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是個技術活: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先聽哪個?
職場溝通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活,學會說話很關鍵。
面前兩份餐肴,“咖喱味的屎”和“屎味的咖喱”,必須選,你會選哪一個?不得不接受的,就像已經出結果的壞消息,難受。
假設你是當事人,不得不通知給別人壞消息,要怎么表達才能讓對方更容易接受呢?反過來,如果你通知給對方好消息,又要怎么表達才能讓對方更快樂一些呢?
人都有損失厭惡的心理
小李總是職業股民,以炒股為生。有次約了晚上吃飯,見面時他面色郁郁,問其原因,答說“有只股票,操作兩周有余,最多時能掙5萬多,沖高時貪心沒賣。今天破位才選擇結算,最后只掙3萬多,不爽啊?!?/p>
小李總在操作上,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這些年屢有斬獲,也深知浮盈不是真正的盈利,可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還是會有心情的波動。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為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賭客去賭場賭博,隨身帶了5000元,贏了1000元,這時要求他離開賭場可能沒什么。但如果是輸了1000元,這時要求他離開賭場可能就很難。
同樣是1000的差值,損失會被自然放大,這就是損失厭惡的心理在作怪。
結尾要給點甜頭
雕爺牛腩,曾經風光一時無兩,初期被宣傳時經常能看到食客曬他家的筷子。
筷子的設計選用緬甸“雞翅木”,上面激光蝕刻LOGO。每雙筷子都是全新的,吃完結賬的時候服務員會拿去清洗,套上特制布套,當做禮物送給食客。
類似的小心思越來越多,餐飲商家在食客結算的時候會主動贈送一點小禮品或停車券,食客也許在吃飯的過程并沒有覺得餐飲的過程如何,但卻因為最后的動作可能會記住這個店,甚至下次有人問去哪吃的時候可能會主動推薦。
用“終值定律”或者“近因效應”都可以解釋這個現象,指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于中間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的現象。簡單說,就是事件結尾的記憶會更深刻。
電影的結尾精彩,可能會忘掉中間的慢節奏或不合理劇情。寫作課中,一直在強調金句結尾,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前面的觀點,讀者可能都沒記住,只要記住結尾金句,就能增加評價文字或者傳播文字的可能。
有這兩個概念打底,當遇到需要通知別人消息的不同情景,就可以用科學的公式來解決。
好消息壞消息要怎么通知
多個好消息分開通知
撿錢100塊,是分兩張50的撿兩次快樂,還是一次撿100比較快樂?多數人是分開撿更快樂。
所以,有好消息需要通知其他人時,可以把好消息分成幾段。
“小晨,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的科研項目通過了,而且審批組給了你這個項目很高的評價!”
小晨:“哇,真的嗎?”
然后你說:“總部還給了你獎勵,邀請你去總部學習一個月,會有專家為你解決一些經驗性的問題!”
小晨:“還有這好事,正好可以交流一下?!?/p>
你接著說:“可以加一個名額,公司包往返機票,也順便去度度假,加油好好干!”
說完就走,突然轉身折回來,還有個事,“項目開始的話還有兩個名額可以招助理,全力支持你的項目,具體的事情找xx對接?!?/p>
小晨,這時候應該會被連續的好消息沖暈了。
對比一下,如果你說,“審批組通過你的科研項目,后續去找xx對接就可以了,加油?!焙苊黠@能夠感受到區別,這就是多個好消息要分開通知。
多個壞消息一起通知
朋友開便利店,生意經營的不順暢,讓你來參謀一下意見。你的專業意見是,“選址不如旁邊競品店,內部動線設計不合理,品類選擇雷同,活動設計粗糙,沒有會員系統…”這樣的話,交流一天,一條一條的蹦出來,估計基本就是絕交了。
不如一次性把看到的問題都說來,接下來探討解決方案,后面再聊的只有越來越好的事情。
溝通時,多個壞消息一起通知,會明顯減輕對方的痛感。
一個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的好消息,分別通知,先壞后好
相傳曾國藩率領湘軍與太平天國作戰,由于曾國藩書生帶兵,沒有經驗,屢吃敗仗,曾國藩上書朝廷言及“屢戰屢敗”。他的下屬李元度看到“屢戰屢敗”建議將其改成“屢敗屢戰”。結果上表皇帝非但沒有責罰,還夸獎他堅持不懈。
屢戰屢敗,結果落在“敗”上;屢敗屢戰,結果落在“戰”上。對皇帝而言,連續敗戰是大的壞消息;曾國藩能維持戰斗力,保證士氣,堅持不懈的戰斗,是小的好消息。
A項目賠了1000萬,在B項目上賺了300萬。不要說“總的來說虧了700萬”,而是要分開說“很遺憾,我們在A項目上賠了1000萬,但我們在B上賺回300萬?!?/p>
一個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的好消息,要分別通知,且要先說壞的,再說好的。
一個小的壞消息和一個大的好消息,一起通知
A項目賠了300萬,B項目賺了1000萬,要一起說“我們總體賺了700萬”。瑕不掩瑜,別讓壞消息,破壞了好心情。
總之,
- 多個好消息分開通知;
- 多個壞消息一起通知;
- 一大壞一小好,分開通知,先壞后好;
- 一大好一小壞,一起通知。
自然,我們要主動去影響事件的發展去到好的方向,但當不得不通知結果的時候還是要講究方式的,讓壞消息更容易情緒平復,讓好消息更多情緒延伸。
實事求是重要,策略與技巧也重要。同樣的事實,表達方法不同,效果就有不同。
職場表達是個技術活,請刻意練習說話。
—end—
作者:A大叔,職業經理人|商業觀察者|終身創業者,微信公眾號:A大叔說「id:adashuhuo」。
本文由 @A大叔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O協議
有道理,受教了
很多都是別做正常的傻瓜里的 ??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