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好知識焦慮的時代???
今天,我想掰扯掰扯知識焦慮是怎么回事。以及我是怎么用5000塊錢,治好自己的知識焦慮癥的。
2018年,類似“知識焦慮”這樣的詞匯屢屢被人提起。知識焦慮,越來越多的被理解為一種時代病。在人們解決了饑餓、疾病等生存焦慮后,在21世紀陷入了知識焦慮的泥沼。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產(chǎn)品。伴隨知識焦慮的,是風起云涌的知識付費市場。在線教育越來越被認為是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下一波紅利。知乎,得到,喜馬拉雅是比較主流的知識付費app,還有很多產(chǎn)品占領了某些垂直的細分領域。
看起來,過去10年電商的競爭史在在線教育行業(yè)重演了。
意料之中的,我也成了一名知識焦慮癥的中度or重度患者。
除了上述主流或垂直領域的app以外,我還關注了10+個學習相關的公眾號或網(wǎng)頁;kindle和讀書app下載了20+本書電子書。2018年才過去2個月,粗略的算一下,我在解決知識焦慮這個問題上已經(jīng)投資了將近5000元。絕不以此為榮。相反,這些東西讓我更焦慮了。
不過這5000塊錢買的教訓,倒是讓我重新思考了知識焦慮癥。
知識焦慮的兩種表現(xiàn)
先說說知識焦慮的兩種類型,資料收集型和停滯不前型。這兩種類型的癥狀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換。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患有知識焦慮癥的人,都有如下的經(jīng)歷:
剛開始會瘋狂收集資料——付費的音頻、書籍或免費的app、公眾號,來者不拒??炭喙プx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知識焦慮的問題并沒有因為聽課和讀書得到緩解,于是進入了下一波收集-學習的循環(huán)。一段時間后,收集型焦慮轉變?yōu)橥?/strong>:失去了之前學到晚上12點的干勁,所有音視頻被塵封,公眾號不看了或者直接取關。用鴕鳥心態(tài)去解決知識焦慮問題:把頭埋在沙子里,假裝知識焦慮不存在。
知識焦慮產(chǎn)生的原因
百科上對知識焦慮的成因是這樣闡述的: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量呈幾何量級增長,人類的思維能力卻沒達到對其接受自如的階段,這種不平衡引發(fā)了焦慮。
不少學者提出,我們正處于新一輪的社會變革時期——施瓦布將其稱為第四次工業(yè)革命。這個階段,既得利益者不想被時代洗牌,未得利益者希望能借勢分一杯羹。而掌握信息者,似乎更容易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信息對你的生存、工作或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信息爆炸帶來的焦慮感成倍增加。
從數(shù)學的視角,或許我們可以用下述公式來表達知識焦慮的程度:
知識焦慮程度=信息量×信息重要程度
在寫出這個公式的時候,我找到了降低知識焦慮程度的根本方法:降低信息量,或降低信息的重要程度。
解決知識焦慮,攏共分兩步
回到這個公式:
知識焦慮程度=信息量×信息重要程度
?當兩個乘數(shù)中至少有一個下降時,知識焦慮癥才可能得到緩解。
降低信息量
收集資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知識焦慮的問題,原因正是大量資料導致信息量乘數(shù)增長。
我曾面臨過這樣的困局:關注了10+個公眾號,一半以上的公眾號每天都在推送消息:區(qū)塊鏈,比特幣,ofo獲阿里巴巴17.7億元投資,盒馬鮮生對標7Fresh……為了了解的更全面,我在kindle里又下載了有關區(qū)塊鏈、阿里京東的書籍,又在各種網(wǎng)站上搜索相關的消息。
當這些信息的數(shù)量超出我的處理能力的時候,我變成了停滯型焦慮癥患者。
也就是說,主流的在線教育app,一定程度上用大量的課程增加了你的知識焦慮而不是相反。解決知識焦慮,首先要做的竟然是刪除課程,而不是購買。
降低信息的重要程度
