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看了888篇干貨,一樣不666?
明明看了很多干貨,但水平卻一直如前,其實背后的原因在于你只是執行了學習的動作,卻并未展開真正的學習。
我不為任何公司說話,也沒有什么身份好維持的。下面的內容,很白味,但肯定實誠。
首先,我想給你一個常見問題,考考你怎樣思考“現象”:
我們大多數人做出些成就,往往是在三四十歲。為什么我們的成就會出現這么晚?
好好燒腦一下。
也許會有人這樣回答:
- 回答一:因為人太年輕沒有足夠的從業經驗。
- 回答二:人太年輕見識不夠。
- 回答三:人太年輕沒有什么足夠的社會資源。
- 回答四:人太年輕沒有可觀的知識儲備。
- 回答五:上面四種回答的綜合。
如果你燒腦完了,得出的是上面這些簡單結果,那你可能真需要看999篇干貨,才能6666了。
我從來不相信家里堆滿書的人,都有真知灼見。就像在內容付費時代,掉坑的人真不少。
之所以會“看了888篇干貨,一樣不66666?”本質原因在于:你根本沒有認真學習,你只是有學習的動作!核心是舉一反三。這是思維問題,是病,得治。它表現在下面3個方面:
一、思考深度不夠
1.愛輕描淡寫地總結
當你遇到一個因果關系復雜的事情,總想弄明白它,但是自己的知識存量又不足,于是就簡單總結,來撫慰自己躁動不舒服的心。忘了“總結”的初衷,是為了第二次更好的學習、工作。
比如,前段時間“喪茶”這個IP很火,為什么很火?
因為喜茶火,“喪茶”也蹭到了熱點+微博上大肆調侃“我要在喜茶對面開一家喪茶店XXX”+網易和餓了么聯手推出。所以他火。
而你看這個似完全正確的總結,又有什么意義呢?“那是別人家的”?;蛟S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在小額成本下,做出這樣的社會化營銷項目,能創造多少用戶流量?作為旁觀者,這才是我們的考慮點。
2.專注力特別低
最原始的基因,導致我們習慣做現在看來簡單的事情;而后天鍛煉出來的能力,卻十分違背人性。
最原始的基因,簡單說就是不用思考的動物性基因,比如上面說的“愛輕描淡寫地總結”(幾乎不費力氣,就撫慰了自己的心),比如在內容平臺上學習各類課程(只動了幾下手指,花了錢購買課程,好像就擁有了它)。
其實這里面很多衍生技能,根本不用花費特定時間,我們的財富和成就感,幾乎是來自同一方面,可能是你的團隊,可能是你的特長。
而當你做好這兩者之一的時候,會發現,那些什么溝通技巧,作文培訓,起床打卡,拖延癥擺脫訓練,完全不需要,它們僅作為“專注力”的饋贈品。
你見過哪個學霸(專注讀書考試)會有拖延癥?寫作低分?需要靠打卡才能早起?
“專注力”是后天鍛煉的一項極度重要的能力,絕對只有我們智慧人類才有。比如有些人會說狼、海豚、鴛鴦等等也有專注力,他們一生只專注一個配偶,但實際上,當伴侶遇害走了,另一半會很快上新的,人則不一定。
“專注力”這個定義,有個重要的要求是反人性。因此,它可以用來判斷“真追求”與“偽追求”(指事業上的追求)。
畢竟好多人拿著低級專注(指原始基因致使的簡單行為)當努力的方向,還騙自己日子過得很充實。
如,我要專注美食,做一個美食家,然后花費大量時間在逛美食街上,品嘗各色美食,花很多錢買昂貴食材。理由:我要成一個美食家,就必須要花大量的時間嘗試菜肴,還要舍得對食材花錢。
但重點是,專注美食算是“專注力”體現,可你并沒有在美食產出本身的配方、烹飪實踐上花精力和金錢,而附著了太重的享樂成分。
“專注力”,只和用心洞察有關,和金錢基本無關,甚至“專注力”隨著社會開放程度提高,越來越超過“經驗力量”、“資源力量”。特別是在青年文學藝術方面。你看郭敬明、莫言、韓寒、路遙誰年輕的時候參加過寫作班。
經驗力量:“我很有經驗,我知道市場喜歡什么樣的產品?!?/p>
專注力:“好呀,我就慢慢地開發產品,你在做A產品,我同樣做A產品,可我做出的產品總比你家的性能好,體驗爽?!?/p>
資源力量:“我在這個行業做了幾十年,各種用戶群體,各歷史風口,了如指掌,你小年輕,還要挑戰我?”
