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產品經理的一段離職總結復盤
該如何更理智的面對離職,更清晰的再求職?再上升一個層級,該如何降低大環境對自身的影響,更從容自由地穿行于鋼筋水泥的欲望之都呢?也許在我們離職之后,該靜下心來,做一次總結盤點。
現如今,即便你身處BAT這樣的大公司,國企央企這樣的大企業,也無法一干五十年而不用面對離職帶來的焦慮。特別是90后一代的求職者,不可能再找到一個養你一輩子的公司,更不用說在公司混吃混喝。我們隨時可能面臨公司裁員,項目重組,被炒魷魚,甚至公司倒閉等等情況。
2017年的經濟大環境不好,我們有目共睹,而我們的欲望和消費閾值在不斷升高,兩者互長,讓你我愈發焦慮。我們不敢輕易離職,卻又在時刻窺探更好的機會,但離職再求職的怪圈永遠無法輕易跳出。
該如何更理智的面對離職,更清晰的再求職?再上升一個層級,該如何降低大環境對自身的影響,更從容自由地穿行于鋼筋水泥的欲望之都呢?也許在我們離職之后,該靜下心來,做一次總結盤點。
1. 工作總結
1.1 梳理工作內容
每一段職場經歷,都有相應的工作內容。這里我建議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式進行梳理:
(1)以時間導向梳理,適用于較零散綜合性質的工作
從初入公司開始,我依次接手了哪些工作,將這些工作內容盡可能細化地展現在時間軸上;然后可以對細化具體的工作內容作一個歸類劃分,將時間軸分割為不同的階段;再對不同的階段提煉和歸納核心工作內容,抽取該階段的目標與最終工作成績為階段概要。
以時間軸為導向,能清晰地帶我們回顧一段職場的親身經歷,避免遺漏某些工作內容,缺失該有的職場經歷完整性。
(2)以結果導向梳理,適用于較完整項目性質的工作
許多公司看待一個項目的成敗往往是以結果衡量的,一個項目是否在預期內產出價值,帶來收益,關系到項目是否繼續運行。在可控性的時間內,以結果為導向考核項目成敗,產品價值以及團隊能力,對中小創業型公司有很大意義。低容錯性質的平臺企業,可以多用結果導向管理員工。
對個體而言,我們同樣容易獲取到項目結果。所參與的項目是否成功,是否給公司帶來價值,自己在項目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承擔了什么工作,產出了什么內容等;再回顧我們的項目預期是什么;為此做了怎樣的計劃;具體是如何去執行的;最后再check我們的工作成果。以結果為導向,閉環思維梳理我們的工作內容。
1.2 梳理工作收獲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梳理自己的工作收獲:個人能力成長(硬實力&軟實力);人脈收獲,經驗積累&財富積累,以及其他工作外延的收獲。這部分我會重點放在第二部分:個人成長里說明。
我們可以列出一個收獲清單,暫時集中在工作對個人能力的提升方面即可。一方面這是對自我工作的認可,一方面在接下來的求職面試中也會用到:面試官經常會問你“從上一份工作中收獲了什么?”
