某事情做好了嗎”,如果還沒完成,我們的回答是“還沒有做完,做到什么程度了,大概需要多久時間”。然后詳細說明當前階段完成該事項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需要的資源?!?/p>

    來自北京 回復
  2. “懂得給出超越對方期待值之外的正向答案

    懂得給出超越對方期待值之外的正向答案,這一點尤其體現在上下級之間或者為甲方客戶服務時,在職場中我們要通過言語交通、眼神和表情等信息了解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消化他的訴求,給出她期待之外的工作成果。
    當然,這一點也要考究對方的期待是否符合我們能提供的能力范圍,是否會受到很多的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也要適時地降低對方的期望值,讓對方對自身的要求、期望做出調整,一起取得雙贏。”

    來自北京 回復
  3. 感謝作者的小技巧,在職場上有效并且高效溝通真的很重要,待我理論用于實踐來檢驗!

    來自中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