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邊填鴨式洗腦
什么是填鴨式洗腦?它有什么特征?為什么它屢次成功?我們應該如何警惕填鴨式洗腦?本文將從以上幾點出發,帶你剖析填鴨式洗腦的本質,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一天,一家公司CEO問部門總監:你們部門里,誰最出色?總監立刻回答:小李。
CEO又問:為什么是他?
總監說:“小李總是充滿好奇,積極向前,他不僅完成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而且學習能力強,能夠迅速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而且,他總是能從新的角度提出一些獨特的問題,挑戰我們固有的思維方式。我曾預感到,小李將是部門的變革者,事實也證明我是對的,他的工作方式、創新思維大大提高了部門效率。”
得知自己得到總監的贊揚,小李很高興。
后來,有人問他:你是怎么做到提高部門效率的?小李回答:我始終相信,永遠追問為什么,是找到問題答案、解決問題的關鍵。
今天,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通員工,都認同對問題進行深入追問的重要性。
然而,世界上也存在一種提問方式,那就是在提問“為什么”之后,引導人們接受一個捏造、偏頗的觀點,以達到操控認知,洗腦的效果。
20世紀80年代初,人們把這種將知識強行塞給人,不讓人自由思考的教育方式,稱為“填鴨式教育”;現在,這種方式進一步演變,變成了“注射式洗腦”。
沒過多久,我就提醒自己,警惕那些提問“為什么”后,給你灌輸一大堆看似有道理,卻不能實際運用的人。
一、“注射式”洗腦有什么特征呢?
首先,提出的為什么和答案“驢頭不對馬嘴”,強行扭曲別人的認識,并且里面摻雜諸多情緒引導色彩,試圖改變、或強化原有觀念。
比如:為什么喬布斯最后選擇果汁療法,來對抗癌癥?因為他看到傳統醫學限制?還是他認為自然療法和西醫并不沖突?
為什么比爾·蓋茨會投資核能?因為他覺得可再生能源前景并不樂觀,還是他認為,核能是人類能源未來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喬布斯在確診癌癥后,最初確實采取非常規療法,但最后還是回歸到了傳統醫學治療,而蓋茨是一個公開支持核能的科技巨頭。
這類“追問”真實目的并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設立問題,通過該問題引導你的思考方式,往另一個地方去,從而強化某個立場,看似合乎邏輯,仔細思考就會漏洞百出。
前幾天看到一篇內容寫概率,引用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的例子。
說扔硬幣游戲中,假設你已經連續扔出9次正面,第10次反面的概率自然就會很大。看完后,我差點笑出聲。
為什么?
這個觀點看似合乎邏輯,其實是一個漏洞。
在常規認知中,我們認為扔硬幣的結果應該正反面各半,如果連續扔出9次正面,那么,下一次扔出反面的概率應該更大一些,以便達到正反面各半的均衡。
仔細思考,你會發現,硬幣每一次投擲都是獨立事件,每次投擲結果出現正面、反面的概率始終都是50%;前面已經扔出的結果,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都不會影響到下一次投擲的結果。
那怎么就可能反面概率更大呢?
生活中此類事情太多了。有人認為智商高,職業就能成功;我昨天洗了車,今天就下雨了,洗車肯定導致了下雨。
如果在股市領域投資大量金錢、時間,就一定能得到回報;甚至選擇決定命運……,我實在不想去反駁,也不知道哪里聽到的觀點。
自己都沒驗證,你又怎么知道?
