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2年,4次辭職,這是我被虐千百遍后,總結出的工作選擇模型

49 評論 36013 瀏覽 178 收藏 20 分鐘

作為互聯網行業的90后,頻繁換工作似乎是件很平常的事,但作為一個辭職狂魔,我不認為換工作是個好事。

2016年的4月初,工作一年不到,我把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辭掉了

我的職業是互聯網產品經理。有無數前人都說過,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要干兩到三年,積累一定的經驗,千萬不要只干1年就走。然而我辭職很堅決。因為我覺得,我的工作內容沒什么意義,無法發展。

我所在的公司可不是什么大廠,那是一家游戲公司,我所在的部門是公司內互聯網方向的事業部,主要做內部行政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和主營業務沒關系,只負責公司的運營支持。絕大部分公司都會用第三方的內部系統,因為自己開發的成本很高。然而我們老板不差錢,所有內部系統都得自己來開發,所以不僅浪費人力,系統本身的作用也有限,一些只會用兩三次的事情,都得專門做一個功能,業務實在有限。我負責的系統,在完全能支持業務的情況下,花半年全部推翻重做一次。

不僅業務有限,團隊配置更是奇葩。一個系統竟然有4-5個產品經理,研發也才6個。整個部門沒有一個3年經驗以上的產品經理,大家都是這兩年的校招生。日常的工作是找BUG,一天8小時,有效工作時間不會超過1個半小時。別人想辭職是忙的挺不住,我是閑的混日子。

當然公司有好的地方,賺錢,主營業務(游戲)很厲害,氛圍不錯,包吃住待遇尚可。但對我來說,公司主營業務和我并沒有什么關系。我不知道我這么呆著有什么意義,工作停留在最基層,即使在這得到3年工作經驗,那也只是把半年的經驗重復做到3年而已。也許幾個月后狀況會好轉,但我不想浪費時間。于是,在這批校招生里,我第一個辭職了。

當時決定換一座城市,所以我選擇了裸辭,而且沒有告訴家人。辭職后的第一個月,到處旅游,放下了包袱,我的心情非常舒暢。然而美好總是短暫的。第二個月,我開始找工作。我想做到這個崗位更重要的事情,因此我給自己定了方向,不能再找那種主營業務不是互聯網產品的公司,公司規模沒要求,職位是助理也沒關系。

找工作的生活總是單調的,每日住在80塊一晚的青年旅舍中,印了很多簡歷,整天看各種招聘網站。工作日在各個線路的地鐵公交中輾轉,周末去周邊散散心。然而我的經驗太少了,簡歷和面試的通過率極低。一個月投了150+簡歷,面試10家左右,沒有offer。很多面試官對我所做的內部行政系統的工作經歷根本不感興趣。有個兩三個面試聊得不錯,面試官直接跟我說,你的產品思維很不錯,但工作經驗太短了。面試失敗和簡歷被刷越來越多,心態難免會越來越糾結。

第三個月,我一度感覺能投的崗位被我投的差不多了,于是輾轉到另一個城市,繼續找工作的日子。投簡歷和面試還是那樣,有是100+的簡歷投遞,近10個面試,沒有成功的。隨著時間慢慢過去,不僅經濟越來越緊張,心情也越來越失落,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找不到這個崗位的工作了。最后終于拿到了一個尚可的offer,那時距我離職正好3個月。

如釋重負,我加入了新的公司。這家公司100人左右,做O2O,A輪融資。當時我想,第一份工作才一年不到,這次至少得呆滿一年吧。然而天不遂人愿,屁股還沒坐熱,公司發不出錢了,開始裁員。我還在試用期內,自然免不了卷鋪蓋走人的命運。于是,在10月底這個尷尬的時間點,我拿著1年半兩段工作經驗的簡歷,繼續找工作。

突然被辭退,我根本沒有做好找工作的心理準備,更何況只拿到了1個月的工資,前面的經濟窟窿才剛補上,萬一老板跑路了,我的錢怎么辦。不過生活總得繼續,冷靜幾天后,我又一次開始找工作的生活。

