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算法之“邏輯思維”

5 評論 16619 瀏覽 35 收藏 13 分鐘

什么叫“邏輯思維”就是你要有刨根問底的好奇心。

上回講了《我的人生算法之“概率思維”》。今天,我來講另一個人生算法:“邏輯思維”。

什么叫“邏輯思維”?就是你要有“刨根問底”的好奇心,遇到事情不滿足于表面的解釋,而會不斷往下追究,找到根本原因。

這種“刨根問底”的邏輯思維隨處可練,我就舉一些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吧。

1. 一個實驗引發的追問

前幾天,在微信群里,朋友發了一段赤道旅行時拍的視頻。

內容是當地人做的一個有趣實驗。他把一個裝著水的臉盆放在赤道北面,水面上飄著一朵小花,等花靜止的時候,把臉盆底部的塞子一拔,水往下流形成漩渦,從小花的轉動方向,可看到水是逆時針轉動的。

而他拎著臉盆走到赤道南面一兩米的地方,再做這個實驗時,臉盆里的小花就變成順時針轉動了。這時導游開始解釋,地球是由西向東轉的,由于地轉偏向力的存在,地球就會以赤道為中心,在赤道的南邊和北邊按不同方向旋轉。

很多人看了之后感慨,這世界太神奇了!覺得上了一堂生動的地理課。

視頻發群里后,我跳了出來,跟朋友說千萬別信。群友問為什么?我開始嘩啦啦講解了:“我去過兩次赤道看表演,還去過兩次南北極專門做實驗。地轉偏向力確實存在,但遠不足以在赤道1-2米的地方能產生這么大差別”。

“即使在南北極,水流方向都是隨機的,只有在大尺度的東西(比如洋流)上才能體現。小尺度的東西(比如水盆)主要受環境影響,如水盆結構,故意用手撥動等。”

我接著說,“而且赤道的位置,垂直于地軸,地軸每年有15米的移動,所以赤道也在移動,那條線不是赤道,只是個象征意義。”

解答一番后,群里的朋友紛紛點贊:“專業”、“漲知識,我也看過這樣的表演,沒質疑過”、“你太牛了,我真以為這樣”……

這番“牛”、“專業”、“漲知識”是怎么來的呢?其實只是有“刨根問底”的思維而已。

早期我看這個實驗時,心里就存有個疑問,真的是這樣嗎?

于是我到南半球(比如南極,澳大利亞)旅行的時候,就專門做了實驗,看看在南半球是不是順時針轉的。結果發現是隨機的!有時順時針,有時逆時針。跟之前學的知識“水流在北半球逆時針,在南半球順時針”不吻合。為什么會這樣呢?

帶著這個問題,2014年,我到了位于赤道的城市: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吹疆數厝俗龅乃鲗嶒?,和文章最開始的一樣。當時我就覺得,怎么跟我自己做的實驗不一樣呢?于是,我就拍了視頻,認真去查相關資料。

研究后發現,地轉偏向力確實存在,是地球由西向東自轉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慣性力。

這是法國氣象學家和工程師科里奧利發現的,所以又稱“科氏力”。從能觀察到的現象,它也確實影響了很多東西的旋轉方向,比如洋流,龍卷風,大氣云層等。

這個力雖然存在,但實在太微弱了。地球一天才轉一圈,速度非常慢,影響力度相當小。所以只能對洋流等大尺度的物體產生影響,對小尺度(如臉盆里的水)的東西很難產生影響。

所以,小尺度水流旋轉方向的不同,更多是外部因素引起的,如塞子的螺紋、下水道的方向,或者拉塞子時手上力道的方向,任何一點都比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大得多。

于是,我找出視頻再認真看了下,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本地人做實驗時,有個非常微小的動作:拉完塞子的時候,輕推一下水,給水流一個影響方向的初始力。這才是實驗的真相:水流漩渦是推出來的!

我貼上三段視頻。第一段,是在赤道北邊2米的地方拍攝的,注意當地人的手,輕輕逆時針推了一下樹葉:

第二段,是在赤道南邊2米的地方拍攝的,當地人順時針輕輕推了一下:

第三段,把樹葉扔進水流,沒有推的動作,葉子就是直上直下了:

我再往下深挖,發現:實驗中的赤道線,其實根本不是赤道。

怎么說呢?赤道從定義上來說是垂直于地軸的。而地球的地軸,本來就不是真實存在的固定的軸,只是按照旋轉方向虛擬出來的,地軸每年會有15米左右的移動。

那垂直于地軸的赤道,也必然有一定的移動。這么一來,當年畫的20厘米到30厘米左右寬度的赤道線,早就不是赤道的線了,赤道早就不在那里了。

所以在一條早就不是真正“赤道”的線,往北一米或者往南一米,可能一直在北半球或者一直在南半球而已。

所以,這個實驗,只是本地人一個“善意”的玩笑,用來娛樂游客的。

因有這番刨根問底的過程,我才能得到前述“專業”的結論:第一,地轉偏向力是存在的;第二,它只能影響大尺度物體的運動,小尺度的物體,更多是受環境的影響;第三,旅游景點上畫的“赤道線”不是真正的赤道。

你看,這個過程就是“刨根問底”,要有這種精神才能把問題搞明白。

2. “刨根問底”還能怎么玩?