其次,注射式洗腦所提問題一般很大,不好解決,然后,提問題的人,給的方案又是大而全,強調宏觀、全面接受信息,而不是通過批判性思考來理解,聚焦某個問題。
比如:
最近在看一些私域營銷的白皮書,我發現,那些內容首先描述如今互聯網環境多么惡劣,然后指出,只有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才能在這個環境中生存下來。
接著會詳細介紹如何建立、運營自己的私域流量,如微信群、做好內容營銷、進行精準推送,并強調,只要做好這些,就能在環境中勝出。
我就在想,它提出了一個巨大且很難解決的問題,“如何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然后,給一個看似全面的解決方案“私域營銷”,就讓人覺得,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
事實上,私域有其優點,但也不是唯一最好的解決方案,關鍵很多細節不是一個詞匯就能解決的。
拿“精準推送”而言,到底怎么推?一旦你認真研究起來,也就明白那句,“我知道,我知道,可就用不起來」是什么感覺了。
由此,填鴨式洗腦手法巧妙,防不勝防,它往往通過在信息中潛入我們難以拒絕或質疑的元素里,使我們不知不覺接受一些看似合理,實際可能有偏差或錯誤的觀點。
二、“注射式洗腦”成功的原因
之所以注射式洗腦屢試屢爽,我認為,按照邏輯遞進關系,存在兩方面原因:
1. 語言結構的變化
學習和理解語言,不只是記單詞或句子那么簡單。實際上,我們依賴一些基本規則、結構來理解和學習語言。
首先,語法結構、詞義和句法規則是語言的骨架,就像建筑圖紙一樣,決定我們怎樣把詞匯,拼成有意義的句子。
然后,我們遇到新的句子時,不可能每次都從頭開始學。
這好比每到一個新城市,你不可能重新學駕駛技能,而是依賴已經掌握的技能和規則。
同樣,我們閱讀文章、查看報告,也是依賴已知的語法規則和詞匯、個人經驗,去理解和學習新的句子。
盡管語法結構、句法規則,在具體語言表達中可能不直接顯示,我們仍能通過研究和分析語言,挖掘出這些隱含的規則。
如同:
我們可以觀察和分析一個城市的交通系統,找出那些不易察覺的交通規則一樣;但是,一旦你掌握這些結構,反而又是會讓你陷入”知識的詛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
你知道的東西越多,實則“知道的東西”會控制著你,對于那些已知中不同部分的挖掘,反而顯得無力。
做營銷7年,我有很深刻感受。
看似經驗積累很多,掌握各種術語、方法論、并且了解如何在各種場景下,運營它們;然而,我最近發現自己很難從新手角度看問題。
我可能在試圖解釋一個復雜概念給新手時,感到困難,因為已經習慣了使用專業術語、或熟悉概念;而對新手來說,這些是陌生的。
同樣,我習慣用自己掌握的規則、方法、結構來解析問題,對于那些超出知識范圍的可能性,有時我會無力,因為,我會過度依賴已經知道的解決方案。
所以,別人的表達(語言結構)本身是動態的,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知選擇吸取,最后這些東西,反而成了注射的針劑。
2. 思考與感覺的交融
我覺得,應該把“思考的邏輯”和“感覺”分開來看。
于是,基于這個我提出了兩個問題:語言結構,會不會影響我們的感覺?語言結構,會不會改變想要說的東西?
個人認為,語言確實可以影響感覺。比如說:通過把語言從主動變成被動,可以讓人更注意到角色變化。
但是,這并不會改變語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有時候,我們也可能會從句子、語言中讀出一些暗含的意思。
也就是說,內容可能有一些不明說的含義和附加思想(subsidiary thought);遇到這種情況,需要弄清楚哪些是附加的意思,哪些是句子本身想要說的。
我個人傾向于去掉可能的附加意思,看看這樣做后語言的真實意思是否會改變。如果真實意思改變了,那說明這個附加的意思,是句子本身想要表達的;如果沒有改變,那就說明它并不影響語言的基本含義。
同時,我還發現語言表達方式,以及語言結構如何被分解,可能會讓意思產生一些差異。
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能完全表達出一個想法,有些句子可能會有歧義,也可能會有情緒,審美,詩意等多重含義。
因此,我認為,如果能把句子轉換成一種邏輯形式,消除歧義和時態問題,那么,改變句子的結構就不會影響到句子本身的意思。
這樣處理過的內容,才能真正用來討論思想和命題。
舉個例子:
之前看過一篇關于某公司,新型太陽能電池技術的分析,里面提到,新型太陽能電池雖然效率較高,但制造成本也相對提高了。
他直接表達的意思是,新型太陽能電池制造成本高,但隱含的意思可能是,這種電池在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中的可能問題。
也就是說,雖然電池在實驗室環境下表現出色,但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可能會限制它在商業市場上的應用。
所以,一旦嚴謹的邏輯和感覺放在一起,可能讓人出現困惑,不知道該遵循他們的邏輯推理,還是直覺、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大腦認知天性有一個最基本需求,就是節能,一切需要消耗能量的問題,都違背天性,它會選擇最節能的路線。
比如:
如果你正在策劃一場大型活動,面臨許多瑣碎且復雜的事情需要處理,它可能會選擇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而忽視那些需要投入更多精力,但可能帶來更好效果的解決方案。
當你累的時,會遇到一些看似安慰人的言辭,如”現在壓力很大,走得很累,是因為社會階層無法改變;命運都是被安排好的,努力無意義。”
這些觀點看似在安慰你,幫你節省能量,減輕壓力,實際上,在無形中塑造著思維,讓你覺得努力無效,剝奪著你所有的動力。
據此,社會層面語言結構的變化,個人層面思考與感覺的交融,大腦的認知天性,才讓我們無法擺脫填鴨式洗腦的困窘。
那么,到底該怎么辦呢?我認為,正確的做法不僅要知道“填鴨式洗腦”的概念,以及誰在影響,還要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
三、一些建議
這三個點,已經融入我日常生活,你可以試試看:
1. 為什么提這個問題
如果有人跑來問我,為什么甲比乙有頭腦、更聰明、做人也實在,可結果甲是副手,乙卻做老大的位置?