上次的各種面試經歷還歷歷在目,這次算是有一定經驗了,不能找到太坑的工作,不然到時候還得換。我以為能稍微順利一些,結果過了一個多月,又是投遞100+簡歷,面試七八家,沒有結果。我明白了,根本沒有我選工作的余地,只能是工作選我,尤其是年底這個時間點,我不得不降低標準。

最終在我回家的前兩天,拿到了一家公司的offer。其實這家公司不怎么樣,只有30個人左右,而且只有我1個產品經理。然而正趕上過年,如果我不接受,那就得過完年才能繼續找。兩天的思想斗爭后,我還是決定去。

今年8月底,才工作了半年,我把第三份工作辭了。事實上,我可以說從來公司的第一周起,就想著辭職,一直熬到現在。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工作職責不規范,我做不了這個崗位該做的事情。公司只有我一個產品經理,對崗位的定義居然是畫原型,甚至需求都不經過產品經理。我的總監不是產品經理出身,對產品不太懂。我做的很被動,決定不了產品需求,經常是其他部門的人直接跟我說,這個功能就要這么做。既然來了,總得解決問題吧。我和我的總監溝通過,他說,公司以前是有幾個產品經理和專職的產品總監,后來都被撤掉了,只留下一個負責交互設計的產品經理。這讓我匪夷所思。他認同我,但沒法幫我解決。我又找了CEO三次,他會上說這確實是問題,可以想辦法解決,走出會議室就沒有然后了。我僅僅是要到了其中一塊業務的“產品經理”角色,我郵件詳細寫了具體方案,CEO看幾眼就拋下不管了。

后來,我的總監被離開了,我也正式離職。我離開后,公司正式撤掉了產品經理這個崗位。半年下來我發現,公司根本不需要產品經理,公司產品的數據量非常少,產品的作用只是支持業務而已。

第3次辭職,我的工作經驗雖然滿了兩年,但沒有連貫性。踩了那么多坑,比起連續工作兩年的同齡人,我已經落后了。這次求職,我必須有明確的方向,不能第三次踩進坑里。我專門預約了阿里巴巴的行家,咨詢了關于求職和職業發展的話題。工作經驗欠缺,平時我必須利用其他方式不斷充電。我寫了一堆工作相關的文章來闡述我的思想,看書,聽講座,網上購買產品經理的培訓資料自學。

我確定了自己的找工作目標,公司業務方向傾向于B端、業務性質的平臺,為了后續的職業定位和發展;公司的產品團隊不能只有我1個人,上司必須懂產品;公司本身和待遇也不能太差。我現在正處于確定方向、個人發展的關鍵時期,以我那么些次跳槽的狀態,這次必須得找份至少做滿兩年的工作。找了一個多月,面試10來家,1個offer。

接到offer后,我去網上找關于公司項目的資料,然而一點都找不到,只能看到好些個以前失敗的項目。進來以后才發現,公司要做的是個新項目,只有1000用戶量,沒有用戶需求支撐,卻想做成一個美團+支付寶+攜程的平臺。項目負責人對產品的認識停留在抄功能的階段。這次我沒有猶豫,盡管我爸媽一直說先工作著,但我明白,如果我現在不走,不到1年的時間我肯定還是會辭職的,甚至項目不一定能存活1年,

入職一周后,我辭職了,2年里第4次辭職,繼續找工作的生活。

屢次辭職,我是怎么想的

寫了這么多,一定會有人認為,這難道不是眼高手低嗎。畢業2年,換了4次工作,告訴誰都會嚇一跳。即使去掉最近這家1周就走的和那家被動離職的,其他兩家也沒有干滿1年。一般2年辭職4次的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工作,沒有職業規劃,每換一家公司都覺得不喜歡,只能靠不斷跳槽來找自己想要的,這種人占了大多數。還有一種就像我這樣,反而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太嚴格、細致,導致對工作的要求不小,一旦經驗欠缺,就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于是只能通過跳槽來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環境。

