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識,也許會成為進步的阻礙
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有多難?
我在很多場合,都會談到一個詞,叫做「終身學習者」。
包括我自己,也一直把它掛在個人介紹里。
有朋友問過我:這個介紹一點也不厲害,也不能給你帶來任何機會,為什么一直掛著它?
其實,與其說這是一個頭銜,不如說是一個鞭策。
因為,要做到「終身學習」,實在太難了。
1
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們先從學習的本質聊起。
先思考一下:7 x 6 等于多少?
這完全不用思考,每個人都知道,等于 42 。
為什么你會下意識地知道答案是 42?因為我們從小就背過九九乘法表,七六四十二,非常簡單。
但如果現在告訴你:我們修改定義了,7 x 6 不再等于 42,而是 84 —— 你會是什么感覺?
從「七六四十二」到「七六八十四」,你需要多久才能將思維轉變過來?
幾天時間?恐怕不行。我保證,至少在幾個月之內,你在日常生活中用到時,依然會時不時弄錯。
為什么呢?這要涉及到生理結構。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聊過:學習的本質,是建立神經元之間的聯系。當說到「鳥」時,我們立刻想到「飛」,就是因為,儲存「鳥」的神經元,和儲存「飛」的神經元,之間被一條通路聯系了起來。
這就是學習的模式:通過不斷地在神經元之間建立更多、更復雜的聯系,將我們散落的概念和知識點串聯起來,構成我們的知識網絡。
這些都很好理解,但你有沒有想過:兩個神經元一旦建立了足夠強的聯系,要如何才能把它拆開?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引入第三個神經元。
通過強化前一對神經元與它之間的聯系,來弱化前一對神經元之間的聯系。
具體來說,就像前面的例子:
通過告訴你,7 x 6 不等于42,而是84,慢慢的,讓你在「7 x 6」與「84」之間建立聯系,從而拆開「7 x 6」與「42」之間的聯系。
但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
改變一對神經元之間的聯系,與從零建立它們之間的聯系,前者所需要消耗的資源和時間,比后者多得多。
道理也很簡單:后者只需要「強化」這一個操作,而前者需要「強化」和「弱化」兩個操作。
并且,如果這對神經元之間的聯系,在生活中用得非常多,那么,它就會被不斷強化。這時,我們拆開它所需要的難度,又會不斷增大。
所以,學習最大的障礙,不是接受新知識,而是改變固有的認知。
2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很有意思:
任何在我15歲以前誕生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常識;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改變人類未來的壯舉;
而在我35歲以后誕生的科技,都是騙子。
這句話很有趣,它點出了一個事實: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我們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是在下降的。
這個事實眾所周知,并不新奇。
但看完上面的分析,你會知道,嚴格來說,不是年齡增長,而是「我們具備的知識量」的增長。
正是我們現有的知識,成為了我們繼續向上進步的障礙。
更可怕的是,這是一個生理性的問題,而不是一個心理性的問題。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有一個明確的規律:一個人掌握的知識越多,他學起相關的知識,也就越快。
這一點是對的,但并不全面。嚴格來說,知識量與知識接受效率之間的關系,并不是線性向上 —— 它更接近一條拋物線的形狀。
也就是說,當我們的知識量達到某個峰值時,我們會下意識地排斥新知識。
因為,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拆開」舊聯系的資源耗用過多,甚至超過了建立新聯系帶來的效用。
這就導致了,我們會下意識地懷疑、拒絕和排斥新事物,以維護我們心中的「穩態」。
只不過,這個穩態所形成的時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大致是30-40歲。
這個階段,不僅僅是心智上、性格上的成熟,也包括大腦的成熟 —— 大腦建立新聯系的動機和能力減弱,維持現在狀態的傾向變強。
這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
我們越來越不會思考了,我們只是遵循著大腦的習慣、反射和經驗行事。
3
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回到前面的分析。
一對神經元聯系的強度,主要跟兩個因素掛鉤:一是這對聯系所形成的時間,二是它們被日常提取和調用的頻率。
也就是說,一對概念,一句命題,一個知識點,日常生活中,它出現得越多,你用得越頻繁,它的聯系也就越強,越接近于一個整體。
當這個「聯系」強到一定程度,強到你不會去懷疑和思考,而是下意識地將其作為問題的「根基」時,它就形成了一個框架。
這就是我們的思維框架。
我強調過很多次,不要陷入框架??蚣苁窃趺磥淼??就是這樣來的。
比如:
- 男主外,女主內。
- 工作最首要的條件是穩定。
- 擇偶的第一標準是賢惠勤勞能干。
- ……
你會發現,生活環境越封閉,日常接觸到的事物中,熟悉的比例越大,越容易形成這種固化的思維框架。
久而久之,我們的整個思考過程,都會建立在這些框架之上 —— 我們會下意識地將它們看作「公理」,用它們來進行思考。
比如:你怎么可以挑這份工作呢?它一點都不穩定嘛,要是被辭退了怎么辦?
——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將「穩定」,作為衡量一項工作「好不好」的標準。我們很難去思考:也許現在擇業,已經不太需要考慮「穩定」了呢?
覺得這種現象很少見?其實,在公眾號的讀者中,以及我身邊的職場新人里,我就不止一次地聽到這樣的話:
工作不就是出賣自己的時間嗎,為什么要賣力?
老板又不給加班費,憑什么要加班?
