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底,到一家小公司去做產品經理還有前途嗎

10 評論 2850 瀏覽 25 收藏 19 分鐘

找工作時,我們都希望自己能進一個大公司,畢竟大公司的資源、福利都是小公司不能比的。但條件有限情況下,進入了小公司,是不是就意味著沒有未來呢?這篇文章,我們看看作者是怎么說的。

周末在給媳婦剝核桃,鄰居來訪詢問:他的孩子,一個即將從二本學校畢業的年輕人,已經應聘到一家僅有十幾個人的小公司,擔任產品實習生。他的日常工作包括照抄其他公司的產品資料、做會議記錄,以及簡單畫些圖形。這樣的工作內容,讓這位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了疑慮,他覺得自己既沒前途又沒興趣,想要換崗,卻又迷茫于不知該何去何從。

01 基礎工作的定義

在我工作的這么多年,我帶過好幾個徒弟,也有半個月就出師自己獨立就能負責業務線的,也有 3 個月試用期不到,然后就被辭退的。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很多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但有一點:產品經理是以解決問題為優先,你能解決問題,你就是好手。你要把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取決于你打算怎么解決,和想要什么結果。

大概是在 2020 年,我在一家創業公司里做設計,突然一個出差回來的同事和我說:虎哥,我發現你現在做的工作和一個新的崗位很相似,叫產品經理。不單是在干產品和交互的事情,還要協同研發實現,還有就是要對產品進行全流程的管理。哇偶,產品經理這個詞,和這段描述真的好新穎啊。百度了一下,就發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然后我就堅定了自己要做產品經理的這個職業。

在最開始做的時候,就是從最基礎的工作開始做,原型不會畫,那就從最基本的抄開始。淘寶抄了一個禮拜,易趣網和當當網抄了一個禮拜,QQ 商城抄了一個禮拜,其他還有什么好樂買、麥包包之類的。當時還不懂使用Axure這種原型軟件,如果一開始上手直接用PS又太過于精細化,所以當時就使用 Excel 來畫原型框架,在確認大概布局之后,在確認頁面內容擺放之后,然后在開始做詳細的界面設計。這份工作內容做了起碼得有兩個月,而且當時沒有其他的任務,就是對著畫。因為也不懂什么交互,就是別人做的好,我這邊就開始照抄。

我當時也別不理解為什么一開始要做這么大量的重復性工作,不應該是以確認一個平臺為目標,主要抄襲他就好了嗎。后面我在學習劉文智老師的課程:《產品經理深入淺出》中理解了一點:基礎的人做基礎的事情,基礎做好了,后面就不用在為基礎發愁。當我刻意的強化了自己的基礎之后,后面在去畫原型,我腦中自然的就有了基礎的概念。

在我后面一份工作離開的時候,當時我的領導給我說了一句話:你的基礎很好,后面就是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和思維。我的領導是一個有著 20 年研發經驗的大拿,屬于中國第一代程序員,他給予了我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這個建議一直持續在引導著我。

從大公司離開后,我入職了一家小型的創業型公司做產品經理,這里說句給自己長臉的話:我當時的水平直接去做主管是沒有問題的。我以為我自己也野路子出身,自學了一些規范就夠厲害的,沒想到這家公司啥都沒有。我在這家公司提前轉正的原因就一句話:我把公司這套研發了兩年的系統,做了規范的PRD文檔,一共 600 多頁,不含圖。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 600 多頁不含圖的產品交互功能應用說明書。畢竟我前面已經做了幾十個應用的文檔撰寫工作,從業務場景、到用戶角色、到功能流程、到落地定義、到交互判斷、到結果展示,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認知和理解。并且,我日常也習慣學習,會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所以做這些事情真的是錯錯有余。

02 十年后依然是普遍的基礎工作

我和小朋友說:現在和你說那么多,你肯定會覺得沒有興趣。但十年前我的工作,就是你現在的工作。社會發展的很快,技術進步的也很快,但無論是十年前還是現在,產品經理的基礎工作依然是文檔。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

一方面一般性產品經理現在就是一個低門檻的工作,誰都能做。網傳的一個笑話:如果你什么都不會做,那你就去做產品經理吧。

另外一方面即便你在一些專業性很強,崗位要求能力很高的產品經理崗位上,基礎的工作依然是你能力展示的本錢。內容是相互交互的表達,富有個人意見的表達、審美的判斷、決策的定義,無論是在哪個行業,或者是哪個崗位,只要有工作要做,那么內容輸出是必不可少的。而你,拿結果去做展示的過程中,內容如何輸出,就是決定了你是否能盡快、有效的輸出的基礎。

