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出發:產品經理如何找到可落地的解決方案——策略、工具與技巧
在產品管理的復雜世界中,將用戶需求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是一項關鍵技能。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產品經理如何從需求出發,運用策略、工具和技巧找到并實施有效的解決方案。
有問題其實不用怕,為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反而是讓我覺得很難。
作為產品經理,問題的來源有很多,而最終要給出的解決方案也很多。
這里的解決方案可以是
- 一個新增的功能
- 一個前端交互的調整
- 一個后端接口的調整
等等。
我們看下邊幾個例子:
用戶需求:我想把我的動態分享給我的朋友
解決方案:分享功能,將動態生成圖片分享、鏈接分享,同時可分享至微信用戶、微信朋友圈。
用戶需求:我已經發布的文章有錯別字,想修改錯別字
解決方案:添加編輯功能,支持二次編輯。
用戶需求:選項內容太多,需要找很久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
解決方案:添加搜索功能,快速篩選數據。
也可以添加排序,用戶進行排序篩選;
也可以根據使用次數,添加個計數,將常用的選項往前放。
用戶需求:醫生每次都要錄入相同的藥品,很費勁,想快速錄入
解決方案:新增用藥模板功能,直接添加藥品模板中的藥品;
也可以讓醫生用歷史錄入數據中查找,選擇自動帶入數據。
用戶需求:后臺導出數據超過1萬條時,出現亂碼,而且下載很慢,頁面經常卡死。
解決方案:下載邏輯調整為分Excel下載,數據行數每5000行分成1個excel。
……
01 如何找到需求的解決方案?
第一點了解需求,確定問題
把需求當作問題,分析需求是為了找到最核心的問題。
想分析透徹一個需求,就用5W2H、5Y,這2個分析方法。
5W2H是一種分析方法論,通過不斷的提出疑問句,然后進行答復,能夠幫助我們全面的分析問題。
1)What(是什么)
這是最基本的問題,了解需求的內容是什么。在需求分析時我們可以先提出下方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解答:
- 需求的內容是什么?
- 需求的目的是什么?
- 需求的價值是什么?
- 需求的流程是什么?
- 需求對應業務的線下場景是什么?
- 需求的優先級是什么?
- 需求的風險是什么?
2)Why(為什么)
這個問題用于了解需求提出的原因和動機。必須深入探究為什么這個需求被提出,背后的業務目標是什么。圍繞原因、動機、目標,我們可以這樣提問:
- 為什么提出這個需求?
- 為什么要這樣做?
- 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
- 為什么現在的解決方案不滿足需求?
在問為什么時,我們要深入挖掘,往深層次去挖,多問幾個為什么。這就是5Y分析法:基于上一次問題的解答,繼續追問為什么,深入了解動機。如:
- 「為什么要電鉆——因為想要墻上的洞
- 為什么想要墻上的洞——因為想掛婚紗照
- 為什么想掛婚紗照——因為想讓媳婦高興
- 為什么想讓媳婦高興——因為媳婦要和我離婚
- 為什么要離婚——因為我沒錢」
這個例子并不是標準的,只是表達這個意思——用戶想要的,并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產品經理需要找到最核心的問題并進行解決。3)Where(在哪里)
這個問題用于了解需求發生的前后環境和具體場景,我們需要了解需求的應用場景和使用環境。
- 產品是在哪里用的?
- 需求的應用場景是什么?
- 業務的線下場景在哪里?
- 關鍵節點在哪?
- 在哪個流程里發生的?
- 需求主要影響了哪里?
4)When(何時)
這個問題用于了解需求發生的時間和周期,圍繞「時間」相關的問題。我們需要了解需求的緊急程度和時間要求,用于版本規劃與項目立項。
- 問題都是在什么時候發生?
- 問題發生的頻率是多少?
- 這個需求是不是現在就要做?
- 需求的上線時間是什么時候?
- 需求上線時間是不是滿足要求?
- 需求的多久才能上線?
- 這個需求對其他計劃的時間有什么影響?
- 需要多久才能體現出價值?
5)Who(誰)
這個問題用于了解誰會受益或者受到影響,需求是為誰做的。
- 這個需求是誰提的?
- 這個需求的最終用戶是誰?
- 用戶畫像是什么?
- 需要和誰溝通產生的問題?
- 需求會對誰、對哪個團隊有什么好處?
- 需求會對誰、對哪個團隊有什么壞處?
- 需求需要得到誰、哪個團隊的支持?
- 需求產生的風險誰能把控,誰能負責?
6)How(如何)
這個問題用于了解需求的實現方式和具體操作步驟,「How」是需求分析偏后的部分,我們需要將需求如何實現、如何設計等,包括設計方案、技術實現、資源投入、團隊協作等方面。
- 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來實現這個需求?
- 需要哪些資源來支持實現這個需求?
- 如何與利益相關者溝通和協調需求的推進?
- 如何與利益受損的人員/團隊溝通這個需求?
- 如何將這個需求與公司/部門規劃相結合?
- 如何將這個需求與當前的版本規劃相結合?
- 如何確保實現這個需求不會影響到其他正在進行的項目或工作?
