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公務員考試熱點:地溝油為何屢禁不止

0 評論 3246 瀏覽 0 收藏 6 分鐘

    近日,公安部指揮浙江、山東、河南公安機關破獲一團伙生產銷售食用地溝油案件,一條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六大環節的地溝油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這是公安機關首次全環節破獲地溝油大案,這起案件也暴露了我國在地溝油監管機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案件上報后,公安部高度重視,立即掛牌督辦。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作出批示,要求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決一查到底,徹底摧毀犯罪鏈條,確保人民群眾餐桌安全和生命健康。

    為牟取暴利,不法商販把這些來路不正、自己不敢食用的油,批發給一些糧油店,或者經灌裝零售給周邊的賓館、飯店、工地食堂、夜排檔、油條攤。部分地溝油還被貼上某著名食用油品牌商標。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對油樣出具了檢測結論,指出地溝油生產的食用油含有多環芳烴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其中有相當部分具有高致癌性。

    案件背后的三大問題:

    為何難查:環節眾多,銷售隱蔽。在這起案件中,警方共查獲用“地溝油”煉制的食用油成品100余噸、已灌裝為假冒品牌食用油100余箱。地溝油案件看上去鏈條清晰,實際上,由于環節眾多,而且不同環節在‘罪與非罪’上界限不太清晰,這給警方偵查帶來了不少困難。比如,僅僅收購地溝油原料一般不構成犯罪,對地溝油進行深加工也不一定是犯罪,因為它可以用于正當目的;把地溝油當作食用油銷售很可能涉嫌犯罪,但這個環節往往比較隱蔽。這也是地溝油傳聞很多卻鮮聞案發的重要原因。

    這起案件的偵辦實踐證明,食品安全案件環節多、鏈條長,隱蔽性強、跨區域廣,行政違法和刑事犯罪相互交織等特點十分鮮明。用地溝油煉制食用油的工藝流程僅是簡單的物理分離。所生產出來的油根本不符合食用油生產標準。許多指標嚴重超標,對人體的危害性極大。

    有何缺失:執法部門監管不力。本案背后更折射出我國在地溝油監管機制方面存在的三大問題。一是標準缺失。從外觀、色澤上看,用地溝油煉制的食用油與正常的食用油很難區分?,F在國家對什么是地溝油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認定標準,如果只是按照現有的食用油標準,甚至會得出地溝油符合標準的荒謬結果。

    二是監管不力。在警方偵破的這起地溝油案件中,在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我們都沒有看到有關行政執法部門的身影…… 結果,涉及多個環節的地溝油犯罪往往成為監管盲區。此外,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按屬地監管,跨地區監管在不少地方基本變成誰都不管。一旦“地溝油”產業鏈把不同環節放到不同區域,如從四川、浙江等地收購粗煉油,到山東等地進行深加工,銷售到河南等地,“自掃門前雪”的監管就失去作用。三是出口不暢。只要有餐廚垃圾就會有地溝油,地溝油原本可以作為生產生物柴油等化工品的原料,但格林公司為什么要冒險生產食用地溝油呢?

    怎樣杜絕:應出臺地溝油檢測標準。地溝油問題被揭露出來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為此出臺《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但通過破獲的案件人們驚訝地發現,生產“地溝油”的黑窩點披著正規工廠的外衣,并實現機械化規模生產,銷售渠道更具隱蔽性,足見地溝油黑色經濟鏈正越來越猖獗。打擊“地溝油”黑色產業鏈,杜絕“地溝油”毒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是各級監管部門的職責。

    建立一個各部門共管的網絡,顯得相當迫切。各職能部門如能資源共享,群策群力,對涉嫌制售“地溝油”的線索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同時充分調動社會群眾積極性,設立專門的舉報投訴平臺,方便群眾提供線索,打擊地溝油的行動必將取得更為突出的效果。國家應盡快出臺針對地溝油煉制食用油檢測標準,并對真正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