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黑暗創投圈

3 評論 5826 瀏覽 0 收藏 16 分鐘

文/評論尸

和標題同名的那家創投服務的同學不用太緊張,不要以為你們取巧取了個這樣的名字就能做三個代表了。我就不細說你們創始人在某個投資人的內部會上被臺下群噴“你們的模式根本就沒意義”這件事了。

 

孵化器?中國要做YC?別讓我笑了

這個其實是我動筆寫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因為我至今無法忘懷中國孵化器給剛入行的我沖擊性的印象。在大多數創業者和曾經沒有入行的尸醬的眼中,孵化器就是那些誕生下一個百億科技公司的地方。 但是在中國什么叫孵化器呢?大致上有兩種,開一家房地產公司管自己叫孵化器。另一種是開一家培訓公司管自己叫孵化器。 那為什么不管自己叫房地產公司或者培訓公司呢,對不起人家既干不過傳統房地產,也干不過老字號培訓。 大多數國內的創業孵化器都是這樣的:注冊一個創新創業型企業,找當地政府的關系拿塊地,萬事大吉開始租辦公室。

比如說尸醬之前有過合作關系的某個上海的小微創新企業孵化器,他們的主要模式就是上面這一類型,不過他們自己并不這么覺得:

“嗯,我們最大的特色是創新?!?/span>

“誒~你們這里還能遠程孵化,就是不到你們的地點去辦公。那也要交 59800 么?”

“是的?!?/span>

“但是,我不用你們的辦公室啊?!?/span>

“嗯……我們最大的特色是創新?!?/span>

不過老實話我覺得這種模式還算好的,起碼創業團隊能撈到一個便宜的辦公地點。另一類就比較奇葩了,以這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天天有公關打電話過來要發稿的)某百倍加速器來說,他們主打的是培訓和課程,宣傳中一直說自己是中國版 YC,孵化器官網上一堆知名投資人背書,而其中最大的特色是:不提供創業場地。

為什么國內根本不可能出的了 YC 呢?原因很簡單,恰恰是因為國內就缺少這些導師。在 YC,每個你所能見到的老師都是只在 YC 工作的全職導師——他們都是 YC 的合伙人,他們都是因為曾經在產品或者技術上的成功而積累了巨大成功的人,而不像國內的許多投資人那樣從一開始就是以投資經理起家走上神壇。

最為可怕的是,即便是那些曾經的以產品以代碼起家的創業者們,在經歷了中國創業環境偉大而神奇的現實扭曲立場之后也開始變得神神叨叨了。

比如某百倍加速器上提到的那個一步一步寫代碼做論壇起家最后被企鵝收購躍身中國草根站長偶像的傳奇男子,現在也淪落到了靠生辰八字來篩創業者的地步。而另一位在華為、百度都干過技術崗位的知名投資人他的創業經歷在百度百科中是這樣描述的:在華為工作了三年,從事的是技術工作,他用三年的積蓄在北京買了套房子……

忘了說了后面這位投資要看星座,而且不投處女座。

好吧,你說你要真是一個學計算機的,學設計的,搞開發的,你需要一群要產品沒搞過產品,談 Coding 三年都沒碰過 IDE,做訪談的時候還一臉自豪的說“我一般投項目要先看看創業者的星座和生辰”的人,來指導你怎么從一個靈感做成一個 Demo?

嗯,那你還是別創業的比較好。

 

為什么我認識的人都成了投資人?

在中國,創業投資是一門新興的語言藝術,講究的是說學逗唱。

“100 天,100 倍”——這種 slogan 打出來恐怕他們自己都不信吧?現在天使輪大多都融100估1000,十倍是 1 個億,百倍是 10 個億。中國真正值十億的公司用 Excel 列一下都嫌牛刀殺雞,一個 txt 就能搞定的事,創業者憑什么有自信跟了這些投資人就能讓自己的項目變成十億公司了?

