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產品狗的我,正在焦慮的兩個大問題
一個月沒有寫文章了,放心,我還在。今天寫的內容是自己從業以來主要糾結、焦慮的問題,跟炒冷飯一樣,半年炒一次,雖然每次都能炒出不同的味道,但總歸不是那么爽。因此,打算寫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下,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而我想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這些問題的。
3月初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25周歲了,工作也快三年了,生理年齡和工作年齡好像都到了某一個階段。
從我第一天工作開始,我就一直非常期待“工作經驗3年”這個時期的到來,因為感覺3年這個數字好像表明自己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而真正快來到來的時候,不是開心,而是又一次的焦慮。
在這兩年半中,有過很多次的焦慮,對應的,也有過很多次思考。主要,可能還是圍繞在以下兩個大問題:
工作年限到底算什么?
我有過非常急切的期待時間可以過的再快點,這樣我就更快能夠到“工作經驗3年”的階段。
為什么會有這種比較奇怪的階段呢?
因為幾乎所有的招聘網站都會大致按照“1年以下”、“1-3年”、“3-5年”、“5年以上”這種工作時間作為硬性條件的篩選,而這種看似通用的東西,在當時給了我一種“標準”的感覺。
“工作年限”,這幾個字對于年輕的小伙紙們其實特別刺眼,因為年限這個詞,仿佛一記大招,不管不顧,反正就直接掛了你,尤其跳槽的時候吧?哈哈哈。但同時,對于稍年長的大伙紙們就有一種萬能通行證和保護傘的感覺,反正頂著走就可以了。
但是15、16這兩年自己摸索著從0到1、從1到1+做產品的過程中,我發現曾經的自己對這個詞存有非常大的誤區:
- 其實真正的工作年限并不應該以“年”為單位,而應該以“時”為單位。
- 而為啥市面上喜歡用“年限”而不是“時限”呢?
- 因為“年限”是個客觀衡量,而“時限”是個主觀判斷。
我們以市面上的工作經驗5年舉個例子:
工作5年,每年年扣除節假日后按251個工作日計算,每天工作8小時,那么5年=10040小時,而這個數字應該就是市面上推崇的10000小時成為專家的那個10000小時吧?
發現了嗎?不管你是拼了命的工作和學習成長,還是懶懶散散的原地踏步,大家都一樣,5年10000小時,客觀規律。
我們再用3年來算一下:
工作3年,如果要達到10000小時,依舊按照每年251個工作日來計算,需要每天就需要工作13.28個小時。
再看一下,是不是發現這個是主觀判斷了?是否可以達到這個時限,完全取決于是否比別人多花時間在工作和學習上,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學習和沉淀。
市面上總體上來說不會去博小概率的事件的,更傾向采用保守、客觀、相對高效的做法。
雖然想明白這一點在人才市場里好像并沒有什么卵用,但至少,也是個向“時限”努力的方向吧。
雖然對于年限時限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對于?年限并不等于經驗?這點,還是感受非常深的,這也是我曾經剛入行的時候抱著“工作年限算是個屁”思想的源頭。
很多人做事情:
- 很多人做事情根本不問為什么,做就好了;
- 很多人做事情中出了問題,急的不知道該怎么辦,那就不做了;
- 很多人做完事情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反正做完就好了;
- 很多人下一次做事情還是不問為什么,反正循環上一次就好了;
有些人做事情:
- 有些人做事情前會問為什么要做;
- 有些人做事情中出了問題,會調動腦細胞思考,想辦法推進;
- 有些人做完事情復盤出現的問題,思考可以做的更好的方法;
- 有些人下一次做事情吸取上一次的教訓基礎上,再一次循環做事;
有些人每做一些事情就是一次小小的成長,小小的成長慢慢就累計成大成長了。但是更多的人每次都在重復的做事,并且只是做事,然后原地踏步。
我覺得下面這張雞湯圖很好的說明了以上兩點,就干了這碗:
要行業連貫還是要崗位連貫?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糾結這個問題,但是講真,我基本每半年糾結一次。每次差不多半年,回頭復盤自己,就會有一種半年前什么做的都不那么好的感覺,同時還會對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的性價比抱有懷疑態度。
說這個思考之前,先簡單定義一下“行業”、“崗位”分別是什么意思吧
行業(簡單理解):
- 行業大類,例如:電商、金融不同;
- 行業小類,例如:證券、基金、保險、信托不同;
- 行業小小類,例如:A股產品經理、每股產品經理等;
- 行業小小小類,例如:行情數據產品經理、第三方支付產品經理等;
崗位(簡單理解):
- 崗位大類按照不同職能,例如:設計、產品、運營、開發等;
- 崗位小類按照不同平臺,例如:移動端/前端/后端產品經理、全產品線產品經理等;
- 崗位小小類按照不同功能,例如:社區模塊產品經理、會員體系產品經理等;
以上只是為了便于討論前提一致,并沒有做非常系統化的定義,但即便是這樣,每個人應該也都可以對號入座自己曾經以及現在的情況吧?那么將來呢?