專注力:“叔叔,我們不戰斗,我們小團隊就做點青年垂直內容產品,做點cosplay?!?/p>
看到這里,你對文首的問題,有沒有新思考?
3.獵奇心理太強
直接原因,就是專注力不夠。間接原因,神經大條。
這好像也是大多數人的問題,不然怎么那么多互聯網課程的slogan:
“輕松學英語30天,走遍美國!”
“7天教你寫出一篇爆文”
“他用一年做了3000萬用戶”
我們不否認他不可能,但是那是別人。更多可能是,30天前他就已經雅思6.5了;7天前他就有50萬公號關注用戶;他在一年期就已經有大企業背景,大媒體背景。
很相信少數派,愛模仿少數派,卻忽略了少數派成功的背景。
結果直接導致思想層次混亂,把小概率事件當成常規事件,忽略客觀概率,混淆先后順序、上下層次。
就像這兩年,很大部分人相信直播很賺錢。如果是女生,長得漂亮會說話,至少也會小紅一把吧!網上不是那么多網紅么。
在獵奇心理導致的信息獲取偏見驅使下,你總能看到一批一批的普通人成網紅,再到月入過萬,年入千萬的信息。而事實真相,你卻不重視。我國有超過350萬名主播,月收入在100元以下的占72%。
還有一種內容學習姿勢,很輕松,也是很多人提倡的“娛樂學習”。但是用這樣的方式學習,同樣的時間,學得越輕松,根本知識上收獲越少, 自我該變力度越小。
二、用別人的經驗,直接做自己的事
邯鄲學步就是這樣來的。
這兩年很火的共享單車,簡直是刷街的節奏,幾個月前曾有讀者私信我,大致內容是關于共享單車的思考。說老實話,這個idea 在十年前就有。那時沒啟動,一是因為國民經濟還不行;二點是智能機的普及和網絡通信基礎還不夠扎實。
時至今日,有實力的人發現了這個機會??偟膩碚f,共享單車這個項目沒有任何技術壁壘,對高級人才也不依賴。對于他們的營銷方式,我們沒有必要去研究,它是一個資本密集的企業。
除了現在火爆的ofo和摩拜單車,剩下的什么一步單車、騎唄單車、熊貓單車、閃電單車等等,在未來幾年不是死就是改行,請相信馬太效應。
這倒不是因為“它們來晚了”、“它們的運營模式太陳舊”、“它們的名字一聽就失敗”···
重點是,在這樣一個資本資源密集的環境下,你會做用戶體驗,會做產品都沒用。OfO創始人的爸爸是中鐵集團總公司總經理;摩拜創始人年初受邀總理座談會(實力可見一斑),CEO是原Uber上??偨浝?。
所以,共享單車的運營經驗全給你,也無卵用。
三、愛yy
別人搞事了,好像那是自己。
看到別人搞事情了,難道自己在同樣的時機,同樣的場景下,用同樣的方法不能搞事情?
假如,我昨天在A山下面散步,突然看見山上掉了一塊金磚下來,我正好接住了,于是我發財了。
第二天你偶然得知這個消息,假如事件還會重復發生。你提前在山下去準備好姿勢,是不是你也該發財了呢?
遺憾的是,你不知道一個問題,我是一名國際大力士,山上掉下來的金磚有80斤,你確定你不被砸殘?
另外“愛yy”也是導致人們嗜好名人傳記、抱大腿的根本因素。
之所以會“看了888篇干貨,一樣不66666?”本質原因在于:你根本沒有認真學習,你只是有學習的動作!這是思維問題,是病,得治。
作者:小磊,微信公號:非主流朱(feizhuliupig )
本文由 @小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CC0協議
厚積薄發
哈哈哈哈哈/
大家共勉!
知識如同海洋,在沒有進去前,永遠不知道它的深邃和廣博,學習的越多,越發覺得自己的渺小。
學習了
學好習
20年老球迷,還是不會踢球
最近因為沒什么產出,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是啊,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能為己用的越來越淺
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