哪有什么理想、事業,都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用的。
……
這樣的思維,其實就還停留在「體力勞動」的范疇 —— 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換取報酬。出賣得越多,得到的越多。價格不合理,我就不干。
如果你停留在這樣的思維,將其當成真理,那只會制約自己的發展。
4
所以,我常常說,深度思考很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對我們習以為常的模式的懷疑。
- 當我思考時,我默認了哪些條件為真?
- 我為什么相信它們?它們一定是真的嗎?
- 如果忽略它們,我能得到什么新的結論?
你看,深度思考跟終身學習,其實本質上是相通的。
深度思考,要求我們關注本質,反思自身,排除各種外在和內在框架的影響,盡量讓我們的思考更加貼近客觀真實。
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學習,去質疑、完善和更新知識節點的聯系。
終身學習為深度思考提供養料,而深度思考為終身學習提供動力。
只有將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不斷完善我們自身,提高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和掌控。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我們落入「固化思維」呢?
1. 接觸新信息
信息是一切思考和學習的原料。前面已經講過,如果我們日常的生活范圍,局限在很小的一片天地里,那我們就會不斷加強自己固有的認知。
久而久之,后果就是,我們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會慢慢覺得它「變得陌生」,陌生得不敢認識,不敢打破自己的穩態。
很多人有一種心態,就是覺得研究工具和渠道是一種「折騰」。對他們來說,這些都是手段、方式,「夠用就好」,有什么好折騰的?
但對我來說,打磨出最適合自己的工具流,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不斷更新自己的信息渠道,接觸不同的信息,可以讓自己每一天都比其他人多知道一點東西。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提升,日積月累,也許就是巨大的優勢。
所以,讀書,學習,獲取信息 —— 不要把它們當成每天要完成的計劃,而是要跟吃飯一樣,當成一種習慣。
尤其,不要太重視「熱點」,而是要關心「前沿」。
什么是熱點?眾所周知的東西,就是熱點。而一個信息如果已經眾所周知,那它也就沒有了價值。
我們真正要去做的,是追逐「前沿」:不斷地拓展我們對某個領域的認知邊界。這才是有價值的。
如何更新自己的信息渠道?同樣,還是這幾句話:英語,谷歌,靠譜的信息源。
為大腦注入活水,才能不斷保持它的活力。
2. 接觸相反觀點
人總是有一種心態:證明自己是對的。
因此,我們會下意識地接受相同立場的論點、證據,忽視立場相悖的材料。簡而言之:我們只想看到自己愿意看的東西。
長此以往,我們的神經元回路會被不斷強化,乃至固化。慢慢的,我們就真的再也聽不進其他觀點了。
到那時,我們的一切行為,其實都是基于我們前二三十年的經驗和積累。
我們只是活了三十年,然后重復了幾萬天。
如果你不想陷入這樣的狀態,一個行而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去接受雙面的信息,然后對它們進行整合,來不斷調整自己的觀點和立場。
也就是說:不要追求思維的「完美平衡」,而是去追求「動態平衡」。
還是引用查理·芒格的名言:我覺得我不配擁有一種觀點,除非我能比我的對手,更好地反駁它。
3. 保持開放心態
前面說過,當我們將某個知識「內化」成思維框架時,我們的一切思考,都會基于這個框架。無論遇到什么問題,我們都會先默認它為真,再基于這一點進行思考。
這導致什么后果呢?如果新知識與舊知識有抵觸,我們的接收就會非常困難 —— 因為它影響到了「思維系統」的穩定性。
比如,許多人經常問我:某某工具和某某工具究竟有哪里不一樣?能不能合并起來?—— 明明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為什么一定要扯到一起呢?
前幾天和圈圈聊天,也一起吐槽過這個問題:要告訴別人一個新的知識點,很容易;但要改變他先入為主的認知,非常非常難 —— 因為他總是會用舊的認知,去理解和思考新知識。
這就導致了,他接受到的東西,總是有偏差的。
所以,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態。
面對一個新事物,多去研究「它是什么」「它為什么會出現」「它可以怎么用」,而不是急著尋找熟悉的方式來解讀它。
甚至,有機會的話,去試著接觸一下,用它的思維,體驗一下,改變自己的習慣。
這樣,才能不斷更新我們的大腦,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
作者:Lachel
來源:微信公眾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
本文由 @L先生說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僅是黨和國家永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同樣適用于個人 ??
受益匪淺,支持一下!??!
很贊,非常受益!
為賦新詞強說愁
內容總體很好,只是標題有震驚的嫌疑
很棒
第一個6*7的例子很差,直接用后面的例子不就好了。
今日頭條或者UC頭條的智能推薦,永遠給你看同一類型的內容,久而久之,你就只看到自己關注的一小塊,腦袋里的圈子越來越小,所有我反對智能推薦,它更多的是禁錮思維,而且根本不智能
那個推薦是有比例拓展針對讀者的推薦范圍的…這個平衡沒有,還做什么智能推薦..不如去讀三年高考五年模擬
我們會將每天學習接受的知識去通過自己的主觀認知來分析 吸納 新的知識,再把它融合進去,久而久之每個人都會有一套自己的認知體系,比如開會在面對同一個問題的時候,每個人主觀思考方向不同,給出的角度方法也不一樣,別人的回答與你自己的認知體系發生了沖突的時候,就會發生分歧,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也就是要抱著不同的思維個體,在不同的客觀條件下看待同一個問題。這也就是學要每個人學習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面對一個事情,不要被表面現象跟主觀意愿所迷惑,帶著刨根問底的心態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