沒有選擇標準答案,但以我自己來看,我一直是以下兩個大方向上糾結和選擇:
- 同一個大行業,跨大崗位;
- 同一個大行業,連貫的大崗位;
堅持在一個大行業里,熟悉業務、連貫業務、深入業務,爭取在未來的某天成為業務專家。同時,不斷修煉基本的做事方法論。
為什么希望是大行業,而不是小小小行業?是因為一般小小小行業的東西都可以互相搭配組合使用,光在一個非常非常非常細分的領域,從一般概念上,比較容易局限思考。
至于為什么更加傾向跨大崗位,例如跨產品和運營,因為它們對于打造一個好產品來說,是相輔相成但不同職能不同角度的兩方面。一個把產品做出來,一個把產品賣出去,一個通過運營優化產品,一個通過產品更好的運營,沒有孰輕孰重,只有針對產品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目標有所偏重。
雖然沒有統一標準答案,以上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但是,選擇還是有一些大前提的:
- 長期的愛好/興趣點/夢想是什么,或者說沒有前者的情況下不討厭什么,主觀能動性比自己想象中的重要很多。
- 人會變、想法會變、外界條件會變,所以,路也會變,需要經常去思考去更新自己的路;
理解上面說的點,可能舉個真人的例子是最好的吧?那么,只好用自己的,反正一年后可能就又變了:(其實這部分也可以不看,反正我用來復盤自己的)
14年:剛畢業的菜鳥
焦慮點:
意識到自己太浮躁、思考不深入,想要改善一下;
行動:
去了一家傳統軟件公司做產品助理,認為傳統軟件更加平臺化一些,需要更強的業務理解能力和抽象邏輯能力;
收獲:
在師父(高級架構師)的帶領下,分析競品的方案差別、分析用戶使用場景、確定新產品的落地方案、不斷優化產品功能點、拆分業務模塊、分析用戶故事、畫原型圖…
回顧一下,這段經歷非常超出預期:
- 有幸認識了一個非常好的師父;
- 初步學習到了更理性、更有邏輯的思考問題(理性,是一種新的性感方式)。
曾經做過的方案的很小一部分
15年,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焦慮點:
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傳統軟件的氣氛,同時思考整個人生跨度上的賺錢方法,想去一家互聯網公司、最好做金融的;
行動:
來了華爾街見聞,從產品助理到產品經理;
收獲:
- 產品上:獨立負責一款產品從0-1以及不斷優化迭代,不斷磨練了產品基礎功;
- 項目管理上:一版本一版本的嘗試適合團隊的管理方法,逐漸找到、積累自己和開發、設計、測試以及各方面資源溝通的節奏、判斷力以及信任感,慢慢有了自己的搭配組合;
- 業務上:小韭菜入市、技術面、基本面都搞過,最后決定主跟消息趨勢走輔助技術面;
回顧一下,感嘆自己工作人品炸裂:
- 人手不夠?菜鳥來湊,專業不夠?菜鳥來練。15年略混亂、略虐、壓力很大,但是,只要人扛得住,工作層面真的特別鍛煉人;
- 總算是一腳踏進投資,盡管是虧的,依然是個良好的開始,畢竟,后面還有70年,還可以向天再續500年;
嘗試搜一搜,居然搜到了曾經App的樣子,蒼天饒過誰
16年,又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焦慮點:
15年的產品方向做了幾個月,有感知沒辦法做下去。(這么說應該會被捶死吧?)
雖然各方面能力都鍛煉了一年,但其實離心中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希望能夠加強。
行動:
參與艱苦的調整產品方向,以新面目再次出發;
收獲:
- 結合了對市場的認知,又一次把產品從0-1,感覺非常神奇;
- 強化了各方面的能力,漸漸去系統的思考工作這件事,學會總結出合適自己的方法論來高效的做事情,解放生產力用來干別的;
- 去培養人,學會合理、有節奏、有計劃的放工作給下面的小伙伴,解放自己同時讓他人成長;
- 思考產品和運營的節奏關系,做一些活動、推廣、投放的數據復盤,嘗試結合產品和運營童鞋討論階段性的計劃,雖然無暇實踐細節,但總算是往結合方向走了;
- 不能說再一次人品炸裂,只能說選擇都是自己做的。
17年,去做“跨”的事情:
焦慮點:
基礎功闊以了,自己的方法論也有了,但是時間依舊是太多分散在需求的處理上,終歸局限自己了。對行業的深入學習理解呢?對產品+運營節奏的實踐呢?
行動:
繼續留在見聞,打算慢慢轉向偏產品管理+實踐運營路線,同時通過產品和運營的結合,更加深入的了解業務。當然, YY不犯法:
搭建運營框架、多嘗試找到套路、規整半人工半自動化的數據分析(能建個簡單數據分析小組辣是極好的,可能想太多了);
產品層面上嘛,當然希望自己能夠更綜合的調度資源、更決斷的決斷力啦~
通過以上2年多經歷的簡單羅列,你會發現以下幾點:
- 首先要感知到自己的問題或者焦慮,其次才是解決問題和焦慮,從而讓自己暫時平靜。沒有焦慮過的小伙伴們要么自我規劃實在太牛逼,要么可能就是不重視自身的感覺咯喔。
- 不是所有人都會長遠規劃自己、規劃了也不一定能夠按照自己最初的目標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既然無法,那么不如想的美一點但踏實的走一步看兩步就好。
我是這樣的,那你呢?