這時候,我沒必要去捉摸這問題背后的原因。
這個問題他問的,可能本身就有問題。
實話說,誰能確定甲真的就比乙強,更聰明,或者做人更靠譜呢?可能此人自己都沒發現實情,或者他就是故意設套,想看我往里鉆。
這種情況,我一般會反問他,這想法我有點好奇,到底基于什么情況下想思考的?可以說說嗎?
我想表達的核心意思是,比為什么更重要的是,多培養「反質疑能力」,一些人的提問,僅代表淺層次提出為什么,反質疑講究對為什么,再進行批判思考。
這一切會讓你挖掘到假設的基礎、問題背景、以及對方思考框架,這都是完整塑造自身思維必要的材料,認知層最重要骨架。
2. 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提問的人一般內心有想法,他不過想強化一些結果,在結果之上,再挖掘一點兒沒有考慮到的東西。
不過,這并不重要。我會基于對方給我的一些思考,然后運用3V公式進行引導進入新邏輯中。
3V分別代表,vision(理想)希望達到的狀態,渴望得到的東西,別人內心由衷想嘗試的事情;value(價值觀),判斷事物時候所重視的價值、vocabulary(語匯),用什么樣的表達詞匯。
舉個例子:
很多人做副業喜歡從“自媒體開始”,他們問我還有機會嗎?我會基于答案再假設。
如果你的理想是用“自媒體”開拓一條新曲線,那么,你的價值在于通過平臺傳播信息,引導公眾思考,甚至影響公眾的觀點和行為。
所以,作為一個剛入門自媒體人,你覺得,需要具備哪些技能、特質才能在藍海都沒有的市場,卷出花?你認為哪些方面需要足夠努力,才比別人優秀,或傳遞給哪類受眾,才能彎道超車?
最終不難發現,問題從理想狀態,反哺到了怎么辦,優質提問是開放的,可以幫助被問者,自然而然回答,找到新大陸。
3. 搞清楚怎么樣/做
有了怎么辦后,繼續挖,直到找到清晰的路徑,很重要。
進一步說,“怎么辦和怎么做”是兩碼事兒。
“怎么辦”是說事情理論上的處理方式,比如說,你要瘦,理論上你就少吃多動,這就是“怎么辦”。
而“怎么做”呢?是你具體應該怎么做才能瘦,比如早飯只吃一個蘋果,中午只吃蔬菜,晚上不吃主食,每天跑五公里。
如果你只知道“怎么辦”,卻不知道“怎么做”,那是沒學全。
一天翻遍10本減肥書,如果你不去實際行動,還是瘦不下來;這就是很多人,總說我知道很多道理,可為啥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因為他們做不到理論與實踐結合。
為什么加觀點等于注射器。為什么加是什么、怎么做等于黃金圈思維(The Golden Circle),是閉環,等于一套完善工具,缺一不可。
這三個方法,我不并不希望把它們“填鴨”給你,只希望你能有一絲啟發,然后,找到屬于自己的思考方法。
總體而言:
別再給大腦,打針了。
對于我來說,悟到的最高境界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很多東西,有沒有用,一驗便知,遠離那些顱內共鳴的事。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互聯網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