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敏感力,“工具人”破圈的唯一解
最開始做AI時,人們是希望能借助AI做一些體力替代,解放人類的生產力。結果好像有點偏,AI快成了生產力,反而人類快成了工具人。這種情況下,如何讓自己成為無可替代呢?
你是否已經感覺到了?
你作為職場中的‘工具人’可能正在體驗一種微妙的恐慌——被AI替代。
這種恐懼悄然滋生,當你再次敲下鍵盤,完成一項重復的工作任務時,是否想過機器明天是否會更加高效地取代你的位置?
但請記住,有一樣東西,機器永遠無法復制,那就是’敏感力’。
你的敏感是你的超能力,是你順應未來,轉化焦慮為行動力的關鍵;你的敏感,是擺脫被替代命運,開啟個性化成長之門的獨特密碼。
我們將共同探索如何在職場成長的旅途上,提高敏感力,活出一個真實而有力的自己。
01 你成長的泥潭
場景一:上下級之間的溝通不敏感:被默默地淘汰
你是否曾經體驗過,當上級給出模糊指示時,你的直覺如何反應,你的同事有些又是如何反應的?
經??吹降漠嬅婢褪?,都回復:好的,明白了。然后你就真的閉了嘴(有想法還不敢說,生怕受人嘲笑),但你的同事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和疑問,讓領導覺得:很有想法等等。
一個敏銳的員工會在上級的指令中讀出更深層的意圖,會在無言中感受到隱藏的需求。
相反,當你不敏感,你可能只是一味地嚴格遵循上級的字面要求,忽視了背后更深的含義。
結果是,當決策者在尋找有洞察力、有前瞻性、能夠主動承擔更大責任的員工時,你可能就悄無聲息地被排除在晉升的行列之外。
因為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不敏感等同于停滯不前。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情世故的基礎就是你對他人的敏感和判斷。
場景二:產品設計上的不敏感:創新的絆腳石
假設在一次關鍵的產品迭代中,你負責收集市場反饋和競品分析。
不敏感的你可能會漏掉用戶體驗中的微妙痛點,或是無視競品那些巧妙的設計創新,你僅僅側重于那些膚淺明顯的特征。
舉個實際的例子:假如你是某書產品經理,用戶反饋復制分享的文件鏈接,只能看到一串鏈接,分享之后也不知道這段鏈接是什么文件,反觀某釘更優,可以直接看到文件,而你卻視而不見,優化分享的鏈接用什么圖標,分享按鈕的位置和顏色等等。
結果,新一代產品發布后,市場反響平平,用戶的不滿聲浪越來越高,而競爭對手的產品卻因為關注到了這些細節并加以改進,愈發受到青睞。
公司層面,這種不敏感可能導致一次又一次的市場機會錯失,長此以往,品牌形象漸失,市占率下滑,甚至出現經濟損失。而對于團隊而言,不敏感會造成團隊士氣的低落,并可能引發人才流失,因為沒有人愿意長期在一個缺乏創新精神的環境中工作。
個人層面上,不敏感導致的失敗項目會直接影響你的職業發展,你在公司中的價值日漸減少。最糟糕的情況,你可能會成為下一輪裁員時的犧牲品。
02 實踐提升你的敏感力
話說到前面,敏感力的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可以通過觀察、學習和實踐來培養。在職場這個大舞臺上,每個場景都是檢驗和提升敏感力的機會。
場景一:職場匯報的實踐
預備階段:
- 對匯報內容進行深度挖掘,不僅了解表面數據,還要掌握背后的邏輯。(在很多匯報場景,你能感受到,如果匯報者對內容把控力不足時,他會表現的很局促,心虛)
- 研究聽眾特點,包括上司的工作風格,團隊成員的興趣點。
匯報實踐:
- 注意言辭的選擇,盡可能使用清晰、有力的語言來傳遞關鍵信息。(比如可能,也許,覺得,這類詞最好不要用)
- 觀察聽眾的反應,如眼神、面部表情、姿態等,識別他們的興趣或疑惑。
- 適時提問,邀請反饋,這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聽眾的觀點和需求。
跟進策略:
- 根據匯報中收到的反饋,調整后續的工作計劃或方法。
- 注意匯報后的非正式反饋,有時候真正的反饋是在匯報外進行的。
場景二:客戶溝通與交流的敏感實踐
預備階段:
- 研究客戶背景,包括之前的溝通記錄和客戶公司的最新動態。
- 準備針對性問題,引導對話,從而發掘潛在需求。
交流實踐:
- 沉著應對,注意控制交談節奏,確?;淤|量。
- 積極傾聽,專注于客戶說什么和不說什么,捕捉一切非言語線索。
- 提出個性化建議,基于觀察到的細節來訂制化解決方案。
關系維護:
- 持續跟進,了解客戶使用產品或服務后的真實感受。
- 對反饋進行分析,并作為未來改進工作的依據。
場景三:執行工作任務的敏感實踐
規劃階段:
- 完全明白任務目的和最終目標,思考每一步如何對應總體策略。
- 研究相關信息,預判可能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執行實踐:
關注行業動態,及時調整工作策略以適應變化。
在任何工作中尋找改進的機會,即使是微小的優化也不要忽視。
評估調整:
- 完成任務后,自我反思整個過程,識別哪里可以做得更好,或者哪里出錯了要及時復盤。
- 實時向相關人員收集反饋,并作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重要參考,避免下次犯同樣的問題。
最后的話
以上是對關系的敏感,任務的敏感等等,都是在職場內的一些實踐經驗,最后我們說說職場外的敏感。
這里特指你對事業的敏感,我在第一家公司離職是屬于一種被迫離職,由于企業管理不善,文化和靈魂散了,昔日的同事紛紛離職,沒有了向前發展的可能性。
我就在反思,為何會走到這般田地,怎么能在企業變化的過程中,避免的發展受到影響,苦思冥想,提煉出兩個關鍵點:
- 你的能力會不會有成長的可能?
- 你的薪酬會不會隨著你能力的提升而能有效得到激勵?
很關鍵,第一個是跟你本身的能力相關,第二個是在你能力提升過程,企業對你的能力有認可和正向反饋。
如果兩者缺其一,隨著時間的變化你會陷入一種自我懷疑的漩渦中,也許真的不是你不行,是你該挪一挪地了。
這就是職場外,對事業的敏感。
希望帶給你一點啟發,加油。
作者:柳星聊產品,公眾號:柳星聊產品
本文由 @柳星聊產品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