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干黃了的產品……
盡管許多人傾向于在簡歷上展示他們從零到一打造產品的輝煌經歷,但很少有人愿意談及那些未能成功的產品。刀哥在這篇文章中,卻勇敢地分享了自己曾經參與但最終未能成功的產品案例。從消費金融到信貸平臺,再到互聯網醫院和二手車平臺,每一次失敗都是對產品理念和市場洞察的深刻反思。
90%的產品經理,可能都會在簡歷里,寫自己曾經有過從0-1的產品經歷。
很少有人會說自己干黃過多少產品。但實際上,只要稍微有個幾年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大概率都會有一些失敗的產品經歷。
刀哥就干黃過很多產品,有些是因為政策的原因,有些是因為模式的原因,有些是因為團隊的原因。
這篇文章,就來梳理一下刀哥之前干黃過的產品。
一、消費金融
1)項目情況
以前P2P有多火,稍微年長一點的產品經理,可能都知道。
P2P簡單來說,就是點對點的網絡借貸,出借人在網絡上把錢借給有借款需求的借款人。
借款人有很多種場景,比如消費消費貸款、教育貸款、醫美分期等。
這個項目,就是消費貸款的場景。
集團公司核心業務是P2P,出借人錢投到平臺后,需要有人來借。
我們通過消費分期的場景,來使用這些錢。
借款人在小縣城,到數碼門店購買手機,比如蘋果,但是自己一次性拿不出那么多錢,就產生了分期的需求。我們在門店有銷售駐點,當顧客有分期需求時,店老板就會推薦我們幫客戶辦理。
客戶填寫資料提交,我們風控審核通過后,借款人只需要給非常少的首付,就可以把手機拿回家了,我們平臺按周期給店老板結算費用。
而這些錢,都是P2P出借人投出來的。
當時蘋果手機非?;穑W上流傳著為了購買蘋果賣腎的段子,說得有點夸張,但那個時候iPhone確實非常火,分期的需求也很高。
因為每月還款金額也不大,借款人對利率也不太敏感。那時法定利率的上限還沒有LPR一說,利率可以做到很高很高。
市場業務量大,有增量,利率差也很大,給出借人的利率最多給到13%左右,現在來看非常非常高了,但是相比放貸利率,就非常低。
即便再加上壞賬,運營成本等,都有很大的盈利空間。
所以業務做得非常好。
但是后來,政策相繼推出,法定貸款利率不能超過1年期LPR的4倍,現在LPR一年期是3點幾,可想而知,利率不能做得太高了。
P2P相繼暴雷,放款端,利率收不起來,業務做得越多虧得越多,出借端,沒有更低成本的資金進來,兩端都沒得玩,業務就做不起來了。
2)產品情況
我當時負責消費分期業務的產品小組組長,主要負責貸前貸中風控貸后等。
第一次接觸到金融業務,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系統主要包括貸前的進件APP,貸中審核系統、風控系統、電銷系統,貸后催后系統。
另外就是中后臺的權限系統、數據系統、日志系統等。
當時市場環境比較好,主要靠線下門店獲客,另外還有電銷加渠道合作。
3)失敗原因
政策、合規
二、信貸平臺
1)項目情況
這個項目是我人生第一次創業的項目。
當時在前面那家消費分期公司的時候,就發現,網絡上有很多小額信貸的借款需求。
也有很多小額信貸的產品,非常多,因為那時管控還沒那么嚴。
作為借款人來說,信貸產品那么多,有很亂,自己有借款需求時,根本不知道找哪家借。
他們借款又很急,他們借款金額通常不大,500-5000,大多是藍領,舉個典型的場景:
用戶在沿海某個工廠里上班,消費主義,每月工資三四千,但蘋果手機每年都用最新的,自己平時消費也不克制,沒有存款,有朋友或同學結婚,連送禮的錢都沒有,需要急用錢,就會到網上借款,臨時用個十來天,工資發出來就能還。
當他著急用錢的時候,網上找借款很麻煩,也不知道哪家靠譜。
我們就提供了一個類似貸款超市的平臺,集成了一些在當時來看合規的平臺,把借款條件,利率還款方式等標記出來,減少用戶的決策成本,更快借到錢。
同時,信貸公司的好產品也能在平臺上獲得更多用戶,放款成功后,我們收取一定服務費。
后來,我們發現,有些大額借款需求的用戶也會找到我們,但是我們沒有相應的服務。
就擴展了搶單產品,把有大額借款需求的用戶推送給合規的助貸機構服務。