對于產品經理來說,除了產品工具的使用,懂點技術,更多的是軟實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抗壓能力,審美能力,文化修養等等,而軟實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這也是為什么一年多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跳槽工資不能大幅上漲的原因之一。
1.3 項目成敗分析
很多人離職之后就完全拋開了上一份工作,不會對自己的項目和產品做成敗分析。特別是項目失敗,避之唯恐不及。這一方面是自己在職時就沒有重視所在項目,沒有一個長遠的思考:項目發展與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沒有深刻聯系?很多時候也出于職場的無奈。但多數人確實是將工作當成求溫飽的一個手段,將平臺當成一個跳板,將自己視為接受工作安排的員工。
做項目成敗分析有利于自己吸取經驗教訓,避免掉入遇過的坑,無論是對再就業或者創業都有所幫助。
產品經理在做產品時往往要將產品當成自己的孩子,更有必要做分析總結。自己的孩子夭折了,當然心痛,但是為什么會夭折,這才是值得深究的。
1.4 離職原因分析
每個人離職都有自己的原因,有些人是主動離職,有些人是迫不得已。對于主動離職的人來說,更有必要回顧一下自己當時為什么要選擇離職?是看不到公司發展的希望,看不到自己晉升的機會,看不清自己未來的一個職業方向?當時自己離職的動力是什么?有沒有做下一步的打算?這些都需要靜下心來,仔細想想。
奇葩說有一期說的是“生活被工作填滿,該不該離職?”其實說大了是價值觀選擇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追求和想過的生活。對于我自己來說,我可以接受工作被生活填滿,但填滿之后,如果是一份持續輸出的工作,我想就算身體不累,靈魂也一定會累的。我需要輸入新的東西,對生活產生新的見解,我會選擇離職。
2.?個人成長
2.1 個人品牌塑造
對于求職者來說,我們往往是要依附于公司和平臺的。
- “志明好厲害,在鵝廠當產品經理”
- “志明好厲害,是知名高級產品經理”
如上兩種,你希望自己成為哪一種?前者是依托于公司,通過企業襯托自己,而后者已經具有了獨特不可泯滅的個人屬性,超越了公司背景,頭頂屬于自己的光環。
好的平臺能為自己加分,但即便平臺一般,培養出屬于自己的個人屬性,個人品牌價值之后,加分幅度遠大于好平臺,而且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
所以,當我們在一家公司任職時,不要僅僅只想著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要多想想:
- 除了所在項目組外,如何讓更多人記住我?
- 我的價值僅僅在于工作輸出的一點成果嗎?
- 我做了哪些工作外延的事?
- 當我離開了這里,除了自己工作所做過的事情外,還有哪些是獨屬于我的?
- 別人是通過我哪些特質記住我的?
- 我現在擁有的,哪些是帶不走的,可以伴我一生的?
當我們經常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成長的意識和個人品牌意識得以培養,就能承受更大的壓力,付出更多的努力,力求在公司企業的平臺基礎上,在出色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淬煉獨屬于自己的能力和資源。
我自己做產品經理,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內容,任職期間我接觸了公司部門外許多同事,其他公司一些老板,同行等,力圖希望別人記住我,不是因為我所在的公司和所做的工作。
公司手游產品上線時,我會盡自己之力嘗試軟文為產品做宣傳推廣;
友鄰公司新增新媒體項目需要培訓分享時,我會盡可能做足準備去分享交流;
業余時間自己一直在做著社群運營;
堅持著自媒體寫作;
…
以至于離職時,有同事的祝福是“祝早日成為自媒體大V”;調侃我是“軟文哥”等。這些標簽并不能定義一個完整的我,而我慶幸的是通過這些標簽被更多人記住,這已超越了工作本身帶來的意義和價值。
成長之路還很漫長,我會砥礪前行。
2.2 收入財富積累
收入財富的積累直接關系到你離職和再求職的間隔時間;關系到能留有多久空檔期去靜下心來好好梳理和規劃自己接下來的職業發展;關系到自己是否有足夠時間和金錢去再學習和輸入。
因此對于大多數工薪族來說,有必要養成記賬的習慣,對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做清晰的認識,有意識地定存一定工資到固定銀行卡等。在離職時,留有足夠盈余為下一份工作做準備。
