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閃電裁員:失業(yè),是遲早的事
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huán)境中,裁員已成為許多公司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IBM的閃電式裁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無論在多么穩(wěn)定的公司工作,失業(yè)的風險總是存在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個人如何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以減少失業(yè)帶來的影響,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前幾天,IBM突發(fā)裁員,三分鐘的全員會議,讓IBM中國研發(fā)業(yè)務全線關閉。
由于事發(fā)突然,當晚不少人甚至還在加班,就被踢出了內(nèi)部群組。
一千多人的命運,也就此改變。
就在這之前,IBM也在全球裁員6100人。其他大公司也不例外,紛紛精簡人員,根據(jù)Business Standard的報道,科技行業(yè)2024年被裁員人數(shù)高達10萬人。
而這,僅僅是報道出來的裁員人數(shù),如果真實統(tǒng)計,這個數(shù)字將超出想象。
這兩年,隨著市場環(huán)境的不確定,大家對未來的預期也越來越低,大公司不斷砍掉成本業(yè)務,不再大力投入創(chuàng)新。
中小公司的現(xiàn)金流更是極其緊繃,隨時面臨倒閉、破產(chǎn)的風險。
那么,普通打工人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如何成為一個不怕失業(yè)的人?
不怕失業(yè)的人,往往懂得進行生涯規(guī)劃。
他們明白,生涯規(guī)劃不僅僅是設定職業(yè)目標,更是一種未雨綢繆的策略,能夠幫助他們在突如其來的變故面前保持從容。
在規(guī)劃時,他們具備前瞻思考、持續(xù)精進,也有風險意識,能夠敏銳地洞察市場的變化和行業(yè)的趨勢,從而提前做好準備。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生涯規(guī)劃這件事。
一、前瞻思考:舒適過了頭,人就廢了
1. 安逸慣了,人就會忘卻風險
在經(jīng)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有這樣一段令人深思的情節(jié):肖申克監(jiān)獄的圖書管理員老布,在獄中服刑了五十多個年頭。
他的日常工作極為輕松安逸,僅僅是推著書在監(jiān)獄里轉悠幾圈,記錄下借書人的名字而已。這份差事讓老布心滿意足,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有離開肖申克的一天。
然而,命運的轉折突如其來,有一天老布被假釋出獄。當他踏入外面的世界時,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無法適應那快節(jié)奏和激烈競爭的環(huán)境。
滿街飛馳的汽車讓他膽戰(zhàn)心驚,在超市工作時,他因動作遲緩而遭到責罵,這讓他感到尊嚴蕩然無存。最終,在無盡的迷茫和無助中,老布無奈地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正如《肖申克的救贖》中那句發(fā)人深省的話所說:“起初,你痛恨周圍的高墻;漸漸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到最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便是可怕的體制化?!?/p>
人這一生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在惰性和依賴的包圍中,不知不覺地 “被體制化”。然而,現(xiàn)實中卻有許多人甘愿為自己的心靈戴上這副無形的枷鎖。
2. 不要把眼前的幸運,當成終生的命運
知乎博主@劉宇曾講述過自己朋友的故事。
那時,朋友所在的公司正在進行裁員,同事們皆人心惶惶,擔憂自己會成為下一個被裁對象。然而,這位朋友卻顯得滿不在乎,仗著自己在公司已工作十年,絲毫不為前途擔憂。
數(shù)月后,劉宇偶然與朋友相遇,只見他在烈日下汗流浹背地發(fā)放傳單。兩人交談起來,劉宇這才得知朋友已被辭退。他好心勸慰朋友,以其資歷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朋友卻長嘆一聲,說道:“在公司這么多年,我所做的工作極為簡單,一直以來都毫無變化。如今能力大幅倒退,投出的簡歷紛紛被拒,真不知自己還能做些什么。”
劉宇聽聞,心中滿是感慨。朋友本以為不變能帶來舒適,卻不知自己的結局在十年前便已注定。
村上春樹曾言:人生就像鲇魚那樣,如果不在水里拼命向前游,必然只有死路一條。
無論何時,舒適的環(huán)境都似一個溫柔的陷阱,極易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當一個人習慣了安逸,不愿接納新事物,一旦危機降臨,他將毫無還手之力。
說到底,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享受了當下的安逸,就必然要面對未來憂患的現(xiàn)實。
那些曾讓你感到舒服的,遲早會讓你陷入痛苦;那些將你拖入沉淪的,終究會把你淹沒。
這世上從來沒有一勞永逸的生活,若不想著從安逸圈中逃脫,就只能被其桎梏,接受毀滅的結局。
3. 世上沒有救世主,能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站在樹上的鳥,從不怕樹枝斷裂,因為它依賴的是自己的翅膀。
同理,在職業(yè)生涯中,我們也不能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公司這根“樹枝”上。
公司的發(fā)展充滿變數(shù),業(yè)務的興衰難以預測。
如果我們把所有精力都用于手頭上低水平重復的工作,一旦遭遇失業(yè),就會像沒有翅膀的鳥兒般驚慌失措。
比如前些年,某收費站被取締裁員,很多人失去了所謂的 “鐵飯碗”。有位大姐哭訴道:“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xiàn)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么東西了?!?/p>
如今隨著AI的發(fā)展,很多過去光鮮亮麗的工作也正面臨被取代的風險,如客服、速記、翻譯等。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達爾文說,自然的進化法則是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
