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協助下工作的反思:職場人如何應對AI時代的挑戰?

0 評論 3648 瀏覽 16 收藏 18 分鐘

隨著AI工具的火熱,它逐漸進入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成為不可替代的一份子,經常被用來提高我們的效率。作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場景,與大家分享如何應用AI協助工作,同時應對AI帶來的挑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筆者最近在做新產品的規劃,近期進行了頻繁的調研、規劃,到了該產出產品計劃的時候。

于是筆者根據最近的工作情況和個人想法,完成了產品計劃書。完成之后,思索是否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于是想到了大語言模型。因此,就在某大語言模型的幫助下對產品計劃書進行了完善。

在AI協助下完成工作之后,筆者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該大語言模型表現出的能力實在太令人震驚了。

筆者從事產品經理工作近10年,也比較喜歡寫一些職場相關的文章并分享,也算資深的職場人了。然而與大語言模型相比,自己有諸多不如之處。

由于保密的需要,筆者不能披露自己和AI協作的過程和結果。然而為了大家能實際體驗大語言模型的能力,筆者就再辛苦一下,模擬復現一個相似的場景。

一、背景設定

筆者負責大語言模型在廣告營銷領域產品的落地,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確認了產品落地方向:研發一款文案創作工具,并完成了產品規劃書。

產品規劃書的內容包括:

  • 產品目標:使命、愿景、價值觀和2023年階段性目標。
  • 目標市場:面向的市場、客戶等。
  • 功能范圍:產品的User Case、功能描述、線框圖等。
  • 落地策略:落地需要遵循的一些策略和原則。
  • 產品計劃:產品開發和運營等相關的計劃表。
  • 依賴資源:項目需要的人力、設備、合作團隊等資源。

然后想咨詢某大語言模型,進行查漏補缺,以優化整個產品計劃書。

二、協作過程

1. 給該大語言模型(此后簡稱AI)一個產品經理的角色設定,讓它在做產品規劃的時候更加專業。

2. 進行預熱,詢問AI對于大模型在市場營銷領域應用的想法。目的是讓它跟筆者的產品思路對齊。

可以看到,AI給出的方向很專業,而且確實適合大模型落地。其中恰好有筆者感興趣的內容創作于優化領域。于是詢問其在內容創作領域的落地想法。

回答的內容完成度很高,然而不是很符合中國的國情,于是進一步明確要在中國市場落地。

中國本土化的建議還不錯,尤其是短視頻、百度、中國地域差異等很符合現實。

3. 預熱完成,開始進入正題,讓AI幫忙生成一個產品計劃書的大綱。

筆者在實際應用時,AI給出了風險管理這一很有啟發的建議,這次沒有給出。同時預算和資源這個比較重要的模塊也遺漏了。于是提示其補上。

筆者的原本意圖是預算和資源是一個部分,AI給理解成了兩個部分,而且內容也確實有重疊。瑕不掩瑜,咱們繼續。

懶得思考這兩個部分應該插入到哪里,于是直接讓AI把內容整合到一起。

非常好,AI將所有的內容都合理地整合到了一起,并且還有規范的格式,一份標準的產品計劃書大綱已經出來了。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AI提供的大綱考慮確實更加全面。

4. 下面的任務就根據AI的建議,對筆者原本的內容進行補充優化。

4.1 首先是項目概述,這個部分不是筆者想不到,事實上是有點偷懶,認為團隊對所從事的行業比較熟悉了,做什么大家心里也大概有數,也就不想費勁寫出來了。

然而讓AI寫還是很不錯的。

真是又快、又全、又好,有高度概括的背景,有具體可行的目標,也有為什么做這件事情的收益。平心而論,筆者自己認真寫,可以寫的更好,然而花費的時間精力則要遠超AI。先讓AI寫個初稿,自己再優化,效率就高了很多。尤其是時間比較緊張的時候,非關鍵的信息交給AI再合適不過了。

4.2 接下來是關于比較務虛,但是非常重要的使命、愿景、價值觀,來看看AI又有怎樣的表現。

有理有據,然而使命和愿景不夠簡潔有力。一項新的技術應當注意簡單易用,而且“沒有人類的技術毫無意義”,不妨再突出以人為本。

可以看到,AI完全理解了筆者的意思,并且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尤其是替換掉了意思比較相近的卓越和用戶至上兩項,讓人眼前一亮。

4.3 接下來詢問目標用戶,這個問題AI提到了一些與營銷無關的用戶,已經經過了如此多輪的問答,有遺忘也可以理解,強調后AI馬上修正了自己的答案。

4.4 項目啟動初期,種子用戶非常重要,看看AI對種子用戶運營有什么獨到的見解。

不錯,合作對象、運營模式、社群和線上/下線互動都有了。

4.5 再問一問AI產品應該考慮做哪些功能。

非常全面!實話實說,筆者沒有營銷的從業經驗,自認想出的產品功能不如AI,不知各位專業的產品經理怎么看?