當然如果你能產生被動收入,期權、股票、基金、增產產品(房屋等)、課程、廣告位、其他收入等,對財富積累和應付突發事件(離職等)是有很大幫助的。
財富需要積累,保持收支盈余,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突遇離職也不會慌亂。
2.3 人脈資源擴展
進入職場后,一周有至少5天,一天有至少8個小時,我們是與同事一起度過的。而除了自己所在的項目組和部門外,與公司其他人的交流和來往是很少的。如何用心維護好同項目組和部門成員之間的關系,如何擴展認識更多的同事,需要我們自身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用真心加以維護和沉淀。
在職場的人際交往中,除了自身扎實的工作能力,前文說到的個人品牌價值能為你加分;同時時刻保持雙贏思維,樂于協作,能讓你擁有好人緣;主動了解同事的特點和愛好,發現同樣興趣愛好的同事,往往能迅速拉近你們的關系,在工作之余增加一些愉快的話題。
如果能碰到職場上的良師益友,將同事關系外延到生活,成為朋友,這更是一種幸運。當然除了所在公司的同事外,自己可以多參加一些沙龍,多與同行交流,多去認識一些朋友,努力讓自己的生活充實。
離職后一些貴人的幫助
人脈資源是你離開公司平臺之后依舊伴隨你的收獲,甚至會在人生的某個路口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2.4 興趣愛好培養
工作其實是一個輸出大于輸入的事情,在長期輸出大于輸入的負荷下,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天會疲憊。而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可以在身體疲憊時為我們減壓,心靈磨損時給我們保養。
很多人夢想著從事一份自己愛好的工作,因為愛好本身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動力。但事實上,能從事自己愛好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很多時候在求職前,我們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三年,五年的計劃甚至一年的都沒有。工作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僅僅是一個飯碗。也許工作本身不會那么快樂,但生活并非都是工作,我們需要興趣愛好來調劑身心。
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2.5 保持身體健康
身體是工作的本錢,在總結時,回顧一下自己入職時的體檢數據,比對一下目前的身體狀況。也許現在你還年輕,身體在高負荷后還沒出現異常,但在進入職場后,有意識培養良好的作息習慣,定期運動,階段性體檢,對自己長期的職業生涯是有很大意義的。
在前面說到“培養興趣愛好能保養我們的身心”,如果能培養一些體育運動:跑步、球類、爬山等作為我們的興趣是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天晴時的每周一跑
希望離職不是因為工作拖垮了你的身體,希望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保持身體健康。
3.?新的規劃
3.1 自我定位認知
在離職之后,很重要的事情是思考新的出處。無論是再就業,還是去創業,出發之前都應該對自己做一個清晰的認知。
我適不適合做產品經理?現在去創業我的時機成熟了嗎?我是否要調整我的職業方向?這些都是應該去重新梳理的。
在求職面試時,面試官同樣會考核你是否具備該崗位的素質能力。
對產品經理而言,面試官會更看重你的綜合素質能力(幾乎是偏軟實力):自我學習能力、總結復盤能力、理解和表達能力、抗壓能力等,這些都是產品經理該有的素質。如果自己在這些方面有所欠缺,可能就不太適合做產品經理。
自我定位認知是你再次起航的前提,航向由你把握。
3.2 職業發展規劃
離職之后大多數人會選擇再就業,而再次求職之前,有必要對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做出比以往更清晰和長遠的認識。
是否堅持自己之前從事的行業和職位?對新平臺有什么要求?未來一到三年有沒有一個職業晉升目標?
對產品經理而言,行業認知能力往往是其求職的核心競爭力?;ヂ摼W產品經理有許多行業之分,只有長期在一個行業領域積累大量的實操經驗,對行業和業務有清晰洞察力和梳理表達能力,才能在求職中拿到高薪。這也是產品和技術在跳槽時漲薪不同的原因之一。
也許這算是產品經理從業期間的職業瓶頸,當你還沒有一款成功上線&運營&盈利的產品時,自己也會缺乏底氣和說服力。