在赤道時,當地人會介紹赤道周長的數字: 40076千米。如果你有刨根問底的“邏輯思維”,你可能會想:咦?怎么赤道周長的數字這么“整”?如果只是覺得可能是湊巧吧,那你就放棄了一個刨根問底的機會。

我首先開始想,赤道周長單位“千米”中的這個“米”是怎么定下來的呢?研究后發現,這個問題太有意思了。

原來最早是沒有“米”這個度量單位的,后來人們跑到赤道上,用弧度儀去量出了赤道離北極的地表距離,再把這個長度的千萬分之一,定義為“米”。

按定義,赤道到北極點的距離就是一萬千米,是地球周長的四分之一,地球的周長就是40000千米了。所以是先有了赤道到北極點的長度,才定義出了“米”,而不是先有了“米”再量出赤道,這個邏輯恰好相反。

至于為什么不是40000千米整呢?這個就不難想了,地球不是標準的球體,赤道周長比北極點處的周長要稍微寬一點。

知道這個“米”的定義之后,你可以接著“刨根問底”:這樣定義出來的“米”太不靠譜了吧。萬一地球稍微一轉動,這個距離變寬或者變窄,這“米”不就變形了嗎?這個人太不嚴謹了吧。今天的“米”還是這么定義的嗎?

研究后你會發現,“米”一開始雖是這么定義的,但后來人們覺得總得把這個距離固定下來。于是人們做了一個叫“米原器”的鉑金棒,不管地球怎么變,米原器的長度就是一米了。

但米原器也會受外界因素影響,比如熱脹冷縮怎么辦?另外,微觀世界,不能用“米”做單位,有沒更好的辦法?

人們接著想辦法,找到了一種穩定的元素“氪”,然后把氪86同位素的輻射波長的1650763.73倍定義為一米。用氪元素的波長來衡量,精確度可以達到0.001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直徑的十萬分之一,已經相當精確了。

但是“氪”這個東西沒那么容易取得啊,怎么辦呢?于是人們又找到了光。因為光速是恒定的。于是人們就量出了光在真空中一秒鐘所走的距離,然后把這個距離的299792458 分之一定義為一米。從此,“米”就變成“光秒”的一個子集了。

所以你看,一旦你刨根問底往下追,你就把“米”的定義跟歷史都捋清楚了。

那“邏輯思維”還能怎么玩? 到這里就停了嗎?你還能繼續刨根問底。

比如,跟“米”相關的,中國有個度量單位“尺”,你有沒想過,一米為什么等于三尺呢?中國是在很久以前就用“尺”這個單位,哪有這么湊巧,直接等于歐洲定出來的一米的三分之一呢?肯定是其中一個單位去湊了另外一個單位。

那是誰湊了誰呢?你就要刨根問底了,原來大概在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為了跟國際接軌統一了度量衡,把一米等于三尺。在此之前,“尺”的長度是不確定的,西漢時,約等于0.231米。宋朝時,相當于0.307米,接近三分之一,所以1930年的時候才取了個近似的數字:1/3。

同樣的道理,你又可以想到一個問題,公斤是不是也這樣呢?

一公斤現在等于兩市斤,也是1930年國民政府定的。那此之前是用什么單位呢?在此之前,人們用的計重單位叫“司馬斤”,約等于今天的600克,而且是16進制,即一司馬斤等于十六兩。是不是恍然大悟?“半斤八兩”這個詞就是這么來的。

今天,香港還用著司馬斤的計重方式,你去那買一兩黃金,回來一稱,不對啊,怎么短斤少兩了?其實人家沒有缺斤少兩。大陸一兩等于50克,而香港大概37.5克。

如果你覺得不公平,你去買香港“一斤”魚試試。買回來一稱,這個魚會是600克,一斤二兩,主要就是計重單位“斤”的定義是不同的。

小結

你看,從赤道的小實驗,不停地刨根問底,可以追出很多東西和結論,這就是刨根問底的“邏輯思維”。

打開腦洞,文末“斤”的概念,你還能繼續往下刨嗎?或者再想想,你身邊看到的習以為常的事件,是否真的是你以為的呢?

試試拿起“刨根問底”的鏟子,用好奇心刨開這有趣的世界,也刨出你的邏輯思維吧。

相關閱讀

我的人生算法之“概率思維”

 

作者:劉潤

來源:微信公眾號:劉潤

本文由 @劉潤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那么問題來了,一秒是怎么確定的呢,查查去

    來自北京 回復
  2. 漲姿勢了~~

    來自江蘇 回復
  3. ?? 厲害,學習了

    來自北京 回復
  4. 文中說的兩個例子,更像是關聯、聯想思維呢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