所以說,前期的枯燥,是為了享福做鋪墊。

小朋友不服氣,這樣的工作有什么意義呢?AI 都可以解決,我現在用 AI 都能一鍵生成,何必還要自己一點一點的去撰寫。

聽到這話,我其實還是挺開心的,畢竟小朋友還有在認真的學習新技術。我遞給了他幾個核桃,然后我說:請問,手機號注冊有幾個邏輯定義啊。你能不能現在給我想出來最少三個,只要手機號注冊這一個環節,其他的都不要。

小朋友:就是填寫啊,然后寫密碼啊,然后就成功了啊。

我說:首先我只要手機號注冊這一個條件,其他的都不要,這個你就沒有說清楚;其次,產品定義功能是做條件、場景和交互、結果的說明,你就說一個填寫。那你讓研發怎么實現?測試怎么給你結論呢?

小朋友想了一下:就是判斷一下手機號啊,收到短信啊。從前面的自信表達,到現在的猶猶豫豫,小朋友已經沒有了最開始的不服氣。

我說:先定義大陸地區的手機號,這是一個條件吧;然后定義 1 開頭,這是 一個條件吧;然后定義必須是 11位字符,一個字符等于一個數字/字母/符號,一個漢字等于兩個字符,這是一個條件吧;然后定義純數字輸入,這是一個條件吧;輸入框應有合理的占位符提示:不能為空/不符合手機號格式,這是一個條件吧;輸入時異常處理的判斷,包括但不僅限于網絡異常、數據異常、系統錯誤等情況,應該給予提示信息,這是一個條件吧。

小朋友不說話了,打開自己的應用,點到注冊界面,開始試驗我剛才說的內容。

這個基礎的工作簡單嗎?這些內容,讓一個剛開始做產品的人來定義合適嗎?其實這個工作,既簡單又不簡單。簡單是因為經過這數十年的互聯網技術發展,沒有什么特別新和高大上的技術是實現不了的,但凡是你仔細找,都能找到合適或類似的場景可以抄襲。不簡單是因為很多的時候你會下意思的忽略,就像這個手機號注冊一樣,要么你一邊輸入成功,要么你錯誤一次然后成功,那里還會讓你一步一步的進行試錯呢?如果是讓用戶這樣試錯,用戶肯定在注冊這個環境就全部流失掉了。

但這些內容,沒有人教導你,你就得一步一步的去試驗,反復的是試驗出更多的條件,然后做定義那些是可以拿來使用的。不去自己親自試驗過,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別人隨口說的經驗都是這么得出來的。

基礎工作是最簡單的工作,也是最不簡單的工作。

在上面的對話中,有提到什么復雜和過于專業的內容嗎?有要求很強的專業性和行業經驗嗎?有設定什么過于復雜的流程或特定的場景條件嗎?這些都沒有,只是說了一個最基礎的手機號注冊的要求,并且還只是針對手機號這一個條件判斷。

我個人認為,這就是基礎工作的表達,你可以不會,但這些內容是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對知識面、思維結構、場景定義、產品需求的駕馭能力。有些內容是需要常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夠形成自己的方法論,但有些內容就是最基礎、最常識性的碎片內容,沒有人會刻意強化。但別人優秀的點,就是從點滴中積累出的濃縮內容。

但是大多數人的眼光,看到都是在聚光燈下的那一刻,只看到的是張小龍做出的微信,沒有看到微信對話中每一個細節的定義。大眾都以肉眼可見的體力勞動的標準衡量腦力勞動,而對看不見摸不著的腦力勞動所產生的價值產生懷疑。

好的產品一定是在流程中通暢、順暢,可以絲滑的遞進,不會因為節點障礙導致用戶中途離開。好的產品經理一定是一個好的“銷售冠軍”,小的阻礙積累起來,就會毀了這個產品。

基礎工作的說明

事實上,有很大一部分人對于產品經理的理解不再是:畫原型,寫文檔。而是指點江山,帶領一個團隊直接切入到市場中,重新定義市場。

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現在每個賽道里都有很多的產品,都有很多相同的定義,各自在形態、流程、業務上會有所相同又不同的地方。

但,優秀的產品,并不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就叫優秀,而是該產品是否順暢地把流程跑通,把信息串通,把需求解決給對應的人群。

那么,企業中誰來去做這些內容?可能是一個團隊,也可能是某一個人。那么某一個人,是你來做,你如何把各項節點都定義出來,并且都給出解決方案。

這里肯定有人要反駁:憑什么是我來做這些。一個手機號注冊,能有多難。直接第三方登錄就可以了,何必要搞的自己很高大上。

OK,我覺得這個辦法也很好,最簡單就是最好的流程,產品設計本身也不希望有這么復雜的要求,研發、測試,甚至客服都會覺得很煩。但這個需求用另外一個需求代替了,那下一個需求也要這樣來解決嗎?比如 9 月份 AI 在識別 9.11 和 9.7 誰大的時候出了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產品經理如何來做定義呢?還是說這個問題,丟給算法工程師去解決?