?附在后面
不想錯給大家帶來不太正確的東西,因此附上10000小時成專家的理解。
10000個小時定律的說法來源應該是K. Anders Ericsson的論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一方面,最重要的不是10000小時,而在于提到的“Deliberate Practice”,也就是刻意訓練。做很多事湊到10000小時和只專注做一件事是有本質差別的;另一方面,刻意訓練并不是適用于所有行業,例如產品經理我覺得其實就沒辦法用10000小時就訓練成專家,因為涉及面太雜太多。
#專欄作家#
killifer,微信公眾號:killifer,金融資訊&工具類產品經理。腦洞大、笑點低、間歇性“有毛病”的理工科實力逗比少女。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我也糾結N久了,在銀行做了6年技術,從運維到開發,到項目管理,現在調到業務部門做傳統企業的產品經理,囧!但是堅信的一點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從系統和框架至上而下的做,不能盲目的被運維搞到焦頭爛額最后發現,天啦嚕,我都干了寫什么。。。
想請問一下樓主,一個基礎為0的,想跨行轉入產品,從哪里開始建立自己的產品體系呢?大公司/小公司?傳統IT公司/項目外包公司?技術/運營/客服/產品助理?做了兩個小公司,還是毫無頭緒,太焦慮了!
這種問題,需要結合你個人的情況以及產品本身工作,我想更加適合付費咨詢。如果有意,可以添加我的個人微信號進一步咨詢~
文中最后提到的10000小時刻意聯系不適合產品經理這點比較認同,個人也覺得這個理論更適合技能型的崗位,產品這種綜合面涉及廣的崗位可能需要更多的見識和閱歷的沉淀吧
除非把每一種重要的能力都用10000小時去做,哈哈哈
很遺憾沒有遇到真正帶入門的師傅,很多產品的工作基本是自己摸索。這些焦慮應該是普遍在剛畢業以及1年的產品身上表現比較嚴重吧,年限到了,相對應的能力卻沒有跟上去,樓上有人說得對,有做出好的項目是可以稍微忽略工作年限的。
1、我覺得產品的基本工作本來就該自己摸索,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看問題的角度這個是需要別人指點的;2、此言差矣,行業、崗位這個問題會一直延續在你的工作中,如果沒有,那說明真的沒在一直復盤自己。就像我說的,人是漸進的,路更是在你漸進的基礎上變化的。越是年限往上走,其實越焦慮,因為成本更大,年輕試錯成本反而??;3、好的項目這幾個字并不那么簡單,①什么叫“好項目”?叫好不叫座是好項目嗎?叫座不叫好呢,又是好項目嗎?②互聯網的產品千千萬,無論是①中提到的哪種類型的好產品,都沒有多少。想法是好的,但是對結論有些太理所當然;
看完了才發現居然是個妹子,前面的文字感覺居然會給我有一種直漢子的錯覺,同為產品狗,剛畢業,做過教育行業產品、電商產品,現在在做支付、資管類產品···你的焦慮簡直說到了我心窩里 ??
call me 直漢子,pls
文筆不錯,思考的也深入,我也想過這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如果真的做出了優秀的產品, 年限縮短也沒關系,在作品面前,年限就不重要了,拼年限的基本都是沒有拿得出手肚餓作品,這樣其實年紀越大越尷尬,我們應該慶幸自己還年輕。第二個問題,其實很多時候在我們剛入行的時候就定了,絕大部分人如果在自己帶的領域很舒服,壓根沒有動力逃離舒適區的,很多時候看到的換領域也是無奈之舉。
我要去關注你的公眾號,同齡人,我也偶爾碼個子,感覺志趣相投。
哈哈哈,修行看個人,我始終認為在工作中能夠學習到新東西這一點,才是工作最有魅力的地方~
我的動力在于還沒有做出出色的產品,等哪天做出來不知道新的動力在哪,當然可能很久也做不出來,畢竟產品只是公司的一個環節而已
所以需要產品不僅僅是產品,而是可以跨多個職能的資源調度者+產品~~嘻嘻~共勉~
哈哈,所有才要了解、協調更多的非產品資源去做出成功的產品…
嗯嗯,共勉
焦慮代表著求變和進步。產品更多的是需求的判斷和取舍。同理,你也在判斷你的需求和取舍你的需求。加油~
腦洞很大、笑點高、長時間“待不住”的理工科吃貨逗比藍孩。微信號:1011097998。歡迎一起開腦洞,天文地理,歷史政治,生活藝術。當然美食和旅游更歡迎~ ??
愛我,不應該去微信公眾號里找我的聯系方式嗎?哈哈哈哈~
你這么直接~我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吶,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