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思考:關于一個產品設計師的更年期
言語之間,與其說是一個產品設計師的更年期,不如說是一位產品設計師對自己未來設計之路的焦慮。
1. 你的Title是什么?
Title相當于對你的職位打了一個標簽,這個標簽會影響工作甚至是生活的價值觀。
例如,你的Title是UI設計師,那平時你會難免的只關注和UI相關的知識和資訊,其他Title同理。
所以,我總是在告誡自己,做用戶體驗,一定要把自己的Title定為產品設計師,這需要具備用戶研究員、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的知識,甚至需要懂得運營、品牌和銷售、開發等相關知識。這樣的話設計之路才會越走越寬,你每天關注和吸取的東西也會圍繞產品設計這個大的范疇。這對于自己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這種思維的轉變,是一個初級設計師進階到更高階必經之路,要特別重視。
下圖是2017年IXDC某位老師的PPT,他把產品設計師所具備的能力以雷達圖的形式畫了出來,分別是:視覺;交互;用研;產品;運營;開發;推進;跨界八個維度。大家細細品味……幫助很大。
圖片來源于IXDC,僅供交流使用
2. 設計師的瓶頸期
不管是公司的項目還是替朋友做的項目,從一開始立項時,思考其能為公司和用戶能帶來什么價值,從這兩個價值點出發,得出需要做的功能列表,再排出優先級,最后經過信息架構設計、流程分析、導航設計、頁面設計得出交互設計文檔,再和相關部門反復溝通調整,直至出一份經過各個維度權衡之下的解決方案。
這整個工作流程,其實是一套產品設計的方法論,我的這套方法論已經很久沒有迭代,這就是我最近焦慮的主要原因。自己好像被“互聯網產品設計師”的這個Title給固化了。這意味的新的更年期到了,哦,不對,是瓶頸期。
3. 如何安全的度過這次的設計瓶頸期?
這是最近一直在反復思考的問題,直到腦海出現了一個公式,才算找到了打開這個問題的鑰匙。
知識=體驗×敏感度
這個公式來源于今年年初讀的一本書,是赫拉利寫的《未來簡史》。赫拉利認為人之所以被認為是最可寶貴的,是因為人擁有聯合想象的能力,也就是“互聯主觀(Intersubjectivity)”,而當今社會最大的聯合想象產物便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和科學一起,構建了當今的人類文明。而人文主義有一個公式,就是知識=體驗×敏感度。
體驗是你過去所有經歷的總和,而敏感度有兩層含義:第一,不能光有經歷而不重視體察你的體驗;第二,你必須允許這些體驗來影響你甚至改造你。
所以,我會去大膽嘗試不給他人和自己帶來傷害的事物,從而增加體驗,同時允許這些體驗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生影響,并隨時調整。例如:我最近一把年紀了還在學滑板,左腿已經摔到不忍直視;當初在學校不好好學英語,也打算撿起來重新學;以前強烈排斥游戲的我現在也是榮耀的鉑金段位……
我相信所有的新體驗,都會回過頭來影響和豐滿我現有的設計理念,從而變成更好的自己。
#專欄作家#
鄒志楠,微信公眾號:鄒志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用戶體驗設計師,專注于互聯網產品設計。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fighting.
畢業8年,it5年。it過程中接觸過動畫設計、UI設計、前端開發。現交互設計。工作的同時,也不斷地在思考:一直換的只是在整個產品的一個環節,最多是從后往前走。但真正能夠滿足個人對也職業上的追求的是什么title?思考的結果和作者一樣:產品設計。定義和實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