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挖石油,轉行產品經理,中東小哥在京升職記

0 評論 2802 瀏覽 3 收藏 22 分鐘

在以往的認知里,都是去國外的公司工作,很少有人考慮外國人在國內公司的工作情況。這篇文章,我們來講一個中東小哥在國內做產品經理的故事,看看與我們的認知,有哪些不一樣。

來中國前,朋友告訴 Gabriel ,只要學會四句話就能無敵。

“你好,我愛你,你在哪里,我要睡覺?!?/p>

大家都笑了。

眼前的 Gabriel ,中文流暢、健談,性格外向,很會調動氣氛,講起故事來比在座所有人的聲音都要洪亮。

他來自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南角的也門,大學就讀于中國石油大學的石油工程專業。父母一直希望 Gabriel 畢業后能回到中東,去富得流油的卡塔爾做一名油氣工程師。

但當下,他正坐在北京亮馬橋附近的一座寫字樓的會議室內,講解自己負責運營的游戲社交產品 TopTop。

TopTop 主攻中東地區,曾一度擠進“海灣六國”的 Google Play 排行榜前三,與小有名氣的開放社交平臺 MICO、語音社交平臺 YoHo 、陪伴社交平臺 SUGO 出自同一家中國出海企業“米可世界”(以下簡稱“米可”)。

這是一家不提倡996,反內卷,卻有著超強自驅力的公司。在一面印有世界地圖的墻壁上,能夠看到米可的業務正在全球超150個國家和地區開枝散葉,其運營中心遍布北京、深圳、曼谷、開羅、東京、迪拜等全球20余座城市。

出海公司一向奉行悶聲賺錢,外界對于米可的感知度并不算高,但在出海中東的圈內人眼中,這家成立于2014年的社交娛樂企業早已是個無法忽視的名字。

中東土豪參加米可的線下活動

如果把出海掘金比作一場游戲,米可打得是最辛苦的一版地圖——中東北非(MENA)包括24個國家及地區,宗教文化復雜,本地化不透徹的產品很難得到長期發展。

身為中東人,Gabriel 與其他外籍員工一樣,扮演的角色是跨文化的橋梁。

三年來,他從客服做起,逐步成長為產品運營,幫助中國同事深入了解中東用戶的需求。

某種程度上,Gabriel 在中國的升職記,也是米可等中國公司近些年的“入中東記”。

一、從“還行”到“很強”

“2021年2月25日,下午2點,我加入了米可?!?/p>

一連串的數字報出來,就連 Gabriel 的同事都吃了一驚。疫情期間,身邊的阿拉伯朋友陸續進入了互聯網公司工作,Gabriel 時常會被拉去做用戶調研,一下就來了興趣:“感覺互聯網行業挺酷的,跟我之前理解的實體‘生意’都不一樣?!?/strong>

在朋友的推薦下,Gabriel 選擇給米可投遞簡歷。面試當天,有四位阿拉伯候選人,Gabriel 毫無經驗,憑借著自己的健談跟面試官聊了三個小時。也許是計劃學習四門外語的決心打動了面試官,Gabriel 成功入職,并在畢業后順利轉正。

Gabriel 所在團隊的負責人仔聞介紹,米可比較強調“平等雇傭”,中國員工和外籍員工的選拔標準基本一致,比起專業與經驗,公司和團隊更看重的是自驅力以及學習能力。尤其在米可近年來主攻的中東市場,當地很少有業務成熟、行業經驗豐富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 0 經驗,需要公司進一步培養。

因此,候選人的價值觀是否與公司理念契合,成為選拔外籍員工的關鍵。

在米可的辦公室,每隔幾米就懸掛著企業價值觀:正念、簡單、極端、謙卑。

CEO Sean 最初在中興工作,2014年剛創業時,團隊一窮二白,米可是第一批去中東的公司, 沒人知道該怎么做。他曾在一場分享中講述公司最初的故事:一連吃幾個月的泡面;在中東郊區的民房辦公,出門就是黃沙、野狗、沒有封頂的房子;業務負責人凌晨開車去拉現金,現在想起來還十分后怕。