回過頭來看,第一家公司的辭職引導了我后面職業生涯的變遷。是啊,我有要求,公司也有要求,我的工作經驗比較欠缺,再挑挑揀揀,不一定能找到我期望的工作。

經歷了這些,我悟出了一個道理,有時候在公司忍耐一下也許是個更好的選擇,即使會有幾個月的煎熬。因為存在這兩種可能,第一,也許幾個月后公司會推出一塊不錯的業務,轉崗過去相當于重新開始。第二,工作時間太短會影響找求職,尤其是低于1年的工作,很容易給HR造成不穩定的印象,所以即使很煎熬,最好也熬到1年再走。事實上,我的第一家公司后面推出了其他領域的后臺系統,不說多好但至少可以接受,如果我繼續呆在那,至少能做足1年經驗。

作為互聯網行業的90后,頻繁換工作似乎是件很平常的事,但作為一個辭職狂魔,我不認為換工作是個好事。一份工作干不長的話工作很難更深入地沉淀,比如1年1跳,通常1年只能剛入手公司的業務和方向,跳槽后又得重新熟悉新的公司和業務,而且過程很麻煩,裸辭還會遇到經濟問題。如果今天有工作兩年以內的人來問我說要不要辭職,我很有可能會跟他說,一方面選工作不能將就,另一方面不要輕易辭職。所以,有時候我也在懷疑,職業規劃到底重不重要,對工作太認真有時候反而不是一件好事,也許不如隨遇而安。

如何評判一份工作是否值得做下去

經歷了那么多之后,我非常贊同這么一句話,選擇工作時千萬不要將就。一旦將就,意味著這份工作很有可能做不長久,導致沒法定下自己的發展方向,沒法沉淀。

踩了那么多坑,結合網上看的七七八八的經驗,自己總結出了一個簡單的工作選擇模型,不論選擇offer,還是考慮辭職,都可以考慮以下四個維度:公司,項目,團隊,待遇。

工作選擇模型

其中,公司指的是公司本身的規模,發展狀況,經濟狀況,和公司主營業務的市場地位、發展狀況。好的公司不必說,不錯的公司至少是業務有前景,能盈利的。如果說公司沒做出過有用的產品,或者一直燒錢,那就要慎重了。

項目,指的是工作所在的具體項目,包括項目的發展狀況、前景,和在項目中的角色。稍大一點的公司都有多個項目,小公司可能只有一個項目。有的項目是公司的核心項目,自然有保障,有的項目是公司拓展的新業務,前景不一定明確,但能做的事情很多。還有的項目是早已被市場淘汰的,或者只起到內部支持作用,那自然沒必要留著了。項目中的角色,就是在項目中做的事情,不同的項目類型,同一崗位的角色也不一樣。對于我這類職場成長期的人來說,項目是最重要的,因為項目直接決定了以后幾年的工作方向,和能達到的高度。

團隊是一起工作的人,包括部門規模,這個崗位的人數和合作方式,工作職責和分工,以及上司是否牛逼。處在一個上司牛逼,工作職責規范,同事能力也較高的團隊,自然工作效率高,能力提升也大。如果團隊的工作職責不清晰,流程混亂,上司不是做這塊出身,甚至不懂業務,那工作很難推進下去,首先需要花精力完善團隊職責,還不一定能成功。還會有另一種情況,在大公司比較多,就是團隊人員太多,事情做的太細,導致成為螺絲釘,這就得結合項目來考慮了。

最后一點待遇,這點自然不用多說,錢給的多不多,要不要加班或者加班多久,有沒有五險一金,福利怎么樣,公司對這個崗位的培訓、交流機制等。

不同階段、行業的人,對工作的選擇不一樣,這個模型更適合像我這樣工作3年之內的人。每個維度中,對于畢業生,公司會更重要一些,對于工作3年以下的人,項目和團隊很重要,對于已成家的人來說,顯然待遇最重要。當然,不是這4個都很好的工作才能去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狀況和要求。我的標準,則是這四項中,不能有一項低于最低標準,這便是找工作和辭職的底線。