然而事實也是如此,真正的明眼人都知道在中國把錢投在哪才能獲得真正的百倍回報率。而那些看起來并不明智的人,似乎也并不在意自己的錢能夠獲得足夠的回報——換句話說,你的項目究竟怎么樣根本沒關系。

畢竟中國的許多投資人(尤其是明星投資人)重名大于重利,投資對于他們來說在于挑選合適的捧哏者讓自己變得更紅,以享受在各種無意義的創業大會上高聲宣講自己根本不可能復制的成功學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創業者只要能在 Demoday 上振振有詞,PPT 做的精美絕倫,甚至連產品都沒有靠一個靈感就能滔滔不絕講一個下午,那分分鐘都能促成一樁廁所里 5 分鐘敲定千萬估值的美談。

但是如果創業者不是捧哏的料,那就對不起了:

如果你的產品概念是全新的——“不好意思,我們不投看不懂的項目”。

如果你的產品特別好——“不好意思,你的競爭對手有先發優勢”。

如果你的產品占有率高——“不好意思,你有商業模式么?這么大流量不變現是負擔啊呀~”。

如果你的產品營收不錯——“不好意思,你已經過了成長期了,我看不到你們業務的發展”。

如果你啥問題都沒有——“如果騰訊山寨你怎么辦?”

如果他們想投你這個問題會變成“你覺得騰訊什么時候收購你?”

當然,在移動互聯網的泡沫破碎之前,在真正的經濟寒冬來臨之前,投資人總是有理由說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前段時間我聽說之前一個一直和我有聯系的創業者身份變成投資人了,我感到挺新鮮的。因為他們的業務決定了他們挺難退出的。難道這么快就開始盈利分紅了嗎?他搖了搖頭,告訴了我一點不合適在稿子里寫的料:

“哪兒啊,上一輪融了千萬美金,一年才用了不到不到十分之一。所以,現在搞個基金自己投點東西,要是真賺了錢不是還能給股東多分點么?”

咦,這個和 2008 年引發全球性經濟危機的不良資產證券化的思路真是一樣一樣的呢~

看到這里一定會有人說,作者你不就是想火嗎?作者,你不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嗎?

呵呵,實在是不好意思,要是按照國內判定投資人的方式的話。在帝都五環內房產三套,五環外房產兩套,身價過千萬本尸也必須算是投資人。

哪天要是本尸把存款挪到了在中關村賣水果的男朋友的賬號里,再用 5D Mark III 拍兩張 PS 的香蕉樹都不認識的香蕉,是不是也能在新浪微博認證自己是互聯網+果蔬電商+情趣用品三重跨界投資人了?

別笑,我是認真的。

 

國內的創業者是什么樣的?

在這樣的創業環境下,真正在技術上、在產品上、在運營上有大牛的人是不敢出來創業了,蹲在 BAT 里過著 996 的生活好歹在工資上更接近中國(買房)夢。

但是啊,君不見國內創業大會此家唱罷彼登場,又不見科技媒體的項目庫一天能上線好幾百個新項目。

那這些創業者都是什么呢?我還是舉兩個例子吧:

之前也說了,尸某因為工作關系也算是半個投資人,也是有些渠道能夠拿到創業公司的BP的——不過主要原因是國內這些公司的BP大多數都是他們一下午做出來的,毫無商業價值,自己也不謹慎四處亂發。

總之,有一天我從一個上過 CCTV 的股權眾籌某某匯那收到了兩個智能語義分析的項目,一眼看上去以為是一個 PPT 模板搞出來的,再仔細一看……尼瑪從文案到產品到數據到分析,兩份 BP 除了公司名和 Logo 不一樣之外全都一模一樣。當即我就把這事報了警告訴了平臺,平臺第二天就把這個項目下架了。

據說后來,這個創業項目還和平臺發生了點小矛盾,創業者說:“你說我們創業者容易么?國內不都是這樣一個項目好幾套皮嗎?”