OK,我覺得這個辦法也可以,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每個人都去負責自己對應的職責范圍。但,針對這種情況,誰來劃分?誰來定義這個場景條件。就像一個產品 4 塊錢,3 個一起買 只要 10 塊錢,用戶還是用了一張 2 元的減免券。但用戶申請了一個退款,那是退幾塊錢?

小朋友,已經不說話了,只在默默的剝核桃了。

你可以有自己的風格和方向,也可以憑借自身的邏輯思考、社會良知與洞察力。然后根據產品的特色,塑造屬于產品獨特的魅力與風格。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有一個良好的基礎。而不是隨隨便的去做一個漏洞百出,不斷給用戶造成節點障礙的產品。在這里你可以使用下 AI 工具啊,看下大模型能夠給一些什么樣的提示?;蛘呤强聪聞e人是怎么做的,列好思維導圖,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的去試驗,然后去反思別人為什么這樣做,為什么不那樣做;如果我做成 A 模式,別人會不會要求使用 B 模式。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基礎的東西可以做,也不必要一直投入。比如你做了三年,還是做這些,那必然是不行的。雖然說是混口飯吃,但該提升自己的還得提升自己,該表現自己的還是要表現自己,該去做主導工作的就要去做主導工作。

無論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無論哪一行、哪個崗位,關鍵是如何正確擺放自己。

在成長的過程中,坑很多,路漫漫,但是無所謂,沒有關系,年輕就是資本,逐步積累起來經驗,一定會發光。但需要一個時間和契約。

03 最后

我把剝好的核桃裝到盒子里,拿給小朋友:無論你以后是不是在做產品經理,或者是說你是在這種小公司學習經驗或者去了大公司自己主導經驗,你要清楚一件事情:你是為了自己工作。

很多的公司就是在做基礎的信息,但一定是有人來做,無論是你還是其他人,你可以不去做,但你一定要清楚里面的邏輯關系,這樣你才不會被別人忽悠。大公司當然有著完善的文檔流程,有著近乎詳細的操作說明。但這些內容沒有人會去教導你,你得自己去想。小公司會更能夠鍛煉人,因為你要做一個全面手,無論是文檔的撰寫能力,畫圖的交互能力,部門之間與人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承擔風險的能力。你可以吃更多的苦,也會更快的成長。但目前,你能做的就是基礎工作。

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他必然有很扎實的基礎底蘊在。他不僅僅是會寫文案,更懂得如何思考,并且能夠學以致用,把這些事情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還沒有成為大拿,那你就是在成為大拿的路上。

再回到最開始的問題:到一家小公司去做產品經理還有前途嗎?

你的人生路線,全憑你自己掌控。如果你覺得不行,馬上斷舍離,離開這個環境,去換到另外一個環境讓自己成長。如果自己不能獨立成長,那你就換到一個周圍都是人才的環境,“讓”大家協助你成長。

你的每一步,都是在走你自己的路。

專欄作家

老虎~色,公眾號:產品經理有話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13年產品經理經歷,擁有優秀的方案解決能力,擅長通過問題反推業務主導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來自重慶 回復
    1. 對,千里馬不是一日練成的

      來自江蘇 回復
  2. 基礎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來自陜西 回復
    1. 像我屬于哪種比較笨的,所以我要花比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鞏固自己的基礎,這樣我才能趕上別人輕松完成的事情。所以我還是比較遵守常規的模式,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做一點,就能多熟悉一點

      來自江蘇 回復
  3. 2020年還是2010年?
    2020年都是互聯網下半場了?

    來自安徽 回復
    1. 哈 錯別字 是 2010 年~

      來自江蘇 回復
  4. 待過大公司,也待過小公司。感覺最大的差別就是工作的流程和規范上。小公司沒有大公司那么繁瑣的流程,相對應著會承受著不規范帶來的代價

    來自湖北 回復
    1. 小公司很有利成長因為壓力大,但涉及面更廣,要接觸的更多懂得更多解決更多的問題。所以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一年可以等于 2 年。
      大公司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除非你上升到一定的層次,不然你只在自己的這個圈子內轉圈。
      各有利弊吧

      來自江蘇 回復
  5. 我認為無論是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問題都不是很大,只要確保你是一直在穩步前進進步的狀態就行。

    來自廣東 回復
    1. 對,但前期很多的時候,初階都是在做基礎的工作,這個工作做多了很煩,又沒什么技術含量,又枯燥。
      這個時候就得有人指點和帶動價值。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