我們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上帝。要創(chuàng)造幸福,只有靠我們自己。
二、持續(xù)精進:不怕失業(yè)的人,都有這3氣
1. 核心競爭力,是不怕失業(yè)的底氣
對個人來說,核心競爭力需要滿足三個特點。
第一,你的核心競爭力要能讓你的外部客戶及內(nèi)部客戶感受到高價值。
要想在遇到職場波動和不確定時擁有足夠的抗打擊能力,那一定是你有某項東西被市場所需求,被客戶所需要,只有這樣,你認為的核心競爭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為,不論是內(nèi)部客戶還是外部客戶,所有人都要面對和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假如你具備了這一能力,你自然能為內(nèi)外部客戶提供很高的價值。
第二,你的核心競爭力要能讓你進入到不同的領域。
古典在《超級個體》中提到:一個優(yōu)秀的人在一個領域解決問題的能力經(jīng)過轉化,可以遷移到另外的領域。這種能力即大家所說的可遷移能力,溝通能力、系統(tǒng)思考、領導力等皆屬此類。
例如,有的人不但能出色地完成市場部的工作,在轉崗到銷售崗位后,依然可以成為業(yè)績突出的銷售。
太陽底下無新事,職場上所需的能力大多雷同且可復用。只不過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提煉強化,將其模塊化,總結出哪些是不變的內(nèi)涵,哪些是可變的外延,以不變應萬變,增強其靈活性和適用性。
如此,在切換賽道或應用場景時,只要補充一些新的可變(技能)模塊,就能適應新的環(huán)境。這便是“可遷移”。
相反,如果你的能力僅能讓你做好某一項工作,而對其他工作都無法勝任,那么它就很難被稱為核心競爭力。
第三,你的核心競爭力應該很難被模仿,所以它會形成一條護城河。
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如果只是一項技術,或一個獨家渠道,它就相對脆弱。但假如它是各項技術與生產(chǎn)能力的復雜結合,那它被復制的可能性就會微乎其微。
競爭對手可能會獲取核心競爭力中的一些技術,但卻難以復制其內(nèi)部復雜的協(xié)同與學習的整體模式。
同理,對個人來說,只有一項優(yōu)勢是相對脆弱的,但如果你能擁有一個核心競爭力體系,那將是無堅不摧的。
2. 開放的學習心態(tài),是不怕失業(yè)的勇氣
張一鳴曾講過自己前同事的故事。這位同事初來公司時,既不算特別聰明,能力也并非出眾。
在那時,同事們常常將一些輔助性的工作交給他去做。然而,他卻從未給自己的工作劃定界限。哪怕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他都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每當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便積極主動地去查資料、向同事請教。如果這次做得不夠好,他會立刻惡補相關知識,力求下次做到完美無缺。
在其他同事滿足于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時,他卻憑借著這種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不斷成長。最終,他步步高升,達到了旁人難以企及的位置。
正如《異類》中所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僅僅因為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xù)不斷的努力。那些擁有非凡成就的人,也不過是將每一件事都做到極致,通過不斷積累實現(xiàn)蛻變,永遠保持進步的姿態(tài)。
當你能夠主動去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時,不久之后你就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超越了身邊的許多人,走在了隊伍的最前端。
比如,那些最早開始運用AI工具的人,在各個領域都賺到了一波紅利。
一些設計師利用 AI 輔助設計,快速生成創(chuàng)意方案,提高了工作效率,獲得了更多客戶的青睞;一些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借助 AI 進行文案創(chuàng)作和視頻剪輯,產(chǎn)出了大量優(yōu)質的作品。
3. 存款,是不怕失業(yè)的定氣
松鼠在過冬時不會感到害怕,因為它早早地儲備了大量的食物。對于我們來說,存款的厚度,就是面對失業(yè)的定氣。
在順境之時,我們不能僅僅只顧眼前的享樂,而應當未雨綢繆,為可能到來的困境做好充分準備。
合理規(guī)劃收支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們需要對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有清晰的認識,制定詳細的預算計劃。明確哪些是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削減的消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同時,還要做好定期儲蓄。每月設定一個固定的儲蓄目標,并嚴格執(zhí)行。
有了足夠的存款,我們在失業(yè)時就不至于陷入經(jīng)濟困境。它可以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尋找新的機會,而不必在巨大的壓力下倉促做出選擇。
三、風險意識:低成本試錯
人的本性是追求穩(wěn)定、拒絕變化的。
但這個世界上,永遠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
我們不可能寄希望在一家公司、一個崗位上工作到退休。
正如《反脆弱》這本書所說:“系統(tǒng)的反脆弱性是通過犧牲個體為代價取得的”。
大公司之所以穩(wěn)定,是因為“體系至上、公司文化至上、業(yè)務至上”,任何一個員工的利益都無足輕重,隨時可以被犧牲掉,在巨大的危機面前,就算是CEO也可以犧牲。
所以,對于每個職場人來說,失業(yè)就是懸在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當我們明白這一點,就要提前思考自己的生涯規(guī)劃,提升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也就是“反脆弱”的能力。
那么,怎樣做才具備反脆弱的能力?
