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金三銀四,如何更好地匹配工作

2 評論 10004 瀏覽 61 收藏 13 分鐘

本文作者將以產品思維來與大家分享換工作的攻略,enjoy~

金三銀四,機會多多,money多多!我想很多同學在年后,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想法,當前公司薪資太低、當前崗位不符合期望、公司發展前景堪憂等等,總之就是一句話:我想去個更好的地方,拿更多的錢,以次來配得上我的能力。

最近也有3、5個小伙伴問我,怎么才能更好的換份工作;是不是只有換工作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換工作最注重的是什么……諸如類似的問題。說實話,一時間我也不好回答這些問題。不過既然都是找工作,那肯定是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樸老師結合自己最近換工作的前前后后經驗,和大家分析一下,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

今天我們用產品思維來過一遍,換工作的攻略!

階段一:提出需求、需求分析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最先明確一點,那就是“我想要什么”。包含做什么類型的產品、做什么種類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職責范圍、去什么類型以及大小的公司、薪資待遇如何等等。

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需要考慮的問題,提出來,越全面越好。提的越多,代表著你對自己的崗位有明確的認知,那么在接下來的執行階段,你可以游刃有余的實現。

其次,我們要分析每個問題的重要優先級,給問題結果設置權重,比如說:我最關心的是公司的大小、其次是薪資、最后是做什么產品,然后我們需要對這個權重進行解釋,為什么我最關心的是公司的大小,最不關心的是做什么產品。

這樣做的目的是,能讓自己心里有個譜,以防在面試中別人問道你為什么會選擇我們公司,這樣類型的問題。當我們對某些問題有了足夠的認識,對問題的理解程度更加深入的時候,我們便不會懼怕提問,因為自己心里非常清楚答案是什么,如果對方對你的答案持有相左的意見,那么你能進行討論,甚至反駁。無論結果如何,你都能獲取到一些對自己有用的經驗。

階段二:明確需求、制定計劃

當我們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或是工作要求有了明確的認識,接下來就需要將這些我們想要的實質化、匹配化。

首先說一說關于“匹配”,曾經我寫過一句話:

一家公司不會拒絕一個有共同目標的人才;其次,換工作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我在前面寫了很多,多是想突出這個道理,如果想要換工作,那么去找一個合適自己,自己對其工作職責非常清楚的,那么必然是順風順水的,因為你很合適。

所以為了我們的目標,我們要根據對方的工作要求,來微調自己的簡歷,給出一份對方想要看到的簡歷,一般從3個方向來改動:

(1)相關經驗

專業性的包括;崗位經驗、行業經驗、數據分析經驗等

通用性的包括:溝通經驗、管理經驗、談判經驗、協同經驗、專業分析方法等

我們可以從上面這些去考慮如何完善一份簡歷,寫出對方希望看到的內容。這里如果可以寫好,那么前期75%的工作已經完成,簡歷投出去后,就靜靜等待吧。

(2)個人能力

這塊內容很說起來很虛,但是可以讓人感覺的到,更多考量的是你如何處理問題,應對風險和沖突,主要是突出個人的優點,每個人的特色都不一樣,應去盡量找符合自己本心的工作,即使你應聘成功一家薪資很高的公司,但是干一段時間很難受,那真的是得不償失。這個地方我不深入討論,之后會重點在面試方法上寫篇文章,多聊聊這些。

(3)加分項目

每個公司可能需要一些特殊技能的人才,比如英語6級、PMP證書、海外留學經驗、某某大公司工作經驗,這些可遇而不可求,有了更好,沒有也不會降低多少。至于他們為什么需要,更多的是尋求心理安慰吧,感覺有這方面技能的人更靠譜一點。

隨后我們清楚了自己如何匹配某個崗位,對自己有了全面的了解,那么我們萬里長征已經走了一半了,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已經完成了知己。

那么,我們就開始制定計劃,我們需要管理自己的期望,然后根據期望去尋找目標。

比如說:我對自己的預期是找一家中大型公司(至少50人以上企業),做XXX類型的產品,產品經理崗位即可,高級產品可以試試,薪資待遇在12K~20K之間,15K為預期,18K為能力上限,其余無特別需求,滿足條件即可考慮。

上面就是一份自己所需要的既定目標,我們要在找工作之初,確定自己的大致條件,當然越是精確的越好,但切記不要太離譜,因為制定的條件都是經過分析、拆解、論證得出來的;然后設置一個控制上限、一個控制下限,來進行浮動。

階段三:執行計劃、修改變更

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實操了?。?!