Sean 早前接受采訪時說,做互聯網創業,對于當時的自己和團隊算是“跨界創業”,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反而堅持了下去,在中東的沙土里扎下了根?!安唤o自己設限”,如今也成為了米可內部一條不成文的價值準則。

米可的中國工區

Gabriel 的第一份工作是客服,了解產品的構成以及用戶的需求是基礎。

他每天抽三個小時使用自家產品,工作時手機就放在電腦旁邊,邊工作邊聽語音房里用戶都在聊哪些話題,即便周末也會登錄,生怕錯過重要的用戶反饋。如果說用戶是提出問題的患者,研發是解決問題的醫生,那客服就是檢查儀,Gabriel 說:“只有我們檢查出具體問題在哪里,醫生才能開藥?!?/p>

問題通常被劃分成“必現”和“偶現”兩類,Gabriel 依照用戶反饋出現的頻率判斷優先級:嚴重 bug 會被立馬對接給研發部門;經常出現但并不緊急的需求反饋,會被 Gabriel 總結進每日文檔,等待進一步討論與處理。

漸漸地,有時用戶還沒開口,Gabriel 就能猜到對方的用意,知道如何回復能夠幫到對方,他也因此升級為VIP客服。

“不給自己設限”的種子開始發芽。

客服的工作更多是與“人”打交道,而在 Gabriel 所在的產品工區內,經常能看到同事對著電腦數據進行討論,這是 Gabriel 不懂但想學的部分。領導很支持,二話不說就開放了數據平臺權限,一點點教給 Gabriel 如何看數據,如何通過數據分析問題,還時不時找有經驗的產品同事帶他討論。

聊天中,Gabriel 經常用“很強”形容自己和公司。同事打趣他,上次采訪時你的口頭禪是“還行”,現在已經變成“很強”了。

花費的時間都會成為底氣。

中東市場復雜,不同國家之間有著細微的需求差異,“有人喜歡香蕉,有人喜歡蘋果”,但隨著工作的深入,Gabriel 已經能夠熟練掌握。埃及的用戶喜歡免費、有折扣的產品和活動;沙特、阿聯酋的用戶喜歡 show off(Gabriel 接地氣地將其翻譯為“炫耀”);VIP 用戶的訴求會更多,喜歡用付錢換取地位。

要知道,三年前,Gabriel 還是一個開會時聽不懂產品術語,需要會后查詞典的“小白”。

“那你知道什么是顆粒度嗎?”

“顆粒度是啥,能吃嗎?”

大家又都笑了。

同事替他解圍:“米可不講這些黑話?!?/p>

二、不只是語言工作者

2023年2月的一天,Gabriel 團隊的負責人仔聞找到他。

“Gabriel,你平時的工作已經摸透了,非常熟練,我們想給你一些職責更重的任務??头墓ぷ鲿唤o前方來處理,那邊的本地員工更多?!?/p>

仔聞口中的“前方”,指的是米可位于中東當地的運營團隊,成員大多是中東人,主要負責當地的客服業務、公會運營以及用戶運營業務。與之相對的則是位于國內的“后方”團隊,考慮到國內有著全球最具性價比的工程師紅利,“后方”是米可旗下產品的設計研發大本營。

大部分中國的互聯網出海企業,早期瞄準的都是尚未被充分“開墾”的市場。它們憑借著低成本的研發能力,將國內已被驗證的模式及產品復制到海外,從而獲取一片立足之地。

但若想在大批同質化的復制品中突圍,走向海外更深處,則需要不斷貼近當地的文化與習慣,讓用戶離不開自己。

2020年,語音社交平臺 Yalla 在紐交所上市后,中東市場為越來越多的出海企業所關注,當地社交文娛產品的競爭開始升級。

也正是2020年左右,陸續有外籍員工來到米可的中國辦公室派駐。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中東用戶的聲音能夠更快地被聽見”,這決定著,問題能否被更早地解決。