后來,這個項目被某隔壁投資投了。嘖嘖,真是錢多到沒盆友。

不過,我想說的是這個創業者:“真不是所有創業者都像你們團隊那么聰明。”

我還親眼見到了另一個項目,是一個同性社交類的 App,產品做的好不好先不說,在融資簽 sheet 之前團隊就崩了。細八了一下之后,原來是其中的一個創始人私下里把項目上了融資平臺,找到了投資,等另外一個創始人發現的時候整個公司都改名換姓了。

唉,也不知道他們用自己家的產品還能不能成為好基友。

當然,這兩個還都只是說團隊運作上的事情,產品就更慘不忍睹了。

大多數都是都是什么火做什么,什么熱做什么,比如最最近的一波風潮是匿名社交。

你說匿名社交這么個產品還能怎么做產品細分,本來就已經是細到不能再細的了好么?但是偏偏就這群粗制濫造的產品就拿了一個又一個投資。

據其中某一款的報道稱,他們山寨 Secret 只用了兩周的時間,而且已經拿到了投資意向,我下載下來體驗了一下。

怎么說呢,確實是兩周的水平。

不過現在還打算入匿名社交這個場的小伙伴們注意了,從上周開始投資人就不怎么愛投匿名社交了,因為那個成功地把輕博客和圖片音頻社交兩個產品行業做沒了的反向指標剛剛宣布他們也開始做匿名社交了。

從風水玄學的角度,這個產品類目已經死了。

 

秉持著自黑的精神,說說媒體吧

什么叫科技媒體?

我認為整個編輯部里連一個懂編程的都沒有,在翻譯 Swift 的時候文章寫的像 Chinese Swift 一般令人一頭霧水,這樣的都不能叫科技媒體。

因此,國內的科技媒體也都給自己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叫創業媒體。

其實國內的科技媒體本質是搭臺的,為的就是讓捧哏和逗哏的上去演戲。這也意味著國內的科技媒體從本質上就離科技很遠,而和娛樂媒體差不多。

仔細看看文章列表,不就是那么回事嘛?

每天的內容也就無外乎扒扒大牌明星的八卦(電商又打起來啦,企鵝又要山寨啦)——因為大明星根本不鳥這些三流小報。然后再加點自己的大腿塞過來的小明星——好像把那些不入流的創業者和大佬們放在同一個版面上,前者就熠熠生輝了。

大多數情況下國內的科技媒體都樂于講述投資人和創業者毫無意義的成功學,卻從來不告訴你風風火火賣煎餅的那家之所以能踏進互聯網圈是因為人家是投資人創始人夫妻店而且吃過的人都說差。

哦,我就知道有人會說某化學元素媒體是科技媒體領域最后的良心。

其實有的時候我奇怪,為什么一個報項目只捧不殺的媒體能這么受到創業者歡迎?現在創業者的演技就這么浮夸么?后來,有個創業者對我說了一段話:

“其實吧,創業者找你們這些科技媒體報道,也不是為了給用戶看的。說實話,你們這些科技媒體能帶來幾個量啊,塞牙縫都不夠,市場要該推還是得走渠道(91、360、豌豆莢)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那你讓我寫這玩意兒干嘛?”

“這不是那啥,當年承諾投資人的 X 倍回報率沒達到,也總得讓投資人聽見點響吧?所以,你能幫我把這句不足刪了么……”

原來科技媒體就是幫創業者對得起當年和投資人吹下的牛逼的。

投資人/機構指揮媒體,媒體指揮創業者,創業者再用糟糕的產品反哺投資人和機構的影響力。如果最后盈利了就是用戶買單,沒盈利就靠著信息溝通障礙漂洋過海讓希望國的股民買單。也許你并不是一個創業者,但當你閱讀完本文,也該知道你手機里面那些一個又一個體驗像翔一樣的產品是怎么樣生產和流傳開來的了吧?

這是一個產業,神圣且光榮。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看了一半,先點個贊

    來自浙江 回復
  2. 寫得真好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