對行業的認知,三年一道坎,所以在清楚自己選擇的行業之后,要用大量時間沉浸于所在行業,不輕易跳槽。
3.3 再就業準備
在梳理完前文所訴的內容之后,無論是對再次求職就業,自己更長遠的發展規劃,甚至是對自己的生活,為人處事都大有裨益。
再就業準備,首先將梳理過的工作內容,收獲,對自我的認知和評價等展現在一份新的簡歷上;從自我定位認知和職業發展規劃出發,尋找和匹配適合自己的公司;通過網站平臺或者人脈內推,投遞簡歷;清晰表達和展示自己的求職意向和訴求;最終選擇與自己匹配度最高的offer。
當然,再就業的過程不會如此一帆風順,但在我們做了清晰的總結復盤之后,一定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節約精力,為我們再次求職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帶來巨大幫助。<完>
假如你最近生活很艱難,別灰心,那往往是你收獲最多的時候。
作者:杜岱,微信公眾號:杜比岱岱,ID:pmdudai,本人目前為離職PM,近期在家看書寫作,歡迎交流
本文由 @杜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啟發良多,謝謝分享。
【2017年的經濟大環境不好】
現在2022年了經濟大環境更不好
?? 感謝作者的分享,能夠幫助小白更好的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
想要加入人人產品經理官方微信群,可以加我微信:qdxyCoco 備注:微信群
忘記備注的同學,可以直接給Coco發送:微信群
看完之后,讓我想起了離職的各種無奈,受教了
看完之后很受啟發 謝謝樓主的分享?? 期待看到更多的文章 更多的交流哈哈
“PM負責的產品沒有盈利就沒有底氣、沒有話語?!边@句話真的是一針見血啊。
可是一個產品的成功有多難,大家怕是也是知道的,很多時候做的功能都不是自己能拍板的,不成功了又要產品背鍋。真的是心酸。
長沙伢子,共勉
贊同
感謝分享。作為即將要寫離職規劃的我,有了更多啟發~
感同身受
文中很多觀點,感同深受啊
很佩服離職后可以安排一段時間休息
作為一個快一年的產品小白,做產品人之前,有一部分是因為生活的無奈。做產品人之后,深深地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感到充實。因為我能涉及到各種需要IT支撐的行業,農業,醫療,金融。。。等等,每當涉及到新的業務時,都讓我欣喜。但是同時,也讓我亞歷山大,產品,需要將客戶所有需求理清,給開發鋪路,過老過舊的設計會被客戶嫌棄,超出開發范圍內又會被開發吐槽,還好自己不是顆玻璃心,感恩自己,希望自己和大家一樣都能理清生活的路
啊我剛開始做一個月,看到你的回復感覺給了自己很大的鼓勵。謝謝。
已經做了快一年了,這一年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關于功能點上面的問題不管有多么細微,都要絕對找客戶弄清楚,關于開發上實現的問題,如果你不能夠確定的話也應該找研發溝通,這樣在評審的時候以及面向多人對你進行靈魂的拷問的時候才能游刃有余
總結的很清晰,謝謝寶寶!加個微信唄
年終總結的強大雞湯?。?!
很有調理和邏輯,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來北京后一年內被迫離職三次。。。每次都是公司融資困難被迫裁掉整個團隊,你說的很對!要建立自身品牌價值才能不被淘汰!
一年三次。。。心疼你,兄弟
感謝分享 瓶頸是每個職業都會遇到的 努力提升自己
感謝分享。作為剛剛入職的新人,我還要思考學習很多~
是的
很強的樣子,我也是長沙的,剛做PM,求帶飛求指點~
歡迎交流
歡迎交流
怎么樣啦
一位不會運動的it人不是好產品人!??
動起來??
長沙的呀??
是呀在長沙
我也長沙的 ??
沒想到長沙也有這么厲害的產品哈
哈哈哈謝謝鼓勵,一點不厲害,長沙互聯網氛圍真不上北上廣深,只有靠自我驅動了哈哈哈心累。可以加個好友:786907218
加油,三觀正,希望有機會可以交朋友,如果來深,請飯交流~
而且,歡迎來深闖蕩,相對于長沙,深圳的互聯網環境會好些,不過這些你都造的…
加油!
剛剛被裁員然后再就業,人脈這點尤其關鍵,曾經一起開心工作的一些牛人,也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機遇。
經歷相似,深有同感
作者寫挺幫的,需要經營維護的真的很多,我就是在成長中,也是困難重重,相信自己一定要克服,我們都做最棒的自己
現在多動蕩,免得30歲了還要和年輕人掙一個坑位,哭瞎
真好動蕩??都不容易呀
感謝分享
也是對自己的一次總結??
真的是職業瓶頸,產品經理轉行尷尬 ??
尷尬加無奈,還需要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