比如,沙特人的手指頭普遍比中國人寬,產品中的按鍵如果設置得太近,他們很容易誤碰、點錯;再比如,設計團隊曾將產品內的“禮物”功能命名為“Falling Gift”(從天而降的禮物),但實際上,“Falling”(掉落)這個詞在中東的寓意并不好。

米可的直播產品MICO

如果在產品研發的早期沒有本地化的視角,這些問題在后期將耗費更多的時間去糾正。但如果從產品研發的底層思維上解決一類問題,100條反饋會隨之消失。

“本地化”三個字并不是簡單的語言轉換就能實現,真正的“本地化”需要的其實是:一整套本土的設計思路。

仔聞最終放棄了“Falling Gift”這個翻譯,他告訴我們:“這種本地化的細節,通過常規的翻譯公司是發現不了的。必須要有外籍同事深入了解產品,在產品設計中深入本地化深入用戶,不能只把他們當做語言工作者?!?/strong>

曉涵,最初就是被米可的本地化細致程度吸引而來。

“市面上很多同類的阿拉伯語界面,文案都是機器翻譯,讀起來費勁,但米可的產品文案一看就是有熟悉阿拉伯語的人在把關?!?/p>

曉涵是蘇丹人,性格與 Gabriel 截然相反,沉穩、內秀,身穿黑色大衣,頭戴八角帽,圍一條深藍色圍巾,語速不緊不慢。

他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讀過四大名著,最喜歡的一部是《水滸傳》,如今在米可擔任本地化產品經理,負責的正是超出純粹“語言工作者”的本地化任務。

在加入米可前,曉涵也曾在另外兩家互聯網企業實習并工作,但在他看來,米可的全球化、多元化氛圍更足,同事之間沒有距離,溝通簡單。

Gabriel 也從 VIP 客服再一次升職,成長為產品運營,負責更加系統的本地化工作。除去他已經游刃有余的收集用戶反饋,Gabriel 需要在理解整體產品邏輯的基礎上,像一名真正的產品經理、產品運營那樣進行數據調研,吸收更多的信息。

過去一年,Gabriel 自發學習的數據分析,終于派上了用場。

三、團戰的勝利

很多中國同事對前方團隊的初印象是“特別吵”。

辦公室內,所有人都在打電話,討論,不像國內大家更習慣于線上文字交流,位于中東本地的團隊更傾向于直接的語言溝通。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米可對于客服團隊的考核標準非常嚴格,用戶的投訴或者建議轉到人工客服后,10秒內必須做出應答并解決核心問題。

其中,需要研發團隊解決的問題會被及時傳送至后方。

米可內部,海外員工與國內員工共用一個辦公系統,有問題會及時在相應的工作群中“呼救”。位于前方的本地員工在收到用戶反饋后,會直接在群內聯系產品工程師,一般是負責測試的同事先接手處理,問題復雜再聯系其他同事配合。有些中方員工的英語水平一般,但得益于系統自帶的翻譯功能,經常能在群里看到英文跟中文的直接對話。

中國與中東存在四五個小時的時差,加之中東用戶的活躍時間集中在夜晚,因此許多反饋傳至國內時已是深夜、甚至凌晨。

由于時刻關注用戶反饋,Gabriel 總能早早發現問題,半夜遇到嚴重 bug 時會第一時間聯系產研同事。有段時間 Gabriel 經常12點、1點打電話,同事會逗他“再打電話給你拉黑!”但每次還是及時響應,真遇到緊急情況,大家誰都不睡覺。

米可的主播正在開播

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米可已經構建起了一條“從用戶到本地運營團隊,再到中國研發團隊”,能夠緊密配合的鏈路;另一方面,隨著 Gabriel 、曉涵等外籍員工的加入,這條鏈路的全環節都已經被“本地化”的思維所覆蓋。