剛開始業務做得其實也還可以,但是后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風險出現。
比如,在審核信貸公司合助貸機構的時候,需要非常嚴格。
一旦出現疏忽,就可能導致一些不合規的公司進來,亂收用戶費用,做不合規的產品。
導致更為嚴重的問題。
后來我們想了很多辦法規避這個問題,但始終防不勝防,最后迫不得已,關掉了業務。
2)產品情況
我負責產研,總體人數不多,就幾個人。
但這段產品經歷,是產品生涯里,干得最開心的一次,沒有之一。
后來總結了一下,之所以干得開心,可能最核心的原因是:掌控感。
那種真正產品owner的掌控感,從業務場景到產品方案,到技術實施到運營推廣,每個環節都跟自己強相關。
因為最終的經營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我的利益。我的決策合輸出,也可以直接影響到用戶,給其創造價值。
在其他所有的產品中,我都沒有真正體會到這種掌控感,要么是經營情況與我的關系不大,要么是我與用戶價值離得太遠。
所以我建議,每個產品都要去做一款真正屬于自己的產品,你必須親自去創造用戶價值,并經營,那才是真正的產品經理。
否則,你頂多是個螺絲釘,或者需求分析師,或人肉原型機。
喬布斯說他是產品經理,那是因為蘋果是他的。
雷軍說他是產品經理,那是因為小米是他的。
馬化騰說他是產品經理,那是因為騰訊是他的。
你說你是產品經理,什么是你的???
3)失敗原因
市場、法律風險、風控成本
三、互聯網醫院
1)項目情況
這個項目就有點玄幻了。
集團公司是上海有個賣藥的,藥賣得還可以,利潤也還可以,想做大規模。
老板覺得,要做大做強,怎么也得發展發展互聯網業務。
于是,就提出想做個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做起來,還可以賣自家的藥,業務相關。
于是在成都這邊,全新搭建了業產研團隊。
業務團隊最先搭起來,請了一些牛人過來,但是大家都不是很懂。
但是好在這批業務的執行力還可以,互聯網醫院愣是搞了起來,花了好幾百萬,該拿的牌照都拿到了。
然后組建產研團隊,打算做問診平臺、醫療學術平臺等。
反正集團那邊只管給錢,給資源,怎么玩自己安排。
這個業務負責人PPT功夫也不錯,給集團那邊的規劃合匯報,像模像樣。
實際業務怎么發展,怎么推廣,怎么盈利,也不清楚。
管理一套一套,但除了我們做出來一套套沒有人用的系統,其他啥產出都沒有。
2)產品情況
我是產品主要負責人,做了互聯網問診平臺,醫療學術平臺。
做這些平臺到是沒少花精力,業務調研、競品分析、場景分析、需求分析……
但平臺做出來上線,除了測試,沒有在線上完整跑過一單業務。
3)失敗原因
PPT產品。千萬不要搞這種產品,沒意義。僅能拿點工資,浪費時間。
四、二手車平臺
這個項目市場空間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干黃了有點可惜。
但在這個項目里,沉淀了很多有用的東西,比如復雜系統的產品架構、系統重構,還有C端產品的用戶體驗設計、數據分析等。
后面再單獨寫一篇,把項目的完整歷程梳理出來,對于新人來說,應該可以學到不少。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刀哥】,微信公眾號:【刀哥說】,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馬化騰說他是產品經理,那是因為騰訊是他的。
你說你是產品經理,什么是你的?看到那幾個黃掉的產品沒有?原來都是我的
哈哈,我也做過消費貸,當時唯一一家批準的外資小額貸款公司,某一線市核心區批了一棟樓做客服。
哈哈,我跟博主一樣,曾經也做過信貸產品,只有自己作為負責人以及參與成果分配的時候,那種成就感和責任心都是溢于言表的
可不是
自己創業才會有掌控感吧
是的,掌控感又是幸福源泉
信貸平臺這種模式用到其他行業還是不錯的
應用到其他行業最大的問題是獲客,存量市場,邏輯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