- 如何采購三方服務來支持需求?
- 需要進行哪些培訓或準備工作來支持實現這個需求?
7)How much(多少)
這個問題用于了解需求的成本和資源投入,產品經理需要知道成本,而不是就想著做需求,成本與價值、投入與產出,是來評價你的成績的。
- 需要多少人力成本來支持實現這個需求?
- 需要多少跨部門資源來支持需求?
- 實施這個需求需要投入多少時間?
- 需要多少資金來支持實現這個需求?
- 需要多少預算來支持實現這個需求?
- 實現這個需求的預期收益或效益是多少?
- 實施這個需求將帶來多大的成本節約或效率提升?
- 實施這個需求將對整體項目預算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5W2H就是提出各類問題,當你把以上問題有了答案,這個需求問題也就弄的很透徹了。在分析過程中,當出現新的問題時,可以繼續運用 5W2H 方法,對新問題繼續進行分析。然后遇到再連續問5個為什么,從深度上挖掘問題。
找到問題的關系,劃分出前后順序、因果關系、關聯關系、問題發生的頻率、重要性、嚴重性。
第二點肯定是根據問題找方案
解決方案可以新增功能,可以是一個策略的調整、可以是引入一個新技術,也可以是由產品經理解決,也可以由研發解決、也可以有業務方解決等等。
可行的解決方案會有很多,你可以把你能想到的都寫出來。
但是有時候自己很難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甚至很多時候一點思路都沒有。
其實你可以放心,你能遇到的問題,肯定不是無解的問題。
方法總比問題多。
我的所用的最笨的方法就是多學多看,盡可能地多了解涉及到的內容。
學什么?和你工作中有關聯的都可以學。
看什么?大到行業報告,小到競品的版本更新說明。
總之,就是多了解,多學習。
如果你想自己有掌控感,就是要知道的多。
有下邊幾種方式可以幫助到你:
1)看行業通用方案,找業內人員問問。
2)找競品,看競品如何解決的。
3)找人問,問問別人是不是遇到過對應的問題。問研發、問業務方、問運營、問其他產品經理、問領導,看別人有沒有建議。
4)問AI、Baidu、Google搜,看是否有其他網友分享出解決方案。
5)去垂直網站去找。每個行業都有一些垂直的社區、論壇,都可以去問去找。
6)去群里問,比如我在搞藥學服務時,我混進了一個藥師群,經常在群里問,有些藥師還挺愛回答。
7)花錢,找人付費咨詢。
……
當你通過學習積累,不斷提升,不斷積累經驗。
當熟練后,就能直接看透需求目標與要解決的問題,能找到的解決方案會越來越多。
我們可以多出幾個方案,讓大家去評估去選擇,然后最終決策出一個。
第三點 從一些方案中敲定一個
當解決方案定完后,產品經理可以與業務方、需求方、研發測試、領導初步評估方案,大家共同敲定一個都認同的方案。
在我們給出解決方案前,自己先從下方內容判斷下:
1)最基本的:是否能滿足需求,是否能解決問題,是否和目標一致
2)看投入成本:如果為了解決一個需求,2個解決方案都能滿足需求,方案A需要7天上線,方案B需要3天上線,那就選方案B。
3)看緊急程度,著急就先出臨時解決方案,比如有個bug直接影響到線上使用了,那就先采用個最簡單最快的臨時解決方案,先滿足線上使用,然后在出一個最終解決方案,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4)看解決方案引發的新問題以及對當前業務的影響程度:如果引發新的問題,那就一并把新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寫出來
5)看規劃,如果解決方案和下個季度的規劃有重合,那我們就放到下個季度去做,先臨時把問題處理了。
如果還是確定不了,那就找領導拍,把每個方案的好處與壞處寫清楚,讓領導去選擇;
也可以拉會或者是私下找到團隊的同學,和他們溝通,看要使用哪種方案。
02 看個例子
我真實工作中遇到的,運營反饋:后臺導出數據超過1萬條時,出現亂碼,而且下載很慢,頁面經??ㄋ?。
我們先看問題描述:
1)導出1萬條數據,出現亂碼
2)下載慢,頁面卡死
先用5W2H分析下:
1、what:
1)描述的問題是什么?——導出1w條數據,有亂碼,下載慢,頁面卡死
2)導出 5k 條數據也有這個問題嗎?——沒有這個問題
3)亂碼內容是什么?——看提供的Excel
4)卡死時頁面是什么樣子?——點擊沒有任何反應,瀏覽器出現提示:頁面無響應
2、why:
1)已經導出了1w條亂碼數據,為什么還會說下載慢,頁面卡死?——有時候可以導出來,但是有時候也會卡死,過好久才下載出來。
2)為什么要導出1w條數據?——為了導出數據與合作方進行對賬
訂單數據也同步給合作方了,為什么還要用Excel對賬?——合作方數據只有10月之后的,10月份之前的數據沒有同步
2)為什么會出現亂碼?——數據量太大,程序處理起來有bug
3)為什么下載慢,頁面卡死?——因為數據量大,導出使用的同步下載,導出過程中不能去做其他操作,當數據量過大時,服務器負載太高,程序處理超時,導致頁面無響應
3、when:
1)何時出現這個問題?——導出1w條數據時,當導出5000條時沒有出現
2)什么時候要解決這個問題?——運營說影響線上使用,需要盡快解決。