(1)利用自己手頭的資源

比如,朋友內推、資源自薦、朋友圈撒網等等,這是最快的方式,也是成功率相對最高的方式,因為有人愿意推薦你,可以節省初步接觸這個環節,對方本能的會覺得你更靠譜一點。只要你能根據自己的目標,正常的把對應崗位職責了解清楚,一般上沒有啥問題。

今年回家和一個做HR的朋友聊天,發現他們在招聘的過程中,更看重的一個人的穩定性,對于內推和自己招聘的,他們會更優先查看并匹配這部分人,因為有關系資源的因素,招聘后短時間內不會離職(前提是能力及格)。

(2)招聘網站

作為互聯網人,其他傳統類型的我就不舉例了。這里主要說兩個BOSS直聘、拉勾,從速度上以及質量上更優一些。相比較而言,在一二線城市中,boss直聘的接觸效率更高一些,如果想要快速匹配,并進入面試,boss更好一些;如果想要精細化找工作,建議在拉勾上,多搜索,然后去對方招聘網站,或是在其他招聘網站匯總搜索,發送簡歷,因為拉勾的簡歷處理效率實在是太低,而且不合適概率特別大。

對于有工作經驗的同學來說,我非常不建議海投,一般對于有工作經驗的來說,2-3個領域,10-20家公司,怎么也能成個1、2個(我說的是面試機會),因此,定向的去匹配,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3)專聘網站

這里指的是,專門對特定人群開發的網站,比如說秒聘網,就是主要針對產品經理、運營找工作的網站,有這些方面技能的人才來這里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又專人對接,成功率以及匹配率相對較高。

通過以上三種渠道,我們要優先篩選符合自身條件的那些公司,然后選擇2-3家差不多的單位試試水,將簡歷和介紹發給對方,等待面試機會。然后我們根據面試的結果,對自身的期望進行略微的調整(框架不能改變),找到自身不足,并補充至話術、簡歷當中。

然后,我們有了一定的經驗,可以對自己心儀的公司下手,帶著全新的簡歷、作品、話術,全方位溝通,一定要表現的真誠、且不能急躁,把你想說的都按照你的思維邏輯講清楚,你的目的就達成了,至于對方問了一些不相關的事情,那么就看日常的積累了,運氣也是關鍵的一部分。

但可能有人說,還是成功率很低,沒有我想要的。如果是這種情況,那說明你對自身能力還不夠了解,自己幾斤幾兩還不是很清楚,即使你有幸入職,那么做起事來也會很難受。建議重新審閱步驟2,修正自己的目標。

最后,我們就是重復步驟3,直到自己能夠成功匹配目標工作。

階段四:驗收成果、擇優而入

首先,這里要有一個時間概念,找工作必然會有一個時間區間,找的時間、拿到offer的時間、入職的時間,中間是一個過程,你可能一周之內拿到3個offer,然后還想在觀察觀察;也可能一個月內只有1個offer,3個正在等待之中,最后你不想在等了,不得已去了那家。

這些因素都是我們必須要權衡的,對于有選擇困難癥的同學來說,很艱難。所以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個方法。

實際應用就是:當你拿到第一個offer的時候,預留1周的緩沖時間,在這期間,你要繼續匹配工作,再繼續面試,爭取拿到第二個offer,然后進行對比,確定一個自己心中所希望去的工作,當沒有出現第三份工作的時候,可以擇優而入;如果都不喜歡,則全部舍棄,再找工作,直到有自己滿意的。

最主要的是,合適即可,在自己限定的時間內,出現了滿足自己需求的公司發給的offer,那么就要第一時間保留,在沒有比之更好的前提下,那么請盡快入職,因為時間拖得越久,合適的越少。

對于有面試慌的同學,這里提供一篇文章《產品經理面試習題大匯總》,大家可以自行參考!

#專欄作家#

樸老師,項目型產品經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主做ToB移動辦公軟件,愛思考、愛學習,愛交流,歡迎各位留言建議。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作者提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將公司比作消費者,員工比作生產者,求職招聘的匹配過程就是雙方覓價的過程。
    求職者接受了一個offer,代表認為這份offer存在生產者剩余(其實我原因再少拿一點點);一家公司給了求職者offer,代表認為這份offer有消費者剩余(其實我還可以多給一點點)。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之間的差距越小,意味著員工綜合能力和薪酬越匹配。當然作為一個有追求的90后,我希望薪酬多給點,意味著這個崗位越重要,對個人能力的鍛煉意義越強。 ?
    另外大家的求職需求往深了挖,都是為了賺錢嗎。。

    來自廣東 回復
  2. 樸老師對自己的預期只15K嗎? ??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