降低信息重要程度這個乘數(shù),并不是心理上安慰自己某個領域的知識不重要,而是要對現(xiàn)階段需要學習的知識做一個重要性排序。我將信息重要程度分為三個層次:了解,熟悉,掌握。
這三種層次最大的區(qū)別,在我看來是能否輸出。有一種說法是,用輸出倒逼輸入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馬云的盒馬鮮生,東哥的7Fresh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它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戰(zhàn)略上。對于剛入職的職場小白,戰(zhàn)略性的知識,應該屬于了解層面。公眾號推送的大部分文章,零碎時間閱讀的大部分書籍,往往都是戰(zhàn)略類的知識。受限于工作經(jīng)驗和工作職責,這類型的知識既難以理解,又難以輸出。學完不能用,過幾天就忘了。多數(shù)知識焦慮都是因為過量學習戰(zhàn)略類的知識造成的。
成體系的理論知識,其重要性被劃分在熟悉層面。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提供了科學認知框架,在工作中起到指明方向、預測結果的作用。這些知識主要在大學課堂上習得,并在工作中不斷被強化,因而屬于可輸出的類型。對這類知識的學習,可以極大降低知識焦慮感。
而屬于掌握層面的,是某項具體的工作技能。如學習某種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或圖片處理軟件。技能屬于最易輸出的知識類型,在工作中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因而是降低焦慮感最快的方式。
綜上,治療知識焦慮的最大誤區(qū),就是沒有對癥下藥:
在沒有基本技能的情況下,空中樓閣般的學習戰(zhàn)略。學來學去,對工作沒有一毛錢幫助。
或只是單純的掌握工作技能,忽視思維的建設——最終成為純執(zhí)行類的普通職員。
作者:子衿,一只運營喵,微信公眾號:互聯(lián)記,知乎賬號:子衿,聊運營,聊職場。
本文由 @子衿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20年來考古,很棒的文章。不過自己也有一些思考,就是知識焦慮也許還有更底層的焦慮源頭,可能是生活其他方面帶來的壓力。不過這方面也不好解決,作者提出的方法確實可以讓焦慮者重新思考下,一點一點的解決問題
正處于知識焦慮中…很有收獲,謝謝
不用謝,能幫到你最好啦~ ??
作者寫得很好。真實的感悟最實用。不由的想起以前看過的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把知識分成了3類:技能型、興趣型、裝B型。當然作者的出發(fā)點是解決知識焦慮問題。非常好用的心理實用類文章。
謝謝你的鼓勵 ??
一篇好的文章文章,可能作者對每個字都有考究,而大部分人在閱讀時一目十行。完全沒有理解到其中精髓的地方。所以要像研究產(chǎn)品一樣研究他,他為什么這么寫?從哪里得到的這個結論?當你完全了解文章的內容,能做到舉一反三,甚至可以默寫出來,這才算讀完了。
是的,好的文章、書籍確實要這樣讀。但最讓我頭疼的就是,在讀之前不知道它好不好,讀完才發(fā)現(xiàn)是辣雞,浪費我時間,森氣 ?
有些書看看目錄就差不多了,所以不明白那些說一年看幾百本書的人是怎么做的,難道也是跳讀?
其實,我想說,化解知識焦慮,只需要做到一點,那就是戒除自己的功利心態(tài)。
易輸出的技能類的知識邊際效應很大的,尤其是PM相關的,很快就學完了。到頭來還是得面對成體系的知識理論。
其實,我個人認為要對知識懷有敬畏之心,別人大學、碩士幾年的功夫學習的內容,作為PM/運營,憑什么幾周時間就能消化?當別人都是傻子么。就像設計,看再多的設計原則大師的理念,都不如積累各種設計模式設計案例來得有效。
另一方面,很多領域,是必須要有大量無關知識的積累才能觸類旁通的,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往往需要做很多“無用的學習”。
嗯,有道理 ??
劃重點:用輸出倒逼輸入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加油~!
居然被回復了!謝謝鼓勵!