3)導出對賬用Excel的頻次高不高?——每月初導出上個月的,每年要導出全年的。
4)這個問題發生的頻率高不高?——只要數據量超過1w都有這個問題,要么是導出亂碼,要么是頁面卡死。
4、where
1)哪個列表的導出有這個問題?——訂單明細列表,其它列表導出1w條數據時,沒有出現這個問題
2)在哪一步出現的卡死現象?——當點擊導出按鈕后,頁面開始加載后,就不再有響應。
5、who
1)誰導出發現的問題?——運營用戶后臺導出時發現的問題
2)其他人導出也有這個問題嗎?——任意角色導出都有這個問題
經過分析,我們先確定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目標是:能快速導出正確數據,且數據能夠滿足對賬需求。
基于上面的分析,提煉出3個核心問題:
1)數據量大
原因:導出數據的字段太多,導出的數據量也太大,1w條數據Excel文件大小有10M
2)下載出現亂碼
原因:程序bug
3)下載的很慢,頁面經??ㄋ?/strong>
原因:數據量大,由于同步下載,每次都要等程序下載完才能進行其他操作,當數據量太大時,程序處理超時后就會報錯。
運營說今天就要發給合作方進行對賬,然后合作方進行打款。
這涉及到錢的,可不能卡在產品經理這。
我們得先給出臨時方案,先讓運營能導出來數據。
臨時方案:先按時間進行篩選,每次導出的數據量導出少點,多導出幾次。
如果導出的次數很多,那就找研發,讓研發從數據庫直接導出。
然后我們需要同步繼續將這個問題進行解決:
對于下載出現亂碼,這個就是bug,交給研發處理。
對于數據量大,下載慢,頁面卡死的問題,最終到底都是由于數據量大導致的,那我們的解決方案就要重點關注數據量大這個問題。
1、數據量大:分為導出的行數多、導出的字段多
如何解決:
1)只導出對賬用的字段,非必要的字段不導出,減少導出的字段,由原來的45個字段減少到5個
2)每個Excel設置上限,超過5000條數據時分成多個Excel文件,然后人工手動合并
3)同步下載修改為異步下載
轉化成系統解決方法則是:
功能方案1:
1)新增勾選導出字段,導出前勾選需要的字段。(原計劃只導出對賬用字段,但是功能能使用場景太少,為提高靈活性,我們進行配置化,由運營手動勾選)
2)修改為導出壓縮包,每5000條數據導出一個Excel,多個Excel合并成一個zip壓縮包
功能方案2:
1)新增「下載中心」模塊,同步下載修改為異步下載,用戶選擇導出后,在「下載中心」里下載處理好的Excel。
方案基本成型,和反饋問題的運營溝通后沒有問題。
然后我們再看使用那種方案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那就看資源、看成本、看規劃,
功能方案1:涉及到前端調整、后端調整
- 前端現在沒有資源,要排到兩個月后;后端可以隨時改;
- 前端主要涉及開發前端頁面,后端反饋如果采用了分Excel導出,會解決現在導出卡死的問題。
功能方案2:開發反饋周期大,領導說咱們下季度要把后臺統一放到新后臺,在新后臺再做異步下載,這個后臺先不改了。
OK,方法2直接淘汰。
所以,最終我們定的解決方案是方案1 只做 分Excel下載,前端頁面的調整先不做。
這個方案可以解決問題,運營表示沒問題,后端表示沒問題,領導也沒說啥。
那我們就敲定這個方案,放到下個版本里,等我出詳細PRD,然后排期做。
03 總結
解決問題是產品經理的日常,從很多信息中決策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很難有一個方法能讓你快速的找到解決方案,我只能給出具體的步驟與示例,最終靠的就是產品經理自己的能力。
不僅是需求分析能力,還有行業了解能力、競品分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挖掘問題的能力、經驗豐富程度……
所以把產品看做一個病人的話,產品經理不僅要看病,還要能開藥做手術,把一個產品給治好。
可能你會想到多個解決方案中,我們可以做ABtest,不過做ABtest意味著要多倍資源的投入,還要有能支持做ABtest的系統支持,絕大多數公司都不會做。
不過你覺得你的方案不是最好的,也不用擔心,我們還能進行迭代,繼續去優化。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沒有問題就去發現問題。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王大鹿】,微信公眾號:【產品大鹿】,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有問題是好事,有問題去解決問題,再不斷的完善打磨細節,在這過程中也會有所收獲。
前面寫的很好,最后舉的例子很差。這不是一個面向普通大眾的問題,下載的問題在設計時和程序實現時都可以解決,就是說這個問題太low了,沒啥解決和解說價值。另外文中的不少邏輯輔以圖表表現會更直觀高效。
這篇干貨滿滿,產品經理的尋寶圖??!學到了,從需求出發,找解決方案,感覺自己也能成產品達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