如果回過頭來,讓我對這4次辭職再做一次選擇,我可以說任何一家公司的辭職我都不后悔。因為,這幾份工作,都是有至少一項低于最低標準。第一份工作,公司本身、待遇還不錯,但內部系統這個項目太一般,沒有高度,做的事情太基礎。第二家公司發不出工資,顯然公司本身不合格。第三家公司的項目我還比較認可,公司雖小但還行,但團隊明顯不行,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不清,而且公司沒有其他會做產品的人,導致工作進行不下去。第四家公司顯然項目毫無前景。

所以,我現在第四次找工作的目標很明確:

  1. 不能是很小、經濟狀況差的公司
  2. 我所做的項目一定要有發展前景,符合我的職業方向
  3. 產品經理團隊完善,工作職責不能不清晰
  4. 薪資不能過低,加班不能太嚴重。

在符合這些要求的情況下,再去考慮。

如何度過裸辭的日子

我每一次辭職都是裸辭(沒有找到下家就辭職)。有人會問,為什么不找到下家再走呢,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職期間不可能花很多時間面試,面試需要不斷請假,只要短時間內請假3次,上司肯定知道你干嘛去了。而且很多公司都希望馬上入職,傾向于找已離職的人。除非兩三個面試就能拿到理想的offer,不然不如在辭職后專心面試。

經歷過那么些辭職后我發現,其實怕的不是找不到工作,也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心態變化。一開始信心滿滿,屢屢受挫后就會心態失衡,心里罵公司沒眼光。一旦時間長了,會逐漸懷疑自己是不是找不到想要的工作,最后病急亂投醫,胡亂找個不滿意的公司。我所在的互聯網行業現在競爭非常激烈,工作經驗少、沒有名校大廠背景的人,很容易陷入長時間找不到工作的情況。

所以,裸辭的日子不能隨遇而安,一定要做好找工作的計劃。首先,心態要放平,先定個找工作最長可接受的時間,比如三個月。然后,結合自己的能力和市場狀況,確定要找的工作的標準。一開始,可以定一個高一點的標準,如果一段時間后沒有消息,必須降低標準,再找不到再降,這樣心態才不會失衡。找工作的日子比較清閑,是給自己學習充電的好機會。多修改下簡歷,準備好作品,面試前做好對公司的了解和準備。

 

PS: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本文由作者@潘帕斯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居然是虛構的…

    回復
  2. 你好無聊。虛構的事情我還認真的看完了

    回復
  3. 讓裸辭四個月沒找到工作一年的產品經理來告訴你,找工作就一個標準,去大公司(C輪以上,最好是獨角獸,有成熟的產品運營,團隊規模不能少于100人,看面試你的人水平如何)

    來自浙江 回復
  4. 同感,但面試也是一個修行過程,產品嘛,就是要不斷完善,面試也一樣;

    來自北京 回復
  5. 希望人人都有產品經理的文章審核機制可以稍微嚴格一點

    來自廣東 回復
  6. 看著前景平臺得好 工資得高 不能加班 有點想笑。

    來自廣東 回復
  7. 現實確實是這樣

    來自四川 回復
  8. 純屬虛構,就有誤人子弟之嫌了。一個有如此經歷的產品經理怎么會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呢,內功不深,包裝不美,做事欠規劃,完事不總結,總結還不到位。再好的項目到這樣的產品手上,那也只會夭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好的產品,怎能虛構。

    來自廣東 回復
    1. 贊同 ??

      來自上海 回復
  9. 怎么說呢,新入職場的人無論是不是產品崗都要認識到這一點,沒有哪個企業是完美的,每個公司都有他存在的問題,可能剛開始問題會讓你抓狂,但你換種心態和換種方式他也許不是什么大問題,最關鍵你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來自廣東 回復
  10. 本故事純屬虛構…

    回復
  11. 純屬虛構?yy的?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