如今,在設計產品內的每個功能時,像 Gabriel 和曉涵這樣的外籍員工,都會加入內部評審會。他們更能站在家鄉用戶的角度上思考“功能應該怎么設計”“如何能提升某個功能的使用率”“怎么做能平衡不同用戶的需求”等問題。他們會代表各自家鄉的文化與習俗,與團隊商討出一套有關本地化的研發細則。

要做到“平衡”并不簡單,會議一連進行三四個小時是常有的事。

曉涵曾經在設計語音房背景時,跟同事討論了好久?!拔覀兊漠a品是全球化的,除了中東地區,也有很多其他地區的用戶在使用,所以我們希望能設計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背景圖?!?/p>

已經確認的是,背景圖上需要出現一位女性形象,但爭議較大的點在于:應該設計怎樣的女性形象?是亞洲長相還是歐美長相?是中東用戶更能接受,相對保守的女性形象,還是更具全球化,相對開放的女性形象?

經過數次商討、權衡,團隊最終確認的版本是,“偏全球化的長相,穿著上并不暴露,但堅決不戴頭巾”。

本地化的工作正是由一個又一個細微、瑣碎的環節構成,誰能在被大多數產品忽視的細節上多做一點,誰就能贏。

國內用戶在社交平臺上最喜歡刷的禮物是“火箭”,但具體到中東的場景下,用戶對“火箭”其實無感,米可便將中東產品的禮物設置改為“豪車”“獅子”等當地用戶更喜歡的形象,同時也加入了“鷹嘴豆泥”“哈利法塔”等日常生活中更為熟知的事物。

曉涵對于這一系列的調整引以為傲:“用戶刷禮物的數據在幾個月內翻了好幾倍!”

四、出?!坝螒颉币迅?/h2>

3月5日,米可的母公司赤子城科技發布了2023年盈利預告,得益于中東北非市場的持續突破,以及新產品在商業化層面的顯著進展,公司實現了收入和利潤的大幅增長。

過去一年,赤子城科技總收入達32.7億~34.1億元,同比增長約17%~22%;凈利潤約7.5億~8.1億元,同比增長161%~182%。

自2023年8月以來,公司旗下MICO、YoHo、SUGO等3款社交產品,已連續5個月同時進入data.ai公布的《中國非游戲應用出海收入排行榜》TOP30。

時間回到2018年,在曉涵最初決定來北京當交換生時,身邊很多朋友包括他的父母都表示反對。在他們的傳統認知中,“歐美國家是最好的,想成為最優秀的人要去歐美留學”。

但在2024年的當下,隨著越來越多中國產品占據中東社交娛樂排行榜前列,他們的想法早已完全改變,并且期待著有天能夠來中國看看。

米可在中東當地的知名度也在逐漸提升。

有次,中國駐外員工回國時,在埃及機場被工作人員詢問在哪工作。聽到“米可”這個名字后,對方挑起了眉:“哦!米可!我知道那家公司?!?/p>

米可的埃及工區

Gabriel 告訴我們,他目前在北京工作的收入比家鄉的平均收入水平要高。而即便是在中東當地,米可普通員工的薪水也能與銀行白領持平,米可的高管更是能躋身當地高收入人群。

在 Gabriel、曉涵努力在中國互聯網企業“打怪升級”的同時,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在努力利用自身的產品優勢、資本優勢帶動他們家鄉的就業以及經濟發展。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視頻、音樂以及游戲等在線媒體的市場總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170億美元,增長至2025年的350億美元。而在剛剛結束的沙特LEAP科技展上,頻頻出現的中國面孔,無不預示著中東正在飛速化身為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下一個必爭之地。

未來十年的出海游戲已經更新,新的關卡、更激烈的競爭,正在等待著 Gabriel、曉涵、仔聞以及他們的隊友,再次迎接挑戰。

作者:啊游;編輯:園長

來源公眾號: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互聯網內容行業觀察與研究。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刺猬公社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