《反脆弱》作者提出了三個思維模型。
1. 過度補償思維
過度補償是指當系統(tǒng)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力或挑戰(zhàn)時,會通過自我調整和強化來超越原來的狀態(tài),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更大挑戰(zhàn)。
常見的過度補償例子,就是注射疫苗。先讓身體少量感染病毒,以此來增強免疫力,抵抗嚴重的疾病侵害。
對于過度補償最好的解釋,就是尼采的那句:殺不死我的,會使我更強大。
所以,在日常中,我們偶爾也要給自己找不舒服。
能抽空學習時,不要沉浸在短視頻里;能早起鍛煉時,不要在床上賴著不起;看一本書得到感悟時,立即記下來,不要讓它只停留在腦海里。
這些微小的改變看似不起眼,但日復一日堅持下來,你最終會收獲一個嶄新的自己。
2. 杠鈴思維
杠鈴思維強調在不確定性中采取兩極化的策略,即在保守和激進之間找到平衡。
一方面,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極度安全的領域,以確保在不利情況下的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將少量資源分配到高風險、高回報的領域,以獲取可能的巨大收益。
比如,在投資領域,將大部分資金投資于低風險的理財產(chǎn)品,將一小部分資金投入到風險較高但潛在回報也較大的領域。這樣,即使高風險投資失敗,也不會對整體資產(chǎn)造成嚴重影響;而如果高風險投資成功,則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
在職場中也是一樣,如果你的工作相對穩(wěn)定,可以把大量時間投入到工作中,再投入小部分精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比如寫小說、做自媒體、開網(wǎng)店。
3. 非線性思維
非線性思維指的是反應難以直接估計、結果并非呈直線分布的效應。對于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而言,在一定限度內(nèi),沖擊越強,往往帶來的益處越大。
比如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曾做過一個餓貓迷籠實驗。他將饑餓的貓關入籠中,觀察其能否逃出籠外獲得魚。一開始,貓完全不知如何開門,只是在籠中隨意瘋狂扒拉,過程中偶然碰到機關才僥幸逃出。
之后貓再次被放入迷籠時,或無意踩到按鈕,或抬起門欄,或拉到抓繩。隨著次數(shù)增加,貓?zhí)映雒曰\的無效行為越來越少,動作也越來越熟練。
直到最后一次,貓無需任何掙扎,直接以正確的方式打開了門。
在這個過程中,貓通過不斷試錯,以越來越小的成本獲得了越來越大的收益。這便是非線性思維的體現(xiàn),不斷試錯,失去的東西有限,而得到的卻可能無限。
人的成長與成熟,皆是在不斷嘗試中完成的。不要害怕走錯路,犯錯并不代表無能,更不意味著人生從此一事無成。
正如雷軍所說:“有機會一定要試一試,其實試錯的成本并不高,而錯過的成本卻非常高?!彼摹⒔Y語
滄海橫流,意外永遠在所難免。
只要沒失業(yè),就永遠有可能失業(yè)。
唯有首先做好生涯規(guī)劃,化被動為主動,警惕舒適區(qū)的陷阱,才不會在“失業(yè)”這一天驚慌失措。
同時,我們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擁有開放的學習心態(tài),積極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
從而在不斷嘗試和試錯中,以較小的成本獲得更大的收益,實現(xiàn)成長和進步。
總之,生涯規(guī)劃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變幻莫測的職場中立足,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來源:
1.《疫情蔓延、裁員不斷,如何更好地面對不確定性?》,艾菲的理想;
2.《毀掉一個人最快的方式:讓他活得太舒服》,每晚一卷書。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內(nèi)容來源:筆記俠(ID:Notesman)責編?|?金木研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作者【筆記俠】,微信公眾號:【筆記俠】,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這種文章我需要在這里看么。。。
還是得好好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不然失業(yè)了可就麻煩了。
IBM的閃電裁員,雖然短期內(nèi)對員工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但對企業(yè)來說是一個借鑒。
文章寫的非常棒!
真的是一篇白領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