4.6 下一個部分是落地的策略,看看能從AI身上學習到什么。

給出的建議很符合中國的市場情況,也符合產品經理的思考習慣,結果也非常不錯。

4.7 接下來考察模型對項目風險的預知能力。

同樣超過預期,一個是覆蓋的類型非常全面,而且也緊扣大模型和智能營銷的主題。

4.8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看看在資源預算方面AI的表現如何。

再次感覺技不如AI,法律和合規預算確實沒想到,其他方面也想的沒有AI這么細致。

4.9 一個成功的項目,衡量的指標非常重要。看看AI能否給出合理化的建議。

給出的指標也非常合理,不僅有常規的用戶數據、收入與利潤,還從內容質量和營銷效果層面扣題了。

4.10 利益相關者是筆者忽略的方面,來聽聽AI的建議。

從AI的回答來看,它對市場的洞悉、公司的運轉規則等已經有了相當的理解程度。

4.11 最好是項目治理的部分,看看AI對落地執行能提出怎樣的建議。

結果仍然很驚艷,流程非常完整和規范。

三、總結反思:如何應對AI挑戰,保住飯碗

產品經理屬于對人的邏輯思維、溝通表達、創造力等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職業。然而從上述的整個流程我們可以看到,其已經具備了出色地完成產品規劃的任務。

產品規劃是比較資深的產品才具備的能力,一個產品經理從入行要經過數年的工作實踐和學習總結才能具備該能力。

從AI的表現來看,作者認為其已經具備了超越行業平均水準的能力,對市場、用戶的洞悉合理、深刻,產品落地規劃全面、有邏輯。其生成的內容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就能得到一份非常優秀的產品規劃。

讓人更憂慮的是,AI的學習能力、迭代速度都遠超人類。那么產品經理這一職位以及更多職位,勢必有大量的工作內容能夠被AI取代。即便不能被完全取代,那么對人力的需求量也將大大降低,每個職場人都將面臨更大的競爭、淘汰壓力。

那么站在當下這個十字路口上,打工人應當何去何從?如何應對AI帶來的挑戰?

筆者思考有以下幾點:

  • AI在大部分職業上,暫時不能徹底取代人類。通過筆者與AI溝通的過程,大家可以發現AI思考非常全面、有邏輯,然而其并不了解工作的實際情況。那么現階段就是一個對人非好的提示工具:幫助職場人提供更全面的思考方向,再由人根據實際情況修正、適配。
  • 打不過就加入。AI目前作為一種工具,其和PC、手機等都是類似的,能夠帶來工作方式巨大改變和效率的巨大提升。那么誰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快速完成轉變,就具備相對競爭優勢。因此,學習更好地與AI協作完成工作,將是職場人的重要課題。
  • 要加強AI難以完成的能力。比如說在知識的深度、廣度,思考的全面性,做事的規范程度上,人顯然難與AI匹敵。然而在關系協調、資源申請、項目推進等方面,AI還不具備深度介入的能力。因此,我們應當盡量從流程性、文案性的工作中抽身出來,提升自己推進、協調的能力,讓自己成為網絡的關鍵節點。這一點過去對于晉升管理崗位非常重要,今天對每一名員工都非常重要。
  • 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目前展現出高超智能的大語言模型,本質上還是基于已有文本統計的概率模型,其對海量已有知識進行學習,因而能夠對其做出相當類人的回答。然而大語言模型仍然不能擺脫AI界的鐵律“垃圾輸入,垃圾輸出”。那為什么AI能在處理職場任務上表現出如此高的能力呢?主要原因在于職場的數據都是相對高質量的,每個人認真工作的打工人積累的優質工作數據,都是AI的好老師。那么如何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創新性地解決AI沒有學習過的問題,就是職場人對于AI的核心競爭力。當然,這個過程非常困難,因為每個打工人的創新數據,都將被AI所學習掌握。創新與模范,一直是一場無休止的軍備競賽。
  • 挑戰與機遇并存。理解AI的原理和思考模式,認真思索未來可能誕生哪些新的機會。固守存量的陣地,總會有淪陷的一天。過去工業革命、信息革命造成了很多崗位的消失,也促成了更細的分工和更多職業的誕生。此次AI革命帶來的挑戰更加巨大,因為開始從計算、思考層面替代人類,然而相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時間內,仍會催生更多的職業機會,并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 另外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情感。AI的知識面非常廣、邏輯非常強,雖然目前對人類情感的理解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對人細膩情感的把握還是遠不如人類。因此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職場中應當會越來越重要。比如作為產品經理,如何與用戶共情,為用戶創造更多情感價值和愉悅的使用體驗;再比如作為管理者,如何了解員工的喜、怒、哀、樂、憂、懼,讓員工能在職場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價值感。人類發展科技是為了讓自己過上更安全、幸福、豐富多彩的生活,借用小破球的經典臺詞:“沒有人類的文明毫無意義”。

筆者作為一個AI從業者,通過此次經歷感受到AI革命可能真的不是“狼來了”的故事,巨大的變革就在不遠的未來乃至眼前。

我們是時候思考未來如何在職場乃至生活中與AI共處的事情了。加油吧,打工人!

專欄作家

一直產品汪,微信公眾號:apmdogy,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邏輯型產品經理,致力于將科學思維與產品經理方法論結合。關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擅長產品孵化、需求挖掘、項目管理、流程管理等產品技能。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